緬甸八日 | 走過這個佛系目的地,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朋友

但是勝在原始,以及安靜。


據說這裡最早的一尊佛塔來自於 印度 的阿育王。



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 南亞 次大陸和今 阿富汗 的一部分地區,
後來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為“無憂王”。

其中就有一座在這個塔群之中。


這個佛塔群因為年久失修愈發地破敗了。
有時候,作為游客的我們,看到這樣的斷垣殘壁也會覺得可惜。

據說每個周末,會有許多人來到這裡做一些義工,
幫寺廟搬搬磚、除除草,或者簡單地掃地、清潔,
雖然沒有收入,但是一大群樂樂呵呵地就這樣維繫著整個塔群本應該有的樣子。

在一個人的漁船上、在乏味的織布機前面重覆地工作好幾個小時,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平靜地面對人生的各種艱難與漫長。

他們活得非常淡定,人世間的疾苦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塵世間的一縷閑風。
“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但是依舊沒什麼本地人。倒是有幾個零星的游客,在太陽下徘徊,
仿佛這樣的金光有可能會照進心裡,突然打開一扇門,
讓我懂得本地人那樣的淡定,滿足於現狀的淡定。



那一抹的金光灑下來,漁民仍在作業。
原來有人說 茵萊湖 是“夢湖”,不是沒有原因的。
從 茵萊湖 回到 仰光 ,終於要結束這一段雖然不完美但是卻很開心的行程了。
不管看到了多少美麗的風景,讓我最後記住的還是人。
與我同行的閨蜜面面小伙伴,還有純樸開心的當地人。
所以面面小伙伴,乾杯,我們下次再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