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打翻的調色板】摩洛哥經典環線自駕游記(內附自駕、停車、尋路、防騙、網紅點等詳細攻略)
初來乍到 摩洛哥 的游客,看住什麼都會忍不住頻頻舉起相機。但是 摩洛哥 當地人,尤其是 馬拉喀什 這類著名的旅游城市的當地人,大多不喜歡被拍照,當地人發現你對著他們拍照要麼擋著臉,要麼呵斥你,要麼會追上你要錢或者要求你刪掉。
這家面具店很有特點,但是想拍照時候,老闆就會很生氣的不讓拍,旁邊店鋪的老闆就會吃吃的笑,感覺店主並不是真的生氣,可能以為要拍他。 吃吃笑的店主就是他啦,他就允許我們光明正大的拍照,即使不買東西也沒關係,自己也可以入境,只不過有些害羞。 摩洛哥 鏤空銅燈是我最愛。 五彩繽紛的車牌。 色彩艷麗的盤子。 德吉瑪廣場周邊,按照服飾、皮革製品、地毯、鞋帽分成個各個購物區,沿著街巷走,我到沒覺得特別需要小心謹慎,信馬由韁,總有些驚喜出現。待不知道自己走到哪裡時,看看地圖導航,依然會走到要去的地方,不會迷路。 馬拉喀什 購物,宰游客的現象非常嚴重,但其實也不算宰游客吧,就是物價虛高,無論購買什麼只需殺價到三分之一,基本就能成交,如果沒談妥,掉頭就走,老闆覺得划算,會含住你的。
因為出發時候查詢天氣預報,衣服帶的錯誤,以為很冷帶了許多長袖衣服,當地其實還在穿著短袖,於是在這家服裝店 摩洛哥 傳統服飾吉拉巴jellaba,殺價到三分之一,老闆指天指地的說自己信奉安拉的,不會騙人,耐不住磨,又加了10迪拉姆。
當地講價即使英語不好也沒關係,就拿計算器直接在上面摁數字就好。
吉拉巴Jellaba是 摩洛哥 柏柏爾人穿著的寬鬆長袍,男女皆可穿, 冬夏兩季分別用羊毛和棉布材質 ,尖尖的帽兜有遮陽和防塵的功用。在熱辣夏日可以抵抗太陽的傷害,在嚴寒冬季可以防止身體熱量流失,在沙漠之中也是防禦風沙的必備衣物。
在 摩洛哥 傳統服飾中,如果說吉拉巴相對更適合男士,那 卡夫 坦Kaftan就是女士的最佳選擇! 卡夫 坦Kaftan是源自古代兩河流域的 美艷長袍 , 世界各地和不同文化的民族穿 卡夫 坦長衫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特別是在 中東 和 北非 。主要是用羊毛,開司米,絲綢或者棉布製作,加上刺繡或寶石鑲嵌, 具有別緻的波西米亞民族風情和奢華感 。 摩洛哥 仙人掌果實,是街頭常見的一種小吃,一般1-2迪拉姆,可以買來嘗嘗鮮,味道清甜。但是不要直接自己弄,要小販扒皮後,才可以用手拿,不然有刺兒,這種毛刺以前在 雲南 我吃過大虧,記憶猶新,還好小販會剝皮很乾凈。 白天的德吉瑪廣場比較平淡,廣場周圍各個餐館咖啡館,很多人已經一杯咖啡一杯薄荷茶一杯飲料,甚至一杯水,開始一天的發獃,和國內不一樣,國內喜歡三五朋友圍成一桌, 摩洛哥 更喜歡坐成一排,面對街道。 穿過廣場,到達南側,是一般游客落腳第一站,當地人也會多起來,各種搭訕也開始多了起來。 庫圖 比亞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位於廣場西南南,清真寺建於1195年,是當年建造 拉巴特 的哈桑塔的建築師雅庫布·曼蘇爾主持修造的,以紀念擊敗 西班牙 人的勝利。清真寺的宣禮塔高67米,外表富麗堂皇,是 北非 最優美的建築之一。同其他清真寺相比較, 庫圖 比亞清真寺的獨到之處在於,當年修建尖塔時,在粘合石塊的泥漿中拌入了近萬袋名貴香料,使清真寺散髮出濃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撲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稱。 庫圖 比亞清真寺另外與眾不同的一點是,當年登 上高 塔呼喚人們祈禱的宣禮員必須是盲人,其原因是防止有人藉機偷窺附近王宮後院里的嬪妃。 廣場西側,終於看見傳說中在 非洲 銷售極好的國產手機——傳音。 十一點左右,返回Riad取了行李,去停車場奔赴 瓦爾扎扎特 Ouarzazate。
昨天進來時無暇左顧右盼,離開時才發現,牆上的塗鴉和誰家門前的一兩盆花草,給有些髒亂破舊的老城,平添了不少生趣。 從 卡薩布蘭卡 到 馬拉喀什 一路並沒有遇到警察,但是從 馬拉喀什 剛出城不遠,便遭遇上了,警察看見是外國人駕車,揮手示意靠邊停車,會說簡單的英語,但是聽不太懂,索性一股腦把各種證件都給他看了,翻了翻,沒發現啥問題,順利放行。
摩洛哥 正常限速牌是白底,一般環島限速的地方很少有警察測速,警察往往是藏在出入城鎮的必經之路路邊測速。遇到黃底的限速牌是因為施工或者危險路段,黃底限速牌附近是沒有警察測速的。
還好, 摩洛哥 有個優良傳統,就是路上發現流動警察測速點,對向的車通過後,會對你不斷打雙閃提示。我也曾經在通過測速點後提示過對向的車,他們很多人會飛快打下雙閃回應表示感謝,很有趣的駕駛文化。 一進入峽谷地區,道路兩側遍佈仙人掌,城市中需要1-2迪拉姆的果實,在這裡唾手可得,但是千萬別用手碰,毛刺扎進肉里,會讓人癢上一天。 馬拉喀什 路況整體不錯,車輛也不多。 中午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用午餐,只有塔吉鍋可以享用,老闆不會英語,無法交流,我們就胡亂點了一個,吃到後來才發現是羊肉的。穆斯林飲食里的主要肉類是牛肉、羊肉與雞肉,因為沿海也會有海鮮。
從口感上來說,塔吉鍋算是比較符合 中國 人口味的一樣菜式。 摩洛哥 人無麵包不歡,每頓飯餐館必送麵包,當地人更喜歡沾著橄欖油和肉汁吃。 乾旱地區,一瓶冰鎮可口可樂,舒適直達各個毛孔,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這家面具店很有特點,但是想拍照時候,老闆就會很生氣的不讓拍,旁邊店鋪的老闆就會吃吃的笑,感覺店主並不是真的生氣,可能以為要拍他。 吃吃笑的店主就是他啦,他就允許我們光明正大的拍照,即使不買東西也沒關係,自己也可以入境,只不過有些害羞。 摩洛哥 鏤空銅燈是我最愛。 五彩繽紛的車牌。 色彩艷麗的盤子。 德吉瑪廣場周邊,按照服飾、皮革製品、地毯、鞋帽分成個各個購物區,沿著街巷走,我到沒覺得特別需要小心謹慎,信馬由韁,總有些驚喜出現。待不知道自己走到哪裡時,看看地圖導航,依然會走到要去的地方,不會迷路。 馬拉喀什 購物,宰游客的現象非常嚴重,但其實也不算宰游客吧,就是物價虛高,無論購買什麼只需殺價到三分之一,基本就能成交,如果沒談妥,掉頭就走,老闆覺得划算,會含住你的。
因為出發時候查詢天氣預報,衣服帶的錯誤,以為很冷帶了許多長袖衣服,當地其實還在穿著短袖,於是在這家服裝店 摩洛哥 傳統服飾吉拉巴jellaba,殺價到三分之一,老闆指天指地的說自己信奉安拉的,不會騙人,耐不住磨,又加了10迪拉姆。
當地講價即使英語不好也沒關係,就拿計算器直接在上面摁數字就好。
吉拉巴Jellaba是 摩洛哥 柏柏爾人穿著的寬鬆長袍,男女皆可穿, 冬夏兩季分別用羊毛和棉布材質 ,尖尖的帽兜有遮陽和防塵的功用。在熱辣夏日可以抵抗太陽的傷害,在嚴寒冬季可以防止身體熱量流失,在沙漠之中也是防禦風沙的必備衣物。
在 摩洛哥 傳統服飾中,如果說吉拉巴相對更適合男士,那 卡夫 坦Kaftan就是女士的最佳選擇! 卡夫 坦Kaftan是源自古代兩河流域的 美艷長袍 , 世界各地和不同文化的民族穿 卡夫 坦長衫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特別是在 中東 和 北非 。主要是用羊毛,開司米,絲綢或者棉布製作,加上刺繡或寶石鑲嵌, 具有別緻的波西米亞民族風情和奢華感 。 摩洛哥 仙人掌果實,是街頭常見的一種小吃,一般1-2迪拉姆,可以買來嘗嘗鮮,味道清甜。但是不要直接自己弄,要小販扒皮後,才可以用手拿,不然有刺兒,這種毛刺以前在 雲南 我吃過大虧,記憶猶新,還好小販會剝皮很乾凈。 白天的德吉瑪廣場比較平淡,廣場周圍各個餐館咖啡館,很多人已經一杯咖啡一杯薄荷茶一杯飲料,甚至一杯水,開始一天的發獃,和國內不一樣,國內喜歡三五朋友圍成一桌, 摩洛哥 更喜歡坐成一排,面對街道。 穿過廣場,到達南側,是一般游客落腳第一站,當地人也會多起來,各種搭訕也開始多了起來。 庫圖 比亞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位於廣場西南南,清真寺建於1195年,是當年建造 拉巴特 的哈桑塔的建築師雅庫布·曼蘇爾主持修造的,以紀念擊敗 西班牙 人的勝利。清真寺的宣禮塔高67米,外表富麗堂皇,是 北非 最優美的建築之一。同其他清真寺相比較, 庫圖 比亞清真寺的獨到之處在於,當年修建尖塔時,在粘合石塊的泥漿中拌入了近萬袋名貴香料,使清真寺散髮出濃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撲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稱。 庫圖 比亞清真寺另外與眾不同的一點是,當年登 上高 塔呼喚人們祈禱的宣禮員必須是盲人,其原因是防止有人藉機偷窺附近王宮後院里的嬪妃。 廣場西側,終於看見傳說中在 非洲 銷售極好的國產手機——傳音。 十一點左右,返回Riad取了行李,去停車場奔赴 瓦爾扎扎特 Ouarzazate。
昨天進來時無暇左顧右盼,離開時才發現,牆上的塗鴉和誰家門前的一兩盆花草,給有些髒亂破舊的老城,平添了不少生趣。 從 卡薩布蘭卡 到 馬拉喀什 一路並沒有遇到警察,但是從 馬拉喀什 剛出城不遠,便遭遇上了,警察看見是外國人駕車,揮手示意靠邊停車,會說簡單的英語,但是聽不太懂,索性一股腦把各種證件都給他看了,翻了翻,沒發現啥問題,順利放行。
摩洛哥 正常限速牌是白底,一般環島限速的地方很少有警察測速,警察往往是藏在出入城鎮的必經之路路邊測速。遇到黃底的限速牌是因為施工或者危險路段,黃底限速牌附近是沒有警察測速的。
還好, 摩洛哥 有個優良傳統,就是路上發現流動警察測速點,對向的車通過後,會對你不斷打雙閃提示。我也曾經在通過測速點後提示過對向的車,他們很多人會飛快打下雙閃回應表示感謝,很有趣的駕駛文化。 一進入峽谷地區,道路兩側遍佈仙人掌,城市中需要1-2迪拉姆的果實,在這裡唾手可得,但是千萬別用手碰,毛刺扎進肉里,會讓人癢上一天。 馬拉喀什 路況整體不錯,車輛也不多。 中午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用午餐,只有塔吉鍋可以享用,老闆不會英語,無法交流,我們就胡亂點了一個,吃到後來才發現是羊肉的。穆斯林飲食里的主要肉類是牛肉、羊肉與雞肉,因為沿海也會有海鮮。
從口感上來說,塔吉鍋算是比較符合 中國 人口味的一樣菜式。 摩洛哥 人無麵包不歡,每頓飯餐館必送麵包,當地人更喜歡沾著橄欖油和肉汁吃。 乾旱地區,一瓶冰鎮可口可樂,舒適直達各個毛孔,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