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浪跡天涯】北印度
↑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 是 西孟加拉邦 的首府,也曾是英屬 印度 的首都,三百多年前, 英國 東 印度 公司在此設立辦事處,那時的三個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的 印度 第二 大城 市。 ↑加爾各答 在 加爾各答 的大街小巷穿行是一件頗有樂趣的事兒。
加爾各答 被稱為“宮殿之城”,這裡擁有許 多哥 特式、巴 洛克 式、羅曼式、東方式和 印度 -伊斯蘭式建築。但看似恢弘的建築之下,是操勞的當地百姓。 ↑加爾各答 兩天之中,我們走過不知多少個攤販,如當地人一般在擁擠的市場中穿行,收穫著或友好、或疑惑、或詫異的目光。也許景點只是打卡,這樣走街串巷才是真正的旅行體驗。 【加】維多利亞紀念堂 ↑維多利亞紀念館 紀念堂&公園門票: 印度 人30盧比,外國人500盧比。
公園門票:10盧比(就算對紀念堂內部不感興趣,也要買個公園門票進去溜達一下!)。
美術館開放時間:早10-晚6.(周一和國慶日不開放)
公園開放時間;3月-9月,早5:30-晚6;10月-2月,早5:45-晚5:30.
據說這裡晚上還有聖光表演,英語19:45,約45分鐘,周一休息,價格未知。 ↑維多利亞紀念館 維多利亞 紀念堂坐落在胡格利河邊的麥丹公園中,是一座專門為紀念 維多利亞 女王建造的白色 大理 石建築。
19世紀中期, 印度 淪為 英國 殖民地, 維多利亞 女王成為 印度 女皇, 加爾各答 作為殖民地的首都蓬勃發展.
1901年 維多利亞 女王與世長辭,五年後紀念堂開始建造,20年後建造完成。 ↑維多利亞紀念館 在德里飛往 北京 的飛機上,也許是緣分至此,我看到一部名為《 維多利亞 與阿卜杜勒》的影片,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講述了一個來自 阿格拉 的 印度 僕人阿卜杜勒作為老師陪伴晚期的 英國 女王 維多利亞 的故事。
影片中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卜杜勒曾向女王講起泰姬陵的美麗,也曾繪聲繪色的講述建築背後那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維多利亞紀念館 當我意識到這座紀念堂也是由白色 大理 石建造而成時,我猜想著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 ↑維多利亞紀念館 雖然建造 維多利亞 紀念堂的設計師並未刻意參考泰姬瑪哈爾陵,但兩者之間確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用來紀念一個皇后(女王),也都是利用白色 大理 石建造。
在建築設計上,中央穹頂、四角附屬建築、八角形鼓座、高大的入口等等一些建築元素,無不表現著兩者之間的某種聯繫。 ↑維多利亞紀念館 紀念堂的一側是 加爾各答 美術館,《孤獨星球》這樣描述這座美術館:其精心佈置、客觀公正的展覽追溯了這座城市的殖民時代歷史。
美術館內展品的註解除了本地語言之外還有英文註釋,但對我這個文盲而言看著著實困難,所以只是走馬觀花,但油畫上的一些內容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 ↑維多利亞紀念館 上圖左側的畫面中最有意思的大概是那長長的水煙壺,我一直都知道水煙流行於 中東 地區,可直到現在才知道
右側肯定是個滿清時期的 中國 人。18世紀以後,中印兩國貿易頻繁,大批 廣東 梅縣的客家人來到 印度 ,從此在這裡生長,位於 加爾各答 東部的塔霸 中國 城是 印度 最大的 中國 城。
不知為何,雖然22號一天我們都在大街上晃蕩,卻忘了去 中國 城看一看,據說現而今的 中國 城雖然仍舊能看到不少帶有 中國 特色的老建築,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卻再也不是 中國 人了。 ↑維多利亞紀念館 【加】特蕾莎修女仁愛之家 ↑特蕾莎仁愛之家 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條: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 成功 。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特蕾莎仁愛之家 那一天,我忽然發現,諾貝爾 和平 獎得主特蕾莎修女的 仁愛 之家就在 加爾各答 。當我為了進一步瞭解特蕾莎修女而開始百度時,我看到了上面那些話。後來我在心裡,深深為那些話而感動著。 ↑特蕾莎仁愛之家 很多人知道 仁愛 之家是通過《遲到的間隔年》和《背包十年》,恰巧這兩本書我都不曾閱讀,所以對於在 仁愛 之家做義工幾乎不知。
通過查詢我得知,這裡以天主教為依托,救助貧苦百姓,也接受全球各種有無信仰的人來做義工,在這裡,無論是做一天、一周、一年義工,都被接受,每周一、三、五下午3點是義工註冊時間,地點在附近的兒童之家,經過修女面試,義工便會進入不同的home進行服務。 ↑特蕾莎仁愛之家 也許你會被分配到Kalighat(垂死之家)去照顧一些瀕臨死亡的老人,也許你被分配到Prem Dan(老人之家)去照顧一些身患疾病的老人,也許你被分配到Nirmala Shishu Bhavan(兒童之家)去照顧那些失去父母的兒童。
我並未親身經歷,也只能敘述如此,從天涯上找到一篇12年的帖子,一個去到 仁愛 之家做義工的人寫下的文字,也許你願意去看一看( http://bbs.tianya.cn/post-5030-2726-1.shtml )。
有時我在想,有些痛苦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想象的,可一些人正在經歷著。 【加】聖保羅大教堂 ↑加爾各答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 大教堂,始建於1839年,建成於1847年,建成後一直作為 加爾各答 地區 英國 教會的主教堂使用。 ↑加爾各答聖保羅大教堂 關於 聖保羅 教堂的介紹,除了漂亮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是每每望著這座哥特式的教堂總覺得像是置身 歐洲 。我是不是可以穿著《傲慢與偏見》里的大裙子,在草地上捧一本書度過一個下午呢。 ↑加爾各答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 教堂內部不能拍照,這裡無法給你呈現教堂內部的樣貌,只講一些對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畫面。
我記得教堂內部有一個不能坐的黑色臺階,雖然畫面模糊,但當時我堅定地認為有一個人埋在這裡,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曾在《刀鋒》中讀到過同樣的畫面。
小說中的艾略特將自己埋葬在他出資建造的教堂石階之下,這似乎也是一種信仰。 【加】Red Light District ↑加爾各答 關於 加爾各答 的紅燈區,我沒有任何圖片可以提供給你。
回到 北京 後,無意間發現了這部關於 加爾各答 紅燈區的紀錄片《Born Into Brothels》(生於妓院)。正如標題所言,紀錄片的主角們是一群出生在紅燈區的孩子。
當初聽 印度 群里的朋友們說起泰戈爾故居附近的紅燈區便動了去看一看的心,抱著什麼心態?大概是好奇。
9月22日傍晚,天已黑透,我們兩個跟著谷歌地圖找到了一個看起來“很像”的地方,不寬的馬路上擠滿了男男女女,穿過人群,我有些膽怯卻又好奇的向街道兩旁望著,濃妝艷抹的 印度 女人三一群兩一伙站在路旁,她們大多穿著莎莉,極少數身著緊身短裙,也許是 印度 女人天生喜歡色彩艷麗,我並沒覺得夜晚的這些姑娘與我白日所見有何不同。
我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腦海中對於這種場所的印象都來源於國內電影中的青樓妓院,什麼老鴇、皮條客、倚著欄桿像你拋媚眼的姑娘們,總覺得這種場所就是這樣,然而我眼前的一切卻更像是一條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道。
我想慢一點去看清楚,喊著快步走在前面的大哥慢一點,他卻只想快快逃出這莫名其妙的世界。
這裡男女老少混雜,所有人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我,面無表情,眼神中摻雜著警惕。我不敢與任何人對視,只是盡可能禮貌的走著,緊緊抱著懷裡的相機,害怕冒犯他們。
路旁的房子里透出燈光,我向里望去,一條窄窄的過道兩側擠滿了狹小的房間,一個男人急匆匆走出大門,隱沒在人群中,後面跟的姑娘面無表情,跨過門檻又重新站好,目光搜尋著下一位客人。
不知何時,昏暗的燈光下,人潮變得密集,我與周圍人的距離逐漸縮小,艱難前行,努力保持著與周圍人的距離,可仍舊不知被誰撞了一下,瞬時間國內有關 印度 的各種負面報道涌上心頭,我忽然覺得如果周圍的行人對我群起而攻之,以大哥一己之力是沒法抵擋的。我本能的開始喊:“WW,我害怕”,這位大哥頭也沒回的告訴我:沒事,前面就出去了。即便我又喊了一遍,他仍舊腳步不停的向前走著。
後來人群散去,我看著路旁有個小巷子,招呼大哥拐進去,他一副不情願的樣子。
巷子不寬,兩旁有些賣東西的鋪子,幾個上了年紀的婦女坐在石階上靠著牆壁發獃,看起來毫無生氣。一個正要去洗碗的男人側頭看我,臉上帶著一絲怒氣,我躲避著他的視線想要快快逃開,可巷子已經到頭,只能尷尬的抱著相機重新退了回來。
我以為這裡的姑娘都是默默的等待男人光顧,可也看到幾個穿著時髦的姑娘拽著行人的胳膊努力扮笑。
街道的盡頭是一個岔路口,一面通向不知何處的黑暗,一面響起悠揚的歌聲。懷揣著好奇,我拉著大哥循聲而去,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在我面前展開。 【加】一場不期而遇的足球賽 ↑加爾各答 本以為這歌聲來自一座寺廟,或是一場喪事,可眼前燈火通明的卻是一場即將開始的足球比賽。這場青春洋溢的足球賽只與紅燈區一街之隔。這強烈的對比把我們兩個徹底搞蒙。 ↑加爾各答 我們像是闖入這個世界的異類,好奇的觀察著一切,對方也同樣好奇的看著我們。幾個孩子跑到離我一米遠的地方小聲議論著,嘰嘰喳喳,偶爾爆發出一陣笑聲,其中一個孩子大著膽子湊到我跟前問我叫什麼名字,然後又問我可否給他拍照片,也許是一個人有些膽怯,他把站在一旁看熱鬧的小胖子拉進我的畫面,這個胖胖的帶著圓眼鏡的男孩滿臉驚恐,可又沒有什麼辦法,只能表情嚴肅的等待我按下快門。 ↑加爾各答 還記得那部叫做《Born Into Brothels》的紀錄片麽,雖然片子中充斥著不堪與絕望,但在孩子們的臉上你仍能看到天真無邪的笑容。
在 印度 ,向你要吃的和錢的孩子很多很多,但拋開這些,你會發現他們也只是個孩子,他們會好奇,他們會興奮,他們會大聲叫著笑著,他們應該被更好地對待。 【加】泰戈爾故居那大概是五月的一天,我捧著一本《羅摩衍那》在地鐵上看著,坐在對面的大叔問我看的是否是詩集,他說他很喜歡詩歌,尤其是泰戈爾的,還問我知不知道泰戈爾是哪個國家的詩人,我一時語塞。 ↑泰戈爾故居 拉賓 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出生於 印度 加爾各答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 亞洲 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屬婆羅門種姓。 ↑泰戈爾故居 泰戈爾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創作詩歌天賦,1913年泰戈爾憑藉《吉檀迦利》(獻給神的頌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15年泰戈爾結識甘地,他授予泰戈爾“Gurudev”(偉大的導師)的稱號,而後泰戈爾贈予甘地“Mahatma”(聖雄: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的尊號。隔年泰戈爾發表舉世聞名的詩集《飛鳥集》。
1941年泰戈爾寫出了控訴 英國 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而後泰戈爾在 加爾各答 祖居裡平靜地離開了人世,彼時成千上萬的當地市民為其送葬。 ↑泰戈爾故居 如今,這座祖宅已成為“泰戈爾故居”,內部展出泰戈爾生前用品,以及其家人的美術作品。除此之外故居內還設有 美國 區、 日本 區和 中國 區,分別展示著泰戈爾生前與這三個國家的聯繫。在 中國 區你還能看到泰戈爾當年出訪 中國 時與接待他的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合影。
門票:外國人150盧比。
開放時間:10:30-17:00.(周一不開放,16:30後禁止入場) ↑泰戈爾故居 【加】加爾各答二三事在 加爾各答 的日子,有大半時間我們都在大街上閑逛,雖然沒有目的,但也收穫頗豐。 ↑加爾各答 半路上遇到三個孩子,年齡大點的姐姐主動在鏡頭前擺起了pose,兩個小點的孩子也學著姐姐的樣子比划著,動作稚嫩可愛。
然後像是例行公事,孩子們微笑著向我們要吃的,大哥拎著我才喝了兩口的可樂問我,你不喝了吧。不等我回答便將手裡的飲料全都給了他們。
我有些詫異,但沒過多久我就發現,這才是 印度 的正確打開方式。 ↑加爾各答 很難想象,在這個將牛當神的國度,能在大街上看見這麼明目張膽的牛肉鋪子,我們開玩笑說, 印度 教徒要是看見非得氣死不可。
事實上,這是一條清真街道,馬路上儘是穿白衣戴白帽的穆斯林,也許只有在這種地方,牛才能成為人們口中的美味。 ↑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 被稱為“宮殿之城”,這裡擁有許 多哥 特式、巴 洛克 式、羅曼式、東方式和 印度 -伊斯蘭式建築。但看似恢弘的建築之下,是操勞的當地百姓。 ↑加爾各答 兩天之中,我們走過不知多少個攤販,如當地人一般在擁擠的市場中穿行,收穫著或友好、或疑惑、或詫異的目光。也許景點只是打卡,這樣走街串巷才是真正的旅行體驗。 【加】維多利亞紀念堂 ↑維多利亞紀念館 紀念堂&公園門票: 印度 人30盧比,外國人500盧比。
公園門票:10盧比(就算對紀念堂內部不感興趣,也要買個公園門票進去溜達一下!)。
美術館開放時間:早10-晚6.(周一和國慶日不開放)
公園開放時間;3月-9月,早5:30-晚6;10月-2月,早5:45-晚5:30.
據說這裡晚上還有聖光表演,英語19:45,約45分鐘,周一休息,價格未知。 ↑維多利亞紀念館 維多利亞 紀念堂坐落在胡格利河邊的麥丹公園中,是一座專門為紀念 維多利亞 女王建造的白色 大理 石建築。
19世紀中期, 印度 淪為 英國 殖民地, 維多利亞 女王成為 印度 女皇, 加爾各答 作為殖民地的首都蓬勃發展.
1901年 維多利亞 女王與世長辭,五年後紀念堂開始建造,20年後建造完成。 ↑維多利亞紀念館 在德里飛往 北京 的飛機上,也許是緣分至此,我看到一部名為《 維多利亞 與阿卜杜勒》的影片,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講述了一個來自 阿格拉 的 印度 僕人阿卜杜勒作為老師陪伴晚期的 英國 女王 維多利亞 的故事。
影片中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卜杜勒曾向女王講起泰姬陵的美麗,也曾繪聲繪色的講述建築背後那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維多利亞紀念館 當我意識到這座紀念堂也是由白色 大理 石建造而成時,我猜想著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繫。 ↑維多利亞紀念館 雖然建造 維多利亞 紀念堂的設計師並未刻意參考泰姬瑪哈爾陵,但兩者之間確實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它們都是用來紀念一個皇后(女王),也都是利用白色 大理 石建造。
在建築設計上,中央穹頂、四角附屬建築、八角形鼓座、高大的入口等等一些建築元素,無不表現著兩者之間的某種聯繫。 ↑維多利亞紀念館 紀念堂的一側是 加爾各答 美術館,《孤獨星球》這樣描述這座美術館:其精心佈置、客觀公正的展覽追溯了這座城市的殖民時代歷史。
美術館內展品的註解除了本地語言之外還有英文註釋,但對我這個文盲而言看著著實困難,所以只是走馬觀花,但油畫上的一些內容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 ↑維多利亞紀念館 上圖左側的畫面中最有意思的大概是那長長的水煙壺,我一直都知道水煙流行於 中東 地區,可直到現在才知道
右側肯定是個滿清時期的 中國 人。18世紀以後,中印兩國貿易頻繁,大批 廣東 梅縣的客家人來到 印度 ,從此在這裡生長,位於 加爾各答 東部的塔霸 中國 城是 印度 最大的 中國 城。
不知為何,雖然22號一天我們都在大街上晃蕩,卻忘了去 中國 城看一看,據說現而今的 中國 城雖然仍舊能看到不少帶有 中國 特色的老建築,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卻再也不是 中國 人了。 ↑維多利亞紀念館 【加】特蕾莎修女仁愛之家 ↑特蕾莎仁愛之家 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條: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 成功 。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特蕾莎仁愛之家 那一天,我忽然發現,諾貝爾 和平 獎得主特蕾莎修女的 仁愛 之家就在 加爾各答 。當我為了進一步瞭解特蕾莎修女而開始百度時,我看到了上面那些話。後來我在心裡,深深為那些話而感動著。 ↑特蕾莎仁愛之家 很多人知道 仁愛 之家是通過《遲到的間隔年》和《背包十年》,恰巧這兩本書我都不曾閱讀,所以對於在 仁愛 之家做義工幾乎不知。
通過查詢我得知,這裡以天主教為依托,救助貧苦百姓,也接受全球各種有無信仰的人來做義工,在這裡,無論是做一天、一周、一年義工,都被接受,每周一、三、五下午3點是義工註冊時間,地點在附近的兒童之家,經過修女面試,義工便會進入不同的home進行服務。 ↑特蕾莎仁愛之家 也許你會被分配到Kalighat(垂死之家)去照顧一些瀕臨死亡的老人,也許你被分配到Prem Dan(老人之家)去照顧一些身患疾病的老人,也許你被分配到Nirmala Shishu Bhavan(兒童之家)去照顧那些失去父母的兒童。
我並未親身經歷,也只能敘述如此,從天涯上找到一篇12年的帖子,一個去到 仁愛 之家做義工的人寫下的文字,也許你願意去看一看( http://bbs.tianya.cn/post-5030-2726-1.shtml )。
有時我在想,有些痛苦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想象的,可一些人正在經歷著。 【加】聖保羅大教堂 ↑加爾各答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 大教堂,始建於1839年,建成於1847年,建成後一直作為 加爾各答 地區 英國 教會的主教堂使用。 ↑加爾各答聖保羅大教堂 關於 聖保羅 教堂的介紹,除了漂亮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是每每望著這座哥特式的教堂總覺得像是置身 歐洲 。我是不是可以穿著《傲慢與偏見》里的大裙子,在草地上捧一本書度過一個下午呢。 ↑加爾各答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 教堂內部不能拍照,這裡無法給你呈現教堂內部的樣貌,只講一些對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畫面。
我記得教堂內部有一個不能坐的黑色臺階,雖然畫面模糊,但當時我堅定地認為有一個人埋在這裡,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曾在《刀鋒》中讀到過同樣的畫面。
小說中的艾略特將自己埋葬在他出資建造的教堂石階之下,這似乎也是一種信仰。 【加】Red Light District ↑加爾各答 關於 加爾各答 的紅燈區,我沒有任何圖片可以提供給你。
回到 北京 後,無意間發現了這部關於 加爾各答 紅燈區的紀錄片《Born Into Brothels》(生於妓院)。正如標題所言,紀錄片的主角們是一群出生在紅燈區的孩子。
當初聽 印度 群里的朋友們說起泰戈爾故居附近的紅燈區便動了去看一看的心,抱著什麼心態?大概是好奇。
9月22日傍晚,天已黑透,我們兩個跟著谷歌地圖找到了一個看起來“很像”的地方,不寬的馬路上擠滿了男男女女,穿過人群,我有些膽怯卻又好奇的向街道兩旁望著,濃妝艷抹的 印度 女人三一群兩一伙站在路旁,她們大多穿著莎莉,極少數身著緊身短裙,也許是 印度 女人天生喜歡色彩艷麗,我並沒覺得夜晚的這些姑娘與我白日所見有何不同。
我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腦海中對於這種場所的印象都來源於國內電影中的青樓妓院,什麼老鴇、皮條客、倚著欄桿像你拋媚眼的姑娘們,總覺得這種場所就是這樣,然而我眼前的一切卻更像是一條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道。
我想慢一點去看清楚,喊著快步走在前面的大哥慢一點,他卻只想快快逃出這莫名其妙的世界。
這裡男女老少混雜,所有人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我,面無表情,眼神中摻雜著警惕。我不敢與任何人對視,只是盡可能禮貌的走著,緊緊抱著懷裡的相機,害怕冒犯他們。
路旁的房子里透出燈光,我向里望去,一條窄窄的過道兩側擠滿了狹小的房間,一個男人急匆匆走出大門,隱沒在人群中,後面跟的姑娘面無表情,跨過門檻又重新站好,目光搜尋著下一位客人。
不知何時,昏暗的燈光下,人潮變得密集,我與周圍人的距離逐漸縮小,艱難前行,努力保持著與周圍人的距離,可仍舊不知被誰撞了一下,瞬時間國內有關 印度 的各種負面報道涌上心頭,我忽然覺得如果周圍的行人對我群起而攻之,以大哥一己之力是沒法抵擋的。我本能的開始喊:“WW,我害怕”,這位大哥頭也沒回的告訴我:沒事,前面就出去了。即便我又喊了一遍,他仍舊腳步不停的向前走著。
後來人群散去,我看著路旁有個小巷子,招呼大哥拐進去,他一副不情願的樣子。
巷子不寬,兩旁有些賣東西的鋪子,幾個上了年紀的婦女坐在石階上靠著牆壁發獃,看起來毫無生氣。一個正要去洗碗的男人側頭看我,臉上帶著一絲怒氣,我躲避著他的視線想要快快逃開,可巷子已經到頭,只能尷尬的抱著相機重新退了回來。
我以為這裡的姑娘都是默默的等待男人光顧,可也看到幾個穿著時髦的姑娘拽著行人的胳膊努力扮笑。
街道的盡頭是一個岔路口,一面通向不知何處的黑暗,一面響起悠揚的歌聲。懷揣著好奇,我拉著大哥循聲而去,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在我面前展開。 【加】一場不期而遇的足球賽 ↑加爾各答 本以為這歌聲來自一座寺廟,或是一場喪事,可眼前燈火通明的卻是一場即將開始的足球比賽。這場青春洋溢的足球賽只與紅燈區一街之隔。這強烈的對比把我們兩個徹底搞蒙。 ↑加爾各答 我們像是闖入這個世界的異類,好奇的觀察著一切,對方也同樣好奇的看著我們。幾個孩子跑到離我一米遠的地方小聲議論著,嘰嘰喳喳,偶爾爆發出一陣笑聲,其中一個孩子大著膽子湊到我跟前問我叫什麼名字,然後又問我可否給他拍照片,也許是一個人有些膽怯,他把站在一旁看熱鬧的小胖子拉進我的畫面,這個胖胖的帶著圓眼鏡的男孩滿臉驚恐,可又沒有什麼辦法,只能表情嚴肅的等待我按下快門。 ↑加爾各答 還記得那部叫做《Born Into Brothels》的紀錄片麽,雖然片子中充斥著不堪與絕望,但在孩子們的臉上你仍能看到天真無邪的笑容。
在 印度 ,向你要吃的和錢的孩子很多很多,但拋開這些,你會發現他們也只是個孩子,他們會好奇,他們會興奮,他們會大聲叫著笑著,他們應該被更好地對待。 【加】泰戈爾故居那大概是五月的一天,我捧著一本《羅摩衍那》在地鐵上看著,坐在對面的大叔問我看的是否是詩集,他說他很喜歡詩歌,尤其是泰戈爾的,還問我知不知道泰戈爾是哪個國家的詩人,我一時語塞。 ↑泰戈爾故居 拉賓 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出生於 印度 加爾各答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 亞洲 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屬婆羅門種姓。 ↑泰戈爾故居 泰戈爾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創作詩歌天賦,1913年泰戈爾憑藉《吉檀迦利》(獻給神的頌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15年泰戈爾結識甘地,他授予泰戈爾“Gurudev”(偉大的導師)的稱號,而後泰戈爾贈予甘地“Mahatma”(聖雄: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的尊號。隔年泰戈爾發表舉世聞名的詩集《飛鳥集》。
1941年泰戈爾寫出了控訴 英國 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而後泰戈爾在 加爾各答 祖居裡平靜地離開了人世,彼時成千上萬的當地市民為其送葬。 ↑泰戈爾故居 如今,這座祖宅已成為“泰戈爾故居”,內部展出泰戈爾生前用品,以及其家人的美術作品。除此之外故居內還設有 美國 區、 日本 區和 中國 區,分別展示著泰戈爾生前與這三個國家的聯繫。在 中國 區你還能看到泰戈爾當年出訪 中國 時與接待他的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合影。
門票:外國人150盧比。
開放時間:10:30-17:00.(周一不開放,16:30後禁止入場) ↑泰戈爾故居 【加】加爾各答二三事在 加爾各答 的日子,有大半時間我們都在大街上閑逛,雖然沒有目的,但也收穫頗豐。 ↑加爾各答 半路上遇到三個孩子,年齡大點的姐姐主動在鏡頭前擺起了pose,兩個小點的孩子也學著姐姐的樣子比划著,動作稚嫩可愛。
然後像是例行公事,孩子們微笑著向我們要吃的,大哥拎著我才喝了兩口的可樂問我,你不喝了吧。不等我回答便將手裡的飲料全都給了他們。
我有些詫異,但沒過多久我就發現,這才是 印度 的正確打開方式。 ↑加爾各答 很難想象,在這個將牛當神的國度,能在大街上看見這麼明目張膽的牛肉鋪子,我們開玩笑說, 印度 教徒要是看見非得氣死不可。
事實上,這是一條清真街道,馬路上儘是穿白衣戴白帽的穆斯林,也許只有在這種地方,牛才能成為人們口中的美味。 ↑加爾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