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出品】失落的世界:一個人的南美之旅,圓夢複活節島

這個保存完好的印加小鎮距離 庫斯科 約30公里,海拔3700+米,有著古老的印加遺址、殖民地教堂和典型的安第斯山村鎮,可以遠眺聖谷的景色,相比較起皮薩克,這裡的集市相對不那麼商業化。參觀中心廣場和印加遺址需要出示游客套票。

這個聖谷里比較大的村鎮在印加時期是王家的直轄區,是 庫斯科 的穀倉地帶。

梯田常有,但圓形梯田可是不多見。獨特的莫瑞梯田比 馬丘比丘 於上世紀30年代被髮現,比 馬丘比丘 晚了20年,一度曾被懷疑是外星人在地球的“基地”。

在幾公裡外的烏魯班巴河床有一種特殊的鵝卵石,與一般石頭的比熱容量相差較大,印加人利用這些差別,根據每層梯田不同的模擬氣候,在梯田底部鋪墊不同厚度的鵝卵石來調節不同的溫度。又通過控制灌溉系統達到不同的濕度,天然形成的地形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從不積水。印加人就是在這樣的人造氣候下培育出能適合不同氣候下生長的種子,包括玉米,土豆等。次年會根據對氣候的預測,向農民們發放適合當年生長的種子,以確保在任何自然條件下都有優良的收成!
如今 秘魯 有超過30個種類的玉米,3000餘種不同顏色形狀的土豆,梯田也被稱為“印加的溫室”。

6、馬拉斯 鹽田 (Salinas de Maras)
嚴格意義上說,它並不是一個印加遺跡,因為它在印加帝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三千多塊白色的梯田層層疊疊依山而建,有點像 土耳其 的 棉花堡 。當地有含鹽量非常高且永不枯竭的天然泉水,流到5平米見方的 鹽田 中,等待水分在陽光下蒸乾後,從 鹽田 底部刮取鹽分,就連水位和結晶程度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工人控制的。
單獨購票10索爾(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