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愛你了,但我還是愛吃——我所吃過的澳門(邊吃邊更新)

再配合圓生菜吃,
多了一層鑊氣與清爽。

蝦個頭大,鮮脆,
輔以芥末加美奶滋,
香甜中透出一絲絲清新的辛辣,
清爽開胃。





真的好喜歡這個炒飯豐富複雜的口感,
健康食材的運用,
感覺瞬間被治愈了。

濃濃的椰漿與南瓜複合成甜味來源,
傳統的客家風味。

怎麼做都吃不夠,
連一向被我嫌棄的秋葵,
也跟著沾光了。

普通的粵式茶點這裡都有,另外還有像焗豬扒飯之類的醬油西餐。如果不是貪圖方便,我當然更願意到市區的大龍鳳或者龍華。







有朋友說,若是能把價位標上那就更完美了,對於吃食嘛,豐儉由人,既然來了,感興趣的吸引你的還是值得一試,況且 澳門 的消費低於 香港 ,除了酒店餐廳相對嬌貴外,社會餐飲的價位都在普遍可接受範圍。而此次令我如獲至寶的是 澳門 銀河的百老匯,來到這條小吃街才發現,原來滿世界尋找的知名食肆,這裡幾乎全部都有。除了 澳門 當地的,還引進 香港 及大陸餐廳,真是讓人幸福的無所適從了。
於是,在這裡,我又將之前遺漏的一一品嘗。 李家菜2016年米其林將小吃店納入推薦範圍,它榜上有名。李家菜原先是做宵夜的火鍋當,現在營業範圍加大了不少。嗯,入店還是要衝著火鍋而來,即使在炎熱的流陽之下,一鍋翻滾熱浪的清湯牛腩,還是擄獲口水無數。
老店地址:沙梨頭新街113號威翠花園C座地鋪


牛腩香氣蠱惑剛填滿的胃袋,
快速地再次回覆饑餓感。
其實更多的渴求來自嘴巴,
潺潺淹水吞沒了舌頭,
沒有什麼詞彙可以詮釋了,
仿佛身體已經註入了無限的能量,
眼睛心裡都只有它了。

燙煮發白的表層有粉色浪漫的“心”,
層層疊疊地繾綣著湯汁。
牛腩的魅力在於軟糯與嚼勁並存的口感,
每一口都在極為刺激地釋放肉汁中的香味,
細緻的咀嚼才對的起它富含的“靈氣”。

這個名字我不太確定,
只是在別家也吃過相同的食物。
肥腸是個帶有雙刃劍的食材,
真正的老饕食肥腸一定要保留腸內肥油,
而去其腥氣便成了難題。

再以白滷浸之,
最後炸至錶面脆如蝦皮,
而內不失柔軟豐腴。
就是這道菜的魔力所在,
雙重的口感與多重的滋味。

幾年前在 香港 吃過一道油炸乳酪雲吞,
那滋味兒歷久彌新,
慣以為是那道菜,
結果咬開並沒有期待中那股乳酪暖流,
頓時失望了些許。
普通的油炸雲吞,
被牛腩“嬌縱”的味蕾真的看不上了。

強勁彈力口感十足,
鯪魚的鮮嫩衝破脆韌的“屏障”迸發而出,
若多些汁水便無可挑剔了。 杏香園有50年曆史的貨真價實的老店,以生磨杏仁露起家,真材實料,多年來都以生磨材料製作的糖水如杏仁茶、合桃露等最受歡迎。
老店地址:新馬路清平直街13號

點了一碗杏仁蛋白,實在不好拍照,但味道是我心頭好,杏仁的香氣有令偏執狂上癮的魔力,我固執的認為這一定是美白又養顏的聖品。可惜照片欠奉。
其他還有些或經典或個性的組合,蛋白木瓜賣相不佳,加了雪糕的杏仁西米露又給拍照增加難度、各色各樣的招牌馬蹄爽、還有蓮子核桃露,一樣嘗試一口足以讓幸福感爆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