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愛你了,但我還是愛吃——我所吃過的澳門(邊吃邊更新)

兩次 澳門 行雖都沒有吃到葡國菜,這家粵菜館最讓人驚喜。不大的空間里排放了5-6張台,還不到用餐時間,已經坐的七七八八。牆面上密集地貼滿老闆與名人的合照,還有媒體報道的畫面。像所有港澳小館那樣,在喧鬧匆忙的都市和逼迫的空間里,憑藉品質安身立命。







面勁道彈脆,
蝦子如同在口中爆漿的天然鮮味劑,
一碗配湯(也是蝦米湯麵的湯),
用豬骨、蝦、大地魚熬成清澈高湯,
鮮甜的滋味恨不能延續到胃里。


以大地魚為主,
配以每日新鮮雜魚製成,
不彈牙而是軟糯感覺,
醬汁味道均衡,
沾焦脆的吐司停不下來。

真材實料兩隻膏蟹僅煲一鍋粥,
自然鮮甜,
吃不出添加劑的味道。

原本已經飽肚的一桌人,
面對焦酥的一條條小白魚,
僅以鹽調味,
輔以本身咸鮮,
輕鬆吃掉一盤。







味道相似,
但禮記口感相對順滑,
冰渣少一些。


是將三種味道的雪糕夾在威化餅間,
營造脆、冰、爽的多元口感,
再加上椰子、咖啡、芒果都味道層次,
是種綺麗的體驗。 陳 勝 記| 地址:離島路環計單奴街21號 |
陳勝記有不少光環“加持”,《舌尖上的 中國 》拍攝地,蔡瀾老師也曾贊譽有加。不知是水準難保持還是我來的時段問題?很難吃出“舌尖感”。招牌的陳皮鴨,皮爛肉酥,口感軟糯值得肯定,可惜入口只得藥材味,卻難覓陳皮香。古老肉差點就值得誇贊了,糖醋汁味道均衡,麵皮炸的夠酥,醬汁均勻調和,只是肉太咸,衝破了酸甜汁,占據主導。炒伊面與腐乳通菜都是家常菜式,無功過而已。
看來,有些“名店”只適合仰望與期盼,帶著過份地期望往往會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