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潮汕 | 重慶吃貨的暴走美食記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 彌撒過程中所有參會人員必須保持極度虔誠,拍照是不可能的,甚至連擺弄手機也不行。我悄悄拿出手機發個消息,就被來回巡邏的黑人大哥發現,輕拍肩膀對我表示提醒。
我趕緊對他say sorry,然後收起手機,繼續沉浸在基督徒的盛典中。
一個半小時後,大家紛紛站起來走出教堂,我才驀然發現人群中百分之五十都是黑人。他們相互打著招呼,駐足在教堂門前拍照留念,可愛的黑人小寶寶含著奶嘴對著行人揮手,讓我仿佛置身於 約翰內斯堡 或是 達喀爾 的街頭某處。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 廣州吸引我的不僅是美食,還有足球如果說我來 廣州 的初心60%是為了美食的話,那剩下的40%一定是為了到主場看一場我支持了八年的 廣州 恆大隊。
自從2011年 廣州 隊從中甲殺入中超後,連續七年囊括中超冠軍,還順便獲得了兩次亞冠冠軍,稱她為 亞洲 豪門一點也不為過。這支球隊專業高效務實拼搏的精神贏得了眾多球迷的喜愛,我便是迷弟之一。
期盼了八年,我終於來到 廣州 ,怎能不看一場球賽來表達我對球隊的支持呢?
恰好周日晚間有一場 廣州 恆大對陣 天津 權健的比賽,我估摸著時間坐地鐵來到了【體育西路】。
天河區是 廣州 的市中心,而 廣州 隊的主場位於天河區的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各方面可謂是極其便利了。 12)石板街Pottinger★★★抵達天河以後,我先到朋友推薦的位於天恆廣場B2層的茶餐廳—— 石板街Pottinger 品嘗它家的招牌,車仔面。 ↑石板街
小麥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被種植的農作物,因為小麥,人類才從游牧時代進入了農耕時代。儘管科學家們依舊存在爭論,究竟是人類馴服了小麥,還是小麥馴服了人類,然而我此刻關心的,卻只是由小麥粉精心製成的那碗面。
車仔面起源於 香港 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流動攤販們為貧苦人民創造出了這道簡單、便宜又能飽腹的食物。那時候為了躲避小販管理隊的追趕,車仔面均不舍座位,所以車仔面的傳統就餐方式為:立食,即站著吃。
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車仔面走進茶餐廳和食堂,成為餐牌上的菜色。車仔面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逐漸成為代表 香港 美食的一個符號。
我選擇了咖喱辣汁湯底車仔面搭配魚蛋、牛丸以及黃金肚+傳統港式冰奶茶的經典組合,可能由於吃慣了 重慶 小面,我對於車仔面較硬的麵條和較為清淡的口感有些不太適應,不過湯底和丸子都很棒,最後我依舊把他們都吃光光。 ↑石板街 ↑石板街 (石板街車仔面 按需搭配30~50元 天河路220號天環廣場B2層213-214鋪)
足球的激情與夢想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其精彩和激烈程度用不著我來贅述。雖然 中國 足球常年被吐槽,但是人們心底對足球的那份熱愛絲毫沒有減少。 廣州 恆大的崛起為 中國 足球實實在在掙了許多的面子,亞冠和世俱杯上精彩的表現向全世界宣告, 中國 人也是能踢出漂亮的足球。
從天恆廣場出來步行600米即可抵達天河體育中心,在走路的過程中我還偶遇了 廣州 的標誌性建築,世界第二高塔—— 廣州 塔,因其別緻的外形和曲線又被 廣州 人親切地稱為“小蠻腰”。 ↑天河體育中心
原本造訪小蠻腰是在我看完球賽後的行程安排之中,可能是我高估了自己身體的極限承受能力,看完球賽後實在是直不起腰了,只好放棄行程打道回府,與小蠻腰的邂逅也就停留在片刻的匆匆一瞥。
通過下穿隧道我正式來到了天河體育中心的門口,當天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球場外的黃牛也著急著將手中的球票出手,於是我花150元購買了一張價值200元的球票,興奮地衝進了球場。
和在 重慶 力帆的主場 重慶 奧體中心觀賽不同, 廣州 的主場明顯更加有序和安靜,能容納六萬多人的天河體育中心除了發出整齊劃一的鼓點聲和加油聲外,場內顯得比較安靜。哪怕賽場上出現了不利於主隊的爭議球,觀眾席也不會發出類似工人體育場那句著名的國罵或是 重慶 主場的“裁判我兒”,多了一份素質但少了一分激情。
最終主隊以5:0大勝來訪的 天津 權健,特別是在我觀賽座位的半場連入四球,這也許是上天冥冥之中送給我的一份禮物吧。 ↑石板街 ↑石板街 ↑石板街 Day 3 /奔赴潮汕,開啟新一輪美食探店之旅早上終於睡了個自然醒,收拾下行李便趕往天河區的 廣州 東站,乘坐動車前往我的下一站, 潮州 。
原本在我的印象里 潮汕 地區和 廣州 是一體的,通過這次旅行才發現原來兩地之間相距甚遠,從 廣州 到 潮汕 有三個小時的車程。 潮汕 地形 西北 高東南低, 東北 、 西北 多高山,東南 臨海 且海岸線相當長,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加上 潮汕 境內山地和水網密佈,農耕條件優越物產豐富,也難怪 潮汕 人民滋生出了和 廣州 粵菜口味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風格。
潮汕 對海鮮就有食諺語曰“一鮮二肥三當時”,這與日料中的“一期一會”相當神似,都是強調在特定的時節吃應季的食物,雖然挑剔卻體現了 潮汕 人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對於 潮汕 地區的食物,早已經得到了推薦無數名家的推介,最為著名與犀利的便是舌尖上的 中國 總導演陳曉卿提出的觀點:“ 潮汕 是 中國 美食的一座孤島,說到一個美食家,如果沒去過 潮汕 ,那他根本就不配叫做美食家。”
抱著忿忿不平與殷殷期待的心情,我踏上了 廣州 —— 潮汕 站的動車。
雖然我沒有去過 廣州 ,但在 廣州 的美食探店得到了許多朋友的推介與幫助,特別是在 廣州 西關長大的環球旅行家T神@TINO,給我推薦的美食讓我幾乎快要愛上他,在這裡對他表示十分真摯的感謝,同時也發出熱烈的邀請,歡迎TINO哥以及各位好吃嘴來 重慶 玩,表鍋一定會給大家推介同樣讓你流連忘返的美食喲~
而離開 廣州 之後,大表鍋就必須自力更生自生自滅了。不過大表鍋一直富有勇於挑戰的精神,況且還有大眾點評神器在手,我一點也不怕!
Wait、Wait、Wait,這不對,這不對,在離開之前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來 廣州 只吃一次早茶怎麼夠呢?恰好 廣州 東站附近有一家名氣很大的早茶店【點都德】,那麼我在 廣州 的最後一餐就交給它吧。 13)點都德★★★☆ ↑點都德 點都德是 廣州 新派早茶的代表餐廳,也是 廣州 第一家開創了24小時營業的早茶店,這給許多因為時間關係不能早起去擠早茶店的好吃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他家的招牌菜金沙紅米腸的早已聲名赫赫,據說還獲得過國際美食節的大獎。
點都德的大廳雖然裝修看起來比 銀燈食府 要稍微豪華些,不過依舊充滿著煙土氣。我就坐後點了他家特色的羅漢果茶、金沙紅米腸、芥末三文魚蛋撻和蒸排骨。
首先說羅漢果茶。
點都德家的茶具比 銀燈食府 要來的精緻,彩色的母雞浮紋讓人感覺妙趣橫生。
果茶入口甘甜清爽,下咽後舌根處香氣回味悠長,不愧為點都德家的招牌茶水,這也更加加深了我對紅米腸的期待。 ↑點都德
等了二十幾分鐘,紅米腸才姍姍來遲。
分量真的可以說超級足,一條整的紅米腸被切成了十小段,每段都冒著誘人的紅光。柔韌的紅米腸里包裹著足量的金沙酥脆和鮮蝦仁,搭配了醬油及芝麻醬兩款蘸醬。
紅米腸咬入口中外表綿密中間酥脆裡面鮮嫩,三種口感充分引爆我的味蕾。不過中間的金沙讓人感覺太油膩,特別是放久涼了之後油氣味更重。選擇蘸醬油還好些,蘸芝麻醬那叫一個悶人,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點都德 ↑點都德 芥末三文魚蛋撻表皮酥脆,由芥末和芝士混合後進行烘烤而成,所以整個蛋撻芥末味十足,裡面還夾雜了類似冬瓜的脆物,雖然味道還蠻不錯,不過的的確確很悶人,我吃了一個半實在吃不下了。 ↑點都德 蒸排骨更加讓我失望,排骨的肉並沒有蒸到軟糯,筋骨間依舊難捨難分,另外整體口感水分過於濃重,應該是放在蒸籠上的時間過長導致的。 ↑點都德 (點都德 人均80元 廣州 各處均有分店)
吃完這頓失望的早茶,我拖著箱子走進 廣州 東站,搭上前往 潮汕 的列車,一路向東。 ↑廣州火車東站 抵達潮州,踏上美食孤島的土地經過三小時的車程,我抵達終點站 潮汕 。
潮汕 並不是一座城市,而是 潮州 、 汕頭 和 揭陽 三個城市的總稱,而 潮汕 站則修建在這三座城市的中心處。 ↑潮汕站 在出站口的右手邊就是公交車站,直接網絡購票乘坐大概半小時的公交車就可以抵達 潮州 市了。不過這裡要提一句, 潮州 市的交通系統特別混亂,如果你要下車得提前告訴司機,不然司機是不會靠邊停站的。 ↑潮汕站 在 潮州 我選擇了都是夢想家酒店,聽名字就可以想象,這是一家文藝小清新風格的酒店,到店後果然沒讓我失望,無論是裝修還是服務態度,都非常令人滿意。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酒店窗外便是 潮州 的舊民居,站在酒樓望出去別有一番情致。
這讓我聯想到泰戈爾的一首著名詩歌:
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覆決絕,又重覆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夜游牌坊街與廣濟橋躺在床上休整了一會兒,我再度出發,前往 潮州 夜景極美的牌坊街與廣濟橋。
不過到目前晚上七點,我才吃了一頓早茶果腹,覓食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黃梅 岑先生《 潮州 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將其‘嘉德懿行’,書貼坊上旌表,稱為‘表閭’,故牌坊也具紀念作用。到明時改用石砌,加疊層樓,飾以花紋,二柱一門或四柱 三門 ,唯嘉靖時建多柱多門長牌坊”。
而據有關史籍記載,歷史上 潮州 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餘在 金山 、韓山、湘子橋。此外,於鄉鎮間尚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四柱 三門 ,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
打滴滴來到牌坊街後,我兜兜轉轉卻始終沒法決定吃什麼,這時候我的美食強迫症又犯了,肚子越是餓就越挑剔,越渴望選到一家特別好吃的店。 ↑牌坊街 ↑牌坊街
我趕緊對他say sorry,然後收起手機,繼續沉浸在基督徒的盛典中。
一個半小時後,大家紛紛站起來走出教堂,我才驀然發現人群中百分之五十都是黑人。他們相互打著招呼,駐足在教堂門前拍照留念,可愛的黑人小寶寶含著奶嘴對著行人揮手,讓我仿佛置身於 約翰內斯堡 或是 達喀爾 的街頭某處。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 廣州吸引我的不僅是美食,還有足球如果說我來 廣州 的初心60%是為了美食的話,那剩下的40%一定是為了到主場看一場我支持了八年的 廣州 恆大隊。
自從2011年 廣州 隊從中甲殺入中超後,連續七年囊括中超冠軍,還順便獲得了兩次亞冠冠軍,稱她為 亞洲 豪門一點也不為過。這支球隊專業高效務實拼搏的精神贏得了眾多球迷的喜愛,我便是迷弟之一。
期盼了八年,我終於來到 廣州 ,怎能不看一場球賽來表達我對球隊的支持呢?
恰好周日晚間有一場 廣州 恆大對陣 天津 權健的比賽,我估摸著時間坐地鐵來到了【體育西路】。
天河區是 廣州 的市中心,而 廣州 隊的主場位於天河區的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各方面可謂是極其便利了。 12)石板街Pottinger★★★抵達天河以後,我先到朋友推薦的位於天恆廣場B2層的茶餐廳—— 石板街Pottinger 品嘗它家的招牌,車仔面。 ↑石板街
小麥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被種植的農作物,因為小麥,人類才從游牧時代進入了農耕時代。儘管科學家們依舊存在爭論,究竟是人類馴服了小麥,還是小麥馴服了人類,然而我此刻關心的,卻只是由小麥粉精心製成的那碗面。
車仔面起源於 香港 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流動攤販們為貧苦人民創造出了這道簡單、便宜又能飽腹的食物。那時候為了躲避小販管理隊的追趕,車仔面均不舍座位,所以車仔面的傳統就餐方式為:立食,即站著吃。
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車仔面走進茶餐廳和食堂,成為餐牌上的菜色。車仔面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逐漸成為代表 香港 美食的一個符號。
我選擇了咖喱辣汁湯底車仔面搭配魚蛋、牛丸以及黃金肚+傳統港式冰奶茶的經典組合,可能由於吃慣了 重慶 小面,我對於車仔面較硬的麵條和較為清淡的口感有些不太適應,不過湯底和丸子都很棒,最後我依舊把他們都吃光光。 ↑石板街 ↑石板街 (石板街車仔面 按需搭配30~50元 天河路220號天環廣場B2層213-214鋪)
足球的激情與夢想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其精彩和激烈程度用不著我來贅述。雖然 中國 足球常年被吐槽,但是人們心底對足球的那份熱愛絲毫沒有減少。 廣州 恆大的崛起為 中國 足球實實在在掙了許多的面子,亞冠和世俱杯上精彩的表現向全世界宣告, 中國 人也是能踢出漂亮的足球。
從天恆廣場出來步行600米即可抵達天河體育中心,在走路的過程中我還偶遇了 廣州 的標誌性建築,世界第二高塔—— 廣州 塔,因其別緻的外形和曲線又被 廣州 人親切地稱為“小蠻腰”。 ↑天河體育中心
原本造訪小蠻腰是在我看完球賽後的行程安排之中,可能是我高估了自己身體的極限承受能力,看完球賽後實在是直不起腰了,只好放棄行程打道回府,與小蠻腰的邂逅也就停留在片刻的匆匆一瞥。
通過下穿隧道我正式來到了天河體育中心的門口,當天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球場外的黃牛也著急著將手中的球票出手,於是我花150元購買了一張價值200元的球票,興奮地衝進了球場。
和在 重慶 力帆的主場 重慶 奧體中心觀賽不同, 廣州 的主場明顯更加有序和安靜,能容納六萬多人的天河體育中心除了發出整齊劃一的鼓點聲和加油聲外,場內顯得比較安靜。哪怕賽場上出現了不利於主隊的爭議球,觀眾席也不會發出類似工人體育場那句著名的國罵或是 重慶 主場的“裁判我兒”,多了一份素質但少了一分激情。
最終主隊以5:0大勝來訪的 天津 權健,特別是在我觀賽座位的半場連入四球,這也許是上天冥冥之中送給我的一份禮物吧。 ↑石板街 ↑石板街 ↑石板街 Day 3 /奔赴潮汕,開啟新一輪美食探店之旅早上終於睡了個自然醒,收拾下行李便趕往天河區的 廣州 東站,乘坐動車前往我的下一站, 潮州 。
原本在我的印象里 潮汕 地區和 廣州 是一體的,通過這次旅行才發現原來兩地之間相距甚遠,從 廣州 到 潮汕 有三個小時的車程。 潮汕 地形 西北 高東南低, 東北 、 西北 多高山,東南 臨海 且海岸線相當長,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加上 潮汕 境內山地和水網密佈,農耕條件優越物產豐富,也難怪 潮汕 人民滋生出了和 廣州 粵菜口味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風格。
潮汕 對海鮮就有食諺語曰“一鮮二肥三當時”,這與日料中的“一期一會”相當神似,都是強調在特定的時節吃應季的食物,雖然挑剔卻體現了 潮汕 人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對於 潮汕 地區的食物,早已經得到了推薦無數名家的推介,最為著名與犀利的便是舌尖上的 中國 總導演陳曉卿提出的觀點:“ 潮汕 是 中國 美食的一座孤島,說到一個美食家,如果沒去過 潮汕 ,那他根本就不配叫做美食家。”
抱著忿忿不平與殷殷期待的心情,我踏上了 廣州 —— 潮汕 站的動車。
雖然我沒有去過 廣州 ,但在 廣州 的美食探店得到了許多朋友的推介與幫助,特別是在 廣州 西關長大的環球旅行家T神@TINO,給我推薦的美食讓我幾乎快要愛上他,在這裡對他表示十分真摯的感謝,同時也發出熱烈的邀請,歡迎TINO哥以及各位好吃嘴來 重慶 玩,表鍋一定會給大家推介同樣讓你流連忘返的美食喲~
而離開 廣州 之後,大表鍋就必須自力更生自生自滅了。不過大表鍋一直富有勇於挑戰的精神,況且還有大眾點評神器在手,我一點也不怕!
Wait、Wait、Wait,這不對,這不對,在離開之前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來 廣州 只吃一次早茶怎麼夠呢?恰好 廣州 東站附近有一家名氣很大的早茶店【點都德】,那麼我在 廣州 的最後一餐就交給它吧。 13)點都德★★★☆ ↑點都德 點都德是 廣州 新派早茶的代表餐廳,也是 廣州 第一家開創了24小時營業的早茶店,這給許多因為時間關係不能早起去擠早茶店的好吃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他家的招牌菜金沙紅米腸的早已聲名赫赫,據說還獲得過國際美食節的大獎。
點都德的大廳雖然裝修看起來比 銀燈食府 要稍微豪華些,不過依舊充滿著煙土氣。我就坐後點了他家特色的羅漢果茶、金沙紅米腸、芥末三文魚蛋撻和蒸排骨。
首先說羅漢果茶。
點都德家的茶具比 銀燈食府 要來的精緻,彩色的母雞浮紋讓人感覺妙趣橫生。
果茶入口甘甜清爽,下咽後舌根處香氣回味悠長,不愧為點都德家的招牌茶水,這也更加加深了我對紅米腸的期待。 ↑點都德
等了二十幾分鐘,紅米腸才姍姍來遲。
分量真的可以說超級足,一條整的紅米腸被切成了十小段,每段都冒著誘人的紅光。柔韌的紅米腸里包裹著足量的金沙酥脆和鮮蝦仁,搭配了醬油及芝麻醬兩款蘸醬。
紅米腸咬入口中外表綿密中間酥脆裡面鮮嫩,三種口感充分引爆我的味蕾。不過中間的金沙讓人感覺太油膩,特別是放久涼了之後油氣味更重。選擇蘸醬油還好些,蘸芝麻醬那叫一個悶人,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點都德 ↑點都德 芥末三文魚蛋撻表皮酥脆,由芥末和芝士混合後進行烘烤而成,所以整個蛋撻芥末味十足,裡面還夾雜了類似冬瓜的脆物,雖然味道還蠻不錯,不過的的確確很悶人,我吃了一個半實在吃不下了。 ↑點都德 蒸排骨更加讓我失望,排骨的肉並沒有蒸到軟糯,筋骨間依舊難捨難分,另外整體口感水分過於濃重,應該是放在蒸籠上的時間過長導致的。 ↑點都德 (點都德 人均80元 廣州 各處均有分店)
吃完這頓失望的早茶,我拖著箱子走進 廣州 東站,搭上前往 潮汕 的列車,一路向東。 ↑廣州火車東站 抵達潮州,踏上美食孤島的土地經過三小時的車程,我抵達終點站 潮汕 。
潮汕 並不是一座城市,而是 潮州 、 汕頭 和 揭陽 三個城市的總稱,而 潮汕 站則修建在這三座城市的中心處。 ↑潮汕站 在出站口的右手邊就是公交車站,直接網絡購票乘坐大概半小時的公交車就可以抵達 潮州 市了。不過這裡要提一句, 潮州 市的交通系統特別混亂,如果你要下車得提前告訴司機,不然司機是不會靠邊停站的。 ↑潮汕站 在 潮州 我選擇了都是夢想家酒店,聽名字就可以想象,這是一家文藝小清新風格的酒店,到店後果然沒讓我失望,無論是裝修還是服務態度,都非常令人滿意。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酒店窗外便是 潮州 的舊民居,站在酒樓望出去別有一番情致。
這讓我聯想到泰戈爾的一首著名詩歌:
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覆決絕,又重覆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都是夢想家酒店 ↑都是夢想家酒店 夜游牌坊街與廣濟橋躺在床上休整了一會兒,我再度出發,前往 潮州 夜景極美的牌坊街與廣濟橋。
不過到目前晚上七點,我才吃了一頓早茶果腹,覓食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黃梅 岑先生《 潮州 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將其‘嘉德懿行’,書貼坊上旌表,稱為‘表閭’,故牌坊也具紀念作用。到明時改用石砌,加疊層樓,飾以花紋,二柱一門或四柱 三門 ,唯嘉靖時建多柱多門長牌坊”。
而據有關史籍記載,歷史上 潮州 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餘在 金山 、韓山、湘子橋。此外,於鄉鎮間尚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四柱 三門 ,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
打滴滴來到牌坊街後,我兜兜轉轉卻始終沒法決定吃什麼,這時候我的美食強迫症又犯了,肚子越是餓就越挑剔,越渴望選到一家特別好吃的店。 ↑牌坊街 ↑牌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