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實的巴基斯坦---我的巴國旅行記
↑喀喇昆侖公路 大巴穿過國門,繼續沿著KKH行駛。KKH在 巴基斯坦 境內有616公里,最美最險的應該是紅旗拉普至吉爾吉特(Gilgit)之間的這段。 ↑喀喇昆侖公路 國際大巴沿紅其拉甫河、洪扎河、吉爾吉特河和 印度 河蜿蜒而下,3次跨 印度 河,穿越喀喇 昆侖山 脈、 興都庫什山 脈、 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一路上地質情況極為複雜,雪崩、山體滑坡、落石、塌方、積雪、積冰、地震等地質災害經常發生,沿途路面和橋梁設施多處遭到破壞, 據說常常發生車毀人亡的慘劇,在秋冬時節,因為天氣狀況原因喀喇昆侖公路大部分時間會被封閉。通常11月以後就會被關閉海關,不再通行。 ↑喀喇昆侖公路 喀喇昆侖公路是是通往首都 伊斯蘭堡 及南部沿 海地 區的交通要道,也是 巴基斯坦 北部地區 的交通紐帶,也算是 巴基斯坦 最好的公路之一,對於 巴基斯坦 和 中國 的國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和軍事意義。同時這條公路也是 中國 通往 巴基斯坦 地區及 南亞 次大陸的交通要道。 ↑喀喇昆侖公路 喀喇昆侖公路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快結束時, 巴基斯坦 方面和 中國 政府進行了接觸,經過商討,雙方很快簽訂了共同建設喀喇昆侖公路的協議。1966年兩國工人在帕米爾高原炸響了開山第一炮。地質和氣候作用相結合使這裡成為不穩定地帶,高峰與懸崖分崩離析剝落入河,而這些河流已深深切入年代久遠的死火山和古海岸殘餘部分中,雨季大面積的山體滑坡一直影響著公路的暢通,變化多端的冰川也時常導致洪水衝垮橋梁。 ↑喀喇昆侖公路 1979年喀喇昆侖公路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在冷戰時間,它成為聯繫中巴的紐帶,被喻為中巴 友誼 的象徵,且因修建難度之大,又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KKH--巴中友誼隧道 整條公路上有主橋二十四座,小型橋梁七十座,涵洞一千七百 多個 ↑KKH--巴中友誼隧道 喀喇昆侖公路是自人類建造金字塔以來的最大工程。在巴境內809公里的喀喇昆倉公路中, 中方 援建路段長達613公里。這條公路為 巴基斯坦 北部小山村的人們打開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門,為巴 北部地區 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KKH--巴中友誼隧道 公路建成後,因地質情況極其複雜,需要常年養護, 巴基斯坦 軍隊特別成 立了軍隊工程師專門負責公路的維修搶險。 ↑KKH--巴中友誼隧道 地質情況極為複雜,雪崩、山體滑坡、落石、塌方、積雪、積冰等地質災害經常發生,沿途路面和橋梁設施經常遭到破壞,許多路段難以通車。 ↑KKH--巴中友誼隧道 目前看到的KKH公路實際上是經過擴建後的面貌,已經相當的不錯了,當時中巴雙方為了減少對 馬六甲 海峽的依賴,決定把中巴 友誼 路建成一個戰略能源 通道 ,雙方商定在2008年2月,由 中國 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了喀喇昆侖公路改擴建工程。截至2015年9月14日才算完全竣工通行。 車子沿著喀喇昆侖公路行駛,在未到SOST之前有一個檢查站,外國人要交8美元的門票, 中國 人免費,這是我巴國之行第一次見證中巴 友誼 ,全車只有一個去罕薩的 韓國 女性被領下車去購買門票,她是 韓國 大學的一名年輕教授,計划去 巴基斯坦 罕薩生活一段時間,研究罕薩地區的文化。 ↑KKH--巴中友誼隧道 公園的牌子,說是公園門票,其實就是變相的手外國人的過路費。 ↑KKH-SOST 從那個小路牌子上可以看到前方就是 巴基斯坦 的第一個小鎮SOST了,這也是辦理巴方入境手續的地方。 ↑KKH-SOST 大巴到了終點站就是SOST小鎮,下車直接進入巴方出入境辦公室辦理入境手續,很簡單,填一張入境表,然後排隊給護照蓋章,由於工作人員使用電腦比較生疏,辦的速度很慢。 ↑KKH-SOST 辦理完入境手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 巴基斯坦 溜達了,來到SOST大街上,首先要換 巴基斯坦 的錢盧比,1元人民幣= 巴基斯坦 16盧比,很多商店都可以兌換,也有人會主動問你是否需要換錢,基本都可以信賴。
SOST的一個商店上寫著中巴 友誼 萬歲,很多地方寫著中巴 友誼 萬歲,以後十幾天的旅行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含金量,巴國人民對 中國 人的那份情誼確實名副其實! ↑KKH-SOST SOST是個很小的鎮,只有KKH一條大街從中間穿過,路邊有一些商鋪,當時想辦理電話卡,結果系統出現問題,要等一個小時以後才可以, 巴基斯坦 的時間沒譜,說一個小時誰知道要等幾個小時呢,還是趕緊找車趕往第一個旅行目的地罕薩(Hunza)吧。
去罕薩要先到罕薩所在的小鎮 阿裡 阿巴德,然後再從 阿裡 阿巴德轉車20分鐘就可以到罕薩河谷的Krimabad村, 宮崎 駿《風之谷》的取景地。
班車每人200盧比,但是要擠滿人才走,很擠,只能到下麵的 阿裡 阿巴德鎮,路上的時間較長。如果包車需要3000盧比直接到Krimabad村,車子坐7、8個人很寬鬆,擠一些也可以坐10多人。包車用時2個小時。
↑KKH--PASU 車子再次上路,繼續沿著 巴基斯坦 境內的喀喇昆侖公路行駛。 喀喇 昆侖山 脈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觀之一,它綿延數千公里,呈 西北 —東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因此,這裡也就成了世界地質學家、登山家和旅游者們矚目的地方。 ↑KKH--PASU 經過美麗的村落PASSU,這裡也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很多國際徒步愛好者前來。 ↑KKH--PASU ↑KKH--PASU ↑KKH--堰塞湖 車子快到阿達巴德時,經過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這是2010年1月4日該地區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滑坡體截斷山下河流,形成的一個20多公里長的堰塞湖,從而導致了喀喇昆侖公路部分被淹沒,通行中斷了五年之久,中短期間要想通過必需先乘船通過堰塞湖。幸運的是就在上個月14日,由 中國 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堰塞湖改線段項目竣工通車了,喀喇昆侖公路重新貫通,這不僅將 巴基斯坦 北部地區 與 中國 再次連接起來,也便利了 巴基斯坦 國內的南北交通,也必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中巴邊境旅游,大大促進邊境旅游和經貿的發展。 ↑KKH--PASU 堰塞湖曾為人們的通行帶來了不便,但也形成了一個非常美麗的自然景觀,人們路過此地紛紛下車拍照留念。在我拍照期間, 巴基斯坦 的兄弟們主動爭相要求合影,還從車子里拿出蘋果仔細擦了乾凈送給我吃,他們的熱情是發自內心的,他們一定知道 中國 幫助了 巴基斯坦 修建公路,當然這些都是國家戰略的互惠互利,但是巴國兄弟有個感恩的心,而有不少國家得到 中國 的幫助後並不知道感恩,這也許是 巴基斯坦 人民天生的熱情、善良、真誠的性格決定的。 ↑KKH--巴中友誼隧道 這就是剛剛竣工的堰塞湖改線項目: 巴中 友誼 隧道,在這群山之間共建了5條總長7公里的隧道,2012年開工,歷時3年。 ↑KKH--巴中友誼隧道 車輛等待通過 巴中 友誼 隧道。
當天路過時, 法國 一家電視臺在此採訪隧道通過情況。我想,這必將是 巴基斯坦 的一件大事,甚至是影響整個世界交通網絡的事件。我在出發前曾在google上規劃線路時,該地點怎麼也行不通,要想通過堰塞湖到對面的罕薩,gooigle給的線路竟然是繞道到 塔吉克斯坦 和 阿富汗 ,我的天啊? 巴基斯坦的香格裡拉-:罕薩(Hunza)河谷罕薩(Hunza)河谷是我在 巴基斯坦 旅行的第一個重要目的地。它是一處被喜馬拉雅山包圍的地方,位於海 拔2438米的山區,由 Rakaposhi(7,788 m), Ultar(7,388 m), Bojahagur Duanasir (7,329 m), Diran(7,266 m),Bublimating (6,000 m) 等幾座6、7000米以上的雪山環抱,長161公里,寬5公里,有居民4.5萬人。這裡風景如畫,恬靜如詩,被稱為 巴基斯坦 的 香格裡拉 。 9月30日 罕薩(Hunza)河谷.Karimabad晚上當地時間7點到了Hunza的Karimabad村,天已經完全黑了。到了提前預訂好的酒店位於村子的中部,標間1500盧比,不到人民幣100元。喜歡景觀房的可以住更高山上的Eagle’s Nest Hotel,房價大約2500-3000盧比,但徒步上去約需要2個小時,也可以攔個車帶上去。很多背包客會住相對便宜的old hunza inn,大概也就800盧比左右。其實Karimabad有很多酒店和家庭旅館可以選擇,平時無需預訂,豐儉由人,價格都不貴。地方小,去哪隨便問個人都會告訴你。 ↑罕薩河谷.Karimabad 早上醒來,推開窗戶才發現這是個美麗如畫的地方,村莊、原野、河流、雪山盡收眼底。走出去散步,路上人很少,但幾乎每個男人都會對你微笑打招呼,也會把你當朋友般的拉著合影拍照甚至送給你吃的喝的,他們如此的淡泊、熱情、友善,目光如此的柔軟而具有親和力。 ↑罕薩河谷.Karimabad 據說, 日本 動畫大師 宮崎 駿當時到了Hunza之後,以這個山谷為原型,創作了風之谷,所有大家也稱Hunza為風之谷。
Hunza地區,是 絲綢之路 上的畢竟之路,在古時候都是一個個小的王國,也曾是屬於 中國 中央政府管理,在1974年才正式被 巴基斯坦 政府收編——中巴政府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協議,用Hunza交換了克什米爾走廊。 ↑罕薩河谷.Karimabad 遠望海拔7388米的Ultar雪山。
Hunza河谷分兩個小鎮,Aliabad鎮位於KKH沿線,屬於當地人生活聚集的地方,而游客大多都會住在不遠處山上的Karimabad。這兒四周4座7000米以上的雪峰,Hunza河從山谷中蜿蜒穿過,各種果樹掛滿枝頭,映襯著綠色的田野、雪山,被稱為 巴基斯坦 最後的世外 桃源 。1933年, 英國 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來到 巴基斯坦 的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 香格裡拉 ”。 ↑罕薩河谷.Karimabad 位於村落最高處罕薩王國的遺址巴爾提特堡(BALTIT FORT),在喀喇昆侖公路開通前,這裡是罕薩王統治的獨立王國,只有絕壁上的數條小道連接著外面的世界。當年的罕薩王國只有兩萬多人,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服飾和習俗,人類學家至今沒有搞清楚罕薩人的祖先究竟來自何方?1986年才有第一批游客來到這裡。 ↑罕薩河谷.Karimabad 順著村子中間的街道向上一直走,穿過這個房子再向上就可以到達古堡。 ↑罕薩河谷.Karimabad 巴勒提特 (Baltit Fort)古堡建築外觀,古堡雖規模不大,但是建築相當威嚴,攻防兼備,裡面設施一應俱全,會議室、卧室、監獄、娛樂廳一樣不少。
SOST的一個商店上寫著中巴 友誼 萬歲,很多地方寫著中巴 友誼 萬歲,以後十幾天的旅行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含金量,巴國人民對 中國 人的那份情誼確實名副其實! ↑KKH-SOST SOST是個很小的鎮,只有KKH一條大街從中間穿過,路邊有一些商鋪,當時想辦理電話卡,結果系統出現問題,要等一個小時以後才可以, 巴基斯坦 的時間沒譜,說一個小時誰知道要等幾個小時呢,還是趕緊找車趕往第一個旅行目的地罕薩(Hunza)吧。
去罕薩要先到罕薩所在的小鎮 阿裡 阿巴德,然後再從 阿裡 阿巴德轉車20分鐘就可以到罕薩河谷的Krimabad村, 宮崎 駿《風之谷》的取景地。
班車每人200盧比,但是要擠滿人才走,很擠,只能到下麵的 阿裡 阿巴德鎮,路上的時間較長。如果包車需要3000盧比直接到Krimabad村,車子坐7、8個人很寬鬆,擠一些也可以坐10多人。包車用時2個小時。
↑KKH--PASU 車子再次上路,繼續沿著 巴基斯坦 境內的喀喇昆侖公路行駛。 喀喇 昆侖山 脈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觀之一,它綿延數千公里,呈 西北 —東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因此,這裡也就成了世界地質學家、登山家和旅游者們矚目的地方。 ↑KKH--PASU 經過美麗的村落PASSU,這裡也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很多國際徒步愛好者前來。 ↑KKH--PASU ↑KKH--PASU ↑KKH--堰塞湖 車子快到阿達巴德時,經過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這是2010年1月4日該地區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滑坡體截斷山下河流,形成的一個20多公里長的堰塞湖,從而導致了喀喇昆侖公路部分被淹沒,通行中斷了五年之久,中短期間要想通過必需先乘船通過堰塞湖。幸運的是就在上個月14日,由 中國 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堰塞湖改線段項目竣工通車了,喀喇昆侖公路重新貫通,這不僅將 巴基斯坦 北部地區 與 中國 再次連接起來,也便利了 巴基斯坦 國內的南北交通,也必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中巴邊境旅游,大大促進邊境旅游和經貿的發展。 ↑KKH--PASU 堰塞湖曾為人們的通行帶來了不便,但也形成了一個非常美麗的自然景觀,人們路過此地紛紛下車拍照留念。在我拍照期間, 巴基斯坦 的兄弟們主動爭相要求合影,還從車子里拿出蘋果仔細擦了乾凈送給我吃,他們的熱情是發自內心的,他們一定知道 中國 幫助了 巴基斯坦 修建公路,當然這些都是國家戰略的互惠互利,但是巴國兄弟有個感恩的心,而有不少國家得到 中國 的幫助後並不知道感恩,這也許是 巴基斯坦 人民天生的熱情、善良、真誠的性格決定的。 ↑KKH--巴中友誼隧道 這就是剛剛竣工的堰塞湖改線項目: 巴中 友誼 隧道,在這群山之間共建了5條總長7公里的隧道,2012年開工,歷時3年。 ↑KKH--巴中友誼隧道 車輛等待通過 巴中 友誼 隧道。
當天路過時, 法國 一家電視臺在此採訪隧道通過情況。我想,這必將是 巴基斯坦 的一件大事,甚至是影響整個世界交通網絡的事件。我在出發前曾在google上規劃線路時,該地點怎麼也行不通,要想通過堰塞湖到對面的罕薩,gooigle給的線路竟然是繞道到 塔吉克斯坦 和 阿富汗 ,我的天啊? 巴基斯坦的香格裡拉-:罕薩(Hunza)河谷罕薩(Hunza)河谷是我在 巴基斯坦 旅行的第一個重要目的地。它是一處被喜馬拉雅山包圍的地方,位於海 拔2438米的山區,由 Rakaposhi(7,788 m), Ultar(7,388 m), Bojahagur Duanasir (7,329 m), Diran(7,266 m),Bublimating (6,000 m) 等幾座6、7000米以上的雪山環抱,長161公里,寬5公里,有居民4.5萬人。這裡風景如畫,恬靜如詩,被稱為 巴基斯坦 的 香格裡拉 。 9月30日 罕薩(Hunza)河谷.Karimabad晚上當地時間7點到了Hunza的Karimabad村,天已經完全黑了。到了提前預訂好的酒店位於村子的中部,標間1500盧比,不到人民幣100元。喜歡景觀房的可以住更高山上的Eagle’s Nest Hotel,房價大約2500-3000盧比,但徒步上去約需要2個小時,也可以攔個車帶上去。很多背包客會住相對便宜的old hunza inn,大概也就800盧比左右。其實Karimabad有很多酒店和家庭旅館可以選擇,平時無需預訂,豐儉由人,價格都不貴。地方小,去哪隨便問個人都會告訴你。 ↑罕薩河谷.Karimabad 早上醒來,推開窗戶才發現這是個美麗如畫的地方,村莊、原野、河流、雪山盡收眼底。走出去散步,路上人很少,但幾乎每個男人都會對你微笑打招呼,也會把你當朋友般的拉著合影拍照甚至送給你吃的喝的,他們如此的淡泊、熱情、友善,目光如此的柔軟而具有親和力。 ↑罕薩河谷.Karimabad 據說, 日本 動畫大師 宮崎 駿當時到了Hunza之後,以這個山谷為原型,創作了風之谷,所有大家也稱Hunza為風之谷。
Hunza地區,是 絲綢之路 上的畢竟之路,在古時候都是一個個小的王國,也曾是屬於 中國 中央政府管理,在1974年才正式被 巴基斯坦 政府收編——中巴政府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協議,用Hunza交換了克什米爾走廊。 ↑罕薩河谷.Karimabad 遠望海拔7388米的Ultar雪山。
Hunza河谷分兩個小鎮,Aliabad鎮位於KKH沿線,屬於當地人生活聚集的地方,而游客大多都會住在不遠處山上的Karimabad。這兒四周4座7000米以上的雪峰,Hunza河從山谷中蜿蜒穿過,各種果樹掛滿枝頭,映襯著綠色的田野、雪山,被稱為 巴基斯坦 最後的世外 桃源 。1933年, 英國 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來到 巴基斯坦 的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 香格裡拉 ”。 ↑罕薩河谷.Karimabad 位於村落最高處罕薩王國的遺址巴爾提特堡(BALTIT FORT),在喀喇昆侖公路開通前,這裡是罕薩王統治的獨立王國,只有絕壁上的數條小道連接著外面的世界。當年的罕薩王國只有兩萬多人,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服飾和習俗,人類學家至今沒有搞清楚罕薩人的祖先究竟來自何方?1986年才有第一批游客來到這裡。 ↑罕薩河谷.Karimabad 順著村子中間的街道向上一直走,穿過這個房子再向上就可以到達古堡。 ↑罕薩河谷.Karimabad 巴勒提特 (Baltit Fort)古堡建築外觀,古堡雖規模不大,但是建築相當威嚴,攻防兼備,裡面設施一應俱全,會議室、卧室、監獄、娛樂廳一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