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丨赴一場十年之約



📍: 上海 市 長寧 區 長寧 路88號
:曹家渡( 長寧 路)站下,天橋旁邊
~~~~~~~~~~~~~~~~~~~~~~~~~~~~~~~ ~~~~~~~~~~~~~~~~~~~~~~~~~~~~~~~~
在轉乘28路的時候路過的為民點心店,應該是販售著 上海 最便宜的鍋貼了吧。
早已過了早飯時段,不到10平方的店面里依舊坐滿了食客,門口總排著一條似乎不會縮短的隊伍。
我總覺得鍋貼和煎餃非常像,甚至認為是同一種東西,直到現在我也還沒分太清楚,管他呢,反正都是香脆可口的煎炸物,好吃就足夠。第一次到 上海 的時候,出了地鐵的小巷口有一家賣鍋貼的小店鋪,那時候就想嘗嘗這種北方的“煎餃”,後來不知怎的就沒吃到。



慶幸也與你逛過這一段旅程。

📍:歇業
~~~~~~~~~~~~~~~~~~~~~~~~~~~~~~~ ~~~~~~~~~~~~~~~~~~~~~~~~~~~~~~~~

一提起 上海 ,我總忘不了小 紹興 的白切雞和那碗濃油赤醬。自從16年吃過小 紹興 的白切雞之後就一直念念不忘。正如去 香港 為了吃一頓雲吞面一樣,去 上海 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吃回那可口的白切雞。
6年過去了,價格也上漲了不少,分量似乎大了些。在櫃臺假裝熟絡地點單(畢竟我真的就是為了吃雞,哈哈哈哈),師傅從櫃臺里拿出一碟斬好件的雞,刷上一層亮蹭蹭的油在雞皮錶面,再配上兩小碗加了薑蔥的油碟,期盼已久的白切雞終於隆重登場了。
夾起一塊雞,蘸些醬油,“鄭重”地將它送到嘴裡,喚起了6年前熟悉的味道。

搭桌的2個小哥一人一隻雞還有一碗面,那陣仗比我厲害多了。


:小 紹興 ( 雲南 南路店)
📍: 上海 市黃浦區 雲南 南路75號
:地鐵大世界站下步行2min
~~~~~~~~~~~~~~~~~~~~~~~~~~~~~~~ ~~~~~~~~~~~~~~~~~~~~~~~~~~~~~~~~
在某評上刷了下首頁推薦,刷到了這家主打 惠靈頓 牛排的西式簡餐廳,誘人的酥皮與牛排讓人無法抵擋。吃得本幫口味多了,換換下菜系吧,更何況 上海 的西餐廳有些也是蠻出色的。
餐廳在 永安 百貨一樓,鄰近 浙江 中路一側,從側門一進去便是省了許多找鋪面的功夫。鋪面不算太大,恰逢節假日,又在人流旺地,所以過了飯點也是大有人在排隊。

牛扒出餐後時自助去取的,不知是不是讓你有種碰著剛出爐的鮮嫩 惠靈頓 ,隨時嗅著那誘人香氣的那種滿足感。

惠靈頓 牛排的來源和 新西蘭 首都 惠靈頓 沒有任何關係,通常認為為了紀念第一代 惠靈頓 將軍——阿瑟· 韋爾斯 利在 法國 滑鐵盧 戰役中打敗了拿破侖而命名的。
上桌前後廚已經將牛排分成3塊擺盤,牛排的熟度應該是7分,粉嫩的中間芯展現在眼前實在令人聞香垂涎。牛排🥩是整道菜的主角,充當綠葉的酥皮同樣十分出色,鬆脆可口,厚薄得當,既不會喧賓奪主又能很襯托出層次豐富的口感。鮮嫩的牛排搭配上鬆軟的酥皮和蘑菇醬,一口下去幸福感瞬間爆棚。作為平替已經很知足了。
後來我在 廣州 的某網紅冰室也吃過一次 惠靈頓 ,那個酥皮過硬,影響了口感,果然平替之間也有區別的。





📍: 上海 市黃浦區 南京 東路635號 永安 百貨1F
: 九江 路 浙江 路站下,或地鐵人民廣場站下步行約8min, 永安 百貨1F靠近 浙江 中路側。
~~~~~~~~~~~~~~~~~~~~~~~~~~~~~~~ ~~~~~~~~~~~~~~~~~~~~~~~~~~~~~~~~
糯糯唧唧的食物對我有種莫名的吸引力,無法抗拒軟糯綿密的口感帶來的快樂。
店面前排起了好幾條隊伍,大家都好幾盒好幾盒地帶走,像不要錢一樣。
青團是最受歡迎的,除了最常見的豆沙餡之外,還有非常火爆的鹹蛋黃餡,有點神奇的馬蘭頭餡。
除了青團之外,我還喜歡條頭糕。軟軟糯糯的外皮糅合著細膩香甜的紅豆沙,條頭糕冷吃熱吃都別有風味,冷吃時略帶點韌性,卻又十分溫潤,熱吃時那外皮帶點蒸汽的餘溫和濕潤,最是柔軟。


📍: 上海 市黃浦區 南京 東路636號
:在 南京 路步行街上, 永安 百貨斜對面。

算下次數,這是我第四次來 上海 了。
城市的張力在 上海 體現的淋漓盡致,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十年一巨變,歷史的底蘊和城市的變遷相互交錯,從歷史走向未來,觥籌交錯間品味到令人迷醉的 上海 。
答應你,我們下次再會。
字斟句酌了一年多,感覺差強人意,請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