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哥游列國第二十三季:伊朗
明鏡宮。國王納賽爾丁·沙從 歐洲 運來玻璃,由於遇到風浪,大量玻璃破碎,當時玻璃還是奢侈品,工匠們使用玻璃碎片裝飾王宮,結果大放異彩,留下了明鏡宮這一建築瑰寶。 格列斯坦王宮議事大廳。二戰期間,格列斯坦王宮還作為 德黑蘭 會議部分會議的會場。 瓷器展廳,主要展出歷代國王和王室使用過的精美瓷器。 王宮收藏展示廳出口。 這裡是一道長長的、有著精美的彩釉瓷磚拼貼畫的高牆,可以說是格列斯坦王宮的精華所在,高牆之後原是後宮生活的地方, 伊朗 革命後,高牆之後的部分後宮建築被拆除,併入大巴扎,成為大巴扎的一部分。 偶遇一波正在認真學習格列斯坦王宮歷史知識的導游,寒暄之後,大家愉快地合影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格列斯坦王宮的大門正對面就是 伊朗 最高法院,作為職業習慣,本來應該懷著對法律的崇敬拍一張到此一游照片留念的,可惜的是, 伊朗 最高法院周圍嚴禁拍照,更不用說拍法院建築了,路上還有數量可觀g警察巡邏,只好遺憾地作罷! 伊朗中餐今天的午餐是中餐,餐廳門口兩個大燈籠,極具 中國 風,用餐環境處處體現 中國 元素,味道沒有因為入鄉隨俗而走樣,還是 中國 味道,得到一致贊譽。除了我們,還有當地人光顧,說明還是頗具擁躉的。一貫的做法,先用 中國 菜安慰一下 中國 胃,不知道接下來是咋樣,反正我也不擔心,對我沒有殺傷力! 地毯博物館地毯博物館由 伊朗 巴列維王朝最後一位王后於1978年興建,博物館分兩層,總面積3400多平方米,展出 伊朗 16-20世紀手織地毯1000餘件,是 伊朗 歷史、文化、藝術的最傑出代表,記錄了當時的宗教、人物、事件、社會生活等。
這是地毯博物館建築外觀,形似織造地毯的工具。 博物館進門後是一個大廳,大廳正中懸掛著 伊朗 伊斯蘭革命領導者霍梅尼的肖像,遠看像一張照片,居然也是手工織就,足見其精細度。 博物館展出的地毯染色顏料、織造地毯工具等。 正中地板上展示的是館藏歷史最年長的地毯,距今已經有400年的歷史。 這張地毯展示了各個宗教的聯繫。中間是波斯國王和拜火教的圖騰,周圍是四幅畫,展示春夏秋冬四季勞作的場景。地毯的四角還有四幅畫,左上角是先知梅瑟,右上角是洗者若瀚,左下角是亞當夏娃,右下角是亞巴郎殺子獻祭,這也是伊斯蘭教宰牲節的由來,這四幅畫體現了古蘭經和聖經前半部分的同宗同源。 這是一張立體的地毯,上面的每一隻動物,每一株植物都是立體的,令人嘆為觀止。 這張地毯以羊毛夾銀絲織就,銀光閃閃,地毯下部還有織者的署名。 比較罕見的酒紅色地毯,伊斯蘭革命前,是可以飲酒的,伊斯蘭革命後,開始禁酒,酒的消失,使得酒紅色也就不再成為地毯的一種顏色。 這是 伊朗 少數民族的地毯。傳統波斯手織地毯更像是以織地毯的方式作畫,先要由畫家畫出地毯的圖案,織者再依圖進行織造。而 伊朗 少數民族的地毯就相對簡單,沒有預設的圖案,完全由織者發揮,因而圖案相對簡單,呈對稱性或某些圖案重覆出現。
這是地毯博物館建築外觀,形似織造地毯的工具。 博物館進門後是一個大廳,大廳正中懸掛著 伊朗 伊斯蘭革命領導者霍梅尼的肖像,遠看像一張照片,居然也是手工織就,足見其精細度。 博物館展出的地毯染色顏料、織造地毯工具等。 正中地板上展示的是館藏歷史最年長的地毯,距今已經有400年的歷史。 這張地毯展示了各個宗教的聯繫。中間是波斯國王和拜火教的圖騰,周圍是四幅畫,展示春夏秋冬四季勞作的場景。地毯的四角還有四幅畫,左上角是先知梅瑟,右上角是洗者若瀚,左下角是亞當夏娃,右下角是亞巴郎殺子獻祭,這也是伊斯蘭教宰牲節的由來,這四幅畫體現了古蘭經和聖經前半部分的同宗同源。 這是一張立體的地毯,上面的每一隻動物,每一株植物都是立體的,令人嘆為觀止。 這張地毯以羊毛夾銀絲織就,銀光閃閃,地毯下部還有織者的署名。 比較罕見的酒紅色地毯,伊斯蘭革命前,是可以飲酒的,伊斯蘭革命後,開始禁酒,酒的消失,使得酒紅色也就不再成為地毯的一種顏色。 這是 伊朗 少數民族的地毯。傳統波斯手織地毯更像是以織地毯的方式作畫,先要由畫家畫出地毯的圖案,織者再依圖進行織造。而 伊朗 少數民族的地毯就相對簡單,沒有預設的圖案,完全由織者發揮,因而圖案相對簡單,呈對稱性或某些圖案重覆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