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藏


這裡面還有一個比較凄慘的故事,大概在90年代中日登山隊20餘人準備登 梅里雪山 ,在 雨崩 村遭遇雪崩這些登山隊員全部遇難,自此再也沒有人敢登頂這座藏族人心中的神山。
梅里雪山 ,是位於 西藏 察隅 縣東部與 雲南 迪慶 藏族自治州 德欽 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詞為 德欽 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聖地,和 西藏 的 岡仁波齊 、 青海 的阿尼瑪卿山、 青海 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 雲南 省最高的山峰,位於 德欽 縣西南方10千米處,距中甸縣城184千米。長約30公里,其中呈金字塔狀的最高峰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突出於周圍群山山頂面近千米的極高山,是 雲南 省的最高峰。 梅里雪山 斷裂活動強烈地勢高聳,有13座海拔6000米以 上高 峰在卡瓦格博峰周邊環繞,是青藏高原東南緣最高山。








從飛來寺行駛約100公里就到了 西藏 昌都 市 鹽井 縣。這段路面很平整,但路大部門都在山間,路邊不時的有飛石落下,走在 滇藏線 還是很考驗駕駛員的膽量和技術。從 鹽井 縣城繼續行駛不遠就到了 芒康 縣 鹽井 古 鹽田 ,在這還保留著原始的採鹽方式。 “ 鹽井 ”是由於產鹽而得名, 鹽井 藏名為“擦 卡洛 ”,“擦”即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 鹽井 就有曬鹽的歷史 , 距今已有 1200 多年曆史。這裡有純樸的民俗,當您看到房內的鐘乳晶鹽,一定會把 您 引入水晶宮的世界,展示在您面前的是一道自然、美麗的大奇觀。












318國道(或“國道318線”、“G318線”、“滬聶線”),是在 中國 華東、華中、西南地區的一條國道,318國道起點為 上海 市黃浦區人民廣場,終點為 日喀則 市 聶拉木 縣中尼 友誼 橋,全程5476公里。途徑的地級以上行政區主要是 上海 \- 蘇州 \- 湖州 \- 宣城 \- 蕪湖 \- 池州 \- 安慶 \- 黃岡 \- 武漢 \- 荊州 \- 宜昌 \- 恩施 \- 重慶 \- 達州 \- 南充 \- 遂寧 \- 資陽 \- 成都 \- 雅安 \- 甘孜 \- 昌都 \- 林芝 \- 拉薩 \- 日喀則 。
因318國道橫跨 中國 東中西部,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觀,包含了江浙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 西藏 人文景觀,擁有從 成都 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一路的驚、險、絕、美、雄、壯的景觀,而被 中國 國家地理雜誌在2006年第10期評為“ 中國 人的景觀大道”。它在 四川 省- 西藏 的一部分屬於川藏公路南線的一部分,是這條景觀大道中最美、最精彩的一段。它的沿途風景千變萬化,多姿多彩,行走其中,可以體驗“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覺。它又被公認為是 中國 路況最險峻、通行難度最大的公路,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地區是世界上地形最複雜和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區,被稱為“心靈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為什麼要重點介紹這段路,傳統意義上的自駕基本上都是從 雅安 沿318出發到 拉薩 ,然後從國道109 青海 段出。所以說大部分自駕入藏、騎行、步行、背包、推車的都是走的這條路,這條路海拔一路慢慢上升,進入藏區高海拔地區給人一個時間緩衝期,大部分人走318到 拉薩 身體都能慢慢適應,不過隨著到 西藏 的游客逐年增多,國道318川藏段路也不停的修繕,很多漂亮的高原美景被現代化隧道所代替,到 拉薩 的路近了,可是景色越來越少了,這種感覺只有你來過,走過才能感覺到。
我們在 芒康 休整後繼續出發,這裡還有個小插曲,我們在 梅里雪山 遇到從 廣西 柳州 自駕陳姐兩口子在 鹽井 把車胎扎了,在 鹽井 這個小縣城沒有換的,我在 芒康 找了一家把電話提供給他們後我們才繼續前行。這裡要提醒準備自駕去 西藏 的朋友,現在的藏區和以前相比生活必須品都不差了,不過對於有些車的配件這些小縣城還是沒有,即使有也比內地貴很多,所以自駕入藏一定要帶好備胎和應急的工具,以免影響你的行程。
這段路我走過,從檢查站領取限速條後就向 八宿 出發,我們準備今天晚上住 八宿 ,我們車上四個伙伴開車都算比較可以的,基本都能駕駛複雜路段。從 芒康 行駛約50公里到如美鎮、東達山口、 左貢 、 邦達 、也拉山口、 怒江 七十二拐、 八宿 。對於這些景點我去年的帖子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到達 八宿 晚上快12點了,雖然說在川藏線不適合趕夜路,這也要看時間,這個季節川藏線是雨季到處塌方堵路,川藏線車流量大,隨便一個塌方就堵幾十公里。我們到 芒康 的時候川藏線 巴塘 在堵車,我們前面 波密 縣路已經堵死,我們其實被堵在中間,就這中間也有堵車點,我看晚上車少路通暢,就趕了200公里,事後發現就我們晚上趕的這200公里太值了,我們後面的陳姐兩口子在這段路上走了兩天才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