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旺斯 天使遺落所有禮物——自駕法南十一日
濱海聖瑪麗的午餐在11:30分正式開始。人們離開海灘,聚擁到街巷。原本空蕩盪的餐廳會在瞬間被填滿。
在法南,無論哪個小鎮,餐廳的露天座位都是搶手的。桌子與桌子之間的橫向縫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縱向之間更幾乎是背貼背。我已經特別註意將椅子拉近,但還是被餐廳的一個女人嘰里哇啦用不知到底是何種語言的語言憤怒地斥責了一頓,直到我把自己的椅子調整到我和桌子之間只剩下保證再也飛不過一隻蒼蠅的距離才算罷休。
最先端上來的仍然是一大玻璃瓶 依雲 礦泉水,在法南你點“WATER”且在服務生的追問後確認不要“GAS”的話,幾乎這就是唯一結果。後來知道要點那種免費且精緻地放入一片檸檬的自來水的話(當然, 法國 的自來水據說大都是可以直接入口的),你必須說“ DE L‘EAU”(來點兒水),不過我直到現在也不會用英文表達這個意思。後來我發現 美國 人總是會指著隔壁 法國 人桌子上的那種水錶示就要這個。
我們要了一份濱海聖瑪麗海鮮炒飯,並依照我模糊的記憶順利點到了這裡的特產“櫻蛤”。 海鮮飯堪稱濱海聖瑪麗街頭一景。
幾乎每家家門口都支著一個超大尺寸的平底大鐵盤,滿滿地盛著已經炒制好的海鮮飯,金黃的米飯、青翠的豆粒、火紅的大蝦、青黑的淡菜,混合出誘人的鮮艷色彩。每個鐵盤後都站著一位充滿 西班牙 風情的美麗女子,我跟奶油說這應該叫作“海鮮飯西施”吧。海鮮炒飯都是10歐一份,客人點單後就用一個大盤子盛出冒尖的一盤,份量驚人,兩個人分吃一份就都已經覺得很飽了。
雖然這裡海鮮飯的味道與我們後來在 尼斯 吃到的單獨製作的精緻海鮮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依然讓人印象深刻。整條街的餐廳幾乎都在出售海鮮飯,而餐廳的客人也幾乎都在吃海鮮飯,這樣壯觀的場景在其他地方再也沒見到過。 與 普羅旺斯 地區其他小鎮完全不同,午後的濱海聖瑪麗並未陷入沉睡,空氣中流動著節奏明快的音樂。
教堂小廣場的舞臺上,身穿 西班牙 長裙的舞者在兩個男歌手充滿動感的歌聲中盡情旋轉,飽滿的熱情讓每個路過的人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觀看,然後,跟隨歌聲的節奏輕輕晃動。一個在智力上明顯有點缺失的女孩子站在人群的最前面,略胖,穿一襲精美的紅舞裙,耳畔有一朵怒放的紅花,始終跟隨著女舞者的舞步忘情地舞動,旁若無人。
幾分鐘後,女舞者索性走下舞臺,與女孩對舞起來。人群爆發出陣陣掌聲,這掌聲屬於每個真正能夠從音樂中得到快樂的人。
無論我們是誰,在哪裡,經歷些什麼,我們都應該去尋找能讓自己真正快樂的力量,然後勇敢的投入,一如這個紅衣女孩! EGLISE DES STES-MARIES教堂藏在濱海聖瑪麗熱鬧的街巷中,據說唱詩區上方石牆中的木棺里藏有聖SARA的遺骨。
教堂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登上小門裡旋轉的石階,上到教堂頂部的露臺,可以看到傳說中卡瑪格最壯美的風景。
露臺上出人意料的冷清。
只有一個衣著素凈的女孩,坐在露臺高高的斜屋頂上眺望遠方,安靜的仿佛一尊已經千年的雕像。風吹過的瞬間,她的長髮輕輕揚起,與背後歷經幾個世紀滄桑的古老鐘樓,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攀上斜屋頂,目光穿越過濱海聖瑪麗白牆紅頂的美麗建築,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景:一邊是蘆葦茂密的遼闊卡瑪格濕地,另一邊則是無邊無際的湛藍 地中海 。兩種在其他地方都難得一見的美景,卻在濱海聖瑪麗的教堂露臺同時展開,讓人無法不因上帝對這個小漁村的特別寵愛而暗生嫉妒。
我忽然記起,凡高在給提奧的信中曾經說過:現在我看見海了,我完全感到了留在南方的重要性,我還需要強調更多的色彩, 非洲 離我不遠了。
那個時候,凡高就在濱海聖瑪麗。 攀上斜屋頂,目光穿越過濱海聖瑪麗白牆紅頂的美麗建築,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景:一邊是蘆葦茂密的遼闊卡瑪格濕地,另一邊則是無邊無際的湛藍 地中海 。兩種在其他地方都難得一見的美景,卻在濱海聖瑪麗的教堂露臺同時展開,讓人無法不因上帝對這個小漁村的特別寵愛而暗生嫉妒。
我忽然記起,凡高在給提奧的信中曾經說過:現在我看見海了,我完全感到了留在南方的重要性,我還需要強調更多的色彩, 非洲 離我不遠了。
那個時候,凡高就在濱海聖瑪麗。 多年前我就曾經看到過一張關於埃格莫奈特的照片,青灰色的高 大城 牆令我印象深刻,我從未認為這座古老暗淡的城會與 普羅旺斯 扯上什麼關係。
直到這次出行前,我在LP上看到熟悉的名字和城牆,才驚訝地發現,這裡距離繽紛的濱海聖瑪麗居然只有28公里。這個距離代表著,在我們還來不及跳脫出聖瑪麗動人的 西班牙 音樂的時候,埃格莫奈特雄偉的城牆就已將我們帶回了遙遠的13世紀。
這座城的出現,源自路易九世的野心。為了擁有一個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 地中海 港口,他在卡瑪格平坦的濕地上憑空創建了埃格莫奈特,並將這裡作為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的起點。
花上6.5歐登上城牆,入口處的放映室里循環播放的短片會詳細地介紹這段歷史。 埃格莫奈特的城牆之旅由高聳的康斯坦塔樓開始。這座高大的塔樓曾經 羅馬 帝國滅亡後是 普羅旺斯 最大的建築,它的存在代表著埃格莫奈特重要的軍港地位,昭顯著路易九世縱橫天下的夢想。進入塔樓內部,可以看到牆壁上的壁爐和圓形穹頂。而一個錯神之後,居然有一部隱藏得很好的電梯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
電梯是直通塔樓頂部平臺的,那裡還建有一座高高的 燈塔 。這座 燈塔 曾經親歷過1500艘船隻集結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那時幾乎 法國 所有的武士都聚集在 燈塔 下,大量的軍需物資從這裡起航運往塞浦露斯。
康斯坦塔樓和它的 燈塔 無疑是埃格莫奈特最輝煌的見證。當幾百年後一切都歸於平靜,惟有它們帶著歷史烽煙的沉默存在,提醒人們關於一些企圖的開始和結束。
站在塔樓頂部的平臺上,視野開闊,越過整座城市的屋頂,目光觸及大片 鹽田 。 鹽田 面積廣闊,雪白的鹽在 鹽田 中被堆積成一座座小山的樣子,一個個的小鹽湖在 普羅旺斯 奇妙的陽光下呈現出迷幻般的粉紫色。
城門口總停著等待出發的觀光小火車,車身漆成明亮的 普羅旺斯 黃。只要願意,隨時可以踏上一段有趣的 鹽田 之旅。 順著塔樓內狹窄的樓梯旋轉而下,四周很昏暗,明媚的 普羅旺斯 陽光似乎與這裡毫無關係。幾百年前,這座塔樓的三層曾經是暗無天日的牢房,被當權者用來囚禁宗教上或政治上的異己分子,據說1730年被處死的女性運動領導者瑪麗杜蘭德在此關押期間曾在地板上刻下“REGISTER”,以表達自己的勇氣和決心。
地板上粗糙細長的字跡和城牆上的縱橫分佈的箭痕一起,講述著埃格莫奈特遙遠的過往。一切都已面目全非,只有城牆外兩條寬寬的河道依舊不停不歇,一如當年,載著歲月一路遠去。 普羅旺斯 的小鎮大都帶著濃郁的古典味道,但是這道城牆的存在,卻令埃格莫奈特比它們都要更加接近中世紀的氣質。
我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好多次想起 平遙 古城的街巷,這兩座相距遙遠的小城卻藏著某種相同的氣質,能令置身其中的人們忘卻時光的存在。
中國 人對於擁有這樣感覺的地方有一個很美的稱謂,叫作世外 桃源 ,時光從這樣的地方經過的時候,腳步都會放得特別緩慢,而世外 桃源 的居民們,則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在世外 桃源 般的埃格莫奈特,房屋、街道、城牆、甚至路旁精緻大門上的青銅質地手型門鈴,都似乎還停留在中世紀的光陰里。
除了咖啡館的服務生和旅游景點以及幾個小商店的工作人員,這座城市裡的其他人似乎都不需要在陽光充裕的下午去從事什麼工作。
小城的中心廣場聚集著埃格莫奈特大部分的咖啡館。
現在,一座城的人好象都出現在這裡。巨 大樹 冠遮蔽下的露天咖啡座上,游人和小城的居民密密地混坐在一起,在一杯杯談不上多麼醇香的咖啡陪伴下,共同消磨一段 普羅旺斯 式的下午時光。
這個中古武士造型的菜單展示架別出心裁地站在一旁,與慵懶的人們一起享受 地中海 午後的散淡時刻。
喧鬧的鑼鼓聲在某刻響起,撕裂了絨布般平整的安寧。
一群身著雪白衣褲的男男女女打鼓擎旗列隊出城的場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很多人起身,跟出城門。
兩條巨大的白色描畫木質船已經泊在城門外的水面,船身以紅藍兩色做了區別,並分別插著紅白相間與藍白相間兩面不同的旗幟,白衣人順序登船,於是自然的分為兩隊。每條船尾高高翹起的木梯上,都站著一個少年。少年左手拿著一根長棍,右手舉著一面盾牌。兩條船面對面對開,擦身的瞬間,兩個少年互相用長棍搏擊,直到一方掉入水中,即有另一位木梯上的少年接力補上,木梯上的少年最先全軍覆沒的一方即為失敗。
這是埃格莫奈特人慶祝 法國 國慶節的古老游戲,帶著濃郁的中世紀遺風,也帶著 普羅旺斯 人的絕對驕傲。 D4勒博—聖雷米-卡龐特拉斯—SaultD4 (7月15日,周二)
路線安排: 阿爾(ARLES)—— 普羅旺斯 的勒博(LES BAUX DE PROVENCE)—— 普羅旺斯 的 聖雷米 (SAINT REMY DE PROVENCE)—— 卡龐特拉 斯(CARPENTRAS)——SAULT——卡朋龐 特拉 斯(CARPENTRAS)
離開阿爾的時候,時間尚早,陽光很好,鳥兒鳴唱,路旁的草地濃艷得象一幅剛剛完成的油畫。
一個典型的 普羅旺斯 鄉村的早晨。
但這樣的詩情畫意,就在瞬間,被出現在我眼前的灰楞楞的勒博小山村改變了。雖然有人認為,勒博是最富 普羅旺斯 浪漫氣質的村落,但是此刻我所經歷的勒博,卻與 普羅旺斯 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普羅旺斯 的勒博建在遠離田園和繁華的貧瘠的懸崖頂部,被一片巨大的白色石灰岩山峰環繞,村莊頂部巨大的城堡及防禦工事遺址更使這一切倍顯凄涼。
我其實無法從這個小村莊的存在,推想出這裡中世紀的繁盛。據說那時這裡居住著的是 法國 南部最有權勢的博家族,在最強盛的時期他們曾經統治過法南的80個城鎮。
勒博的每一塊殘垣斷壁,都寫滿歲月的滄桑,合著吹過的山風,發出低低的怒吼。 清晨的村莊,安靜得有些絕望。本來數量就很少的商店大都還沒有開門,咖啡座的陽傘也沒有張開,路上只有幾個行人, 亞洲 面孔,都是 日本 人。
中世紀繁華而強大的勒博,從不屈從於任何王朝的勒博統治者成為 普羅旺斯 獨立精神的象徵;然而從14世紀-17世紀的勒博,卻在戰爭中日漸蕭條衰敗,最終被歷史上著名的黎塞留夷為平地;到了今天的勒博,只剩下不過幾百的人口,遷居到簡樸的小村落,守著歷史曾經給予這裡的無聲榮辱,繼續自己的生活。 如果想在阿爾附近選個地方住下來,勒博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狹窄的鵝卵石小路蜿蜒而上,兩旁是建於文藝復興時期雅緻小屋,用得都是讓人安心的青灰色石材。為數不多的幾家餐廳和紀念品商店都集中在村口地勢低平的地方,整個村落顯得朴素而寧靜。
勒博沒有任何連鎖酒店的影子,每家酒店的樣子都不同。從全 法國 最昂貴的酒店之一OUSTAU DE BAUMANIERES到規模小小的REINE JEANNE,每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心意選擇自己最愛的調調兒。 這裡每個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勒博本身的氣息。可以選擇清晨或黃昏,坐在巨 石林 立的防禦工事遺址上發發獃,微涼的山風吹過的時候,仿佛還能聽到金戈鐵馬的吶喊。
每個願意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的人,都會愛上勒博。 從勒博到 聖雷米 的路很近,不超過20分鐘,沒有看到想象中燃燒的嚮日葵田,平整肥沃的土地上,大片大片種植著葡萄。
聖雷米 是一座很普通的 普羅旺斯 小鎮,有雄偉的教堂和古老的建築,游人穿梭於繁華的主大道和著名景點。小鎮的居民則在安靜的街巷中享受著他們節奏緩慢的生活:工人們用手動機械艱難挪動著路邊的石頭花槽,郵差推著小嬰兒車樣子的送信車快樂地穿梭在街巷,嫻靜的老闆娘在面積小小的食品店里不緊不慢的操持生意,一切都從容得讓人心生眷戀。
有一些地方的美麗鋪陳在外面,需要你馬不停蹄地去尋找去觀賞;然而 聖雷米 的美麗則藏在深處,需要你沉靜下來去體會去感悟。
其實這兩種美麗並無高下,都是我們生命中所需要的感動,都是累積我們生命厚度的過程,也都是應該被我們所珍惜的經歷。 如果1889年的春天,這座寧靜的小鎮沒有收留身體狀況不佳卻仍在瘋狂創作的凡高,那麼也許今天,並不會有多少人會在自己的行程中圈點出這個地方。在 聖雷米 的一年中,凡高完成了150幅畫作,於是,一百多年後,許多人追尋凡高的腳步來到這裡。
但凡高卻不是 聖雷米 真正的驕傲,他們說:那是阿爾的凡高。
只有撰寫了神秘預言書《諸世紀》的智者諾斯 特拉 達姆士才是 聖雷米 人最引以為豪的兒子,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醫生,卻同時精通哲學、預言以及古 埃及 的象形文字。 聖雷米 有一條以這位智者的名字命名的諾斯 特拉 達姆士大街。而在這條大街和另一條大街的交匯處,一座專為紀念他的誕生而修建的噴泉,日復一日地溫柔流淌著 聖雷米 人對他的無上敬仰。
我們在 聖雷米 的游客中心得到了非常熱忱的幫助。雖然那位優雅的女士並沒有能夠確切的告訴我們哪裡能看到嚮日葵(她說她也不清楚嚮日葵們是否已經被收割),但是她還是在地圖上,用粗粗的記號筆為我們標註出了從 聖雷米 到 卡龐特拉 斯的路上可能可以看到嚮日葵田的幾處地點。
最重要的是,她流利的英文讓我們覺得很放鬆。
在 法國 旅行,語言的確是最大的障礙, 巴黎 人可能是不屑於講英文,但是法南小鎮的很多人是真的根本就不會講英文,即使是在著名的旅游地,有些時候你碰到的人,也可能會完全沒有“世界是平的”的意識。在艾格莫奈特古城,城牆下的游客中心裡居然找不出一個哪怕只懂一點點英文的工作人員,除了幾份單薄的英文介紹,連 鹽田 小火車的時刻表說明都是純法文版的。
所以一個不懂法文的人想從法南全身而退,一是要充分開動腦筋設計肢体語言,二就是要擁有絕好的運氣。
感謝上天,給了我們順利游覽法南的好運氣。雖然在這一天,我們並沒有能夠邂逅絢麗的嚮日葵田。 到達LP推薦的擁有18間房間的特色家庭旅館LE FIACRE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3:00。本來想放下行李就去找薰衣草,無奈卻被八面玲瓏的老闆娘以流利的英文告之預訂單上有提示14:00才能辦理入住,眼裡帶著遺憾,但是語氣堅定。
典型的 法國 南部作風。
即使房間已經整理乾凈,即使辦理手續的工作人員悉數全在,但是僅僅因為規定的入住時間是14:00,我們就絕對不可能在哪怕13:59拿到鑰匙。 老闆娘熱情地幫我們把行李放入小餐廳暫存,然後拿出一張 卡龐特拉 斯地圖,先標明酒店的位置,再麻利地畫出景點,同時遞過來一份資料詳實的餐飲住宿指南,最後微笑著目送我們出門。整套動作嫻熟到位。
我們就這樣,又一次站在了艷陽下的 卡龐特拉 斯街頭。
整個 卡龐特拉 斯都在午睡。游客中心和商店大門緊鎖,除了坐在露天咖啡座休息的零星游客,街道上空無一人。
我們並沒有目的地。在法南的鄉村,景點都是不需要尋找的,你只需要沿著路胡亂的走,就一定會有一個又一個的著名景點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你面前;而即使你的運氣差到連一個景點都沒有碰到,那麼就算在街頭的長椅上坐下來曬曬太陽,或者僅僅只是在小巷裡走來走去四處看看,你也不會對自己的旅行感到失望。
景色存在於你所能看到的任何地方。 聖西芬尼大教堂就是在我們七拐八拐地亂逛中自己出現的。
這座差不多花費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才最後修建完成的高大建築,是 阿維尼翁 主教教區最大的教堂,擁有著多件由17世紀天才雕塑家雅克 伯爾尼 創作的精美藝術品。帶有濃 鬱南 部哥特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南門,也被稱為“猶太大門“,猶太人從這裡走進教堂,皈依天主,改變信仰。
這是猶太人在 卡龐特拉 斯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幾百年前,倍受迫害的猶太人被驅逐出 法國 後,來到教皇的領土尋求庇護。教皇在 阿維尼翁 、卡維隆、 卡龐特拉 斯和索爾格四座小鎮各划出一個區域,允許他們在這四個區域內生活從及事受到嚴格限制的工作,併在區域安裝了帶鎖的鐵門,每晚23點前大門會被緊緊鎖住,再也不允許有人進出。
就這樣,大量猶太人先後來到這裡,帶著屈辱沉默的生活,他們在 卡龐特拉 斯修建起了猶太人會堂,這座壯觀的建築直到今天依然在被使用,是 法國 仍在用的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穿過城中心的步行區,我們在14:00準時回到了LE FIACRE,老闆娘已經幫我們把行李放進了16號房。我得以細細欣賞旅館的環境。
這家旅館共有兩層,乾凈整潔。寬敞的大廳佈置得就像任何一戶法南家庭的客廳,年代久遠卻被精心照料的全套傢具代表著主人的品位,一塵不染的鋼琴和做工精緻的琴凳暗示著主人的情趣,而玻璃展示櫃里整齊排列的紅酒則仿佛隨時準備投入一場主人迎賓的盛筵。 穿過客廳,是一個石牆環繞的漂亮花園。我們的16號房就在花園的盡頭。 拉開兩扇白色的百葉遮陽門,用古老的銅鑰匙打開房門,一間充滿 普羅旺斯 風情的小屋出現在我們面前:牆壁鋪著大面積溫柔的米黃色壁紙,寢具和窗帘使用的是低調的橙色,小圓桌上鋪著橙黃相間的鮮艷 普羅旺斯 手紡桌布,描花的瓷瓶狀床頭燈和精美的鐵藝老電扇帶來意外驚喜。
我覺得 普羅旺斯 離我越來越近了。 在法南,可以看薰衣草的地方並非只有SAULT,薄薄的一張《薰衣草之旅》折頁,就標明瞭六條觀賞路線。但是,去SAULT確實是最方便的。
離SAULT大概還有10公里的時候,路邊就開始零星地出現了薰衣草田。但都只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彼此距離也很遠,大多混種著LAVENDER和LAVENDIN,所以一壟一壟的花朵所呈現出的顏色並不完全一致。其間我們看到了一小片罕見的粉紅色的薰衣草田,想過去拍照的時候,卻被一塊措辭嚴厲的類似“私人領地後果自負”的牌子攔住去路,只好放棄。
快到村子的時候,大片薰衣草田開始出現。一壟壟鮮艷的藍紫色整齊地向遠方延展開,美麗的小小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成群的蜜蜂忙忙碌碌穿梭其間,空氣中似乎都藏著似有若無的薰衣草香味。 田地邊,能看見零星的小木屋,花農會在木屋裡直接出售薰衣草花束和薰衣草精油、薰衣草沐浴露等相關產品,所有標註“LAVENDER”的商品都會比寫著“LAVENDIN”的要貴一些。
薰衣草種類繁多,並非植物學專業畢業的我們很難一一區分。我們只能將零散看到的薰衣草普及知識和花農的蹩腳英語介紹相結合,得出一個比較簡單的結論。 在 普羅旺斯 ,LAVENDER多指生長於海拔800-1300公尺地區的狹葉薰衣草,開藍色小花,沒有葉片及分支,花期較早,散髮濃郁卻怡人的薰衣草香氣,萃取的芳香精油品質出色,多被用於芳香療法及高品質香水。LAVENDIN則指狹葉薰衣草與另一種寬葉薰衣草的雜交品種,是目前低海拔的法南地區栽植最多的薰衣草,有長且寬的葉片及分支,花的顏色更加偏向深藍,香氣中混雜著一絲稍刺鼻的油味,萃取的精油質量較狹葉薰衣草略顯遜色,基本不被運用於醫療中,但由於產量巨大而受到香水產業的追捧。 其實,SAULT只是個很小的村子。據說這裡連門牌號碼都沒有,因為太小,不需要。村裡人似乎對薰衣草所帶來的大量賺錢機會卻並不那麼熱衷,街旁只有幾家小小的紀念品店,漂亮的薰衣草花包、精緻的薰衣草香皂和各種包裝的薰衣草精油是最常見的貨品,仔細比較後會發現,這裡的售價也比其他地方都要便宜。
村子的地勢很高,在村口的公園裡可以沒有任何遮擋地看到高高低低分佈在遼闊土地上的大片薰衣草田,深深淺淺的紫色在明媚的 普羅旺斯 陽光下縱情綻放。而當來自各地的游人對著薰衣草花海發出聲聲驚嘆的時候,當地人卻正三五成群地聚集在 大樹 下的草坪上,進行著風靡 普羅旺斯 的地滾球游戲,他們所有的註意力都集中在那顆小小的球上,對眼前浪漫的景象完全視而不見。 我們在 普羅旺斯 鄉村遇到的人,大都擁有一種很美好的自然氣質。他們投入地享受上帝豐富的饋贈,慷慨地與人分享所得的同時,卻又並不刻意賣弄自己的優越;他們專註於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很少迷失於物質或虛榮,也極少會想從攀比中尋找滿足;他們有足夠的力量與充滿誘惑與傷害的世界抗衡,可以給予寬容大度的理解,但是永遠不卑不亢地堅持。
也許,這才是天使在 普羅旺斯 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在法南,無論哪個小鎮,餐廳的露天座位都是搶手的。桌子與桌子之間的橫向縫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縱向之間更幾乎是背貼背。我已經特別註意將椅子拉近,但還是被餐廳的一個女人嘰里哇啦用不知到底是何種語言的語言憤怒地斥責了一頓,直到我把自己的椅子調整到我和桌子之間只剩下保證再也飛不過一隻蒼蠅的距離才算罷休。
最先端上來的仍然是一大玻璃瓶 依雲 礦泉水,在法南你點“WATER”且在服務生的追問後確認不要“GAS”的話,幾乎這就是唯一結果。後來知道要點那種免費且精緻地放入一片檸檬的自來水的話(當然, 法國 的自來水據說大都是可以直接入口的),你必須說“ DE L‘EAU”(來點兒水),不過我直到現在也不會用英文表達這個意思。後來我發現 美國 人總是會指著隔壁 法國 人桌子上的那種水錶示就要這個。
我們要了一份濱海聖瑪麗海鮮炒飯,並依照我模糊的記憶順利點到了這裡的特產“櫻蛤”。 海鮮飯堪稱濱海聖瑪麗街頭一景。
幾乎每家家門口都支著一個超大尺寸的平底大鐵盤,滿滿地盛著已經炒制好的海鮮飯,金黃的米飯、青翠的豆粒、火紅的大蝦、青黑的淡菜,混合出誘人的鮮艷色彩。每個鐵盤後都站著一位充滿 西班牙 風情的美麗女子,我跟奶油說這應該叫作“海鮮飯西施”吧。海鮮炒飯都是10歐一份,客人點單後就用一個大盤子盛出冒尖的一盤,份量驚人,兩個人分吃一份就都已經覺得很飽了。
雖然這裡海鮮飯的味道與我們後來在 尼斯 吃到的單獨製作的精緻海鮮飯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依然讓人印象深刻。整條街的餐廳幾乎都在出售海鮮飯,而餐廳的客人也幾乎都在吃海鮮飯,這樣壯觀的場景在其他地方再也沒見到過。 與 普羅旺斯 地區其他小鎮完全不同,午後的濱海聖瑪麗並未陷入沉睡,空氣中流動著節奏明快的音樂。
教堂小廣場的舞臺上,身穿 西班牙 長裙的舞者在兩個男歌手充滿動感的歌聲中盡情旋轉,飽滿的熱情讓每個路過的人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觀看,然後,跟隨歌聲的節奏輕輕晃動。一個在智力上明顯有點缺失的女孩子站在人群的最前面,略胖,穿一襲精美的紅舞裙,耳畔有一朵怒放的紅花,始終跟隨著女舞者的舞步忘情地舞動,旁若無人。
幾分鐘後,女舞者索性走下舞臺,與女孩對舞起來。人群爆發出陣陣掌聲,這掌聲屬於每個真正能夠從音樂中得到快樂的人。
無論我們是誰,在哪裡,經歷些什麼,我們都應該去尋找能讓自己真正快樂的力量,然後勇敢的投入,一如這個紅衣女孩! EGLISE DES STES-MARIES教堂藏在濱海聖瑪麗熱鬧的街巷中,據說唱詩區上方石牆中的木棺里藏有聖SARA的遺骨。
教堂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登上小門裡旋轉的石階,上到教堂頂部的露臺,可以看到傳說中卡瑪格最壯美的風景。
露臺上出人意料的冷清。
只有一個衣著素凈的女孩,坐在露臺高高的斜屋頂上眺望遠方,安靜的仿佛一尊已經千年的雕像。風吹過的瞬間,她的長髮輕輕揚起,與背後歷經幾個世紀滄桑的古老鐘樓,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攀上斜屋頂,目光穿越過濱海聖瑪麗白牆紅頂的美麗建築,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景:一邊是蘆葦茂密的遼闊卡瑪格濕地,另一邊則是無邊無際的湛藍 地中海 。兩種在其他地方都難得一見的美景,卻在濱海聖瑪麗的教堂露臺同時展開,讓人無法不因上帝對這個小漁村的特別寵愛而暗生嫉妒。
我忽然記起,凡高在給提奧的信中曾經說過:現在我看見海了,我完全感到了留在南方的重要性,我還需要強調更多的色彩, 非洲 離我不遠了。
那個時候,凡高就在濱海聖瑪麗。 攀上斜屋頂,目光穿越過濱海聖瑪麗白牆紅頂的美麗建築,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景:一邊是蘆葦茂密的遼闊卡瑪格濕地,另一邊則是無邊無際的湛藍 地中海 。兩種在其他地方都難得一見的美景,卻在濱海聖瑪麗的教堂露臺同時展開,讓人無法不因上帝對這個小漁村的特別寵愛而暗生嫉妒。
我忽然記起,凡高在給提奧的信中曾經說過:現在我看見海了,我完全感到了留在南方的重要性,我還需要強調更多的色彩, 非洲 離我不遠了。
那個時候,凡高就在濱海聖瑪麗。 多年前我就曾經看到過一張關於埃格莫奈特的照片,青灰色的高 大城 牆令我印象深刻,我從未認為這座古老暗淡的城會與 普羅旺斯 扯上什麼關係。
直到這次出行前,我在LP上看到熟悉的名字和城牆,才驚訝地發現,這裡距離繽紛的濱海聖瑪麗居然只有28公里。這個距離代表著,在我們還來不及跳脫出聖瑪麗動人的 西班牙 音樂的時候,埃格莫奈特雄偉的城牆就已將我們帶回了遙遠的13世紀。
這座城的出現,源自路易九世的野心。為了擁有一個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 地中海 港口,他在卡瑪格平坦的濕地上憑空創建了埃格莫奈特,並將這裡作為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的起點。
花上6.5歐登上城牆,入口處的放映室里循環播放的短片會詳細地介紹這段歷史。 埃格莫奈特的城牆之旅由高聳的康斯坦塔樓開始。這座高大的塔樓曾經 羅馬 帝國滅亡後是 普羅旺斯 最大的建築,它的存在代表著埃格莫奈特重要的軍港地位,昭顯著路易九世縱橫天下的夢想。進入塔樓內部,可以看到牆壁上的壁爐和圓形穹頂。而一個錯神之後,居然有一部隱藏得很好的電梯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
電梯是直通塔樓頂部平臺的,那裡還建有一座高高的 燈塔 。這座 燈塔 曾經親歷過1500艘船隻集結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那時幾乎 法國 所有的武士都聚集在 燈塔 下,大量的軍需物資從這裡起航運往塞浦露斯。
康斯坦塔樓和它的 燈塔 無疑是埃格莫奈特最輝煌的見證。當幾百年後一切都歸於平靜,惟有它們帶著歷史烽煙的沉默存在,提醒人們關於一些企圖的開始和結束。
站在塔樓頂部的平臺上,視野開闊,越過整座城市的屋頂,目光觸及大片 鹽田 。 鹽田 面積廣闊,雪白的鹽在 鹽田 中被堆積成一座座小山的樣子,一個個的小鹽湖在 普羅旺斯 奇妙的陽光下呈現出迷幻般的粉紫色。
城門口總停著等待出發的觀光小火車,車身漆成明亮的 普羅旺斯 黃。只要願意,隨時可以踏上一段有趣的 鹽田 之旅。 順著塔樓內狹窄的樓梯旋轉而下,四周很昏暗,明媚的 普羅旺斯 陽光似乎與這裡毫無關係。幾百年前,這座塔樓的三層曾經是暗無天日的牢房,被當權者用來囚禁宗教上或政治上的異己分子,據說1730年被處死的女性運動領導者瑪麗杜蘭德在此關押期間曾在地板上刻下“REGISTER”,以表達自己的勇氣和決心。
地板上粗糙細長的字跡和城牆上的縱橫分佈的箭痕一起,講述著埃格莫奈特遙遠的過往。一切都已面目全非,只有城牆外兩條寬寬的河道依舊不停不歇,一如當年,載著歲月一路遠去。 普羅旺斯 的小鎮大都帶著濃郁的古典味道,但是這道城牆的存在,卻令埃格莫奈特比它們都要更加接近中世紀的氣質。
我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好多次想起 平遙 古城的街巷,這兩座相距遙遠的小城卻藏著某種相同的氣質,能令置身其中的人們忘卻時光的存在。
中國 人對於擁有這樣感覺的地方有一個很美的稱謂,叫作世外 桃源 ,時光從這樣的地方經過的時候,腳步都會放得特別緩慢,而世外 桃源 的居民們,則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在世外 桃源 般的埃格莫奈特,房屋、街道、城牆、甚至路旁精緻大門上的青銅質地手型門鈴,都似乎還停留在中世紀的光陰里。
除了咖啡館的服務生和旅游景點以及幾個小商店的工作人員,這座城市裡的其他人似乎都不需要在陽光充裕的下午去從事什麼工作。
小城的中心廣場聚集著埃格莫奈特大部分的咖啡館。
現在,一座城的人好象都出現在這裡。巨 大樹 冠遮蔽下的露天咖啡座上,游人和小城的居民密密地混坐在一起,在一杯杯談不上多麼醇香的咖啡陪伴下,共同消磨一段 普羅旺斯 式的下午時光。
這個中古武士造型的菜單展示架別出心裁地站在一旁,與慵懶的人們一起享受 地中海 午後的散淡時刻。
喧鬧的鑼鼓聲在某刻響起,撕裂了絨布般平整的安寧。
一群身著雪白衣褲的男男女女打鼓擎旗列隊出城的場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很多人起身,跟出城門。
兩條巨大的白色描畫木質船已經泊在城門外的水面,船身以紅藍兩色做了區別,並分別插著紅白相間與藍白相間兩面不同的旗幟,白衣人順序登船,於是自然的分為兩隊。每條船尾高高翹起的木梯上,都站著一個少年。少年左手拿著一根長棍,右手舉著一面盾牌。兩條船面對面對開,擦身的瞬間,兩個少年互相用長棍搏擊,直到一方掉入水中,即有另一位木梯上的少年接力補上,木梯上的少年最先全軍覆沒的一方即為失敗。
這是埃格莫奈特人慶祝 法國 國慶節的古老游戲,帶著濃郁的中世紀遺風,也帶著 普羅旺斯 人的絕對驕傲。 D4勒博—聖雷米-卡龐特拉斯—SaultD4 (7月15日,周二)
路線安排: 阿爾(ARLES)—— 普羅旺斯 的勒博(LES BAUX DE PROVENCE)—— 普羅旺斯 的 聖雷米 (SAINT REMY DE PROVENCE)—— 卡龐特拉 斯(CARPENTRAS)——SAULT——卡朋龐 特拉 斯(CARPENTRAS)
離開阿爾的時候,時間尚早,陽光很好,鳥兒鳴唱,路旁的草地濃艷得象一幅剛剛完成的油畫。
一個典型的 普羅旺斯 鄉村的早晨。
但這樣的詩情畫意,就在瞬間,被出現在我眼前的灰楞楞的勒博小山村改變了。雖然有人認為,勒博是最富 普羅旺斯 浪漫氣質的村落,但是此刻我所經歷的勒博,卻與 普羅旺斯 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普羅旺斯 的勒博建在遠離田園和繁華的貧瘠的懸崖頂部,被一片巨大的白色石灰岩山峰環繞,村莊頂部巨大的城堡及防禦工事遺址更使這一切倍顯凄涼。
我其實無法從這個小村莊的存在,推想出這裡中世紀的繁盛。據說那時這裡居住著的是 法國 南部最有權勢的博家族,在最強盛的時期他們曾經統治過法南的80個城鎮。
勒博的每一塊殘垣斷壁,都寫滿歲月的滄桑,合著吹過的山風,發出低低的怒吼。 清晨的村莊,安靜得有些絕望。本來數量就很少的商店大都還沒有開門,咖啡座的陽傘也沒有張開,路上只有幾個行人, 亞洲 面孔,都是 日本 人。
中世紀繁華而強大的勒博,從不屈從於任何王朝的勒博統治者成為 普羅旺斯 獨立精神的象徵;然而從14世紀-17世紀的勒博,卻在戰爭中日漸蕭條衰敗,最終被歷史上著名的黎塞留夷為平地;到了今天的勒博,只剩下不過幾百的人口,遷居到簡樸的小村落,守著歷史曾經給予這裡的無聲榮辱,繼續自己的生活。 如果想在阿爾附近選個地方住下來,勒博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狹窄的鵝卵石小路蜿蜒而上,兩旁是建於文藝復興時期雅緻小屋,用得都是讓人安心的青灰色石材。為數不多的幾家餐廳和紀念品商店都集中在村口地勢低平的地方,整個村落顯得朴素而寧靜。
勒博沒有任何連鎖酒店的影子,每家酒店的樣子都不同。從全 法國 最昂貴的酒店之一OUSTAU DE BAUMANIERES到規模小小的REINE JEANNE,每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心意選擇自己最愛的調調兒。 這裡每個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勒博本身的氣息。可以選擇清晨或黃昏,坐在巨 石林 立的防禦工事遺址上發發獃,微涼的山風吹過的時候,仿佛還能聽到金戈鐵馬的吶喊。
每個願意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的人,都會愛上勒博。 從勒博到 聖雷米 的路很近,不超過20分鐘,沒有看到想象中燃燒的嚮日葵田,平整肥沃的土地上,大片大片種植著葡萄。
聖雷米 是一座很普通的 普羅旺斯 小鎮,有雄偉的教堂和古老的建築,游人穿梭於繁華的主大道和著名景點。小鎮的居民則在安靜的街巷中享受著他們節奏緩慢的生活:工人們用手動機械艱難挪動著路邊的石頭花槽,郵差推著小嬰兒車樣子的送信車快樂地穿梭在街巷,嫻靜的老闆娘在面積小小的食品店里不緊不慢的操持生意,一切都從容得讓人心生眷戀。
有一些地方的美麗鋪陳在外面,需要你馬不停蹄地去尋找去觀賞;然而 聖雷米 的美麗則藏在深處,需要你沉靜下來去體會去感悟。
其實這兩種美麗並無高下,都是我們生命中所需要的感動,都是累積我們生命厚度的過程,也都是應該被我們所珍惜的經歷。 如果1889年的春天,這座寧靜的小鎮沒有收留身體狀況不佳卻仍在瘋狂創作的凡高,那麼也許今天,並不會有多少人會在自己的行程中圈點出這個地方。在 聖雷米 的一年中,凡高完成了150幅畫作,於是,一百多年後,許多人追尋凡高的腳步來到這裡。
但凡高卻不是 聖雷米 真正的驕傲,他們說:那是阿爾的凡高。
只有撰寫了神秘預言書《諸世紀》的智者諾斯 特拉 達姆士才是 聖雷米 人最引以為豪的兒子,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醫生,卻同時精通哲學、預言以及古 埃及 的象形文字。 聖雷米 有一條以這位智者的名字命名的諾斯 特拉 達姆士大街。而在這條大街和另一條大街的交匯處,一座專為紀念他的誕生而修建的噴泉,日復一日地溫柔流淌著 聖雷米 人對他的無上敬仰。
我們在 聖雷米 的游客中心得到了非常熱忱的幫助。雖然那位優雅的女士並沒有能夠確切的告訴我們哪裡能看到嚮日葵(她說她也不清楚嚮日葵們是否已經被收割),但是她還是在地圖上,用粗粗的記號筆為我們標註出了從 聖雷米 到 卡龐特拉 斯的路上可能可以看到嚮日葵田的幾處地點。
最重要的是,她流利的英文讓我們覺得很放鬆。
在 法國 旅行,語言的確是最大的障礙, 巴黎 人可能是不屑於講英文,但是法南小鎮的很多人是真的根本就不會講英文,即使是在著名的旅游地,有些時候你碰到的人,也可能會完全沒有“世界是平的”的意識。在艾格莫奈特古城,城牆下的游客中心裡居然找不出一個哪怕只懂一點點英文的工作人員,除了幾份單薄的英文介紹,連 鹽田 小火車的時刻表說明都是純法文版的。
所以一個不懂法文的人想從法南全身而退,一是要充分開動腦筋設計肢体語言,二就是要擁有絕好的運氣。
感謝上天,給了我們順利游覽法南的好運氣。雖然在這一天,我們並沒有能夠邂逅絢麗的嚮日葵田。 到達LP推薦的擁有18間房間的特色家庭旅館LE FIACRE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3:00。本來想放下行李就去找薰衣草,無奈卻被八面玲瓏的老闆娘以流利的英文告之預訂單上有提示14:00才能辦理入住,眼裡帶著遺憾,但是語氣堅定。
典型的 法國 南部作風。
即使房間已經整理乾凈,即使辦理手續的工作人員悉數全在,但是僅僅因為規定的入住時間是14:00,我們就絕對不可能在哪怕13:59拿到鑰匙。 老闆娘熱情地幫我們把行李放入小餐廳暫存,然後拿出一張 卡龐特拉 斯地圖,先標明酒店的位置,再麻利地畫出景點,同時遞過來一份資料詳實的餐飲住宿指南,最後微笑著目送我們出門。整套動作嫻熟到位。
我們就這樣,又一次站在了艷陽下的 卡龐特拉 斯街頭。
整個 卡龐特拉 斯都在午睡。游客中心和商店大門緊鎖,除了坐在露天咖啡座休息的零星游客,街道上空無一人。
我們並沒有目的地。在法南的鄉村,景點都是不需要尋找的,你只需要沿著路胡亂的走,就一定會有一個又一個的著名景點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你面前;而即使你的運氣差到連一個景點都沒有碰到,那麼就算在街頭的長椅上坐下來曬曬太陽,或者僅僅只是在小巷裡走來走去四處看看,你也不會對自己的旅行感到失望。
景色存在於你所能看到的任何地方。 聖西芬尼大教堂就是在我們七拐八拐地亂逛中自己出現的。
這座差不多花費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才最後修建完成的高大建築,是 阿維尼翁 主教教區最大的教堂,擁有著多件由17世紀天才雕塑家雅克 伯爾尼 創作的精美藝術品。帶有濃 鬱南 部哥特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南門,也被稱為“猶太大門“,猶太人從這裡走進教堂,皈依天主,改變信仰。
這是猶太人在 卡龐特拉 斯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幾百年前,倍受迫害的猶太人被驅逐出 法國 後,來到教皇的領土尋求庇護。教皇在 阿維尼翁 、卡維隆、 卡龐特拉 斯和索爾格四座小鎮各划出一個區域,允許他們在這四個區域內生活從及事受到嚴格限制的工作,併在區域安裝了帶鎖的鐵門,每晚23點前大門會被緊緊鎖住,再也不允許有人進出。
就這樣,大量猶太人先後來到這裡,帶著屈辱沉默的生活,他們在 卡龐特拉 斯修建起了猶太人會堂,這座壯觀的建築直到今天依然在被使用,是 法國 仍在用的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穿過城中心的步行區,我們在14:00準時回到了LE FIACRE,老闆娘已經幫我們把行李放進了16號房。我得以細細欣賞旅館的環境。
這家旅館共有兩層,乾凈整潔。寬敞的大廳佈置得就像任何一戶法南家庭的客廳,年代久遠卻被精心照料的全套傢具代表著主人的品位,一塵不染的鋼琴和做工精緻的琴凳暗示著主人的情趣,而玻璃展示櫃里整齊排列的紅酒則仿佛隨時準備投入一場主人迎賓的盛筵。 穿過客廳,是一個石牆環繞的漂亮花園。我們的16號房就在花園的盡頭。 拉開兩扇白色的百葉遮陽門,用古老的銅鑰匙打開房門,一間充滿 普羅旺斯 風情的小屋出現在我們面前:牆壁鋪著大面積溫柔的米黃色壁紙,寢具和窗帘使用的是低調的橙色,小圓桌上鋪著橙黃相間的鮮艷 普羅旺斯 手紡桌布,描花的瓷瓶狀床頭燈和精美的鐵藝老電扇帶來意外驚喜。
我覺得 普羅旺斯 離我越來越近了。 在法南,可以看薰衣草的地方並非只有SAULT,薄薄的一張《薰衣草之旅》折頁,就標明瞭六條觀賞路線。但是,去SAULT確實是最方便的。
離SAULT大概還有10公里的時候,路邊就開始零星地出現了薰衣草田。但都只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彼此距離也很遠,大多混種著LAVENDER和LAVENDIN,所以一壟一壟的花朵所呈現出的顏色並不完全一致。其間我們看到了一小片罕見的粉紅色的薰衣草田,想過去拍照的時候,卻被一塊措辭嚴厲的類似“私人領地後果自負”的牌子攔住去路,只好放棄。
快到村子的時候,大片薰衣草田開始出現。一壟壟鮮艷的藍紫色整齊地向遠方延展開,美麗的小小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成群的蜜蜂忙忙碌碌穿梭其間,空氣中似乎都藏著似有若無的薰衣草香味。 田地邊,能看見零星的小木屋,花農會在木屋裡直接出售薰衣草花束和薰衣草精油、薰衣草沐浴露等相關產品,所有標註“LAVENDER”的商品都會比寫著“LAVENDIN”的要貴一些。
薰衣草種類繁多,並非植物學專業畢業的我們很難一一區分。我們只能將零散看到的薰衣草普及知識和花農的蹩腳英語介紹相結合,得出一個比較簡單的結論。 在 普羅旺斯 ,LAVENDER多指生長於海拔800-1300公尺地區的狹葉薰衣草,開藍色小花,沒有葉片及分支,花期較早,散髮濃郁卻怡人的薰衣草香氣,萃取的芳香精油品質出色,多被用於芳香療法及高品質香水。LAVENDIN則指狹葉薰衣草與另一種寬葉薰衣草的雜交品種,是目前低海拔的法南地區栽植最多的薰衣草,有長且寬的葉片及分支,花的顏色更加偏向深藍,香氣中混雜著一絲稍刺鼻的油味,萃取的精油質量較狹葉薰衣草略顯遜色,基本不被運用於醫療中,但由於產量巨大而受到香水產業的追捧。 其實,SAULT只是個很小的村子。據說這裡連門牌號碼都沒有,因為太小,不需要。村裡人似乎對薰衣草所帶來的大量賺錢機會卻並不那麼熱衷,街旁只有幾家小小的紀念品店,漂亮的薰衣草花包、精緻的薰衣草香皂和各種包裝的薰衣草精油是最常見的貨品,仔細比較後會發現,這裡的售價也比其他地方都要便宜。
村子的地勢很高,在村口的公園裡可以沒有任何遮擋地看到高高低低分佈在遼闊土地上的大片薰衣草田,深深淺淺的紫色在明媚的 普羅旺斯 陽光下縱情綻放。而當來自各地的游人對著薰衣草花海發出聲聲驚嘆的時候,當地人卻正三五成群地聚集在 大樹 下的草坪上,進行著風靡 普羅旺斯 的地滾球游戲,他們所有的註意力都集中在那顆小小的球上,對眼前浪漫的景象完全視而不見。 我們在 普羅旺斯 鄉村遇到的人,大都擁有一種很美好的自然氣質。他們投入地享受上帝豐富的饋贈,慷慨地與人分享所得的同時,卻又並不刻意賣弄自己的優越;他們專註於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很少迷失於物質或虛榮,也極少會想從攀比中尋找滿足;他們有足夠的力量與充滿誘惑與傷害的世界抗衡,可以給予寬容大度的理解,但是永遠不卑不亢地堅持。
也許,這才是天使在 普羅旺斯 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