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六州九地——原來你是這樣的美利堅
↑邦克山紀念碑 沿居民區街道一路向上,各戶門的裝飾仍保留著聖誕的氣息。道路交匯處的公園是第一部分,它很簡單,一尊雕塑,兩塊石碑即為全部。石碑上刻下的名字,是1775年6月17日陣亡的將士,那天在這個地方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鬥, 英國 殖民軍向據守的 美國 民兵發動進攻,實力懸殊的雙方展開殊死搏鬥,最終民兵團用堅韌的意志力和前赴後繼的勇氣獲得了勝利。作為 美國 獨立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它的勝利推動了全美獨立的迅猛發展。 ↑Charlestown Navy Yard ↑邦克山紀念碑 ↑邦克山紀念碑 十三年時間,曾經揮灑熱血,為自由獻身的年輕生命倒下的地方,一座威嚴的紀念碑拔地而起, 美國 人將光輝歷史和英雄主義用建築的形式屹立在 波士頓 之巔,上方飄揚的星條旗,使後輩銘記這些英魂,父輩們也將庇佑他們的子孫。 ↑邦克山紀念碑 ↑邦克山紀念碑 ↑邦克山紀念碑 我很喜歡 查爾斯頓 ,這裡的所有建築都是有故事的,撫摸那些紅磚,石壁,能感受到歲月的沉澱,即使是安家的旅館也可以嗅到歷史的氣息。唯一具有現代化色彩的雄偉大橋,綠色的身軀橫跨了整個 查爾斯頓 。它恰巧和我們的房間平齊,新起的現代化飛越了一片歷史,遠處的班 克山 紀念碑作為見證人目睹著一切變化。 ↑Charlestown Navy Yard ↑Charlestown Navy Yard ↑Charlestown Navy Yard ↑Charlestown Navy Yard 大雪時常在夜晚光臨,靜靜地坐在窗邊,看著鵝毛大小的裝飾品從天空落下,輕輕給 查爾斯頓 哼唱著催眠曲,緩緩給它蓋上薄被,生怕它著涼,又蓋上厚被。我們也沉浸在這美式浪漫的溫柔鄉中。 ↑Charlestown Navy Yard ↑Charlestown Navy Yard ↑Charlestown Navy Yard 7.6北岸花園看NBA我從未關註過NBA,更沒看過球賽,到現場觀賽也純粹是無奈作陪。一路上聽老公介紹著他最喜歡的 凱爾 特人的球隊歷史,慢慢對這支陌生的籃球隊萌生了興趣。
凱爾 特人作為聯盟歷史最悠久,同時擁有冠軍總數最多的球隊,主場氣氛自然不一樣。 ↑TD花園 ↑TD花園 開場前,不知何處冒出的人流齊刷刷地涌向北岸花園入口處,球館的自動扶梯應景地變為綠色,以自己的方式為主隊造勢。
進入內部,只從一扇門窺視一眼,就被球館規模所震撼,入座最後一排,能從最好的角度全方位欣賞北岸花園中心。頂部懸掛著方形旗上的數字是球隊奪冠的年份,圓形則是傑出退役球員的號碼,屬於這座城市的殊榮實在太多,屋頂再大也懸掛不完。居中的銀幕會在開場前捕捉活躍的球迷。 ↑TD花園 我曾想上座率能否過半,好讓扎眼的黃色座椅看起來不那麼突兀,這種擔心顯然多餘了,能容納一萬八千人的超級球館在球員熱身時已經座無虛席。
開場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唱國歌, 波士頓 主場不願走放背景音樂的俗套,於是幾位老兵進入場中,全場觀眾在無人命令下集體起立鼓掌,老兵一開嗓,所有 美國 人跟著唱起國歌,除了我們這些外國球迷,沒有一張嘴閉著,聲音之嘹亮,響徹球館。我能感受到那歌聲中的強烈自豪感,它不是表演,但卻是我看過的最震撼的愛國表演。 ↑TD花園 無論主場作戰的綠軍,還是客場挑戰的籃網,都展現出了優秀的競技水準,打得難解難分,遠投,擋拆,秒傳,籃球元素應有盡有;扣籃,搶斷,蓋帽,火爆場面層出不窮。
一節戰罷,休息環節,一批從前線戰場返回的大兵到現場觀賽,全場觀眾再次如受到指令般集體起立鼓掌,掌聲伴隨著一聲聲喝彩,之真切,之震耳欲聾,讓我一個局外人瞬間熱淚盈眶。 美國 人對軍人的崇拜之情絲毫不加掩飾。 ↑TD花園 ↑TD花園 ↑TD花園 而英雄主義表現更為深刻的是在中場時,一位二戰老兵由輪椅推入場中,觀眾起立歡呼。當老兵脫帽向觀眾席致敬時,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衰,直到老兵退場才停止。這次我沒能忍住,淚水從眼眶漫出,滾落臉頰。在這個與我並無聯繫的國度,就是被純粹的英雄主義深深打動,願為它鼓掌。美利堅的愛國教育從不體現在書本文字上,它不會讓師長向懵懂的孩子耳提命面,要愛國,那太抽象,而是靠行動掀起你內心深處真正的愛國情懷,用父輩們的英雄事跡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後人。 ↑TD花園 休息環節不單有感人的愛國教育,同時穿插著拉拉隊的激情熱舞和高難度表演,趣味灌籃更讓人拍案叫絕,被廣告取代的幾分鐘竟然如此精彩,絲毫不輸正賽,這才是原汁原味的NBA。
前三節比賽雙方緊咬比分,到第四節主場優勢顯露無疑。輪到主隊進攻,只要一人起頭,全場就整齊高呼“Let's go Celtics!(沖啊, 凱爾 特人!)”進球觀眾席頓時沸騰,振臂歡呼;要出現失誤或未得分,就怨不得鐵桿粉絲破口大罵。旁邊大叔大嬸急得直跺腳,一副恨不得換自己上場的樣子。強有力的敦促下,球隊連連得分,勝利在望,總算穩住了主場人民的心。
全場又開啟了狂歡模式,坐前面的大哥手臂上書“不放棄”三個中文,是條真性情的漢子,抱起還不會說話的女兒加入了狂歡隊伍,真是不放棄任何一個能嗨的機會。 ↑TD花園 比賽尚未結束,但大局已定,觀眾開始順序離場,到終場哨響,球館內只剩下最前排的觀眾,和我們回味無窮的初次觀賽者。所以即使散場涌出將近兩萬人,也絲毫沒有擁堵的跡象,交通井然有序,不需要出動交警指揮維持,而這一切全是自覺的行為。
為什麼說去 美國 一定要到現場看NBA,其實並不止近距離感受激烈的肌肉對抗,更重要的是通過當地人每個生活細節,真正瞭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感受它的魅力 7.7再見!凌晨的波士頓波士頓 ,剛開始並不喜歡它。極端天氣讓交通隨時癱瘓,讓日常生活艱難。沒有娛樂項目,沒有燈紅酒綠,即將離開的晚上卻無比懷念。它有歷史故事,有人文盛宴,有世界名校,更有牽著當地人愛犬公園漫步的悠閑小資。我和妻子不舍地坐在窗邊,看著仍未融化的積雪,回想一起度過的美好日子。
凌晨到達機場,已有不少人在等待安檢,由於 通道 很少,有足夠的時間來跟這座城市做個深情的道別。登機後,從窗外看到了遠方的霞光,它紅得那麼耀眼,紅得那麼朝氣蓬勃。暴雪後的歷史名城煥發出別樣的生機,再見, 波士頓 ,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有機會來欣賞你的倩影。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8.紐約州——“紐約客”玩轉“大蘋果”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請把他送到 紐約 ,因為這裡是天堂,有著各種各樣的繁華和紙醉金迷,而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請把他送到 紐約 ,因為這裡是地獄,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和滄桑苦難。天堂與地獄,流光溢彩與市井巷陌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組合共同構建起全美第一大都市—— 紐約 。作為世界的中心, 紐約 無疑是驕傲的,華爾街的精英們,掌握著金融世界的秩序,權勢熏天,宛若地下皇帝。他們崇尚金錢,熱衷財富。,堅信世上萬事萬物都能用鈔票來衡量。
如果要在所有城市中選一個作為 美國 標簽,絕大多數人會選“ 紐約 ”,它的名氣甚至蓋過了首都“ 華盛頓 ”,讓人誤以為“ 紐約 ”才是美利堅的中心,事實上除政治外,它確實集所有中心於一身。而要在這座世界最 大城 市的所有區中選一個作為代表,那有且只有“ 曼哈頓 ”!
老公的妹子在 多倫多 工作,兩地相離較近,平時沒事就往 紐約 跑,成了真正意義上的“ 紐約 客”。聽說我們要前往 紐約 ,立馬當起遠程嚮導。 ↑曼哈頓 8.1初探下城波士頓 換取登機牌,空姐詢問去向,非常自豪地回答“ 紐約 ”,前臺告知沒有信息,趕忙提供購票收據,再次查驗後,抱歉地通知:你們買的不是去 紐約 ,是去新澤西 紐瓦克 。啊?難道買錯了?不可能啊,購票時明明填了 紐約 ,起降機場信息沒錯,不管了,將錯就錯吧。 8.1.1飛機飛到其他州紅眼航班最大的好處是睡通全程,醒來目的地也到了。落地 新澤西州 天已亮,機場人不多,從玻璃窗里看到幾駕待飛的中型飛機,都屬於廉航。到達行李盤,一起降落的人群早不知去向,索帶上只餘下我們孤零零的行李箱。
指示牌一如既往的清晰明瞭,快速來到機場大巴的乘車點。 ↑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 新澤西空曠的荒野,嗅不出都市的氣息,清晨的疾風吹得路邊等車的我們瑟瑟發抖。
乘車的就我夫妻二人,以為走錯地方,不停詢問經過的司機。黑人大叔看我們凍得夠嗆,下車打開了候車小屋的暖氣。等待將近一個小時,正當打算放棄公共交通改乘出租車時,一直沒離開的大叔搖下窗戶,大聲朝我們喊道:機場大巴到了,快上車! 美國 人的熱情和善良似乎不會因地域不同而改變。
接上另一航站樓的乘客後通過第一個收費站,隨即 上高 架,這時才能看到 紐瓦克 機場全貌,它並非只是下機時瞥見的一偶,飛機整齊有序地停靠在接橋邊,跑道延伸至很遠的地方。
8.1.2歡迎來到曼哈頓前往 紐約 的路雖是高速,周邊景物卻非想象中的高樓林立,除了機場外就沒有密集的建築群,過冬的蘆葦身形枯槁,低垂著腦袋,河流仍結著冰,沒有開凍的跡象。
視線穿過清晨的薄霧,越過無邊的曠野,隱約看到遠方的建築。
這不是幻覺或蜃景,車輛行進中,景象更為清晰,等看清樓頂上的天線時,一副無比震撼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大樓們摩肩接踵,集中在像T台的 灘頭 ,自豪地展示傲人的高挑身材,它們外型各異,線條都那麼筆直乾凈。我曾在 上海 黃 浦江 畔觀賞陸家嘴夜晚的燈光秀,自詡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不過如此。但此刻,數量百倍之多的高樓參加選美比賽似的展現美艷胴體,看得我啞口無言,心潮澎湃,只能在嘴中默念著: 曼哈頓 , 曼哈頓 。
通過第二個收費站駛入 林肯 隧道,這條跨越 哈德遜 河的水下 通道 連接了 新澤西州 和 紐約州 ,行程過半就進 紐約 地界,待回地面,重見光明,已來到剛纔所看到的 曼哈頓 。
曼哈頓 分上中下三城,巴士一直把我們送達中城中心區域。車窗內沿路的景物只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後方作為背景的老舊牆壁。下車無視野盲區,才真切地感受到世界上最獨特的人造奇觀,我們來到了鋼鐵築成的森林里!
首次到達 曼哈頓 的游客應該和我的感覺一樣,驚奇迷茫,不知所措。摩天大樓整齊地排列成行,立於街道兩側,車道如萬丈深淵夾縫中的小徑,再寬也顯狹窄,車道交匯的十字路口,鐵桶陣般的建築圍堵,形成一番車水馬龍的景象。不管到哪都是高樓,車輛,人群,同樣的元素,毫無辨識度。但神奇的是,一條街的景色,不同距離觀看感覺也截然不同,更何況街道星羅棋佈,當真看得眼花繚亂。
恰巧電話卡到期,無法使用導航,好在借助信號極佳的免費WIFI 成功 抵達酒店。
寸土寸金在 曼哈頓 尤為突出,酒店即使未在主街,門面也很小,只能通過高懸的霓虹燈判斷出位置,假如沒有醒目標識,準當成小咖啡館錯過。
↑時代廣場
凱爾 特人作為聯盟歷史最悠久,同時擁有冠軍總數最多的球隊,主場氣氛自然不一樣。 ↑TD花園 ↑TD花園 開場前,不知何處冒出的人流齊刷刷地涌向北岸花園入口處,球館的自動扶梯應景地變為綠色,以自己的方式為主隊造勢。
進入內部,只從一扇門窺視一眼,就被球館規模所震撼,入座最後一排,能從最好的角度全方位欣賞北岸花園中心。頂部懸掛著方形旗上的數字是球隊奪冠的年份,圓形則是傑出退役球員的號碼,屬於這座城市的殊榮實在太多,屋頂再大也懸掛不完。居中的銀幕會在開場前捕捉活躍的球迷。 ↑TD花園 我曾想上座率能否過半,好讓扎眼的黃色座椅看起來不那麼突兀,這種擔心顯然多餘了,能容納一萬八千人的超級球館在球員熱身時已經座無虛席。
開場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唱國歌, 波士頓 主場不願走放背景音樂的俗套,於是幾位老兵進入場中,全場觀眾在無人命令下集體起立鼓掌,老兵一開嗓,所有 美國 人跟著唱起國歌,除了我們這些外國球迷,沒有一張嘴閉著,聲音之嘹亮,響徹球館。我能感受到那歌聲中的強烈自豪感,它不是表演,但卻是我看過的最震撼的愛國表演。 ↑TD花園 無論主場作戰的綠軍,還是客場挑戰的籃網,都展現出了優秀的競技水準,打得難解難分,遠投,擋拆,秒傳,籃球元素應有盡有;扣籃,搶斷,蓋帽,火爆場面層出不窮。
一節戰罷,休息環節,一批從前線戰場返回的大兵到現場觀賽,全場觀眾再次如受到指令般集體起立鼓掌,掌聲伴隨著一聲聲喝彩,之真切,之震耳欲聾,讓我一個局外人瞬間熱淚盈眶。 美國 人對軍人的崇拜之情絲毫不加掩飾。 ↑TD花園 ↑TD花園 ↑TD花園 而英雄主義表現更為深刻的是在中場時,一位二戰老兵由輪椅推入場中,觀眾起立歡呼。當老兵脫帽向觀眾席致敬時,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衰,直到老兵退場才停止。這次我沒能忍住,淚水從眼眶漫出,滾落臉頰。在這個與我並無聯繫的國度,就是被純粹的英雄主義深深打動,願為它鼓掌。美利堅的愛國教育從不體現在書本文字上,它不會讓師長向懵懂的孩子耳提命面,要愛國,那太抽象,而是靠行動掀起你內心深處真正的愛國情懷,用父輩們的英雄事跡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後人。 ↑TD花園 休息環節不單有感人的愛國教育,同時穿插著拉拉隊的激情熱舞和高難度表演,趣味灌籃更讓人拍案叫絕,被廣告取代的幾分鐘竟然如此精彩,絲毫不輸正賽,這才是原汁原味的NBA。
前三節比賽雙方緊咬比分,到第四節主場優勢顯露無疑。輪到主隊進攻,只要一人起頭,全場就整齊高呼“Let's go Celtics!(沖啊, 凱爾 特人!)”進球觀眾席頓時沸騰,振臂歡呼;要出現失誤或未得分,就怨不得鐵桿粉絲破口大罵。旁邊大叔大嬸急得直跺腳,一副恨不得換自己上場的樣子。強有力的敦促下,球隊連連得分,勝利在望,總算穩住了主場人民的心。
全場又開啟了狂歡模式,坐前面的大哥手臂上書“不放棄”三個中文,是條真性情的漢子,抱起還不會說話的女兒加入了狂歡隊伍,真是不放棄任何一個能嗨的機會。 ↑TD花園 比賽尚未結束,但大局已定,觀眾開始順序離場,到終場哨響,球館內只剩下最前排的觀眾,和我們回味無窮的初次觀賽者。所以即使散場涌出將近兩萬人,也絲毫沒有擁堵的跡象,交通井然有序,不需要出動交警指揮維持,而這一切全是自覺的行為。
為什麼說去 美國 一定要到現場看NBA,其實並不止近距離感受激烈的肌肉對抗,更重要的是通過當地人每個生活細節,真正瞭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感受它的魅力 7.7再見!凌晨的波士頓波士頓 ,剛開始並不喜歡它。極端天氣讓交通隨時癱瘓,讓日常生活艱難。沒有娛樂項目,沒有燈紅酒綠,即將離開的晚上卻無比懷念。它有歷史故事,有人文盛宴,有世界名校,更有牽著當地人愛犬公園漫步的悠閑小資。我和妻子不舍地坐在窗邊,看著仍未融化的積雪,回想一起度過的美好日子。
凌晨到達機場,已有不少人在等待安檢,由於 通道 很少,有足夠的時間來跟這座城市做個深情的道別。登機後,從窗外看到了遠方的霞光,它紅得那麼耀眼,紅得那麼朝氣蓬勃。暴雪後的歷史名城煥發出別樣的生機,再見, 波士頓 ,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有機會來欣賞你的倩影。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將軍國際機場 8.紐約州——“紐約客”玩轉“大蘋果”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請把他送到 紐約 ,因為這裡是天堂,有著各種各樣的繁華和紙醉金迷,而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請把他送到 紐約 ,因為這裡是地獄,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和滄桑苦難。天堂與地獄,流光溢彩與市井巷陌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組合共同構建起全美第一大都市—— 紐約 。作為世界的中心, 紐約 無疑是驕傲的,華爾街的精英們,掌握著金融世界的秩序,權勢熏天,宛若地下皇帝。他們崇尚金錢,熱衷財富。,堅信世上萬事萬物都能用鈔票來衡量。
如果要在所有城市中選一個作為 美國 標簽,絕大多數人會選“ 紐約 ”,它的名氣甚至蓋過了首都“ 華盛頓 ”,讓人誤以為“ 紐約 ”才是美利堅的中心,事實上除政治外,它確實集所有中心於一身。而要在這座世界最 大城 市的所有區中選一個作為代表,那有且只有“ 曼哈頓 ”!
老公的妹子在 多倫多 工作,兩地相離較近,平時沒事就往 紐約 跑,成了真正意義上的“ 紐約 客”。聽說我們要前往 紐約 ,立馬當起遠程嚮導。 ↑曼哈頓 8.1初探下城波士頓 換取登機牌,空姐詢問去向,非常自豪地回答“ 紐約 ”,前臺告知沒有信息,趕忙提供購票收據,再次查驗後,抱歉地通知:你們買的不是去 紐約 ,是去新澤西 紐瓦克 。啊?難道買錯了?不可能啊,購票時明明填了 紐約 ,起降機場信息沒錯,不管了,將錯就錯吧。 8.1.1飛機飛到其他州紅眼航班最大的好處是睡通全程,醒來目的地也到了。落地 新澤西州 天已亮,機場人不多,從玻璃窗里看到幾駕待飛的中型飛機,都屬於廉航。到達行李盤,一起降落的人群早不知去向,索帶上只餘下我們孤零零的行李箱。
指示牌一如既往的清晰明瞭,快速來到機場大巴的乘車點。 ↑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 新澤西空曠的荒野,嗅不出都市的氣息,清晨的疾風吹得路邊等車的我們瑟瑟發抖。
乘車的就我夫妻二人,以為走錯地方,不停詢問經過的司機。黑人大叔看我們凍得夠嗆,下車打開了候車小屋的暖氣。等待將近一個小時,正當打算放棄公共交通改乘出租車時,一直沒離開的大叔搖下窗戶,大聲朝我們喊道:機場大巴到了,快上車! 美國 人的熱情和善良似乎不會因地域不同而改變。
接上另一航站樓的乘客後通過第一個收費站,隨即 上高 架,這時才能看到 紐瓦克 機場全貌,它並非只是下機時瞥見的一偶,飛機整齊有序地停靠在接橋邊,跑道延伸至很遠的地方。
8.1.2歡迎來到曼哈頓前往 紐約 的路雖是高速,周邊景物卻非想象中的高樓林立,除了機場外就沒有密集的建築群,過冬的蘆葦身形枯槁,低垂著腦袋,河流仍結著冰,沒有開凍的跡象。
視線穿過清晨的薄霧,越過無邊的曠野,隱約看到遠方的建築。
這不是幻覺或蜃景,車輛行進中,景象更為清晰,等看清樓頂上的天線時,一副無比震撼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大樓們摩肩接踵,集中在像T台的 灘頭 ,自豪地展示傲人的高挑身材,它們外型各異,線條都那麼筆直乾凈。我曾在 上海 黃 浦江 畔觀賞陸家嘴夜晚的燈光秀,自詡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不過如此。但此刻,數量百倍之多的高樓參加選美比賽似的展現美艷胴體,看得我啞口無言,心潮澎湃,只能在嘴中默念著: 曼哈頓 , 曼哈頓 。
通過第二個收費站駛入 林肯 隧道,這條跨越 哈德遜 河的水下 通道 連接了 新澤西州 和 紐約州 ,行程過半就進 紐約 地界,待回地面,重見光明,已來到剛纔所看到的 曼哈頓 。
曼哈頓 分上中下三城,巴士一直把我們送達中城中心區域。車窗內沿路的景物只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後方作為背景的老舊牆壁。下車無視野盲區,才真切地感受到世界上最獨特的人造奇觀,我們來到了鋼鐵築成的森林里!
首次到達 曼哈頓 的游客應該和我的感覺一樣,驚奇迷茫,不知所措。摩天大樓整齊地排列成行,立於街道兩側,車道如萬丈深淵夾縫中的小徑,再寬也顯狹窄,車道交匯的十字路口,鐵桶陣般的建築圍堵,形成一番車水馬龍的景象。不管到哪都是高樓,車輛,人群,同樣的元素,毫無辨識度。但神奇的是,一條街的景色,不同距離觀看感覺也截然不同,更何況街道星羅棋佈,當真看得眼花繚亂。
恰巧電話卡到期,無法使用導航,好在借助信號極佳的免費WIFI 成功 抵達酒店。
寸土寸金在 曼哈頓 尤為突出,酒店即使未在主街,門面也很小,只能通過高懸的霓虹燈判斷出位置,假如沒有醒目標識,準當成小咖啡館錯過。
↑時代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