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六州九地——原來你是這樣的美利堅



1\. 第一個公眾市立圖書館;
2\. 第一個允許全體公民免費借閱圖書的圖書館,在當時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3\. 第一個向托管人提交年度報告的公共圖書館,極大促進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4\. 第一個開設兒童閱讀區的圖書館,在1845年開放兒童閱讀區,向孩子們提供了3000冊圖書;
5\. 第一個引進講故事形式的圖書館,1902年請暢銷作家Marie Shedlock到COOPLEY廣場的 波士頓 圖書館兒童閱讀室來講故事;
6\. 第一個商業資料公共圖書館,1930年商人和圖書館托管人Louis E. Kirstein提供資助在市中心建立Edward Kirstein 商業分部來紀念他的父親;
7.第一個提供音頻和視頻服務的公共圖書館:1950年建立音頻和視頻部門。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 8:00–18:00
門口兩尊女神像,左側執球,為科學女神,身邊兩塊石碑刻著“ 牛頓 、 達爾文 ”等科學巨人的名字;右側執畫筆,手托調色板,為藝術女神,身邊石碑刻著“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藝術巨匠的名字。推門入內,視覺盛宴才正式開始。










透過窗俯瞰後院,供人小憩的環形走廊將花園圍住,花園又將方形的噴泉圍住,最中間一尊母子的雕像,好像在說,知識是需要代代相傳的。
游覽觀光的客人不在少數,習慣了喧嘩吵鬧的我們,竟不自己地把交談的聲調降至最低,生怕打碎了此間的寧靜,或許這就是知識無形的力量。



從卡普利廣場前往美術博物館還有段距離,需要穿越隧道,經過很多街區,搭乘地鐵可以快速到達。
門票:25美元/成人,23美元/學生(18歲以上),23美元/老人(65歲以上),少兒免費(17歲以下)
開放時間:10: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二)10:00-22: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三-周五)10: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六-周日)
慕名參觀的那天極速降溫,天氣預報提示有雪,午後到達凍得直打寒顫,恰巧每周三下午四點後免票,但即使交25刀的門票,我認為也是值得的,因為裡面太驚艷了。



亞洲 展區大中華五千年文明自不用說,博物館按照朝代順序,將歷朝歷代的文物藏品,依次羅列。夏商周的青銅,唐朝的三彩,宋朝官窯,明清青花瓷等。各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精華濃縮於此, 美國 人對中華文化的掌握和瞭解甚至不亞於我們土生土長的 中國 人。
歐美向來連襟,整個展館里 歐洲 的藏品自然是重頭戲。除了古 羅馬 ,古 希腊 的精湛雕刻工藝;精美器皿,樂器,裝飾應有盡有。獨立房間還將某個時代某地區獨具特色的室內裝飾原封不動地還原出來,讓我們分別感受到了高貴的奢華,朴素的典雅及復古的魅力。




第一次進莫奈的展廳時,只一瞥,就忍不住抬起相機來瘋狂拍照,那些作品的顏色實在 太和 諧,即使色差很大的碰撞,也會被溫柔地過度。遠近距離輕微變化,視覺效果也不同,從遠處看,每幅畫都是立體的,運動的;走進細看卻覺得線條顏色全無章法。

除了耳熟能詳的大師,一些名氣較小的畫家(至少對外行人很陌生)也展示了驚人的技藝。新古典主義刻畫的美人肖像,和照片傻傻分不清;浪漫主義的 尼亞加拉 瀑布全景,有見畫如親臨的磅礴氣勢;現實主義構思出了畫中畫的奇妙場景。
大批各年齡段的藝術愛好者在模仿前輩們的作品,全神貫註的樣子,叫參觀的游人不敢發出一絲聲響。藝術系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圍在某幅畫作前賞析,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頭腦風暴和激烈辯論。





被雪困住,只能在充滿藝術感的大廳晚餐。可能大家吃飽了精神食糧,只是小憩閑坐,品杯咖啡解渴,烹飪主食並不是餐館的長項。但飢腸轆轆的我們饑不擇食,菜單看不懂,就點個最貴的!美術館的餐食也很有藝術感,牛排的配菜竟是酸到靈魂深處的燕麥,雖然難以下咽,但看在價錢的份上只能硬著頭皮充饑,以至每吃一口全身起一層雞皮,胃里還不斷反流燒心的酸水,特別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