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洛哥13天 》 一本沒有讀完的書
↑非斯 染坊在古城深處、離老遠就能聞到刺鼻的味道。染坊入口處,有一個穿著穆斯林服飾的中年婦女發給每人一枝新鮮的薄荷葉。我們一邊聞著薄荷葉,一邊登樓梯來到頂層,在此可以往下看到一個個浸泡皮革的染缸。工人們恪守著祖輩們傳下的鞣製方法,也不知缸里到底是什麼,這麼臭氣熏天。全靠那片薄荷葉救命,要不,非得當場嘔吐不可。 ↑非斯 老城中也有與時俱進的痕跡,這是一處類似國內商品服裝批發的市場。 ↑非斯 我們住的酒店恰好位於一處高地上,可以全方位鳥瞰菲斯城。 ↑非斯 從日出到日落,不過24小時,在古城菲斯就象穿越了一千年,夜色中的菲斯,璀璨的燈光讓人絲毫感覺不到身處一個千年古城之中,而仿佛是置身於現代都市裡,全城明亮的燈光猶如滿天閃爍的群星,當然,群星中最醒目的仍然是清真寺高高的宣禮塔。 ↑非斯 菲斯入住的勒斯梅尼德斯酒店( Les Mérinides )。五星級。 ↑非斯 酒店前臺和大堂。 ↑非斯 酒店泳池和我們的房間。 黑色之城~梅克內斯摩洛哥 四大皇城之一的 梅克內斯 (meknes)。
梅克內斯 坐落於 摩洛哥 的北部,處在首府 拉巴特 與 非斯 的中間。公元8世紀,這裡僅是個堡壘。
公元10世紀,巴 巴裡 人的氏族戰爭使得一些村鎮圍繞 梅克內斯 建立起來。
真正進入黃金時代是 摩洛哥 的 蘇丹 穆萊· 伊斯梅爾 (1672年-1727年)時期。
1689年,阿拉維王朝的第二位 蘇丹 穆萊· 伊斯梅爾 (Moulay Ismail)委派寵臣阿卜杜拉·本·阿伊沙(Abdullah bin Aisha)為特使,率領龐大的使團出使 法國 。阿卜杜拉·本·阿伊沙回國後向穆萊· 伊斯梅爾 描述了 凡爾賽 宮的奢華富麗。穆萊· 伊斯梅爾 聽聞後大受啟發,他選中了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的 梅克內斯 作為新的都城,隨即在1672年開始,徵調了成千上萬的 歐洲 戰俘、國內罪犯及叛亂分子為其修建" 摩洛哥 的 凡爾賽 "。
梅克內斯 整個建築群由城牆、王宮、清真寺、花園、拱廊等組成,可惜一直到穆萊· 伊斯梅爾 去世,整個工程尚未完工。 ↑曼蘇爾門 摩洛哥 四大皇城都有顏色的雅稱,菲斯“藍色之都”,來自於 馬賽 克“菲斯藍”。 馬拉喀什 “紅色之都”,出自柏柏爾人的紅土地, 拉巴特 “白色之都”,源自從 伊比利亞半島 回歸的穆斯林帶來的白色房屋,而 梅克內斯 的雅稱,卻出自於驍勇善戰的軍隊。
當年,穆萊· 伊斯梅爾 為了抵禦與 西班牙 、 葡萄牙 、 土耳其 等外部勢力入侵,以及 平定 國內的叛亂,組建成了一支15萬人的黑人奴隸軍隊,這支黑人奴隸軍隊所向披靡,從未嘗過敗績,因此 梅克內斯 冠名為 “黑色之都”。 ↑曼蘇爾門 走近 梅克內斯 ,第一眼就是那似乎望不見盡頭的古城牆,據說將 梅克內斯 環繞在內的古城牆長達二十五公里。它號稱是 摩洛哥 最長、最完整、佈局最複雜和內容最豐富的古城牆。 ↑曼蘇爾門 古城牆上最為壯觀的,就是以勝利、凱旋之意而得名的巴布·曼蘇爾門。城門高大雄偉,正面鑲嵌了許多精美花紋的 馬賽 克,大門頂端是阿拉伯文的箴言。圓形的拱門兩側還聳立著兩座城堡,造型十分別緻。
巴布·曼蘇爾門是整個 摩洛哥 現存的最大古城門之一,它始建於1732年,穆萊· 伊斯梅爾 建造它是為了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可惜,直到他去逝四年後,才由他的兒子穆萊·阿卜杜拉(Moulay Abdallah)建成。距今已經有300多年曆史,卻仍然完好無損。
但現在這個城門已經不再成其為門了,而是一個賣 摩洛哥 木質手工藝品店。這些木質手工藝品做工很精緻,竟讓我也忍不住下手買了一把"尤克裡里"。 ↑曼蘇爾門 從巴布·曼蘇爾門護堡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支撐護堡的 雅典 科林斯 立柱。說明 梅克內斯 古城建築是17世紀阿拉維時期伊斯蘭和 歐洲 風格和諧的統一體。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 梅克內斯 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曼蘇爾門 曼蘇爾城門的護堡,如今成了當地人休閑的場所 。我們也忙裡偷閑坐在護堡的臺階上,看著眼前哈丁廣場上熙熙攘攘絡繹不絕的人流,身邊是幾個當地的老百姓。 ↑曼蘇爾門 巴布·曼蘇爾門前面的廣場叫做"哈丁廣場",和 馬拉喀什 德吉瑪- 艾爾 法納廣場一樣,以前都是處決犯人的刑場(巧合嗎?)。
哈丁廣場是古城最繁華的商圈,商鋪食肆林立,人來車往,游客如雲,哈丁廣場保留了伊斯蘭傳統市場的雜亂和功能齊全,市場內的商品琳琅滿目,雜亂地堆在地上,很多阿拉伯傳統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都可以在市場內找到。
遠處白色的四輪馬車與汽車同行在一條馬路上。很明顯還是受到了 法國 , 西班牙 文化的影響。既融入了 歐洲 的文化元素又保留了 摩洛哥 的伊斯蘭特色。 ↑皇家馬廄糧倉 穆萊· 伊斯梅爾 。在即位的前五年(1672-1677年中),用武力統一了 摩洛哥 ,又東征西討,從 西班牙 手中收回了馬 穆拉 (1681年),迫使英軍撤出 丹吉爾 (1684年)。接著, 摩洛哥 軍隊又相繼奪回了拉拉什(1689年)和阿爾西拉(1691)。這樣,除 休達 、梅利利亞還在 歐洲 人的控制之下, 伊斯梅爾 基本肅清了 歐洲 人在 摩洛哥 大西洋海岸的殖民據點。
在收復失地的同時, 伊斯梅爾 還在東部進行抗擊 土耳其 人的戰爭。
他是 摩洛哥 歷史上唯一可以同艾哈邁德·曼蘇爾相匹敵的一位 蘇丹 。他在位期間, 摩洛哥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收復了大部分被 歐洲 人占領的沿海據點,併在 歐洲 殖民者和 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的夾攻下保持了獨立,奠定了阿拉維王朝長期統治 摩洛哥 的基礎。時至今日,阿拉維王朝仍然統領著 摩洛哥 王國(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是他第二十八代孫)。 ↑皇家馬廄糧倉 穆萊· 伊斯梅爾 。作為一位馬上征戰的君主,駿馬是他一生中的最愛。年青時常常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揮戈,馳騁疆場,年近花甲,仍能一躍上馬,他所特別心愛的一種運動是,在一剎那完成三個動作;躍身上馬,抽刀出鞘,砍下為他扶蹬奴隸的頭。
穆萊· 伊斯梅爾 馳騁疆場打下 江山 ,戰馬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此他親自精心設計和建造了大型的馬廄。馬廄里養了500匹駿馬,他每天去馬廄里巡視。在馬廄附近還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糧倉和一座蓄水池。目前這個舉世無雙的“國王的馬廄”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皇家馬廄糧倉 1755年的 裡斯本 大地震之後,馬廄也未幸免於難,馬廄的屋頂在地震中損壞殆盡。目前在庭院中僅遺留下幾十排高大的圓拱和殘垣斷壁。曾經豪華威嚴的殿堂,歷經滄桑,風雨剝蝕,現在已變得破敗不堪,凄涼冷落。漫步此間,可以深深地感觸到,馬廄里每一叢殘存黃土上的雜草都在訴說著昔日輝煌,每一片黃土中裸露的石塊都在啜泣著時光的冷酷。 ↑皇家馬廄糧倉 我站在空蕩盪的馬廄內,面對四周一片滄涼,思緒已隨風飄向遙遠的古戰場。
煙冥露重霜風號,聲悲色慘侵徵袍。
旌旗蔽日,星雲慘淡。萬馬嘶鳴,千軍吶喊。彎刀指處,敵酋授首,鐵蹄所向,哀鴻遍野。
穆萊· 伊斯梅爾 率領他的黑奴軍團逐鹿沙場,如火山噴出的溶岩,所過之處,盡皆灰飛煙滅。
然而,一代梟雄可曾想過,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他成就千秋偉業的背後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皇家馬廄糧倉 與馬廄相連的是一座龐大如宮殿般的糧倉,糧倉由20多個彼此相連通的拱穹式大廳組成,高約12米,間隔厚厚的牆壁,每個大廳都有半園形的穹頂和高大的拱門。屋頂開著天窗和通氣孔,使用地下水流恆溫,即使夏日室外氣溫高達40度,室內也始終保持適當的溫度。
這個糧倉是為500匹阿拉伯馬儲藏飼料的地方,最多時儲備的飼料可供這些皇家御用馬匹吃15年。 ↑皇家馬廄糧倉 糧倉中中世紀的水車,還有散落在地上的破爛舊物,無不彰顯它的年代久遠,古樸滄桑。 ↑皇家馬廄糧倉 糧倉的一角靜靜地矗立著一截 羅馬 科林斯 柱,毫不起眼,但從它殘缺的身上,我們完全可以讀出穆萊· 伊斯梅爾 鼎盛時期的奢華。
穆萊· 伊斯梅爾 通過對站領地人民的擄掠搜刮、開通撤哈拉沙漠商道貿易和 地中海 貿易。黃金和鹽成為南北交換的主要商品。一支支商隊從廷巴克圖接連開來,大批的黃金從黑人地區源源流進 蘇丹 的國庫,成色十足的 摩洛哥 迪拉姆在 歐洲 金融市場上價格堅挺。從而使他積聚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他的王宮大門的門栓和廚房用具都是用純金製成的。
大量的財富也為他生活放縱提供了物質基礎,在他的後宮,住著他從世界各地收羅來的五百多名各種膚色和出身的妻妾,共生了525個兒子和342個女兒,這項紀錄空前絕後,至今無人能打破。
然而,他還不知足,竟提出要納 法國 波旁家族美麗的孔蒂公主為妾。此舉引起波旁家族極大的憤怒,致使兩國關係一度緊張到劍拔弩張,差點兵戎相見。 ↑梅克內斯 從穆萊· 伊斯梅爾 馬廄出來後,前往距此30公裡外的一處考古遺址,沿途車拍,調整一下心情。 羅馬遺址~沃呂比利斯所有旅行社介紹 摩洛哥 時都會提到四大皇城,殊不知,在 梅克內斯 旁邊還隱藏著一皇城,它就是沃呂比利斯(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Volubilis)。
公元785年, 摩洛哥 第一個王朝的創始人穆萊·伊德裡斯(Moulay Idriss),在 沙特阿拉伯 的麥地那參加反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 阿裡 黨起義,遭到鎮壓後不得不逃亡到 北非 ,最後來到了距沃呂比利斯僅僅只有3公里之遠的瓦利利(Walīlī),3年後在柏柏爾人的幫助下建立了伊德裡斯王朝,都城就設在曾經的 羅馬 城市遺址沃呂比利斯。
公元793年,穆萊·伊德裡斯被阿拔斯王朝派來的姦細毒死,被安葬在瓦利利,並用穆萊·伊德裡斯的名字重新命名為"聖城穆萊·伊德裡斯"。
公元808年,穆萊·伊德裡斯的兒子伊德裡斯二世遷都菲斯,沃呂比利斯作為伊德裡斯王朝的首都僅僅只存在了20年。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我們今天來到沃呂比利斯,並非是尋找當年伊德裡斯王朝的痕跡,而是憑吊2000多年前的古 羅馬 廢墟。沃呂比利斯最早的原駐民是古柏柏爾人,他們在阿特拉斯山和 地中海 之間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從事著農耕和游牧的生活。公元前3世紀, 迦太基 王國(今天 突尼斯 北部)的軍隊來到了這片土地,取名為“ 毛里塔尼亞 ”(Mauritania),意為“西方之土”,他們宣稱這裡是世界的最西端。【註: 毛里塔尼亞 不是今天的 毛里塔尼亞 共和 國(Mauritania)】。
公元45年, 羅馬 人吞併了該地區,成為帝國最偏遠的邊區。最發達的時候,城市人口有2萬人左右。使之成為 羅馬 帝國 毛里塔尼亞 -廷吉他納(Mauretania Tingitana)行省的都城。使沃呂比利斯開始得到迅速發展。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與其他很多古 羅馬 帝國域外城市不同,古 羅馬 人在公元3世紀失去 非洲 殖民地後,唯獨沒有放棄沃呂比利斯。而是將該地的統治繼續保持了4個世紀,直到公元7世紀晚期阿拉伯人征服 北非 後才被取代。17世紀中葉,穆萊· 伊斯梅爾 開始在 梅克內斯 建都城時,沃呂比利斯古城的一些建築部件都被拆除,移到 梅克內斯 用以建造都城宮殿。
1755年 裡斯本 大地震,沃呂比利斯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眾多建築在大地震中倒塌,成為一片廢墟。1874年,考古學家發現了沃呂比利斯遺址。1915年,這裡開始大規模的發掘。1997年沃呂比利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穆萊·伊德裡斯在這裡建都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改動,所以這裡的遺跡基本都是 羅馬 時代所建。這個 摩洛哥 最古老的都城遺跡,2000多年前的人類遺產,在經歷了大量的人為破壞、風蝕雨侵,以及罕見的大地震後,能夠保留下來本身就算是一個奇跡了。
沃呂比利斯整個占地面積在鼎盛時期達40公頃,如今發掘後供參觀的遺址區大約2平方公里,併在遺址旁建了一個小型博物館。但是許多最好的出土文物都送到了 拉巴特 王宮附近的考古博物館了。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不是網紅上的打卡熱點,到此游覽的人很少。除了我們幾個 中國 人外,就只有一個 歐洲 的旅游團,大約有二十多人,有一個導游在給他們作講解,可惜我們聽不懂,只能自己四處轉悠。
沃呂比利斯遺跡就位於一大片斜坡上,中間是一條石頭鋪設而成的大道,大道兩側一部分是生活區,另一部分則是公共區。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這裡是一個公共浴場。古 羅馬 人非常愛洗澡,以至於當時有人稱他們為"泡在浴室里的 羅馬 人"。
隨著 羅馬 帝國版圖的不斷膨脹,強悍的帝國軍隊走到哪裡,就會把浴場帶到哪裡,如今,只要在那裡發現 羅馬 遺跡,就能尋覓到浴場痕跡。
其實,古 羅馬 的公共浴池並不單為沐浴凈身之用,而是一種綜合社交、文娛和健身等活動的場所。
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一大群古 羅馬 人泡在這個鋪滿 馬賽 克彩畫地面的浴池中,他們不分善惡,只分貴賤,無論男女、赤身裸體,袒誠相見。他們一邊泡在溫水中舉杯暢飲,一邊高談闊論抨擊時政。甚至元老們商討的軍政大事都可以在這裡定論決斷。
同時這裡也是各種消息和謠言的集散地,城內發生的大情小事瞬間即可婦孺皆知。
當然這裡也是最豪華的淫亂埸所,集體的淫亂導致各種疾病大面積傳播,恐怕這也是 羅馬 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吧。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古 羅馬 遺址最獨特之處,在於它保存完美的300多幅 馬賽 克拼貼畫的地面。2千多年的日曬雨淋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光彩奪目。古 羅馬 人神奇的故事在這些 馬賽 克拼貼畫上宛轉流傳,同時也把 摩洛哥 馬賽 剋制作工藝的歷史時刻,定格在2千多年前的公元一世紀古 羅馬 皇帝克勞狄烏斯時代,也就是 摩洛哥 第一個國王伊德裡斯建國的800多年前。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地面的拼圖涵蓋了古 羅馬 神話中的動物與諸神,也真實的紀錄了古 羅馬 人農耕狩獵的日常生活。對研究古 羅馬 歷史和 歐洲 非洲 文化交流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其實 馬賽 克的歷史並非只停留在公元一世紀,而是還要向前推幾百年。 馬賽 克畫首創於伊拉克兩河流域,被稱作“洗不掉的壁畫”、“踩不爛的地毯”。公元前3世記腓尼基人把它們帶到 北非 ,在 摩洛哥 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現在 摩洛哥 馬賽 克舉世聞名,每幅 馬賽 克畫,形與形之間嚴絲合縫,塊與塊之間搭配精妙。色彩種類繁多,藝術想象力豐富。在國際市場上屬於高端建築材料,價格也嚇人,一般一平米的價格以美元為單位都需要1500美金,換算成人民幣就需要將近一萬元才能鋪1平米!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遺址中還有一個最有價值的地方~榨油場。
自古以來, 梅克內斯 平原肥沃的土地上就長滿了橄欖樹,古 羅馬 時期,沃呂比利斯城因此成為當時著名的橄欖油生產地,今天我們看到的經過複原後的榨油場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和所有的古 羅馬 遺址一樣,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尊奉宙斯、 雅典 娜和波塞冬的神殿。
梅克內斯 坐落於 摩洛哥 的北部,處在首府 拉巴特 與 非斯 的中間。公元8世紀,這裡僅是個堡壘。
公元10世紀,巴 巴裡 人的氏族戰爭使得一些村鎮圍繞 梅克內斯 建立起來。
真正進入黃金時代是 摩洛哥 的 蘇丹 穆萊· 伊斯梅爾 (1672年-1727年)時期。
1689年,阿拉維王朝的第二位 蘇丹 穆萊· 伊斯梅爾 (Moulay Ismail)委派寵臣阿卜杜拉·本·阿伊沙(Abdullah bin Aisha)為特使,率領龐大的使團出使 法國 。阿卜杜拉·本·阿伊沙回國後向穆萊· 伊斯梅爾 描述了 凡爾賽 宮的奢華富麗。穆萊· 伊斯梅爾 聽聞後大受啟發,他選中了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的 梅克內斯 作為新的都城,隨即在1672年開始,徵調了成千上萬的 歐洲 戰俘、國內罪犯及叛亂分子為其修建" 摩洛哥 的 凡爾賽 "。
梅克內斯 整個建築群由城牆、王宮、清真寺、花園、拱廊等組成,可惜一直到穆萊· 伊斯梅爾 去世,整個工程尚未完工。 ↑曼蘇爾門 摩洛哥 四大皇城都有顏色的雅稱,菲斯“藍色之都”,來自於 馬賽 克“菲斯藍”。 馬拉喀什 “紅色之都”,出自柏柏爾人的紅土地, 拉巴特 “白色之都”,源自從 伊比利亞半島 回歸的穆斯林帶來的白色房屋,而 梅克內斯 的雅稱,卻出自於驍勇善戰的軍隊。
當年,穆萊· 伊斯梅爾 為了抵禦與 西班牙 、 葡萄牙 、 土耳其 等外部勢力入侵,以及 平定 國內的叛亂,組建成了一支15萬人的黑人奴隸軍隊,這支黑人奴隸軍隊所向披靡,從未嘗過敗績,因此 梅克內斯 冠名為 “黑色之都”。 ↑曼蘇爾門 走近 梅克內斯 ,第一眼就是那似乎望不見盡頭的古城牆,據說將 梅克內斯 環繞在內的古城牆長達二十五公里。它號稱是 摩洛哥 最長、最完整、佈局最複雜和內容最豐富的古城牆。 ↑曼蘇爾門 古城牆上最為壯觀的,就是以勝利、凱旋之意而得名的巴布·曼蘇爾門。城門高大雄偉,正面鑲嵌了許多精美花紋的 馬賽 克,大門頂端是阿拉伯文的箴言。圓形的拱門兩側還聳立著兩座城堡,造型十分別緻。
巴布·曼蘇爾門是整個 摩洛哥 現存的最大古城門之一,它始建於1732年,穆萊· 伊斯梅爾 建造它是為了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可惜,直到他去逝四年後,才由他的兒子穆萊·阿卜杜拉(Moulay Abdallah)建成。距今已經有300多年曆史,卻仍然完好無損。
但現在這個城門已經不再成其為門了,而是一個賣 摩洛哥 木質手工藝品店。這些木質手工藝品做工很精緻,竟讓我也忍不住下手買了一把"尤克裡里"。 ↑曼蘇爾門 從巴布·曼蘇爾門護堡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支撐護堡的 雅典 科林斯 立柱。說明 梅克內斯 古城建築是17世紀阿拉維時期伊斯蘭和 歐洲 風格和諧的統一體。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 梅克內斯 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曼蘇爾門 曼蘇爾城門的護堡,如今成了當地人休閑的場所 。我們也忙裡偷閑坐在護堡的臺階上,看著眼前哈丁廣場上熙熙攘攘絡繹不絕的人流,身邊是幾個當地的老百姓。 ↑曼蘇爾門 巴布·曼蘇爾門前面的廣場叫做"哈丁廣場",和 馬拉喀什 德吉瑪- 艾爾 法納廣場一樣,以前都是處決犯人的刑場(巧合嗎?)。
哈丁廣場是古城最繁華的商圈,商鋪食肆林立,人來車往,游客如雲,哈丁廣場保留了伊斯蘭傳統市場的雜亂和功能齊全,市場內的商品琳琅滿目,雜亂地堆在地上,很多阿拉伯傳統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都可以在市場內找到。
遠處白色的四輪馬車與汽車同行在一條馬路上。很明顯還是受到了 法國 , 西班牙 文化的影響。既融入了 歐洲 的文化元素又保留了 摩洛哥 的伊斯蘭特色。 ↑皇家馬廄糧倉 穆萊· 伊斯梅爾 。在即位的前五年(1672-1677年中),用武力統一了 摩洛哥 ,又東征西討,從 西班牙 手中收回了馬 穆拉 (1681年),迫使英軍撤出 丹吉爾 (1684年)。接著, 摩洛哥 軍隊又相繼奪回了拉拉什(1689年)和阿爾西拉(1691)。這樣,除 休達 、梅利利亞還在 歐洲 人的控制之下, 伊斯梅爾 基本肅清了 歐洲 人在 摩洛哥 大西洋海岸的殖民據點。
在收復失地的同時, 伊斯梅爾 還在東部進行抗擊 土耳其 人的戰爭。
他是 摩洛哥 歷史上唯一可以同艾哈邁德·曼蘇爾相匹敵的一位 蘇丹 。他在位期間, 摩洛哥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收復了大部分被 歐洲 人占領的沿海據點,併在 歐洲 殖民者和 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的夾攻下保持了獨立,奠定了阿拉維王朝長期統治 摩洛哥 的基礎。時至今日,阿拉維王朝仍然統領著 摩洛哥 王國(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是他第二十八代孫)。 ↑皇家馬廄糧倉 穆萊· 伊斯梅爾 。作為一位馬上征戰的君主,駿馬是他一生中的最愛。年青時常常一手抱著兒子,一手揮戈,馳騁疆場,年近花甲,仍能一躍上馬,他所特別心愛的一種運動是,在一剎那完成三個動作;躍身上馬,抽刀出鞘,砍下為他扶蹬奴隸的頭。
穆萊· 伊斯梅爾 馳騁疆場打下 江山 ,戰馬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此他親自精心設計和建造了大型的馬廄。馬廄里養了500匹駿馬,他每天去馬廄里巡視。在馬廄附近還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糧倉和一座蓄水池。目前這個舉世無雙的“國王的馬廄”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皇家馬廄糧倉 1755年的 裡斯本 大地震之後,馬廄也未幸免於難,馬廄的屋頂在地震中損壞殆盡。目前在庭院中僅遺留下幾十排高大的圓拱和殘垣斷壁。曾經豪華威嚴的殿堂,歷經滄桑,風雨剝蝕,現在已變得破敗不堪,凄涼冷落。漫步此間,可以深深地感觸到,馬廄里每一叢殘存黃土上的雜草都在訴說著昔日輝煌,每一片黃土中裸露的石塊都在啜泣著時光的冷酷。 ↑皇家馬廄糧倉 我站在空蕩盪的馬廄內,面對四周一片滄涼,思緒已隨風飄向遙遠的古戰場。
煙冥露重霜風號,聲悲色慘侵徵袍。
旌旗蔽日,星雲慘淡。萬馬嘶鳴,千軍吶喊。彎刀指處,敵酋授首,鐵蹄所向,哀鴻遍野。
穆萊· 伊斯梅爾 率領他的黑奴軍團逐鹿沙場,如火山噴出的溶岩,所過之處,盡皆灰飛煙滅。
然而,一代梟雄可曾想過,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他成就千秋偉業的背後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皇家馬廄糧倉 與馬廄相連的是一座龐大如宮殿般的糧倉,糧倉由20多個彼此相連通的拱穹式大廳組成,高約12米,間隔厚厚的牆壁,每個大廳都有半園形的穹頂和高大的拱門。屋頂開著天窗和通氣孔,使用地下水流恆溫,即使夏日室外氣溫高達40度,室內也始終保持適當的溫度。
這個糧倉是為500匹阿拉伯馬儲藏飼料的地方,最多時儲備的飼料可供這些皇家御用馬匹吃15年。 ↑皇家馬廄糧倉 糧倉中中世紀的水車,還有散落在地上的破爛舊物,無不彰顯它的年代久遠,古樸滄桑。 ↑皇家馬廄糧倉 糧倉的一角靜靜地矗立著一截 羅馬 科林斯 柱,毫不起眼,但從它殘缺的身上,我們完全可以讀出穆萊· 伊斯梅爾 鼎盛時期的奢華。
穆萊· 伊斯梅爾 通過對站領地人民的擄掠搜刮、開通撤哈拉沙漠商道貿易和 地中海 貿易。黃金和鹽成為南北交換的主要商品。一支支商隊從廷巴克圖接連開來,大批的黃金從黑人地區源源流進 蘇丹 的國庫,成色十足的 摩洛哥 迪拉姆在 歐洲 金融市場上價格堅挺。從而使他積聚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他的王宮大門的門栓和廚房用具都是用純金製成的。
大量的財富也為他生活放縱提供了物質基礎,在他的後宮,住著他從世界各地收羅來的五百多名各種膚色和出身的妻妾,共生了525個兒子和342個女兒,這項紀錄空前絕後,至今無人能打破。
然而,他還不知足,竟提出要納 法國 波旁家族美麗的孔蒂公主為妾。此舉引起波旁家族極大的憤怒,致使兩國關係一度緊張到劍拔弩張,差點兵戎相見。 ↑梅克內斯 從穆萊· 伊斯梅爾 馬廄出來後,前往距此30公裡外的一處考古遺址,沿途車拍,調整一下心情。 羅馬遺址~沃呂比利斯所有旅行社介紹 摩洛哥 時都會提到四大皇城,殊不知,在 梅克內斯 旁邊還隱藏著一皇城,它就是沃呂比利斯(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Volubilis)。
公元785年, 摩洛哥 第一個王朝的創始人穆萊·伊德裡斯(Moulay Idriss),在 沙特阿拉伯 的麥地那參加反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 阿裡 黨起義,遭到鎮壓後不得不逃亡到 北非 ,最後來到了距沃呂比利斯僅僅只有3公里之遠的瓦利利(Walīlī),3年後在柏柏爾人的幫助下建立了伊德裡斯王朝,都城就設在曾經的 羅馬 城市遺址沃呂比利斯。
公元793年,穆萊·伊德裡斯被阿拔斯王朝派來的姦細毒死,被安葬在瓦利利,並用穆萊·伊德裡斯的名字重新命名為"聖城穆萊·伊德裡斯"。
公元808年,穆萊·伊德裡斯的兒子伊德裡斯二世遷都菲斯,沃呂比利斯作為伊德裡斯王朝的首都僅僅只存在了20年。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我們今天來到沃呂比利斯,並非是尋找當年伊德裡斯王朝的痕跡,而是憑吊2000多年前的古 羅馬 廢墟。沃呂比利斯最早的原駐民是古柏柏爾人,他們在阿特拉斯山和 地中海 之間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從事著農耕和游牧的生活。公元前3世紀, 迦太基 王國(今天 突尼斯 北部)的軍隊來到了這片土地,取名為“ 毛里塔尼亞 ”(Mauritania),意為“西方之土”,他們宣稱這裡是世界的最西端。【註: 毛里塔尼亞 不是今天的 毛里塔尼亞 共和 國(Mauritania)】。
公元45年, 羅馬 人吞併了該地區,成為帝國最偏遠的邊區。最發達的時候,城市人口有2萬人左右。使之成為 羅馬 帝國 毛里塔尼亞 -廷吉他納(Mauretania Tingitana)行省的都城。使沃呂比利斯開始得到迅速發展。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與其他很多古 羅馬 帝國域外城市不同,古 羅馬 人在公元3世紀失去 非洲 殖民地後,唯獨沒有放棄沃呂比利斯。而是將該地的統治繼續保持了4個世紀,直到公元7世紀晚期阿拉伯人征服 北非 後才被取代。17世紀中葉,穆萊· 伊斯梅爾 開始在 梅克內斯 建都城時,沃呂比利斯古城的一些建築部件都被拆除,移到 梅克內斯 用以建造都城宮殿。
1755年 裡斯本 大地震,沃呂比利斯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眾多建築在大地震中倒塌,成為一片廢墟。1874年,考古學家發現了沃呂比利斯遺址。1915年,這裡開始大規模的發掘。1997年沃呂比利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穆萊·伊德裡斯在這裡建都後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改動,所以這裡的遺跡基本都是 羅馬 時代所建。這個 摩洛哥 最古老的都城遺跡,2000多年前的人類遺產,在經歷了大量的人為破壞、風蝕雨侵,以及罕見的大地震後,能夠保留下來本身就算是一個奇跡了。
沃呂比利斯整個占地面積在鼎盛時期達40公頃,如今發掘後供參觀的遺址區大約2平方公里,併在遺址旁建了一個小型博物館。但是許多最好的出土文物都送到了 拉巴特 王宮附近的考古博物館了。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不是網紅上的打卡熱點,到此游覽的人很少。除了我們幾個 中國 人外,就只有一個 歐洲 的旅游團,大約有二十多人,有一個導游在給他們作講解,可惜我們聽不懂,只能自己四處轉悠。
沃呂比利斯遺跡就位於一大片斜坡上,中間是一條石頭鋪設而成的大道,大道兩側一部分是生活區,另一部分則是公共區。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這裡是一個公共浴場。古 羅馬 人非常愛洗澡,以至於當時有人稱他們為"泡在浴室里的 羅馬 人"。
隨著 羅馬 帝國版圖的不斷膨脹,強悍的帝國軍隊走到哪裡,就會把浴場帶到哪裡,如今,只要在那裡發現 羅馬 遺跡,就能尋覓到浴場痕跡。
其實,古 羅馬 的公共浴池並不單為沐浴凈身之用,而是一種綜合社交、文娛和健身等活動的場所。
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一大群古 羅馬 人泡在這個鋪滿 馬賽 克彩畫地面的浴池中,他們不分善惡,只分貴賤,無論男女、赤身裸體,袒誠相見。他們一邊泡在溫水中舉杯暢飲,一邊高談闊論抨擊時政。甚至元老們商討的軍政大事都可以在這裡定論決斷。
同時這裡也是各種消息和謠言的集散地,城內發生的大情小事瞬間即可婦孺皆知。
當然這裡也是最豪華的淫亂埸所,集體的淫亂導致各種疾病大面積傳播,恐怕這也是 羅馬 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吧。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古 羅馬 遺址最獨特之處,在於它保存完美的300多幅 馬賽 克拼貼畫的地面。2千多年的日曬雨淋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光彩奪目。古 羅馬 人神奇的故事在這些 馬賽 克拼貼畫上宛轉流傳,同時也把 摩洛哥 馬賽 剋制作工藝的歷史時刻,定格在2千多年前的公元一世紀古 羅馬 皇帝克勞狄烏斯時代,也就是 摩洛哥 第一個國王伊德裡斯建國的800多年前。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地面的拼圖涵蓋了古 羅馬 神話中的動物與諸神,也真實的紀錄了古 羅馬 人農耕狩獵的日常生活。對研究古 羅馬 歷史和 歐洲 非洲 文化交流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其實 馬賽 克的歷史並非只停留在公元一世紀,而是還要向前推幾百年。 馬賽 克畫首創於伊拉克兩河流域,被稱作“洗不掉的壁畫”、“踩不爛的地毯”。公元前3世記腓尼基人把它們帶到 北非 ,在 摩洛哥 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現在 摩洛哥 馬賽 克舉世聞名,每幅 馬賽 克畫,形與形之間嚴絲合縫,塊與塊之間搭配精妙。色彩種類繁多,藝術想象力豐富。在國際市場上屬於高端建築材料,價格也嚇人,一般一平米的價格以美元為單位都需要1500美金,換算成人民幣就需要將近一萬元才能鋪1平米!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沃呂比利斯遺址中還有一個最有價值的地方~榨油場。
自古以來, 梅克內斯 平原肥沃的土地上就長滿了橄欖樹,古 羅馬 時期,沃呂比利斯城因此成為當時著名的橄欖油生產地,今天我們看到的經過複原後的榨油場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瓦盧比利斯考古遺址 和所有的古 羅馬 遺址一樣,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尊奉宙斯、 雅典 娜和波塞冬的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