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個月翻山越嶺去看土耳其



在二樓停留時,屋外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館內的游客很少,我們沒有傘,心想反正也走不了,不如好好看看文物。待我們靜下心來游走在一排排展櫃前,我驚奇地發現歷史課本上的亞細亞、波斯、巴比倫、古 羅馬 、古 希腊 等文化全都跳躍在眼前。博物館成列的一百多萬件文物,展現了全世界幾乎每一個時期的歷史和文明。相對於 歐洲 的一大家子基督教分分合合、 中國 明確的改朝換代、古 埃及 法老的統治,土國文明除了摻雜這些國家的文化,還有無數只在課本上略過的名詞。我儘力翻譯牌匾上的英文時,他在一旁滔滔不絕地解釋眼前的文物,我努力地在他飛快的西語里捕捉關鍵詞 。看著他激動地解說、認真做筆記,感嘆自己看的書太少。







我也感到些許慚愧,Fernando去了幾次 中國 ,我們都在 廣西 、 雲南 閑逛,從來沒有跟他去 西安 、 北京 ,讓他見識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精華。到那時候,我也可以滔滔不絕地給他講解我們的歷史,讓他瞭解我的國家和文化。


離開博物館時,在大廳的休息區,坐滿了低頭玩手機的 中國 游客,甚至一些位置上無人卻留下皮包占位。Fernando一臉無奈的看著我,我竟無言以對。希望同胞們去往博物館等歷史古跡前,請先做一點點功課,不要只打卡拍照、發朋友圈。走過很多地方,很多人對 中國 游客的印象只是拍拍拍、買買買,適當地走進當地生活可以獲得很特別的體驗哦!
















415年,教堂在原址上重建。不過,532年一場大火,教堂再次被燒毀。如今,在教堂的庭院內可以看到這時期教堂遺留下的 石門 浮雕。在教堂被燒毀僅僅數天后,拜占庭皇帝立馬下令修建了一座截然不同的大教堂,即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教堂。教堂的修建歷時5年,用料從全國各地搬運過來,建築本身充分展現了建築師的創造力。索菲亞教堂建成後,成為拜占庭帝國最重要的教堂,帝王加冕的首要場地。
一千年後的1453年,奧斯曼 土耳其 人征服了 伊斯坦布爾 ,教堂隨即被改成清真寺。清真教徒用石膏把牆上的宗教壁畫抹掉,當代學者嘗試清理這些石膏,可因為年代已久,很難還原當時壁畫的內容。
現在,我們看到的教堂,除了二樓修複出來的 馬賽 克,其餘壁畫都很難辨認。
(科穆寧 馬賽 克:聖母 瑪利亞 抱著小耶穌在膝蓋上,約翰二世(1118-1143年在位的拜占庭皇帝)呈上錢包,表示皇室對教堂的貢獻,女皇伊琳娜( 匈牙利 人)呈上卷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