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個月翻山越嶺去看土耳其
旅行一個月,寫游記半年;
路上摔壞一臺相機、弄丟一枚婚戒;
拍了3000張照片、修了600張圖;
來一桶酒,容我慢慢來序。 伊斯坦布爾,想說愛你不容易2018年2月26日, 開羅 回 馬德里 的飛機上,他說:我們下一次去 土耳其 吧
3月1日,他打開地圖,說:這裡到 土耳其 只有3500km哦,我們開房車去吧。此時我的行李還在 土耳其 航空迷路,翻個白眼給他
3月7日,行李送回家的第三天,我們買好5月去 土耳其 的機票
5月4日,收拾行李,才開始有點小興奮,又要去旅行一個月啦。扛上三個背包+吉他,騎摩托去機場。我們一路走超車道,在車流中穿梭。我在他身後,背著12kg的包,肩上掛著吉他,一手摟他的腰,一手抓緊吉他以防飛出去。還未登機,已提前體驗飛一般的感覺,還是敞開式的自由飛翔。 夜裡10點,飛機降落在 伊斯坦布爾 遠離市區的 亞洲 區機場,一齣機艙,冷得我抱著行李不肯放手,說好的夏天呢?明明比 歐洲 還冷。等機場大巴的間隙,恨不得找針線把我的破洞牛仔褲給縫上 街景出發前,查到 伊斯坦布爾 的房價都快趕上 馬德里 了,所以我們住在 新城 區Taksim廣場的青旅聚集區。這裡的環境超級雜亂臟,以致於我對 伊斯坦布爾 的第一印象很糟糕。在附近閑逛,四周是一片破敗的景象,加上天氣不好,我們對這座城市完全提不起好感。
別人筆下的 伊斯坦布爾 是一座融匯亞歐文化的城市,充滿了文藝氣息,人們無限贊揚它,還給它一個至高無上的稱號“世界的首都”。難道我來的是一個假 伊斯坦布爾 ?旅途結束前,再次回到這裡,我們住在老城區,才發現這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城市,大多數景點集中在老城區附近,這裡也更乾凈整潔。五月底天氣變暖,心情大好,我也開始對它有點好感。 在Taksim廣場附近閑逛,看到“ 香港 大酒店”的招牌。在異國看到那麼濃烈的 中國 風,甚是激動。我快步走到牌匾後,瞬間驚獃了。這棟大樓不會是鬼屋吧,被廢棄了上百年不止。樓下的大門敞開著,樓外暴露著木頭在風雨中遺留下的灰色蹤跡,門窗破敗不堪。沿著道路繼續往下走,看見一家華人超市。店鋪很小,只賣一些中餐調料,做一頓中餐還是沒有問題的。我跟老闆閑聊了幾句,感覺華人在土國和 西班牙 相比,實在少之又少。 在狹小的街道里漫步到Galata塔,這座塔最早修建於507年的拜占庭時代,是一座用木頭建造的 燈塔 。1203年第四次十字軍進攻時被毀,直到1348年 熱那亞 人用石頭重建。這座塔是 伊斯坦布爾 的最高建築,登上塔頂,能俯瞰整個博斯普魯斯海峽。可惜,排隊的人群已經繞著塔身轉了一圈,我們不願意久等,轉身走開。 (博物館里的照片,幾百年前的Galata塔前和現在變化不大) 在塔底,我們看到幾家樂器店,就進去找琴弦。路過一家店鋪有人在彈烏德琴,我倆進入店里,和其他人一起靜靜地聽琴聲。帥氣的老闆在櫃臺上修琴,彈琴的是他朋友,一位琴技高超的年輕人,扎著小辮、留著絡腮胡,任人怎麼看都不會把他和優雅的烏德琴聯繫起來,他太像玩搖滾的憤青啦。
烏德琴是土國的一種傳統樂器,相當於我國的古箏和琵琶。有趣的是,烏德琴是 中國 的琵琶和 歐洲 的魯特琴的前身。東漢時期的《釋名樂器》里記載著“琵琶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說明我們的琵琶其實是外族引進的產物。十字軍東征時,把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和掠奪物品帶回 歐洲 ,烏德琴隨著十字軍去了 歐洲 ,慢慢演變成如今的魯特琴。更有趣的是,在古 埃及 第十八王朝出土的泥板和紙莎草中也發現了烏德琴的蹤跡。古時,交通如此不便的情況下,也不能阻止文化慢慢翻山越嶺走向世界,歷史的發展實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獨立大街被稱為 伊斯坦布爾 的“香榭麗大道”,大約3km的街道兩旁全是 希腊 式建築。在奧斯曼帝國期間它叫“大道”,1923年為紀念 土耳其 獨立戰爭的勝利,改為“獨立大街”。
“獨立”這麼生硬的名字和它的文藝氣息一點不相符,來土國前我以為它像天安門前的長安大街那麼氣派、充滿濃濃的政治氣息。以至於我第一次橫穿獨立大街,壓根認不出來。再次回到 伊斯坦布爾 ,我要去屈臣氏買東西,才隨著導航過來。從Galata塔附近走過來,眼前一條繁華的大街讓人驚獃,我心裡估摸著,這就是傳說中的獨立大街?完全就是一條適合文藝青年扎堆的地方,太美了。每條小巷裡都有波斯風格濃郁的小酒吧和餐館,可是我時間太趕,提著大包小包匆忙路過。 在街口,我無意中走進一個地鐵站杜乃爾,這是世界上僅次於 倫敦 的古老地鐵站,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短的地鐵線,只有2站。隧道於1875年1月17日開始運行,最初由馬車行走,1910年才鋪上軌道由電車行駛。
旅途中,我很少去打卡網紅景點,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當地市井生活和博物館,兩者的完美融合讓我們更好的瞭解當地的風俗文化。兩人時常漫無目的地遊蕩在街頭巷尾,總會有驚喜,這就是所謂的“意外收穫”吧。 在土國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和Fernando分頭行動,我去獨立大街採購,他去坐渡輪。今天出門,我特別失策,帶的現金不多,還忘拿銀行卡,採購後,手裡的 裡拉 只可以買一張地鐵/公車票。
我跑到離主幹道很遠的公車站,等一趟似乎不存在的巴士。半個小時後,整條大路上只有我一個孤零零地坐在那裡。天色全黑,心裡有點髮毛,當一輛公車停下來時,我硬著頭皮問司機,到不到索菲亞教堂。司機比划著,這裡沒有公車到索菲亞教堂,他要我上車。上了車,我揣著手裡最後幾 裡拉 ,心想現在付錢,我一會就要走路回去,也不知道這輛車開到什麼地方。但坐車總不能不給錢吧,上前問了司機車票價格,他只揮手示意我快坐下,安全第一。車子在過了海峽後朝另一個方向開去,車停在某個車站時,司機讓我下車,比划著走到前面的路口就有電車去索菲亞教堂,壓根不提錢的事情。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在土國坐了第二次“霸王車”。 站在Galata大橋上,往東方望去,Galata 塔林 立於 熱那亞 社區,往西方眺望,夜裡的清真寺格外奪目,最初我們以為那是著名的藍色清真寺,再看才發現至少有三座清真寺聳立在對岸,也就不糾結它到底叫什麼名字。
在橋頭,遇上當地人的婚禮,穿著婚紗和抱著頭巾的新娘、及穿著西裝的新郎,亞歐文化的融合完美的體現在這場婚禮上。男賓全部按西 方正 式場合著裝,大部分女賓依舊是伊斯蘭裝束,也有開放的女性披著一頭濃密的卷髮,好像傳說中的 西班牙 女郎。 Galata大橋以西的老城區是游客主要拜訪的地方,這裡彙集各大景點和大巴扎,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地方。海峽邊上的皇宮色彩繽紛,從皇宮出來,沿著小徑可以去博物館或者直奔索菲亞教堂。高大的清真風格教堂外,電車緩緩開過。穿過電車軌道走進小巷,亂竄到古老的大巴扎、香料市場。 為了避開游客,我們趕早出門逛景點,等到正午時分,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時,我們躲進小巷裡。5月底穆斯林齋月,整個大巴扎空無一人,我們在空蕩盪的巷子里走著。傍晚的清風從海峽吹來,天上的雲層隨風流動,只有我們的腳步迴蕩在14世紀的石板上。
伊斯坦布爾 的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它最初由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於1455,包含50多條室內街道和4000多家商鋪。我和他約好在大巴扎里的郵局見面,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手機導航失靈,我好幾次在裡面迷路,逛了十多分鐘才找到郵局。郵局早已關門,Fernando也不見蹤影。一旁幾個店鋪老闆問我“你是Hang嗎?Fernando讓你在這裡等他。”茶鋪老闆招呼我過去,我坐在小凳上邊喝茶邊跟其他老闆道謝,順便瞎聊幾句。
(周末+齋月的大巴扎空無一人)
路上摔壞一臺相機、弄丟一枚婚戒;
拍了3000張照片、修了600張圖;
來一桶酒,容我慢慢來序。 伊斯坦布爾,想說愛你不容易2018年2月26日, 開羅 回 馬德里 的飛機上,他說:我們下一次去 土耳其 吧
3月1日,他打開地圖,說:這裡到 土耳其 只有3500km哦,我們開房車去吧。此時我的行李還在 土耳其 航空迷路,翻個白眼給他
3月7日,行李送回家的第三天,我們買好5月去 土耳其 的機票
5月4日,收拾行李,才開始有點小興奮,又要去旅行一個月啦。扛上三個背包+吉他,騎摩托去機場。我們一路走超車道,在車流中穿梭。我在他身後,背著12kg的包,肩上掛著吉他,一手摟他的腰,一手抓緊吉他以防飛出去。還未登機,已提前體驗飛一般的感覺,還是敞開式的自由飛翔。 夜裡10點,飛機降落在 伊斯坦布爾 遠離市區的 亞洲 區機場,一齣機艙,冷得我抱著行李不肯放手,說好的夏天呢?明明比 歐洲 還冷。等機場大巴的間隙,恨不得找針線把我的破洞牛仔褲給縫上 街景出發前,查到 伊斯坦布爾 的房價都快趕上 馬德里 了,所以我們住在 新城 區Taksim廣場的青旅聚集區。這裡的環境超級雜亂臟,以致於我對 伊斯坦布爾 的第一印象很糟糕。在附近閑逛,四周是一片破敗的景象,加上天氣不好,我們對這座城市完全提不起好感。
別人筆下的 伊斯坦布爾 是一座融匯亞歐文化的城市,充滿了文藝氣息,人們無限贊揚它,還給它一個至高無上的稱號“世界的首都”。難道我來的是一個假 伊斯坦布爾 ?旅途結束前,再次回到這裡,我們住在老城區,才發現這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城市,大多數景點集中在老城區附近,這裡也更乾凈整潔。五月底天氣變暖,心情大好,我也開始對它有點好感。 在Taksim廣場附近閑逛,看到“ 香港 大酒店”的招牌。在異國看到那麼濃烈的 中國 風,甚是激動。我快步走到牌匾後,瞬間驚獃了。這棟大樓不會是鬼屋吧,被廢棄了上百年不止。樓下的大門敞開著,樓外暴露著木頭在風雨中遺留下的灰色蹤跡,門窗破敗不堪。沿著道路繼續往下走,看見一家華人超市。店鋪很小,只賣一些中餐調料,做一頓中餐還是沒有問題的。我跟老闆閑聊了幾句,感覺華人在土國和 西班牙 相比,實在少之又少。 在狹小的街道里漫步到Galata塔,這座塔最早修建於507年的拜占庭時代,是一座用木頭建造的 燈塔 。1203年第四次十字軍進攻時被毀,直到1348年 熱那亞 人用石頭重建。這座塔是 伊斯坦布爾 的最高建築,登上塔頂,能俯瞰整個博斯普魯斯海峽。可惜,排隊的人群已經繞著塔身轉了一圈,我們不願意久等,轉身走開。 (博物館里的照片,幾百年前的Galata塔前和現在變化不大) 在塔底,我們看到幾家樂器店,就進去找琴弦。路過一家店鋪有人在彈烏德琴,我倆進入店里,和其他人一起靜靜地聽琴聲。帥氣的老闆在櫃臺上修琴,彈琴的是他朋友,一位琴技高超的年輕人,扎著小辮、留著絡腮胡,任人怎麼看都不會把他和優雅的烏德琴聯繫起來,他太像玩搖滾的憤青啦。
烏德琴是土國的一種傳統樂器,相當於我國的古箏和琵琶。有趣的是,烏德琴是 中國 的琵琶和 歐洲 的魯特琴的前身。東漢時期的《釋名樂器》里記載著“琵琶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說明我們的琵琶其實是外族引進的產物。十字軍東征時,把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和掠奪物品帶回 歐洲 ,烏德琴隨著十字軍去了 歐洲 ,慢慢演變成如今的魯特琴。更有趣的是,在古 埃及 第十八王朝出土的泥板和紙莎草中也發現了烏德琴的蹤跡。古時,交通如此不便的情況下,也不能阻止文化慢慢翻山越嶺走向世界,歷史的發展實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獨立大街被稱為 伊斯坦布爾 的“香榭麗大道”,大約3km的街道兩旁全是 希腊 式建築。在奧斯曼帝國期間它叫“大道”,1923年為紀念 土耳其 獨立戰爭的勝利,改為“獨立大街”。
“獨立”這麼生硬的名字和它的文藝氣息一點不相符,來土國前我以為它像天安門前的長安大街那麼氣派、充滿濃濃的政治氣息。以至於我第一次橫穿獨立大街,壓根認不出來。再次回到 伊斯坦布爾 ,我要去屈臣氏買東西,才隨著導航過來。從Galata塔附近走過來,眼前一條繁華的大街讓人驚獃,我心裡估摸著,這就是傳說中的獨立大街?完全就是一條適合文藝青年扎堆的地方,太美了。每條小巷裡都有波斯風格濃郁的小酒吧和餐館,可是我時間太趕,提著大包小包匆忙路過。 在街口,我無意中走進一個地鐵站杜乃爾,這是世界上僅次於 倫敦 的古老地鐵站,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短的地鐵線,只有2站。隧道於1875年1月17日開始運行,最初由馬車行走,1910年才鋪上軌道由電車行駛。
旅途中,我很少去打卡網紅景點,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當地市井生活和博物館,兩者的完美融合讓我們更好的瞭解當地的風俗文化。兩人時常漫無目的地遊蕩在街頭巷尾,總會有驚喜,這就是所謂的“意外收穫”吧。 在土國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和Fernando分頭行動,我去獨立大街採購,他去坐渡輪。今天出門,我特別失策,帶的現金不多,還忘拿銀行卡,採購後,手裡的 裡拉 只可以買一張地鐵/公車票。
我跑到離主幹道很遠的公車站,等一趟似乎不存在的巴士。半個小時後,整條大路上只有我一個孤零零地坐在那裡。天色全黑,心裡有點髮毛,當一輛公車停下來時,我硬著頭皮問司機,到不到索菲亞教堂。司機比划著,這裡沒有公車到索菲亞教堂,他要我上車。上了車,我揣著手裡最後幾 裡拉 ,心想現在付錢,我一會就要走路回去,也不知道這輛車開到什麼地方。但坐車總不能不給錢吧,上前問了司機車票價格,他只揮手示意我快坐下,安全第一。車子在過了海峽後朝另一個方向開去,車停在某個車站時,司機讓我下車,比划著走到前面的路口就有電車去索菲亞教堂,壓根不提錢的事情。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在土國坐了第二次“霸王車”。 站在Galata大橋上,往東方望去,Galata 塔林 立於 熱那亞 社區,往西方眺望,夜裡的清真寺格外奪目,最初我們以為那是著名的藍色清真寺,再看才發現至少有三座清真寺聳立在對岸,也就不糾結它到底叫什麼名字。
在橋頭,遇上當地人的婚禮,穿著婚紗和抱著頭巾的新娘、及穿著西裝的新郎,亞歐文化的融合完美的體現在這場婚禮上。男賓全部按西 方正 式場合著裝,大部分女賓依舊是伊斯蘭裝束,也有開放的女性披著一頭濃密的卷髮,好像傳說中的 西班牙 女郎。 Galata大橋以西的老城區是游客主要拜訪的地方,這裡彙集各大景點和大巴扎,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地方。海峽邊上的皇宮色彩繽紛,從皇宮出來,沿著小徑可以去博物館或者直奔索菲亞教堂。高大的清真風格教堂外,電車緩緩開過。穿過電車軌道走進小巷,亂竄到古老的大巴扎、香料市場。 為了避開游客,我們趕早出門逛景點,等到正午時分,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時,我們躲進小巷裡。5月底穆斯林齋月,整個大巴扎空無一人,我們在空蕩盪的巷子里走著。傍晚的清風從海峽吹來,天上的雲層隨風流動,只有我們的腳步迴蕩在14世紀的石板上。
伊斯坦布爾 的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它最初由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於1455,包含50多條室內街道和4000多家商鋪。我和他約好在大巴扎里的郵局見面,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手機導航失靈,我好幾次在裡面迷路,逛了十多分鐘才找到郵局。郵局早已關門,Fernando也不見蹤影。一旁幾個店鋪老闆問我“你是Hang嗎?Fernando讓你在這裡等他。”茶鋪老闆招呼我過去,我坐在小凳上邊喝茶邊跟其他老闆道謝,順便瞎聊幾句。
(周末+齋月的大巴扎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