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喀喇昆侖的冰與火之歌——巴基斯坦K2(喬戈里峰)徒步記
南迦帕爾巴特日出、日落、白天、夜晚,每個時刻都是如此寧靜美好。 村子的大草坪上,每天下午,村民在打排球和馬球,孩子們在一起歡快玩耍。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當看著南迦帕爾巴特,我總是有種在 西藏 和 尼泊爾 看見卓奧友峰的感覺,這兩座雪山,看起來都是如此慈靜祥和。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覺,最初所有人都曾以為南迦帕爾巴特與卓奧友一樣,是最容易攀登的8000米級山峰。
誰也沒想到,當人們一旦靠近,這座雪山馬上就露出了它猙獰的另一面,成了讓人聽之色變的“食人峰”、“惡魔山”。1953年對它的首次登頂,只有一人站在了頂峰,卻付出了11名隊員和15名協作的生命代價,這簡直就是一場雪山與人類的戰爭,山仍在那裡,不減不滅,而人類只有幸存者,沒有勝利者。在1990年之前,南迦帕爾巴特的攀登死亡率高達駭人的77%,高居所有8000米雪山之首,這意味著每一個 成功 登頂的登山者背後,差不多就同時獻祭出了另一個人的生命。 從我們的客棧出發,徒步只要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南迦帕爾巴特大本營。一路鬆林依依、流水淙淙,一派 瑞士 風光。 這是南迦帕爾巴特峰的魯泊爾岩壁,落差高達46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壁和最難的雪山攀登線路,有史以來,公認只有唯一一次通過這條岩壁 成功 登頂南迦帕爾巴特。那就是世界第一個完成所有14座8000米雪山攀登的“登山皇帝”、 意大利 人雷納德· 梅斯 納爾。但在1970年的這次致命攀登中, 梅斯 納爾失去了6個腳趾、幾個手指尖和自己至親的弟弟、從小一直以來相伴登山的根舍。
當兄弟倆出發去 巴基斯坦 前,母親把 梅斯 納爾拉到一邊,耳語道:“你會把根舍好好帶回我身邊,答應我?”
“一定的”他承諾道。(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 兄弟倆沿魯泊爾岩壁登上了南迦帕爾巴特峰頂,他們用的是最傳統的 阿爾卑斯山 式登山方式,不帶協作、不用繩索,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技術裝備去攻頂。年輕無畏和對 成功 的渴望使他們超越了自己的體能極限,完成了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
但登頂的狂喜只是短暫的,現在他們已精疲力竭,沒有繩子,無法進行保護,如果再從魯泊爾岩壁下撤,途中註定要發生滑墜。在8000米的高度,他們沒有露營設備,沒有羽絨衣,沒有氧氣,甚至沒有食品和水,度過了漫長而寒冷的一夜。 (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劇照)
在絕望中,他們第二天清晨從山峰另一側下撤。經過整整三天,他們到達了冰川區。 梅斯 納爾在前面探路,根舍卻沒有跟上來。巨大的雪崩沖了下來, 梅斯 納爾衝出了雪崩區,但馬上意識到:根舍還在雪崩區里,他被埋住了!
梅斯 納爾在冰封雪凍的冰川中用凍傷的手腳整整搜尋了一天一夜。後來也幾乎無力行走,只能磕磕絆絆,痛苦地移動。慶幸遇到了幾個伐木工人,把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這是 梅斯 納爾第一次的8000米雪山攀登,這次攀登奠定了他作為世界級登山家的榮耀,同時也是巨大的心理打擊、生存下來的自責與內疚,和別人對他可能是為了自己的攀登壯舉而放棄弟弟生命的質疑。
帶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傷痕, 梅斯 納爾重新開始了攀登。第二年,他重返南迦帕爾巴特峰尋找弟弟的遺體。在大本營,他夢見弟弟從冰川走下來,走入他的帳篷……兩年之後,他第三次來到南迦帕爾巴特峰,想單獨攀登,然而又失敗了。他無法對付眼前的幻覺,懼怕那山裡某些看不見的東西。
直到弟弟死亡的8年後,1978年, 梅斯 納爾第四次來到南迦帕爾巴特峰。他終於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每個個體的生命都可以單獨延續而放棄了同弟弟結伴而行的幻想。放下心結的他獨自一人無氧登上了南迦帕爾巴特峰,全程中隨身攜帶的技術裝備僅有冰鎬、冰爪、睡袋和帳篷。
“我第一次登頂南迦帕爾巴特的探險,使我體會到什麼是‘地獄’。第二次登頂南迦帕爾巴特,我被帶入‘天堂’——現在我認識了喜馬拉雅”。(《 梅斯 納爾自傳》) ( 梅斯 納爾與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里飾演年輕的兄弟倆的演員的合影)
這個故事,記錄在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和 梅斯 納爾的自傳中,讓我當時心跳加速、渾身顫慄。在這次K2之行,我執意要先來到南迦帕爾巴特,不僅是因為這裡的美好景色和對雪山的敬仰,更是希望在現場身臨其境來體會那種生存與毀滅、無懼與敬畏、絕望與希望、沉淪與重生的感覺。對我來說,這是南迦帕爾巴特之行的最大意義。
當我出發來 巴基斯坦 前,老婆很嚴肅地對我說:“我要你活著回來,好好的”。
“一定的”。我承諾道。
面朝南迦帕爾巴特,我內心默默地重覆著這句話。巨大的雪山在前方無言佇立,而我更加懂得必須懷有的敬畏。 最重要的,是你信守的初心和承諾“我選擇了攀登珠峰的征途,但上帝卻為我規划了另一條道路——經歷和發現我和桑迪間的心心相印,以及我人生的意義。上帝為我的人生下了何種旨意?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可以脫口而出了”。
——洛·卡西希克 《狂風過後——個幸存者的故事》
在出發K2之前的幾個月,我一直在看兩本書,都是描寫1996年珠峰山難的,一本是喬恩.克拉 庫爾 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電影《絕命海拔》的原著》,一本是洛·卡西希克的《狂風過後——個幸存者的故事》。這兩位作者都是當年那場著名山難中的羅布·霍爾團隊的幸存成員。《進入空氣稀薄地帶》讀得令人驚心動魄,而《狂風過後》卻更令我深思。
洛在出發之時,對妻子桑迪發誓,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 會安 全回家,親口給她講登山經歷的故事。經過六個星期的艱苦過程和最後十三小時的沖頂,洛當時距離珠峰峰頂的垂直距離只有122米,目標近在咫尺,但即是攻項 成功 卻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下撤了,是該放棄還是繼續攀登?洛在與另一個自己做鬥爭,內心兩個聲音此起彼伏、互不相讓。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下,洛聽從了內心的聲音,選擇了放棄攀登,返回營地。“在那種極端情況下,我唯一能聽到的只有心跳聲,所以那個聲音必定是來自心底。可是,那個讓我回頭的聲音不是我自己的聲音。”“那個心底的聲音就是桑迪的呼喚。”
狂風來臨,再強悍的人類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都是如此脆弱;狂風過後,不回頭的登山者生命永遠消逝了。而在狂風到來之前,對妻子的承諾,使洛在珠峰登頂的誘惑和放棄的痛苦掙扎中做出了抉擇。“那個答應要活著講故事的承諾戰勝了我內心的糾結,引導著我返回營地,從而輓救了我的生命”。愛給了洛攀登的勇氣和力量,更給了他活下去的信念和幸運。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選擇去遠方,是因為熱愛生活,希望用有限的生命,去做與眾不同的事情,去體驗更有意義的經歷,而不是用生命去冒險。戶外活動,當踏出第一步,很多時候就是欲望戰勝理智的行為,但平安歸來,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K2+南迦帕爾巴特峰徒步為團友做的留念:多吉、大濕、士玫、菡萏、笑笑、燕姐、慕紫。感謝一路的相伴。漫長的旅程、世界上氣候最惡劣的雪山腹地,總會使旅行留下一些遺憾。就把快樂留給回憶、把遺憾留在大山吧。“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期待我們有機會下次的行走) 附1:關於k2及本次徒步行程“K”:喀喇 昆侖山 脈,“2”:第二座在喀喇 昆侖山 脈被勘測考察的山峰。1856年 英國 探險隊遠距離觀測喀喇昆侖雪山群時,將其中5個主要山峰自西向東標記代號為K1到K5。K2,海拔8611米,世界第二高峰。 中國 稱為“ 喬戈里峰 ”,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但在國際並不通用。
K2是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之一,攀登死亡率達到27%(最初攀登時死亡率接近50%)。現在每年單獨一個春季登山季就能有超過800人登上珠峰,但自人類攀登雪山幾十年以來,總共登上 喬戈里峰 的只有300餘人。所以,K2的“K”又代表“King”,萬山之王;“2”則代表“世界第二”。
除 喬戈里峰 外,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就聳立在這裡方圓十幾公里的方寸之地內毗肩相鄰:K2(世界第二,8611米)、加舒 布魯姆 一峰(G1,8068米,世界第11)、布洛阿特峰(8047米,世界第12)、加舒 布魯姆 二峰(G2,8034米,世界第13)。另外,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末端的南迦帕爾巴特峰(8125米,世界第9)也同屬於斯卡杜—吉爾吉特地區,一般作為K2徒步的延展行程,這樣可以一次性看齊 巴基斯坦 境內的全部5座8000米雪山。
K2區域引人註目的不僅是8000米雪山, 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密集於此,6000米以上的更是數不勝數。因此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壯觀最密集的山嶽景觀。同時,這裡還有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山嶽冰川,除南 北極 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幾條冰川均孕育於此。K2徒步,不僅只是去見K2,也是看以K2為中心的諸多雪峰,行走世界最壯闊的山嶽冰川。可以說,巴爾托洛冰川是K2區域的靈魂,冰河是K2區域的血液,而有冰川冰河環繞的雪山則是K2徒步的精華。
巴基斯坦 k2徒步有三種走法:
一是K2 Base Camp徒步,只走到Concordia營地就原路返回,不翻越孔德戈羅埡口。如果沒有雪山攀登經驗、懼怕翻越埡口,或是埡口積雪無法翻越,適用這條路線(孔德戈羅埡口只能在6—9月四個月可能翻越)。
二是K2 Base Camp and Gondogoro La Circuit 徒步。到Concordia營地後翻越孔德戈羅埡口。但不到G1G2大本營。
三是Grand Base Camp and Gondogoro 環線徒步。要在K2和G1G2兩個5000米大本營露營,再翻越孔德戈羅埡口。
按原計劃,我們選擇的是難度最大的第三種:Grand Base Camp and Gondogoro 環線徒步,行程如下:
但由於遭遇暴風雪的原因,最後的行程如下(我們8名隊友有4名提前一天下撤,包括我,回撤路上原定4天半的行程用4天就走完了,所以比其他團友在斯卡杜多獃了一天半):
附2:關於k2徒步的難度這三年,我一年一條雪山線路,相繼走完了 西藏 珠峰東坡、 尼泊爾 EBC、 巴基斯坦 k2。這三條世界級徒步線路,分別代表了雪山的不同極致風光,如果比較難度的話,個人感受:
珠峰東坡無疑是難度最低的,雖然網上說:“行走珠峰東坡,你要麼成為骨灰,要麼成為骨灰級玩家”,實際上,珠峰東坡全程不超過80公里,基本上每天徒步不過10公里,只要不高反,基本就是一趟吃喝玩樂之行了,把它作為雪山徒步入門線路,是個不錯的選擇。 (自拍於珠峰東坡措學仁瑪)
EBC與K2誰更難,這個還真不好下結論。我更同意一個觀點:很多人高估了K2的難度,而低估了EBC的難度。
EBC的難度在於海拔與爬升。從 盧卡拉 開始到EBC大本營為止來回的話,單純一條溝徒步長度130公里,累計海拔爬升有 7000米。如果走EBC + gokyo大環線甚至三埡口連穿的超級大環線的話,徒步長度可以到200公里,累計海拔爬升可以達到萬米。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除了徒步之外還要在凌晨或日落爬那幾個觀景平臺(kala patthar、chunkhung ri 、gokyo ri),絕非易事。 (自拍於EBC徒步丁波切路上)
K2的難度在於道路難走,冰川石頭路非常煩人。孔德戈羅埡口也很危險(攀登強度是一方面,更加要小心的是攀登時的冰裂縫和下山時可能的滑墜及落石)。但K2的海拔爬升只有EBC的一半,每天的攝影點也離營地不遠,所以這次我自己感覺:K2虐過EBC,EBC強度大過K2。
當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如果喜歡徒步,這三條世界級徒步路線,人生若有機會,都應該去走一走。
附3:關於安全去到 巴基斯坦 之前,最擔心的肯定是安全因素。關於 巴基斯坦 的負面新聞實在太多了,塔利班、激進武裝、印巴交火…..在許多人心目中, 巴基斯坦 是一個與 敘利亞 、 阿富汗 類似的戰火紛飛的國家。
確實, 巴基斯坦 並不是個太平的國家,平靜之下暗流洶涌、危險潛伏。 ↑伊斯蘭堡 我們在 伊斯蘭堡 的酒店,進出都過安檢門,警衛荷槍實彈,門口的崗哨更架著機關槍。 南迦帕爾巴特峰路上,與老警察合影,生平第一次摸衝鋒槍。 高度戒備的斯卡杜機場,我與士兵的合影。
但實際上,在 巴基斯坦 的日子里,卻是我心態最放鬆的一段旅行, 巴基斯坦 人熱情、純樸,以及對 中國 人的友好,這種感覺是我在其他地方從未體驗過的。 吉爾吉特的街頭小男孩。這裡的孩子們都有著大大亮亮的眼睛和純真的笑容。 ↑伊斯蘭堡 伊斯蘭堡 費薩爾清真寺,不停地被合影,享受了把superstar的癮。 街頭一面之緣的斯卡杜的警察,主動請我們去茶館喝茶,這是巴爾蒂斯坦人招待尊貴客人的禮儀。 K2徒步路上遇到的 巴基斯坦 女驢友,和我一起擺心形,她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答曰:“This is the sign of great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Pakistan。”
當看著南迦帕爾巴特,我總是有種在 西藏 和 尼泊爾 看見卓奧友峰的感覺,這兩座雪山,看起來都是如此慈靜祥和。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覺,最初所有人都曾以為南迦帕爾巴特與卓奧友一樣,是最容易攀登的8000米級山峰。
誰也沒想到,當人們一旦靠近,這座雪山馬上就露出了它猙獰的另一面,成了讓人聽之色變的“食人峰”、“惡魔山”。1953年對它的首次登頂,只有一人站在了頂峰,卻付出了11名隊員和15名協作的生命代價,這簡直就是一場雪山與人類的戰爭,山仍在那裡,不減不滅,而人類只有幸存者,沒有勝利者。在1990年之前,南迦帕爾巴特的攀登死亡率高達駭人的77%,高居所有8000米雪山之首,這意味著每一個 成功 登頂的登山者背後,差不多就同時獻祭出了另一個人的生命。 從我們的客棧出發,徒步只要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南迦帕爾巴特大本營。一路鬆林依依、流水淙淙,一派 瑞士 風光。 這是南迦帕爾巴特峰的魯泊爾岩壁,落差高達46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壁和最難的雪山攀登線路,有史以來,公認只有唯一一次通過這條岩壁 成功 登頂南迦帕爾巴特。那就是世界第一個完成所有14座8000米雪山攀登的“登山皇帝”、 意大利 人雷納德· 梅斯 納爾。但在1970年的這次致命攀登中, 梅斯 納爾失去了6個腳趾、幾個手指尖和自己至親的弟弟、從小一直以來相伴登山的根舍。
當兄弟倆出發去 巴基斯坦 前,母親把 梅斯 納爾拉到一邊,耳語道:“你會把根舍好好帶回我身邊,答應我?”
“一定的”他承諾道。(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 兄弟倆沿魯泊爾岩壁登上了南迦帕爾巴特峰頂,他們用的是最傳統的 阿爾卑斯山 式登山方式,不帶協作、不用繩索,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技術裝備去攻頂。年輕無畏和對 成功 的渴望使他們超越了自己的體能極限,完成了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
但登頂的狂喜只是短暫的,現在他們已精疲力竭,沒有繩子,無法進行保護,如果再從魯泊爾岩壁下撤,途中註定要發生滑墜。在8000米的高度,他們沒有露營設備,沒有羽絨衣,沒有氧氣,甚至沒有食品和水,度過了漫長而寒冷的一夜。 (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劇照)
在絕望中,他們第二天清晨從山峰另一側下撤。經過整整三天,他們到達了冰川區。 梅斯 納爾在前面探路,根舍卻沒有跟上來。巨大的雪崩沖了下來, 梅斯 納爾衝出了雪崩區,但馬上意識到:根舍還在雪崩區里,他被埋住了!
梅斯 納爾在冰封雪凍的冰川中用凍傷的手腳整整搜尋了一天一夜。後來也幾乎無力行走,只能磕磕絆絆,痛苦地移動。慶幸遇到了幾個伐木工人,把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這是 梅斯 納爾第一次的8000米雪山攀登,這次攀登奠定了他作為世界級登山家的榮耀,同時也是巨大的心理打擊、生存下來的自責與內疚,和別人對他可能是為了自己的攀登壯舉而放棄弟弟生命的質疑。
帶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傷痕, 梅斯 納爾重新開始了攀登。第二年,他重返南迦帕爾巴特峰尋找弟弟的遺體。在大本營,他夢見弟弟從冰川走下來,走入他的帳篷……兩年之後,他第三次來到南迦帕爾巴特峰,想單獨攀登,然而又失敗了。他無法對付眼前的幻覺,懼怕那山裡某些看不見的東西。
直到弟弟死亡的8年後,1978年, 梅斯 納爾第四次來到南迦帕爾巴特峰。他終於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每個個體的生命都可以單獨延續而放棄了同弟弟結伴而行的幻想。放下心結的他獨自一人無氧登上了南迦帕爾巴特峰,全程中隨身攜帶的技術裝備僅有冰鎬、冰爪、睡袋和帳篷。
“我第一次登頂南迦帕爾巴特的探險,使我體會到什麼是‘地獄’。第二次登頂南迦帕爾巴特,我被帶入‘天堂’——現在我認識了喜馬拉雅”。(《 梅斯 納爾自傳》) ( 梅斯 納爾與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里飾演年輕的兄弟倆的演員的合影)
這個故事,記錄在電影《南迦帕爾巴特峰》和 梅斯 納爾的自傳中,讓我當時心跳加速、渾身顫慄。在這次K2之行,我執意要先來到南迦帕爾巴特,不僅是因為這裡的美好景色和對雪山的敬仰,更是希望在現場身臨其境來體會那種生存與毀滅、無懼與敬畏、絕望與希望、沉淪與重生的感覺。對我來說,這是南迦帕爾巴特之行的最大意義。
當我出發來 巴基斯坦 前,老婆很嚴肅地對我說:“我要你活著回來,好好的”。
“一定的”。我承諾道。
面朝南迦帕爾巴特,我內心默默地重覆著這句話。巨大的雪山在前方無言佇立,而我更加懂得必須懷有的敬畏。 最重要的,是你信守的初心和承諾“我選擇了攀登珠峰的征途,但上帝卻為我規划了另一條道路——經歷和發現我和桑迪間的心心相印,以及我人生的意義。上帝為我的人生下了何種旨意?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可以脫口而出了”。
——洛·卡西希克 《狂風過後——個幸存者的故事》
在出發K2之前的幾個月,我一直在看兩本書,都是描寫1996年珠峰山難的,一本是喬恩.克拉 庫爾 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電影《絕命海拔》的原著》,一本是洛·卡西希克的《狂風過後——個幸存者的故事》。這兩位作者都是當年那場著名山難中的羅布·霍爾團隊的幸存成員。《進入空氣稀薄地帶》讀得令人驚心動魄,而《狂風過後》卻更令我深思。
洛在出發之時,對妻子桑迪發誓,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 會安 全回家,親口給她講登山經歷的故事。經過六個星期的艱苦過程和最後十三小時的沖頂,洛當時距離珠峰峰頂的垂直距離只有122米,目標近在咫尺,但即是攻項 成功 卻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下撤了,是該放棄還是繼續攀登?洛在與另一個自己做鬥爭,內心兩個聲音此起彼伏、互不相讓。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下,洛聽從了內心的聲音,選擇了放棄攀登,返回營地。“在那種極端情況下,我唯一能聽到的只有心跳聲,所以那個聲音必定是來自心底。可是,那個讓我回頭的聲音不是我自己的聲音。”“那個心底的聲音就是桑迪的呼喚。”
狂風來臨,再強悍的人類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都是如此脆弱;狂風過後,不回頭的登山者生命永遠消逝了。而在狂風到來之前,對妻子的承諾,使洛在珠峰登頂的誘惑和放棄的痛苦掙扎中做出了抉擇。“那個答應要活著講故事的承諾戰勝了我內心的糾結,引導著我返回營地,從而輓救了我的生命”。愛給了洛攀登的勇氣和力量,更給了他活下去的信念和幸運。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選擇去遠方,是因為熱愛生活,希望用有限的生命,去做與眾不同的事情,去體驗更有意義的經歷,而不是用生命去冒險。戶外活動,當踏出第一步,很多時候就是欲望戰勝理智的行為,但平安歸來,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K2+南迦帕爾巴特峰徒步為團友做的留念:多吉、大濕、士玫、菡萏、笑笑、燕姐、慕紫。感謝一路的相伴。漫長的旅程、世界上氣候最惡劣的雪山腹地,總會使旅行留下一些遺憾。就把快樂留給回憶、把遺憾留在大山吧。“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期待我們有機會下次的行走) 附1:關於k2及本次徒步行程“K”:喀喇 昆侖山 脈,“2”:第二座在喀喇 昆侖山 脈被勘測考察的山峰。1856年 英國 探險隊遠距離觀測喀喇昆侖雪山群時,將其中5個主要山峰自西向東標記代號為K1到K5。K2,海拔8611米,世界第二高峰。 中國 稱為“ 喬戈里峰 ”,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但在國際並不通用。
K2是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之一,攀登死亡率達到27%(最初攀登時死亡率接近50%)。現在每年單獨一個春季登山季就能有超過800人登上珠峰,但自人類攀登雪山幾十年以來,總共登上 喬戈里峰 的只有300餘人。所以,K2的“K”又代表“King”,萬山之王;“2”則代表“世界第二”。
除 喬戈里峰 外,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就聳立在這裡方圓十幾公里的方寸之地內毗肩相鄰:K2(世界第二,8611米)、加舒 布魯姆 一峰(G1,8068米,世界第11)、布洛阿特峰(8047米,世界第12)、加舒 布魯姆 二峰(G2,8034米,世界第13)。另外,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末端的南迦帕爾巴特峰(8125米,世界第9)也同屬於斯卡杜—吉爾吉特地區,一般作為K2徒步的延展行程,這樣可以一次性看齊 巴基斯坦 境內的全部5座8000米雪山。
K2區域引人註目的不僅是8000米雪山, 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密集於此,6000米以上的更是數不勝數。因此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壯觀最密集的山嶽景觀。同時,這裡還有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山嶽冰川,除南 北極 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幾條冰川均孕育於此。K2徒步,不僅只是去見K2,也是看以K2為中心的諸多雪峰,行走世界最壯闊的山嶽冰川。可以說,巴爾托洛冰川是K2區域的靈魂,冰河是K2區域的血液,而有冰川冰河環繞的雪山則是K2徒步的精華。
巴基斯坦 k2徒步有三種走法:
一是K2 Base Camp徒步,只走到Concordia營地就原路返回,不翻越孔德戈羅埡口。如果沒有雪山攀登經驗、懼怕翻越埡口,或是埡口積雪無法翻越,適用這條路線(孔德戈羅埡口只能在6—9月四個月可能翻越)。
二是K2 Base Camp and Gondogoro La Circuit 徒步。到Concordia營地後翻越孔德戈羅埡口。但不到G1G2大本營。
三是Grand Base Camp and Gondogoro 環線徒步。要在K2和G1G2兩個5000米大本營露營,再翻越孔德戈羅埡口。
按原計劃,我們選擇的是難度最大的第三種:Grand Base Camp and Gondogoro 環線徒步,行程如下:
但由於遭遇暴風雪的原因,最後的行程如下(我們8名隊友有4名提前一天下撤,包括我,回撤路上原定4天半的行程用4天就走完了,所以比其他團友在斯卡杜多獃了一天半):
附2:關於k2徒步的難度這三年,我一年一條雪山線路,相繼走完了 西藏 珠峰東坡、 尼泊爾 EBC、 巴基斯坦 k2。這三條世界級徒步線路,分別代表了雪山的不同極致風光,如果比較難度的話,個人感受:
珠峰東坡無疑是難度最低的,雖然網上說:“行走珠峰東坡,你要麼成為骨灰,要麼成為骨灰級玩家”,實際上,珠峰東坡全程不超過80公里,基本上每天徒步不過10公里,只要不高反,基本就是一趟吃喝玩樂之行了,把它作為雪山徒步入門線路,是個不錯的選擇。 (自拍於珠峰東坡措學仁瑪)
EBC與K2誰更難,這個還真不好下結論。我更同意一個觀點:很多人高估了K2的難度,而低估了EBC的難度。
EBC的難度在於海拔與爬升。從 盧卡拉 開始到EBC大本營為止來回的話,單純一條溝徒步長度130公里,累計海拔爬升有 7000米。如果走EBC + gokyo大環線甚至三埡口連穿的超級大環線的話,徒步長度可以到200公里,累計海拔爬升可以達到萬米。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除了徒步之外還要在凌晨或日落爬那幾個觀景平臺(kala patthar、chunkhung ri 、gokyo ri),絕非易事。 (自拍於EBC徒步丁波切路上)
K2的難度在於道路難走,冰川石頭路非常煩人。孔德戈羅埡口也很危險(攀登強度是一方面,更加要小心的是攀登時的冰裂縫和下山時可能的滑墜及落石)。但K2的海拔爬升只有EBC的一半,每天的攝影點也離營地不遠,所以這次我自己感覺:K2虐過EBC,EBC強度大過K2。
當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如果喜歡徒步,這三條世界級徒步路線,人生若有機會,都應該去走一走。
附3:關於安全去到 巴基斯坦 之前,最擔心的肯定是安全因素。關於 巴基斯坦 的負面新聞實在太多了,塔利班、激進武裝、印巴交火…..在許多人心目中, 巴基斯坦 是一個與 敘利亞 、 阿富汗 類似的戰火紛飛的國家。
確實, 巴基斯坦 並不是個太平的國家,平靜之下暗流洶涌、危險潛伏。 ↑伊斯蘭堡 我們在 伊斯蘭堡 的酒店,進出都過安檢門,警衛荷槍實彈,門口的崗哨更架著機關槍。 南迦帕爾巴特峰路上,與老警察合影,生平第一次摸衝鋒槍。 高度戒備的斯卡杜機場,我與士兵的合影。
但實際上,在 巴基斯坦 的日子里,卻是我心態最放鬆的一段旅行, 巴基斯坦 人熱情、純樸,以及對 中國 人的友好,這種感覺是我在其他地方從未體驗過的。 吉爾吉特的街頭小男孩。這裡的孩子們都有著大大亮亮的眼睛和純真的笑容。 ↑伊斯蘭堡 伊斯蘭堡 費薩爾清真寺,不停地被合影,享受了把superstar的癮。 街頭一面之緣的斯卡杜的警察,主動請我們去茶館喝茶,這是巴爾蒂斯坦人招待尊貴客人的禮儀。 K2徒步路上遇到的 巴基斯坦 女驢友,和我一起擺心形,她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答曰:“This is the sign of great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Paki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