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去乞力馬扎羅,擁吻非洲之巔】——威士忌路線,含旅行社的選擇攻略,續肯尼亞+坦桑尼亞游獵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這些麵包,大概只是今天的用量吧!畢竟,除了我們,挑夫和嚮導也要吃飯呀!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看到另一端嗷嗷待哺的我們的隊員了嗎?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即便是在雨林中露天午餐,該講究的一點也不能少,麵包和水果裝盤之後,還要用保鮮膜包好。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人多力量大,半個小時之後,我們的午餐基本上就緒了。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餐食已經擺好了,本來是想自己動手的,立刻被小黑制止。雖然這是在野外,但服務一點都不馬虎。小黑當著我們的面,把餐盤又用紙巾擦了一遍。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就是我們的waiter。只不過此時,他還沒有穿上他正式的waiter服裝 不需我們動手,有專人負責盛湯。這種貴族式服務,還真有些不大適應。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如此簡陋的條件,還能做出 坦桑尼亞 的特色炸角,也是令我折服不已的。
炸角,是 坦桑尼亞 當地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食物。有皮兒有餡兒,這種吃法在 中國 很常見,只不過 中國 人是包成餃子,而坦桑人把它包成三角狀; 中國 人習慣水煮,坦桑人習慣煎炸。炸角的做法比較簡單,將餡料(主要是肉丁),煸熟之後包入麵皮中,然後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再撈出,晾涼了即可食用。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這是我們唯一的一次露餐,以後的每一餐都是在帳篷里了。相比於剛剛令我垂涎欲滴的大帳篷,我貌似更喜歡這種露天的形式。或許,這樣才更貼近自然吧!
仔細想來,吃飯的形式,其實同人多人少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假如你是一個人,不管哪家旅行社,大概也不會在途中為你一個人支起一張桌子,搭起一頂帳篷吧!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吃飯+休息一共一個小時,15:30,我們把爛攤子留給了挑夫,繼續上路。
雖然海拔在不斷攀升,但沿途依然都是拔地參天的樹木,色彩繽紛的野花,清新撲鼻的“綠”味,一時間忘記了是在爬山,感覺是在郊游一般。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因為拍照,總會落下隊伍,因為落下,得以和Johnson單獨相處——押後的嚮導,永遠會站在一旁等著最後一個隊員,即使你需要拍照很久,他也會在你身邊,笑容可掬地等候,而從不催促。
從Johnson那裡得知,每一名嚮導都是從挑夫或者廚師乾起的,經過多年的磨礪和學習,通過考試合格,才能轉正成為一名正式的嚮導。嚮導的登山經驗豐富,懂得救援知識,英語流利,善於同全世界的人溝通。雖然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坦桑,登山嚮導可以算是一項收入頗豐的職業了!
我不禁看了看從身邊不時走過的挑夫,他們質朴,寡言,有的人或許一輩子只能是挑夫,而有的人經過努力,或許會成為嚮導;我再偷著瞧了瞧身邊的Johnson,他陽光,開朗。雖然都是黑皮膚,但氣質果然有些不一樣。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看看Johnson夠不夠陽光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每一次落後,都會一溜小跑,去追上前面的隊伍;想拍一張正面的照片,又要一溜小跑,到隊伍的前面去等待。第一次感受到“Pole Pole”的重要性。雖然海拔還沒有超過3000,但疾步快走真的會氣喘,而慢慢踱步,真的不會有任何不適。漸漸地,我真正的Pole Pole下來——即便落後了,也不跑著去追趕隊伍了,迎面的照片,沒有就沒有吧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難得三名嚮導同框。自左至右,黑色皮膚的,依次是 Enock、Johnson、Sadam。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這時候的女兒,同Sadam還不熟悉,累了的時候,會偷偷地拽著Sadam的書包帶子。到了後面的幾天,Sadam幾乎成了女兒的專屬嚮導,在女兒高反嚴重,最最艱難的時候,一直是Sadam陪在她的身邊。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18點,迎面跑來幾名我們的挑夫,他們什麼時候超過我們的,我們竟全然不知。挑夫們接過我們的背包,折返。這意味著——我們的營地已經近在眼前了。
一個小的細節,讓我看到了登山團隊其實也有等級制度。挑夫們接過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背包,嚮導的大背包也會一併接過去。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第一天結束,So easy】到達營地,這樣的一張打卡照片是必須的。殊不知,到後面的幾天,我連在標誌牌這裡拍照的力氣都沒有了。 ↑Machame Hut ↑Machame Hut 威士忌路線全程都要住帳篷,但每個營地都有2個非移動性的房子,一個是衛生間,一個是簽到處,應該也是營地的管理處吧!
簽到,也是到達營地之後,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據說一定要親力親為,便於公園的整體管理,便於知道當天有沒有人失蹤。但是,到後面的幾天,我壓根再也沒有簽過到。不知道是嚮導代簽了,還是漏簽了也無所謂。 ↑Machame Hut ↑Machame Hut 手機可以在這裡充電,每次5美元。 ↑Machame Hut 這些帳篷,我揣測應該是 瑞典 團隊的。他們早於我們出發,卻被我們遠遠地落在了後面——人太多的劣勢。 ↑Machame Hut 別人家,散落在林間的帳篷—— ↑Machame Hut 我們家,獨居一偶的帳篷—— ↑Machame Hut 在三頂帳篷旁邊,是我們的餐廳帳篷。餐廳的旁邊放著由水桶改造的簡易的出水裝置,waiter告訴我們可以在這裡洗手。水是溫的,竟然還有洗手液,沒敢擠太多,擔心沖洗的時候會浪費太多的水資源。雖然可以在附近取水,但畢竟還是靠人力背過來的。
水桶並不是保溫的,但晚上和次日早上洗漱的時候,每次打開水龍頭,流出來的總是溫水。或許,一直有一個天使,在某一個角落,默默地關心著我們,悄無聲息,卻無處不在。 ↑Machame Hut 帳篷里,擺滿了各種飲品,有紅茶、咖啡、美祿、奶粉、砂糖……熱水也已經備好,最最意外的是:居然還有爆米花。 ↑Machame Hut Machame營地的海拔是2835米,不算高,但晚上真的可以感覺到寒冷。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千萬不能感冒,我們陸續套上了抓絨外套。這也是日後不能再露餐的主要原因。今天還沒結束,我們就已經想念中午的那次露營午餐了。 ↑Machame Hut 摸黑給我們準備晚餐的挑夫們。 ↑Machame Hut 從今晚開始,我們的waiter正式上線了。只要是在營地,他就永遠是這身裝扮。除了侍候我們吃飯,還負責給我們的杯子灌水、每天的morning call……總之,在營地有任何問題,直接找waiter就好了。
我們的waiter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人,他懂英語卻木訥寡言。他很少笑,在我們面前永遠是一張沒有表情的一成不變的臉,但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到營地的第一晚,靚女的皮帶壞掉了,找到waiter來幫忙,都不知道他是如何神通地幫靚女搞到了一條新皮帶過來(我嚴重懷疑是他貢獻了自己的皮帶,然後自己用繩子之類的替代品)
不覺有些感到惋惜,他這樣的人,太淳樸,太老實,不善言辭,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做嚮導了。
↑Machame Hut 你看,人的惰性就是這樣養成的。晚餐時,我們已經習慣了坐享其成。飯菜已經就緒,我們就安心地坐在那裡,等著waiter給我們裝盤盛飯。 ↑Machame Hut 今天的晚餐是 意大利 面。
炸角,是 坦桑尼亞 當地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食物。有皮兒有餡兒,這種吃法在 中國 很常見,只不過 中國 人是包成餃子,而坦桑人把它包成三角狀; 中國 人習慣水煮,坦桑人習慣煎炸。炸角的做法比較簡單,將餡料(主要是肉丁),煸熟之後包入麵皮中,然後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再撈出,晾涼了即可食用。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這是我們唯一的一次露餐,以後的每一餐都是在帳篷里了。相比於剛剛令我垂涎欲滴的大帳篷,我貌似更喜歡這種露天的形式。或許,這樣才更貼近自然吧!
仔細想來,吃飯的形式,其實同人多人少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假如你是一個人,不管哪家旅行社,大概也不會在途中為你一個人支起一張桌子,搭起一頂帳篷吧!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吃飯+休息一共一個小時,15:30,我們把爛攤子留給了挑夫,繼續上路。
雖然海拔在不斷攀升,但沿途依然都是拔地參天的樹木,色彩繽紛的野花,清新撲鼻的“綠”味,一時間忘記了是在爬山,感覺是在郊游一般。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因為拍照,總會落下隊伍,因為落下,得以和Johnson單獨相處——押後的嚮導,永遠會站在一旁等著最後一個隊員,即使你需要拍照很久,他也會在你身邊,笑容可掬地等候,而從不催促。
從Johnson那裡得知,每一名嚮導都是從挑夫或者廚師乾起的,經過多年的磨礪和學習,通過考試合格,才能轉正成為一名正式的嚮導。嚮導的登山經驗豐富,懂得救援知識,英語流利,善於同全世界的人溝通。雖然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坦桑,登山嚮導可以算是一項收入頗豐的職業了!
我不禁看了看從身邊不時走過的挑夫,他們質朴,寡言,有的人或許一輩子只能是挑夫,而有的人經過努力,或許會成為嚮導;我再偷著瞧了瞧身邊的Johnson,他陽光,開朗。雖然都是黑皮膚,但氣質果然有些不一樣。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看看Johnson夠不夠陽光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每一次落後,都會一溜小跑,去追上前面的隊伍;想拍一張正面的照片,又要一溜小跑,到隊伍的前面去等待。第一次感受到“Pole Pole”的重要性。雖然海拔還沒有超過3000,但疾步快走真的會氣喘,而慢慢踱步,真的不會有任何不適。漸漸地,我真正的Pole Pole下來——即便落後了,也不跑著去追趕隊伍了,迎面的照片,沒有就沒有吧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難得三名嚮導同框。自左至右,黑色皮膚的,依次是 Enock、Johnson、Sadam。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這時候的女兒,同Sadam還不熟悉,累了的時候,會偷偷地拽著Sadam的書包帶子。到了後面的幾天,Sadam幾乎成了女兒的專屬嚮導,在女兒高反嚴重,最最艱難的時候,一直是Sadam陪在她的身邊。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18點,迎面跑來幾名我們的挑夫,他們什麼時候超過我們的,我們竟全然不知。挑夫們接過我們的背包,折返。這意味著——我們的營地已經近在眼前了。
一個小的細節,讓我看到了登山團隊其實也有等級制度。挑夫們接過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背包,嚮導的大背包也會一併接過去。 ↑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 【第一天結束,So easy】到達營地,這樣的一張打卡照片是必須的。殊不知,到後面的幾天,我連在標誌牌這裡拍照的力氣都沒有了。 ↑Machame Hut ↑Machame Hut 威士忌路線全程都要住帳篷,但每個營地都有2個非移動性的房子,一個是衛生間,一個是簽到處,應該也是營地的管理處吧!
簽到,也是到達營地之後,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據說一定要親力親為,便於公園的整體管理,便於知道當天有沒有人失蹤。但是,到後面的幾天,我壓根再也沒有簽過到。不知道是嚮導代簽了,還是漏簽了也無所謂。 ↑Machame Hut ↑Machame Hut 手機可以在這裡充電,每次5美元。 ↑Machame Hut 這些帳篷,我揣測應該是 瑞典 團隊的。他們早於我們出發,卻被我們遠遠地落在了後面——人太多的劣勢。 ↑Machame Hut 別人家,散落在林間的帳篷—— ↑Machame Hut 我們家,獨居一偶的帳篷—— ↑Machame Hut 在三頂帳篷旁邊,是我們的餐廳帳篷。餐廳的旁邊放著由水桶改造的簡易的出水裝置,waiter告訴我們可以在這裡洗手。水是溫的,竟然還有洗手液,沒敢擠太多,擔心沖洗的時候會浪費太多的水資源。雖然可以在附近取水,但畢竟還是靠人力背過來的。
水桶並不是保溫的,但晚上和次日早上洗漱的時候,每次打開水龍頭,流出來的總是溫水。或許,一直有一個天使,在某一個角落,默默地關心著我們,悄無聲息,卻無處不在。 ↑Machame Hut 帳篷里,擺滿了各種飲品,有紅茶、咖啡、美祿、奶粉、砂糖……熱水也已經備好,最最意外的是:居然還有爆米花。 ↑Machame Hut Machame營地的海拔是2835米,不算高,但晚上真的可以感覺到寒冷。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千萬不能感冒,我們陸續套上了抓絨外套。這也是日後不能再露餐的主要原因。今天還沒結束,我們就已經想念中午的那次露營午餐了。 ↑Machame Hut 摸黑給我們準備晚餐的挑夫們。 ↑Machame Hut 從今晚開始,我們的waiter正式上線了。只要是在營地,他就永遠是這身裝扮。除了侍候我們吃飯,還負責給我們的杯子灌水、每天的morning call……總之,在營地有任何問題,直接找waiter就好了。
我們的waiter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人,他懂英語卻木訥寡言。他很少笑,在我們面前永遠是一張沒有表情的一成不變的臉,但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到營地的第一晚,靚女的皮帶壞掉了,找到waiter來幫忙,都不知道他是如何神通地幫靚女搞到了一條新皮帶過來(我嚴重懷疑是他貢獻了自己的皮帶,然後自己用繩子之類的替代品)
不覺有些感到惋惜,他這樣的人,太淳樸,太老實,不善言辭,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做嚮導了。
↑Machame Hut 你看,人的惰性就是這樣養成的。晚餐時,我們已經習慣了坐享其成。飯菜已經就緒,我們就安心地坐在那裡,等著waiter給我們裝盤盛飯。 ↑Machame Hut 今天的晚餐是 意大利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