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馬來西亞18日自由行(附詳細交通住宿購物吃榴蓮攻略)


最後一天的安排是阿勇河漂流與 巴釐島 特色SPA。 巴釐島 漂流久負盛名,號稱是五星級的漂流,不僅刺激有趣,沿途的風景更是讓人心馳神往,甚至連奧 巴馬 也來體驗過,更是對其贊不絕口。阿勇河也叫愛詠河,位於 巴釐島 烏布區西郊,全長11公里,整條路線上有22處激流點,一路下來用時約2小時,水流相對較緩,水質一般,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漂流途中兩岸迎面而來的風光景緻。整個漂流路線中,不僅有青翠茂盛的熱帶雨林、水花飛濺的美麗瀑布,也有遼闊的田野和神秘陰森的洞穴,兩岸風景迭出,猶如畫捲般一幅幅展現出來,讓人目眩神迷。



之後我們又去做了SPA,當我們提起SPA的時候,想起的可能還是 泰國 踩背等把你弄得嗷嗷叫的“粗魯”泰式按摩,但當你體驗過 巴釐島 按摩後就是另一番感受了, 巴釐島 的按摩十分溫柔,全程做下來2個多小時,全身心放鬆,皮膚也變得水嫩光滑。其實你可能不知道,早在十三世紀, 巴釐島 人就懂得用天然芳草、香料的植物特性來排除體內毒素,促進血液循環,用來保持肌膚的柔嫩、光滑;通過冥想、呼吸和身心運動來啟動體內原始能量,增進身體平衡,恢複活力,抗老回春。如今, 巴釐島 這些傳統方法被大量融入現代SPA過程中,成為膾炙人口的地域特色, 巴釐島 擁有世界上最傳統的SPA方式,因此而有 “SPA天堂”的美稱。 巴釐島 傳統式的SPA完全使用當地自然的植物及花卉作為主要原料,你會在其中發現很多可以作為食物的原料, 比如 :八角、椰子、綠豆等等,沒有丁點化學物質添加其中。 當地人常用糯米粉、薑粉等作為去角質粉,便於後面步驟使用的天然芳療精油吸收。
各國的按摩方式,因各自的文化各有不同, 中國 主要是以按壓、拍打、推拿穴道的方式, 泰國 則是以拉扯筋骨的方式, 巴釐島 則以非常溫柔的方式,讓人不會有酸、脹、痛等不良感覺,用手指、手臂、手腕甚至指關節等部位對受療者身體各處實施按摩,同時在音樂節奏的配合下,以一種緩慢而富有韻律的手法將特別調製而成的精油推入。
最後一天就這樣在充實的旅途中結束了,晚上吃了散伙飯後,小伙伴們乘飛機離開了 巴釐島 ,我找了間酒店住下,準備開始一個人的自由行。 日惹 (8月21~25日)早上起床後直接退房,背上行囊徒步前往2公里處的超市,因為要趕下午2點的飛機去 日惹 ,我想利用最後一點時間去超市買點伴手禮,途中經過一處景點,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塔,只看到很多人在這裡拍婚紗照,問售票員也語言不通(當地會英語的不多)

8月27日
早上起來後在酒店門口的路邊攤解決了早餐,印尼的早餐很獨特,幾乎所有人都是湯泡飯,裡面有粉絲,豆腐皮,雞肉等食材,可能因為加入了當地特有的香料,味道獨特又好吃,桌子上還有油炸的類似於薄脆的小食,一串串的是雞內臟,沾上沙爹醬吃。這裡的人因為絕大多數都是伊斯蘭教徒,所以幾乎看不到豬肉,大街小巷清一色都是雞肉做成的食物,最常見的就是炸雞和咖喱雞,可能是因為牛肉比較貴的緣故,當地人看上去只吃雞肉。
公元18世紀的兩份古爪哇語手稿記錄了一樁和佛塔相關的災難;根據爪哇歷史傳說,佛塔導致公元1709年一位針對 馬塔蘭 國王的謀反者死亡。在 馬塔蘭 歷史傳說中,佛塔和 日惹 蘇丹 國一位王子的悲劇被關聯起來。這位王子無視禁忌,帶走了 婆羅浮屠 一個舍利塔中名為“牢籠中的武士”的雕像。他回到王宮即暴病,一天后身亡。
荷蘭 行政長官Hartmann最終發掘了整座佛塔。他對 婆羅浮屠 的興趣大多來自個人。然而Hartmann沒有記錄他的勘察活動,即便傳說他發現了主舍利塔中的大佛,至今為止主舍利塔空空如也。1842年Hartmann勘察了主佛塔,但人們不知道他發現了什麼。後來 荷蘭 東 印度 政府委任工程師F.C. Wilsen前往勘探,他在1853年的報告中提到一尊百倍於 婆羅浮屠 其它佛像的大佛。後來佛塔的一些浮雕和裝飾物不時被竊賊 和順 手牽羊的游客偷走。
婆羅浮屠 是作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從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靈深處。塔基是一個正方形,邊長大約118米。這座塔共九層,下麵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佛塔的建築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約5萬5千立方米石料。這些石料被切成合適的大小,由人工運至建築地點。石塊之間用榫卯連接。建築完工之後工匠們在石塊上刻下浮雕。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適應當地的暴雨。為防積水,每個角上都有裝飾著滴水嘴獸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個這樣的排水孔。
婆羅浮屠 和其它同類的建築有很大的差異。它被建於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過建築工藝和爪哇的其它廟宇相似。由於它的實心結構和類似金字塔的造型,人們起初認為 婆羅浮屠 是一座舍利塔,而不是廟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時也僅僅是一種虔誠的標誌。而廟宇則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並且給信徒參觀朝拜。然而從 婆羅浮屠 的精心設計和建造來看,它事實上是一座廟宇。 婆羅浮屠 的臺階和走廊引導信徒們拾級而上,直至頂層。 婆羅浮屠 的每一層都代表著修煉的一個境界。信徒們的朝拜路線裝飾著象徵佛教 大千世界的各種圖案。佛塔的三個部分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煉境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塔基代表欲界,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色界的細緻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徵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婆羅浮屠 有大約兩千六百七十塊浮雕,其中一千四百六十塊敘事浮雕、一千兩百一十二塊裝飾浮雕,覆蓋了建築的立面和迴廊。浮雕的總面積達兩千五百平方米,分佈於隱藏的塔基和塔身。 敘事浮雕被分為十一組,環繞整座建築,總長三公里。第一組浮雕在隱藏的塔基中,其餘十組從 婆羅浮屠 東門開始分佈於塔身的下麵四層。牆上的敘事浮雕順時針分佈,而迴廊上的反方向分佈。這種分佈方式符合佛教徒朝拜聖跡時的右旋禮:信徒順時針繞行,而聖跡常在右側。
1885年人們在塔基的下麵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部分。這部分隱藏的塔基里刻有浮雕,其中的160幅描繪了真實的欲界。現存的浮雕上有簡短的銘文,似乎是給雕刻師的指示和描繪要雕刻的場景。人們起初認為隱藏的塔基是為了防止山體下沉。另一種理論根據 印度 古代一本關於建築和城市規劃的著作Vastu Shastra認為,隱藏的塔基由於設計錯誤被上層的塔基代替。隱藏的塔基里的浮雕敘述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律。塔身第一層牆上的浮雕分上下兩欄,每欄各一百二十塊石板。上欄敘述了佛陀的生平,下欄和塔身第一、二層的迴廊一起敘述了佛陀的前生(本生)。其餘的浮雕敘述了善財五十三參修成正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