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旅行】自帶時光機的非典型緬甸
↑蒲甘 人說:行萬里路,不如讀萬卷書。但當讀書和走路結合在一起,世界會變得更加繽紛多彩。
關於 蒲甘 ,我推薦一部叫做《琉璃宮史》的書,這書有點類似 中國 的史記,閱讀之下便會發現,千百年來, 緬甸 的朝代更替、國家興衰一直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瑞喜宮塔 公元十一世紀中葉,阿奴律陀王當政時期,阿羅漢長老來到 蒲甘 布教,阿奴律陀王改信佛教。
在阿羅漢長老的建議下,阿奴律陀王前往其他佛教國家索取佛教經典和佛祖舍利,這其中就包括現今位於 中國 雲南 的 大理 國,此時該國被 蒲甘 稱為妙香國。
除此之外,《琉璃宮史》還詳細記載了一些寺廟的來歷, 比如 被阿奴律陀王俘虜的直通國王建造的馬努哈寺,和為珍藏佛陀舍利而修建的瑞喜宮佛塔,時至今日這些佛塔仍舊香火鼎盛。 ↑蒲甘 如果你問我, 蒲甘 最喜歡的是什麼?我一定會回答:騎著電動小摩托在佛塔之間到處瞎逛。
這種漫無目的遊蕩給我帶來的除了驚喜也有不少驚嚇,可無論如何,旅行就是如此。
在 蒲甘 的各種交通工具之中,騎摩托應該是最為理想的交通工具,它不僅給了我最 大化 的自由,也能夠讓我全身心的與外界環境接觸,雖然在尋找隱藏在樹木之間的佛塔經常會遇到吃土的情況,但這似乎才是 蒲甘 的正確打開方式。 ↑蒲甘 一百個來 蒲甘 的人大概會有99個半爬上佛塔觀看日出日落,人們習慣於制定各種各樣的攻略去找尋最佳觀景點,而我,一個騎著電動摩托毫無計劃的在雜草叢中亂逛的人,卻機緣巧合找到了最佳觀景點,只是本該觀看日出的地方被我等待日落,而能看到美麗日落的地方,我又莫名其妙的去看了日出。 ↑阿南達寺 未去前,我實在鬧不懂 蒲甘 到底是何分佈,腦中只有三個名字——老 蒲甘 、新 蒲甘 、 良烏 ,雖然騎著小摩托在 蒲甘 逛了四天,卻一直處於迷糊狀態。直到我開始寫游記,在重讀書籍、整理圖片和回憶曾經之間,腦中的 蒲甘 才漸漸清晰起來。
坦白說,我並沒有把攻略書上指示游客必看不可的佛塔逛遍,但四天的旅行之下,卻有著記憶深刻的回憶。 ↑蒲甘 無論是手腳並用攀登無名佛塔,揮別2018年的最後一縷陽光;
還是憑著記憶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荒原上找尋佛塔,迎接2019年的第一縷曙光;
抑或是進入村落用相機記錄下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
以及被彈吉他的大爺邀請到家中做客,接受當地人有些靦腆卻善良的款待。
這都是遠比刷塔,更觸動自己內心的事情。 【蒲甘】日落 ↑蒲甘 我端坐在佛塔之上,看著遠方慢慢下落的太陽,思考著即將結束的2018年和這一年的我。 ↑蒲甘 巧合的是,攀登佛塔的過程以及自己的應對方式,好像就是2018年我的處世態度。 ↑蒲甘 那天天將傍晚,我騎著E-Bike在土路上穿行,本已找好觀看日落的佛塔,因為去的太晚已然沒有了位置。
偶然間看到一個白人男子正在攀爬野塔,我便也動了自己爬上去的心。 ↑蒲甘 為了不打擾對方,我選擇了附近一座更為高大的佛塔,雖然從小爬牆,但這種四壁呈半圓形的佛塔對我來說仍舊難度頗大,沿著佛塔外圍走了一圈,我竟沒有找到可以攀登的地方。
好在一個當地人幫忙,我才手腳並用的爬了上去。 ↑蒲甘 一年多前,我曾學習過攀岩,對我來說,攀岩中最難剋服的便是雙手離牆藉著腳下的力氣向上跳,那時繫著安全繩仍然不敢撒手,這一次毫無保護措施,卻不得不做,因為已然沒有了退路。
有驚無險的爬上了第二層佛塔,整個人簡直要歡呼跳躍了,對著隔壁佛塔上的一對情侶拼命揮動雙手。像個孩子般眼望著滿目金黃的遠方,看著那太陽慢慢隱沒在這廣闊的地平線上。 ↑蒲甘 因為上塔時,體力已消耗大半,下塔時,我數度以為自己會從佛塔掉下摔成肉餅。
當太陽完全下山,我開始考慮該如何從塔上下去,望著根本看不到底的佛塔,內心裡死命的責怪自己。可無論如何,我都要憑著自己的努力到達地面,即便我並不知道該如何到達。 ↑蒲甘 【這樣的爬塔危險且破壞古跡,請勿模仿】
上來時眼睛望不到頭,下去時眼睛望不到底,能做的只是試探性的用腳去找可以踩實的磚,腦子裡還在擔心手上的磚會不會因為受力過大而鬆動。 ↑蒲甘 那大概是離地還有四五米的時候,力氣幾乎全部耗盡,腳卻仍舊不知該落向何方,眼巴巴的望著隔壁佛塔上的人們,心裡想著要不要喊救命,但這也太糗了吧。
拼勁全力終於落地,興奮的對著隔壁佛塔上的人們呼喊:我下來啦!我下來啦!老天保佑,我下來了。。。 ↑蒲甘 2018年年初我去了 柬埔寨 ,後來又跑去 貝加爾湖 ,再後來大著膽子走了 印度 ,最後的最後,我在 蒲甘 的佛塔上告別2018年的最後一縷陽光,從始至終,我都是一個人。 ↑蒲甘 我習慣了一個人的旅行,也在這樣的旅行中重 新建 立了一個新的自己,而我到底變成了怎樣的我,也許你已從上面的敘述中感受到了。 【蒲甘】日出 ↑蒲甘 凌晨五點,天仍舊黑著,跟著腦中模糊的記憶,沿著土路搜尋著那幾處可以攀爬的野塔。
在漆黑的荒原上找尋佛塔並不是件容易事,能看到的只是佛塔前停泊的電動摩托,那白色的摩托像是路標,為游客指明方向。
靠近佛塔入口的地方總會有一條窄窄的樓梯通向塔頂,建造者似乎故意將這樓梯修的空間狹小,讓來人必得彎腰匍匐才能登上佛塔。 ↑蒲甘 雖然時間尚早,但塔頂之上已有了幾個游客,尋了個穩當位置,我也開始靜待日出。
那時平原之上除了遠處亮燈的達瑪揚基寺,其餘仍舊處在一片黑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廣闊的 蒲甘 平原慢慢從黑暗中顯現出來。 ↑蒲甘 當第一顆熱氣球從遠處的樹木間跳出,周圍發出一陣歡呼。漸漸的,進入視野的熱氣球越來越多,它們排著隊向著日出的方向緩慢飛行。 ↑蒲甘 幾個月前我曾在 恆河 岸邊看著 印度 教徒迎接初升的太陽,此時在這萬佛之國,人們仍舊滿眼崇敬的等待日出。
無論是那些接連不斷進入 恆河 的 印度 教徒,還是那朝著太陽飛行的熱氣球,抑或是在塔尖上等待日出的人們,都像是被那火紅的、耀眼的光芒所吸引,著了魔的追逐著它的腳步。 ↑蒲甘 當太陽從地平線跳出,上千座佛塔籠罩在一片金黃之中,伴著清脆的鳥叫聲, 蒲甘 大地迎來了2019年的第一縷陽光。望著遠處那一點光亮,我不自覺的許下了願望。 ↑蒲甘 在 蒲甘 的土路上穿行,總是會有置身 非洲 原野的感覺。這裡除過佛塔、樹木和廣袤的草原再無其他。然而幾十年前,這片土地上曾經住滿了當地居民,只是由於旅游開發,政府將居民全部遷往他處,也許那些佛塔周圍寬闊的空地正是守護佛塔的人們居住的地方。 ↑蒲甘 ↑蒲甘 在距離瑞山陀塔不遠的岔路口有一家露天飯館,店主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一棵巨大的樹木成了飯館的天然屏障,遮蔽起烈日驕陽。 ↑蒲甘 我曾數次從這裡路過,每次這裡都有不少食客,那天在佛塔上看完日出又經過此地,便停下吃了早飯。 ↑蒲甘 緬甸 的小吃多為油炸食品,外表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卻有著不錯的味道,一頓早飯不過1000mmk,人民幣只4塊5而已。 【蒲甘】MIN GA LAR BAR我大著膽子向遇到的 緬甸 人打招呼:min ga lar bar(你好)。
對方先有些吃驚,但馬上用歡快的語調回應我:min ga lar bar(你好)。 ↑蒲甘 蒲甘 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執意要一個人進入瑞喜宮佛塔旁的村子,雖然內心有些忐忑,但無論如何,我總該看看當地人是怎樣生活的。 ↑蒲甘 向每一個投來目光的當地人打招呼並不是件容易事,我對和語言不通的人們講話有著天生的恐懼,也總是尷尬於對方的毫無反應,所以在以往的旅行中我很少會讓自己深入當地人的生活。
但大概是之前的 印度 之行被熱情的 印度 人洗腦,或是在 印度 遇到的國人伙伴起到了表率作用,在 緬甸 我試著用當地語言與對方打招呼,還學會了向他們說謝謝。
我不僅收到了燦爛的笑容,甚至被對方豎大拇指加以稱贊,這樣的結果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 ↑蒲甘 回望 緬甸 的歷史,這裡曾是一個頗為富有的國度,幾十年的內戰和軍政府統治,使得曾經的“米倉”變得一貧如洗。
騎著電動摩托在滿是籬笆圍起的房屋間穿梭總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我開始徒步在小巷中穿行。
土路兩旁的房屋多為草席搭成,大概是為了防止雨水積聚,房子大多建造在離地一兩米高的半空中,竹子編成的籬笆就是院牆,那些洗乾凈的衣服隨意晾曬在籬笆上,一頭肥肥的大豬正躺在院子里的泥地上酣睡。 ↑蒲甘 幾個玩氣球的孩子出現在我眼前,雖然一旁坐著的大人讓我有些拘謹,但愉快的氛圍驅使我與孩子們一起傳起了氣球。
關於 蒲甘 ,我推薦一部叫做《琉璃宮史》的書,這書有點類似 中國 的史記,閱讀之下便會發現,千百年來, 緬甸 的朝代更替、國家興衰一直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瑞喜宮塔 公元十一世紀中葉,阿奴律陀王當政時期,阿羅漢長老來到 蒲甘 布教,阿奴律陀王改信佛教。
在阿羅漢長老的建議下,阿奴律陀王前往其他佛教國家索取佛教經典和佛祖舍利,這其中就包括現今位於 中國 雲南 的 大理 國,此時該國被 蒲甘 稱為妙香國。
除此之外,《琉璃宮史》還詳細記載了一些寺廟的來歷, 比如 被阿奴律陀王俘虜的直通國王建造的馬努哈寺,和為珍藏佛陀舍利而修建的瑞喜宮佛塔,時至今日這些佛塔仍舊香火鼎盛。 ↑蒲甘 如果你問我, 蒲甘 最喜歡的是什麼?我一定會回答:騎著電動小摩托在佛塔之間到處瞎逛。
這種漫無目的遊蕩給我帶來的除了驚喜也有不少驚嚇,可無論如何,旅行就是如此。
在 蒲甘 的各種交通工具之中,騎摩托應該是最為理想的交通工具,它不僅給了我最 大化 的自由,也能夠讓我全身心的與外界環境接觸,雖然在尋找隱藏在樹木之間的佛塔經常會遇到吃土的情況,但這似乎才是 蒲甘 的正確打開方式。 ↑蒲甘 一百個來 蒲甘 的人大概會有99個半爬上佛塔觀看日出日落,人們習慣於制定各種各樣的攻略去找尋最佳觀景點,而我,一個騎著電動摩托毫無計劃的在雜草叢中亂逛的人,卻機緣巧合找到了最佳觀景點,只是本該觀看日出的地方被我等待日落,而能看到美麗日落的地方,我又莫名其妙的去看了日出。 ↑阿南達寺 未去前,我實在鬧不懂 蒲甘 到底是何分佈,腦中只有三個名字——老 蒲甘 、新 蒲甘 、 良烏 ,雖然騎著小摩托在 蒲甘 逛了四天,卻一直處於迷糊狀態。直到我開始寫游記,在重讀書籍、整理圖片和回憶曾經之間,腦中的 蒲甘 才漸漸清晰起來。
坦白說,我並沒有把攻略書上指示游客必看不可的佛塔逛遍,但四天的旅行之下,卻有著記憶深刻的回憶。 ↑蒲甘 無論是手腳並用攀登無名佛塔,揮別2018年的最後一縷陽光;
還是憑著記憶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荒原上找尋佛塔,迎接2019年的第一縷曙光;
抑或是進入村落用相機記錄下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
以及被彈吉他的大爺邀請到家中做客,接受當地人有些靦腆卻善良的款待。
這都是遠比刷塔,更觸動自己內心的事情。 【蒲甘】日落 ↑蒲甘 我端坐在佛塔之上,看著遠方慢慢下落的太陽,思考著即將結束的2018年和這一年的我。 ↑蒲甘 巧合的是,攀登佛塔的過程以及自己的應對方式,好像就是2018年我的處世態度。 ↑蒲甘 那天天將傍晚,我騎著E-Bike在土路上穿行,本已找好觀看日落的佛塔,因為去的太晚已然沒有了位置。
偶然間看到一個白人男子正在攀爬野塔,我便也動了自己爬上去的心。 ↑蒲甘 為了不打擾對方,我選擇了附近一座更為高大的佛塔,雖然從小爬牆,但這種四壁呈半圓形的佛塔對我來說仍舊難度頗大,沿著佛塔外圍走了一圈,我竟沒有找到可以攀登的地方。
好在一個當地人幫忙,我才手腳並用的爬了上去。 ↑蒲甘 一年多前,我曾學習過攀岩,對我來說,攀岩中最難剋服的便是雙手離牆藉著腳下的力氣向上跳,那時繫著安全繩仍然不敢撒手,這一次毫無保護措施,卻不得不做,因為已然沒有了退路。
有驚無險的爬上了第二層佛塔,整個人簡直要歡呼跳躍了,對著隔壁佛塔上的一對情侶拼命揮動雙手。像個孩子般眼望著滿目金黃的遠方,看著那太陽慢慢隱沒在這廣闊的地平線上。 ↑蒲甘 因為上塔時,體力已消耗大半,下塔時,我數度以為自己會從佛塔掉下摔成肉餅。
當太陽完全下山,我開始考慮該如何從塔上下去,望著根本看不到底的佛塔,內心裡死命的責怪自己。可無論如何,我都要憑著自己的努力到達地面,即便我並不知道該如何到達。 ↑蒲甘 【這樣的爬塔危險且破壞古跡,請勿模仿】
上來時眼睛望不到頭,下去時眼睛望不到底,能做的只是試探性的用腳去找可以踩實的磚,腦子裡還在擔心手上的磚會不會因為受力過大而鬆動。 ↑蒲甘 那大概是離地還有四五米的時候,力氣幾乎全部耗盡,腳卻仍舊不知該落向何方,眼巴巴的望著隔壁佛塔上的人們,心裡想著要不要喊救命,但這也太糗了吧。
拼勁全力終於落地,興奮的對著隔壁佛塔上的人們呼喊:我下來啦!我下來啦!老天保佑,我下來了。。。 ↑蒲甘 2018年年初我去了 柬埔寨 ,後來又跑去 貝加爾湖 ,再後來大著膽子走了 印度 ,最後的最後,我在 蒲甘 的佛塔上告別2018年的最後一縷陽光,從始至終,我都是一個人。 ↑蒲甘 我習慣了一個人的旅行,也在這樣的旅行中重 新建 立了一個新的自己,而我到底變成了怎樣的我,也許你已從上面的敘述中感受到了。 【蒲甘】日出 ↑蒲甘 凌晨五點,天仍舊黑著,跟著腦中模糊的記憶,沿著土路搜尋著那幾處可以攀爬的野塔。
在漆黑的荒原上找尋佛塔並不是件容易事,能看到的只是佛塔前停泊的電動摩托,那白色的摩托像是路標,為游客指明方向。
靠近佛塔入口的地方總會有一條窄窄的樓梯通向塔頂,建造者似乎故意將這樓梯修的空間狹小,讓來人必得彎腰匍匐才能登上佛塔。 ↑蒲甘 雖然時間尚早,但塔頂之上已有了幾個游客,尋了個穩當位置,我也開始靜待日出。
那時平原之上除了遠處亮燈的達瑪揚基寺,其餘仍舊處在一片黑暗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廣闊的 蒲甘 平原慢慢從黑暗中顯現出來。 ↑蒲甘 當第一顆熱氣球從遠處的樹木間跳出,周圍發出一陣歡呼。漸漸的,進入視野的熱氣球越來越多,它們排著隊向著日出的方向緩慢飛行。 ↑蒲甘 幾個月前我曾在 恆河 岸邊看著 印度 教徒迎接初升的太陽,此時在這萬佛之國,人們仍舊滿眼崇敬的等待日出。
無論是那些接連不斷進入 恆河 的 印度 教徒,還是那朝著太陽飛行的熱氣球,抑或是在塔尖上等待日出的人們,都像是被那火紅的、耀眼的光芒所吸引,著了魔的追逐著它的腳步。 ↑蒲甘 當太陽從地平線跳出,上千座佛塔籠罩在一片金黃之中,伴著清脆的鳥叫聲, 蒲甘 大地迎來了2019年的第一縷陽光。望著遠處那一點光亮,我不自覺的許下了願望。 ↑蒲甘 在 蒲甘 的土路上穿行,總是會有置身 非洲 原野的感覺。這裡除過佛塔、樹木和廣袤的草原再無其他。然而幾十年前,這片土地上曾經住滿了當地居民,只是由於旅游開發,政府將居民全部遷往他處,也許那些佛塔周圍寬闊的空地正是守護佛塔的人們居住的地方。 ↑蒲甘 ↑蒲甘 在距離瑞山陀塔不遠的岔路口有一家露天飯館,店主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一棵巨大的樹木成了飯館的天然屏障,遮蔽起烈日驕陽。 ↑蒲甘 我曾數次從這裡路過,每次這裡都有不少食客,那天在佛塔上看完日出又經過此地,便停下吃了早飯。 ↑蒲甘 緬甸 的小吃多為油炸食品,外表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卻有著不錯的味道,一頓早飯不過1000mmk,人民幣只4塊5而已。 【蒲甘】MIN GA LAR BAR我大著膽子向遇到的 緬甸 人打招呼:min ga lar bar(你好)。
對方先有些吃驚,但馬上用歡快的語調回應我:min ga lar bar(你好)。 ↑蒲甘 蒲甘 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執意要一個人進入瑞喜宮佛塔旁的村子,雖然內心有些忐忑,但無論如何,我總該看看當地人是怎樣生活的。 ↑蒲甘 向每一個投來目光的當地人打招呼並不是件容易事,我對和語言不通的人們講話有著天生的恐懼,也總是尷尬於對方的毫無反應,所以在以往的旅行中我很少會讓自己深入當地人的生活。
但大概是之前的 印度 之行被熱情的 印度 人洗腦,或是在 印度 遇到的國人伙伴起到了表率作用,在 緬甸 我試著用當地語言與對方打招呼,還學會了向他們說謝謝。
我不僅收到了燦爛的笑容,甚至被對方豎大拇指加以稱贊,這樣的結果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 ↑蒲甘 回望 緬甸 的歷史,這裡曾是一個頗為富有的國度,幾十年的內戰和軍政府統治,使得曾經的“米倉”變得一貧如洗。
騎著電動摩托在滿是籬笆圍起的房屋間穿梭總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我開始徒步在小巷中穿行。
土路兩旁的房屋多為草席搭成,大概是為了防止雨水積聚,房子大多建造在離地一兩米高的半空中,竹子編成的籬笆就是院牆,那些洗乾凈的衣服隨意晾曬在籬笆上,一頭肥肥的大豬正躺在院子里的泥地上酣睡。 ↑蒲甘 幾個玩氣球的孩子出現在我眼前,雖然一旁坐著的大人讓我有些拘謹,但愉快的氛圍驅使我與孩子們一起傳起了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