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記錄下法意希20日最美的時光(巴黎南法-米蘭佛羅倫薩羅馬-雅典聖島)
歐洲 大多城市都有凱旋門, 巴黎 的最廣為人知。現今 巴黎 有三個凱旋門,三個連成一線,自東向西,年齡也從古老到年輕。盧浮宮西面進入杜勒麗花園的是第一個,規模較小,年代最久,是1806年拿破侖一世所建,稱為拿破侖騎兵凱旋門(Arc du Carrousel)。第二個就是我們熟悉的,位於香榭麗舍大街西邊終點,稱為勝利凱旋門。它的四周形成一個圓形廣場,有12條街呈放射狀平鋪開去,很像星星,並以戴高樂的名字命名,所以這裡又稱戴高樂星形廣場(Pl ace Charles-de-Gaulle Etoile)。第三個建於1983年,是後現代建築觀念的產物:拉德芳斯門(La Defense)。
快到凱旋門的香街這段非常熱鬧,路邊有炫街舞的少年,跳的非常棒,還有賣各種紀念品的,沒有城管倒也挺井然有序,而且跟街邊的Chanel、Cartier旗艦店毫無違和感。
從地下 通道 過到凱旋門,show下通票,爬樓上房頂,竟然沒有排隊。在 巴黎 唯二的兩次登頂就是鐵塔和凱旋門。鐵塔太高,又是晚上,只看到成片的霓虹閃爍。而凱旋門上看的清楚多了,以凱旋門為中心呈放射狀的12條路像個大piazza,一塊一塊切的均勻。遠遠的可以看到蒙馬特高地、聖心堂、榮軍院的金頂、拉斯芳德大廈還有鐵塔。
凱旋門內外有很多浮雕,刻畫了不同時期戰爭勝利的場面,最著名的要數東側北面的《 馬賽 曲》高浮雕。一個背生雙翅、身著古 羅馬 鎧甲、高擎利劍指向前方的女性代表了自由精神,她正號召人們拿起武器保衛家園。凱旋門西面對著AV de la Grande-Armee街的兩個大浮雕,北側的是《復興》、南側的是《 和平 》,出於同一雕刻家之手。環繞凱旋門,上面較小的浮雕大多是關於拿破侖的,表現了他在軍事上的勝利。凱旋門內側刻了很多人名和地名,是大革命和拿破侖第一帝國時期將軍的名字和著名的戰役。
凱旋門下麵便是著名的無名烈士墓。傳說一戰結束後,每當一地有招領無名烈士屍體的公告,許多因戰爭失去兒子的 法國 母親便會奔去尋找自己親人的遺骸。為安撫這些痛失骨肉的母親,更為讓人銘記戰爭之傷, 法國 國會於1920年修建無名烈士墓來悼念150萬在一戰中陣亡的 法國 官兵。1923年11月11日,一戰停戰五周年紀念日那天點燃長明火,至今不滅,即使是二戰 巴黎 被德軍占領期間,也未熄滅片刻。讀這段歷史,還是挺讓人動容的。
這一天的打卡基本結束,抓緊補充點能量,嘗嘗賊有名的香街青口。據網友稱香街青口最著名的兩家店,一個是藍牌子的“Leon de Bruxelles”;一個是紅牌子的“克萊蒙之家”。最後去吃了離凱旋門近的克萊蒙,因為多一步都不想走了……兩家都有中文菜單,可見都是打卡之地。一份青口,一份牛肉,兩杯酒,正在小資情調拿捏調試中時,隔壁來了三個姑娘小伙,法語流利地點完餐後開始聊天,我一聽,嘿嘿,還是同胞!此後一小時,果斷放棄偽小資,投身 東北 大茬子的懷抱。
留學生同胞知道我們下一站去南法,強烈推薦 艾克斯 (AIX),之前AIX不在我的行程內,不過搜了一下,那是塞尚的故鄉,值得一去。
一直欽佩於塞尚對孤獨的詮釋,他說:“孤獨對我是最適合的東西,孤獨的時候,至少誰都無法來統治我。” 他讓“孤獨”變得如此有價值!
短短3天,遇見各色各樣的人,或長或短的交流,轉身又各自走回陌路,性格慢熱的我,在不需設防的氛圍里,也可以變得很火熱。總結旅行的意義就裝高深了,不過確實覺得,旅行可以是換一種面孔、性格、態度面對人和事的實驗劇。雖然一旦回歸現實生活,白骨精又被打回原形,你還是那個你,即使再拔高旅行的意義,造人的功效也是甚微。不過就算改變的時間空間都有限,也還是提供了另一種參與世界的方式,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