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記錄下法意希20日最美的時光(巴黎南法-米蘭佛羅倫薩羅馬-雅典聖島)
吃完聊完抹抹嘴,拜拜,香街上的大茬子味兒!日落黃昏,但暴走還遠未結束。沿著香街繼續走,邊走邊跟李先森扯蛋,以掩蓋腳底板洪亮的抗議聲。不知不覺,協和廣場的方尖碑就在前方。
協和廣場建於1757年路易十五當權時期,曾因廣場中間矗立的路易十五騎馬銅像而被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期間,雕像被革命者搗毀,這裡被改成斷頭臺,廣場也易名為“革命廣場”,路易十六被從 凡爾賽 的宮殿托到這裡,上了斷頭臺,其後亦有數千人在此被處決。
有個傳說:當年由於這裡的血腥味太重,以至於一隊牛群要從這裡經過時都嘎然而止,不得不改道而行。革命的洪流退去後,這裡被重建,為了紀念戰爭年代的結束和人民祈望 和平 的願望,再次將廣場更名為“協和廣場”。
廣場至今仍保持著18世紀的建築風格,中央曾被推到的國王雕像,如今被 埃及 方尖碑所取代。方尖碑高22.83米,重230噸,是當年 埃及 送給 法國 的禮物。
過了協和廣場繼續往盧浮宮方向走,向左拐入其中一條小巷,沿小巷一直走就是馬德蓮教堂。
小巷子里掩藏著好多高級酒店,在外面看並不起眼,有著不大但很精美的雕刻大門,往裡撇一眼就知道檔次在那。門口站著西裝革履的商務男士,和初秋依舊美麗凍人的優雅女士,抱著臂,抽著煙,聊著天。女人手裡也會夾著一隻白色的又細又長的煙,從身邊走過並不覺得熏。 法國 女人的優雅,是讓你願意相信,即便此刻站在茅廁上,她也會用你眼前看到的這種姿態一口一口地吐煙圈。說優雅並不全面,其實是一種範兒,淡定從容,雖不尖刻高冷,卻絕不容小覷。
瑪德蓮娜教堂1763年破土動工,但設計方案幾經異稿,因為那個高傲的皇帝拿破侖說:“我不是要建一座教堂,而是要建一座廟宇,一座紀念碑,就像 希腊 的神廟。”
於是,為了建築一座 巴黎 的 希腊 羅馬 式神廟,設計師走馬燈地更換,剛建好的建築也多次被拆除,只留下前面 希腊 柱式的前廊。預算的不斷提高導致財政吃緊,工程幾次被擱置。直到七月王朝時期,路易·菲利普國王確定它作為國家和解與復興的象徵,才得以繼續施工。持續了近百年的建設,瑪德蓮娜教堂終於在19世紀中期落成。
教堂建在高高的基石上,顯得莊嚴巍峨。四面有高達20米的 科林 斯式廊柱環繞,廊柱後面是31尊高於人體的聖像,基座上刻有他們的名字,雕像出自31位雕塑家之手。正面三角楣上的浮雕是《最後的審判》,跪在上帝右下方的是聖瑪德蓮娜。下麵有一行拉丁語,意思是“獻給全能的上帝,在聖瑪德蓮娜的佑護下”。
建成後的教堂,成了 巴黎 上流社會的宗教服務場,很多名流的婚禮和葬禮在這裡舉行,最廣為人知的是音樂家肖邦的葬禮。
我們在馬路對面遠遠的瞻仰馬德蓮教堂,早已過了教堂開放的時間,人流散去,她靜靜地矗立在深藍色的夜幕中。雖然沒進去,一直沒進去……但這次,我覺得夜色中的匆匆一瞥,一定比白天熙攘人群中的她更美。
繼續走,又拐了一個巷子,到了旺多姆廣場。
旺多姆廣場呈八邊形,原名“大路易廣場”,是路易十四為了和亨利二世所建的 孚日 廣場媲美而建的。拿破侖的軍隊在奧斯特裡茨戰役中大勝聯軍,為紀念這位皇帝的軍事天才,在廣場中央設立紀念圓柱。拿破侖崇拜 羅馬 帝國,因此圓柱模仿 羅馬 的 圖拉 真柱而建,討得了皇帝的歡心。柱頂頭戴桂冠、身披 羅馬 長袍的拿破侖,是路易·菲利普國王后來加上去的,看來他對這個“先輩”真是推崇備至啊。
廣場四周都是高檔的珠寶店和奢侈品店,這個時間已經打烊,累得沒力氣window shopping,找個臺階坐下,面前是拿破侖銅柱,旁邊就是 大名 鼎鼎的麗茲酒店(Hotel Ritz),《達 芬奇 密碼》開場的地方。
它開張於1898年,是 巴黎 第一個設有個人浴室的飯店。20世紀的 巴黎 的文人都喜歡以麗茲標榜自己的身份,菲茨傑拉德、海明威是這裡的常客,Coco Chanel最後在麗茲病逝。
從旺多姆廣場穿出去,繼續走到 巴黎 中軸線上,一個大圍欄門前站著很多保安,往裡一看,應該是杜勒麗花園,已經關門了,沒進去,一直沒進去……再往前走就是盧浮宮了。看到盧浮宮就能找到旅館了。這一晚上的線路,完全靠自帶方向感導航,晚上信號倍兒好!
從杜勒麗花園走入夜色中的盧浮宮,門前討人厭的排隊長龍散了,來了不少賣紀念品的小黑。金字塔亮著昏黃的燈光,天上一輪皎潔的明月,別怪我讀書少!我咋想到的又是《達 芬奇 密碼》,這兒就是案發現場。
盧浮宮底層那個著名的咖啡館還亮著燈,人不少,跑了一天灰頭土臉的沒好意思進去,一直沒進去……原來心心念,來了要去裡面泡杯咖啡讀本書的,罷了!裝久了也累!
巴黎 第三天,又在暴走中結束。
【盧浮宮/Louvre Museum】
盧浮宮作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享譽全球,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藝術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象,而它本身也是一座建築瑰寶。盧浮宮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它曾是塞納河右岸的一座城堡,後來是 法國 王室的宮殿,1793年,盧浮宮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公共博物館。盧浮宮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盧浮宮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盧浮宮建於拿破侖時代。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 埃及 和古 希腊 羅馬 等7個門類。美籍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入口如今是盧浮宮的主入口,這一設計使參觀路線更加合理化,這一當代建築設計也與盧浮宮原本的古典風格完美融合,成為盧浮宮的新標誌。
交通:地鐵1或7號線至Palais-Royal-musée du Louvre站;公交21、24、27、39、48、68、69、72、81、95路
門票:常設展覽12歐,通票可用
開放時間:除周二閉館外,每天開放時間為9:00-18:00;每周三和周五晚開放至21:45;每年固定閉館日: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
免費開放日: 每月第一個周日,及 法國 國慶日7月14日對公眾免費開放;每周五18:00後,出示有效身份證件,常規展廳對26周歲以下觀眾免費開放(國籍不限)
【藝術橋/Passerelle des Arts】
塞納河上的鎖橋不止一座,但最出名的一定是藝術橋,藝術橋連接法 蘭西 學會和盧浮宮中央廣場,東面是西岱島。 兩側橋欄上密密麻麻的同心鎖見證了無數人的愛情。這座造型簡單的木質行人橋因為影視作品而名聲大噪,《衝上雲霄2》中張智霖和陳法拉攜手走過,並將手鐲鎖在其上的正是這座橋。15年6月1日起, 巴黎 市政府為保護橋梁,開始拆除藝術橋上的同心鎖。
【 亞歷山大 三世大橋/Pont Alexandre III】
交通:RER C線至Invalides站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雄獅凱旋門是為紀念拿破侖1806年戰爭勝利而建,雖以古 羅馬 的凱旋門為原型,但規模是 羅馬 時代難以比擬的。建築高50m,寬45m,進深方向22m,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紀念性建築。雖遵循了古 羅馬 凱旋門的型制,但在立面構成上,取消了壁柱,以巨型雕刻作為立面的主要構成要素。立面上以“起義”、“勝利”、“抗戰”和“ 和平 ”為主題的四組巨大雕刻,出自當時三位 法國 古典浪漫主義雕刻大師之手,具有極大的藝術震撼力。
交通:地鐵1、2、6號線或RER A線至Charles-de Gaulle-Etoile站
門票:成人8歐,通票可登頂
開放時間: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0:00--22:30;4月1日至9月30日:10:00--23:00 (1月1日、5月1日、5月8日上午、7月14日上午、11月11日上午和12月25日關閉)
【協和廣場/Pl ace de la Concorde】
協和廣場建於1757年,是 法國 最著名的廣場,最初由路易十五下令營建。廣場位於香榭麗舍大道中段,從這裡可以環顧許多 巴黎 美景: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杜樂麗花園、盧浮宮等。 法國 大革命期間,這裡曾被稱為革命廣場,是行刑的場所,國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羅蘭夫人、羅伯斯庇爾都在此被送上了斷頭臺。1795年這裡改名為協和廣場。在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尊從 埃及 盧克索 神廟搬來的方尖碑,高23米,碑身上刻滿了稱頌 埃及 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光輝業績的古 埃及 象形文字,於1831年由 埃及 贈送給 法國 。
交通:地鐵1、8、12線至Concorde站;從盧浮宮可向西步行到協和廣場
【瑪德蓮娜大教堂/la Madeleine】
瑪德蓮娜教堂位於 巴黎 8條主要大道交會處的瑪德蓮娜廣場,巨大莊嚴的外觀使其成為 巴黎 最知名的建築代表之一。 教堂建築設計有 希腊 神殿風格,充滿莊嚴、肅穆的氣氛,教堂唯一的光線來源是來自3個小圓頂的自然採光,讓內部精緻、鍍金的細膩裝飾在灰濛中更添美感。
開放時間:平日07∶00~19∶00,周日07∶00~13∶30、15∶30~19∶00
交通:地鐵 12、14號線至Madeleine(瑪德蓮娜)站
【旺多姆廣場/Pl ace Vendôme】
旺多姆廣場位於 巴黎 老歌劇院與盧浮宮之間,呈切角長方形,長224米,寬213米。由於旺多姆公爵的府邸坐落於此,廣場因而冠此名。廣場風格簡樸、莊重,建築格局是 巴黎 精神和風格融合的縮影。廣場中央聳立著為拿破侖建造的旺多姆青銅柱,是用1805年在奧斯特裡茨戰役中贏得的1200門炮熔化之後鑄成的。這裡也是是世界級知名珠寶商的雲集之處。
交通:地鐵3、7、8號線至opera(歌劇院)站;1號線至Tuileries(杜勒麗)站;12、14號線至Madeleine(瑪德蓮娜)站
【杜樂麗花園/Tuileries Garden】
杜樂麗花園是王后瑪麗-德-美第奇於1564年時為了興建杜勒麗宮而設計的庭院,1667年首次對外開放,併在 法國 大革命後成為公園。杜勒麗花園連接協和廣場和盧浮宮,在這裡你常會看到野餐的人們和穿越此處前往香榭麗舍大道的游客。在夏天,這兒還會有常駐的小型游樂場,你不妨攜帶一些簡單的餐點坐在草地上野餐,感受悠閑的午後時光。你也可以前往杜勒麗花園旁、Coco Chanel最愛去的餐廳Anglina來上一個慄子蒙 布朗 (Mont Blanc);或者在冬季至此來一杯張愛玲曾推薦的暖和又濃郁的熱巧克力,感受這座浪漫之都的優雅氣氛。
交通:地鐵:1號線至Tuileries或Concorde站,8,12號線至Concorde站;RER C線至Musée d'Orsay站,下車後向北步行,穿過塞納河後即可抵達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3月最後一個周日到5.31,9.1到9月最後一個周六的開放時間為:7:00-21:00;6.1到8.31的開放時間為:7:00-23:00;9月最後一個周日到3月最後一個周六的開放時間為:7:30-19:30
DAY4 當我開始熟悉你,我卻要離開你
今天是 巴黎 最後一天,早晨起床依舊打滿雞血。現在回想起來,其他城市都游刃有餘, 巴黎 和聖島安排的 太倉 促。在這種博物館型城市,光景點打卡也要一個星期才比較輕鬆。而這個城市的精髓絕對不只是那些著了個名的景點,是什麼也不知道,不過下次和禮物(我家娃)來,我會帶他混杜勒麗公園、蒙馬特高地、拉雪茲神父公墓、塞納河邊的舊書攤、拉丁區的咖啡店、唐人街的中餐館;富人區的玫瑰,貧民窟的垃圾……
一根夾肉大法棍開始新的一天
出門,先溜達到聖母院,上次來的時候是傍晚,不再看看總不死心。
聖母院就坐落在西岱島上(Cite),西岱是“城市”的意思,這個島一直被認為是 巴黎 的發源地,雨果稱之為“ 巴黎 的頭腦、心臟和骨髓”。今天島上最重要的三個建築是古監獄、聖禮拜堂和 巴黎 聖母院。
2013年,時值聖母院建成850周年。廣場前設置了一個巨大的宣傳牌和觀賞平臺,提供了一個平行角度看她的好地方。
登頂的隊伍不出所料已經開始畫龍了,依舊放棄。
再進教堂,即刻被一種時間的久遠和沉靜無聲的氣息感染。其實,聖母院的裝飾很朴素,除了色彩亮麗的巨大玫瑰花窗外,幾乎沒有太多的壁畫和雕刻,卻反而將其襯托得更加莊嚴肅穆,這也是與後來 意大利 那些裝飾奢華的教堂對比的。教堂的牆邊,有很多黑色的小架子,上面擺放著為信徒準備的蠟燭,有塊小紙上寫著“自取”,1歐元1只。教堂里還有很多自動售販機,出售幾種樣式的紀念幣,只要2歐元。
白天的教堂,游人明顯比晚上多了一些,燈全開著,柔和的光線、溫暖的氛圍,連冰冷的石頭牆好像也被感染上了溫度,怎麼都找不到加西莫多的影子。但初中那年,根植於心的凄美故事,今天有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