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記錄下法意希20日最美的時光(巴黎南法-米蘭佛羅倫薩羅馬-雅典聖島)
從教堂出來再奔赴另一個教堂——聖心堂
地鐵站一齣來,看到的世界就不大一樣了。蒙馬特高地之前是一個佈滿葡萄園、磨坊風車的小村落,歸屬 巴黎 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時間,是 巴黎 最年輕的一個區。也正因此,這裡走的是褪去華麗外表的淳樸風,不高貴不矯情,只有Amelie的小清新。不過,這裡也是瑪黑區的一部分,治安堪憂。白天來覺得一切倒都挺井然有序的,只是路邊確實有好多小黑團夥非要給你手上綁紅繩,綁上就是5歐,你只要一路NONONO的跑掉,別搭茬就行了。街頭還有雜耍的, 比如 壓錢猜大小之類的,大概也都是騙術。
從地鐵口出來過馬路,沿小巷往山上走,人越來越多,你就會有預感,峰迴路轉,白色的大教堂就在前方。聖心教堂位於蒙馬特高地的制高點上,天氣晴朗的話,站在教堂前的廣場上,大半個 巴黎 清晰可見,如果正好趕上落日黃昏來這裡,就更美了,人們都會坐在臺階上或站在平臺前,享受這一刻的美麗和安寧。 巧克力店里的聖母院。
聖心堂修建於普法戰爭以後,全部由 巴黎 市民捐資修建完成。因此,與名聲在外的聖母院相比,聖心堂更接近 巴黎 市民的宗教設置和精神需求。與聖母院內感受到的權力與力量不同,聖心教堂內沒有過多繁複的裝飾,也沒有哥特式建築高聳逼仄的尖頂,置身於她潔白柔美的穹頂下,感受到的是極度的聖潔和一種終會被包容寬恕的安心感。
在聖心堂前面寬闊的臺階之上,經常會有藝人演奏各種樂器。坐在臺階上,迷戀於這種氛圍,聽一個戴墨鏡的大叔人來人往中忘我地演奏月琴,時間從他的指縫間,隨同音符一起被彈走。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聽說在蒙馬特山腳下的公墓里,還埋葬著著名的茶花女……
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到過蒙馬特,我們只是去了聖心堂,我們沒見到骯髒雜亂的貧民區——每個留法學生初來乍到都會遭遇的地方;也沒細細感受從前貧窮藝術家聚集在這裡,挑戰傳統創造新浪潮的藝術氛圍。那就給下次見面留一個理由吧!
從蒙馬特出來,朝老佛爺一路溜達過去(走路不近),路過一個很老的在維修的教堂,前面有一小片草地,很多上班族在草地上吃著快餐。後來知道這個教堂叫 巴黎 天主聖三教堂,確實好老好老了。和李先森又累傻了,時近中午,在旁邊家樂福買了點 三明 治墊肚子,沒有美食的時候吃的是心境。話說 法國 的酸奶各種各樣都挺好喝,每天出來叫李先森背一包,邊走邊喝。
去老佛爺的路上,又路過了加尼耶歌劇院。 巴黎 很多古典建築被喻為蛋糕,有的是出於感慨贊嘆,有的則表示不屑,身臨其境會覺得這種比喻再恰當不過。視覺上的精緻好像也能引起味覺上的聯想,典雅可愛的樣子簡直讓人想咬一口,但過於堆砌誇飾的,確實又像放多了奶油的蛋糕,甜膩讓人無奈。加尼耶歌劇院被人說成是鍍金蛋糕,究竟是哪一種,看你的口味如何。
最終沒花10歐進去逛,覺得萬物應盡其用,不演歌劇的歌劇院便沒有了靈魂,也留給下次吧。
長途跋涉到了老佛爺,地鐵兩站路,走著可真不近,不過還是不喜歡坐地鐵,在地下只能見到鬼,地上可看的東西就多了。
老佛爺進門,撲面而來春節王府井歡鬧的氣息,目測 中國 導購得將近一半,從各個櫃臺經過時,被熱情地用家鄉話打招呼。不好意思,我不是你們的大客戶,我只是來看樓頂的,看完我就走人。
從熱鬧的老佛爺和春天百貨擠出來,坐地鐵去鐵塔。啊,對,又去一遍,上次是晚上沒看清……
1889年, 巴黎 正在翹首企盼他的第一次世博會,這給了 巴黎 一個 大興 土木來炫耀其藝術品位的機會,埃菲爾鐵塔則是其中最炫目、最獨特、最誇張的一個。當時的 巴黎 ,城市建設還比較保守, 歐洲 其他 大城 市的建設都或多或少摻雜了現代化元素,只有 巴黎 仍保持了古典的完美,埃菲爾鐵塔的出現,正刺破了這種平衡,他高達300多米的巨型身軀,使你在 巴黎 的任何地方都無法無視他。
鐵塔建成不久,從 巴黎 各個階層角落傳來強烈的反對聲:“ 巴黎 的恥辱”、“鐘樓的骸骨”“醜陋的工業煙囪”…… 巴黎 文學藝術建築界精英,包括莫泊桑、小仲馬等300多人聯合簽名抗議,名人抗議又引發了群眾請願熱潮,埃菲爾鐵塔一時成了 巴黎 的臭雞蛋,人人都要唾棄上兩口。可他並沒軟弱退縮,在一片拆除聲中,他像個鐵娘子一樣,兀自孤傲挺立。
時間點點流逝,人們開始慢慢轉變,從最初的抵觸、唾棄,變成接納、喜歡上了這個“煙囪”、“骸骨”、“恥辱”。最後,這堆鐵成為了 巴黎 的象徵,多少人忙著贊美他的美麗浪漫。原來,能發光的不只是金子,鐵也行。
從地鐵站出來是夏約宮,夏約宮旁邊特羅卡德羅廣場(Trocadero)的大平臺,是下午拍鐵塔全身的最佳位置,而上午最佳拍攝點是鐵塔下的戰神廣場(都是據網友說的,我是個攝影垃圾,最垃圾的是每天陰沉的天兒,哪兒拍都一樣)。從平臺上下來是幾排大水炮,據說也是攝影的最佳地點。
我們過河,從鐵塔下穿到戰神廣場,找了片草地坐下,看鐵塔下熙來攘往的人群,一個個“終於見到你”的神情,我們也是其中一員。在鐵塔高大的身軀下,人顯得有些渺小,而當他成為每張照片的背景時,比例又那麼協調,一百多年了,他妝點過多少人的 巴黎 夢!
坐得很愜意,但還得拍屁股走人,這兒離住的地方太遠,早晚是要走人的,況且晚上還惦記著聖日耳曼大道上那些著名的咖啡館。
坐上地鐵,又去位於拉丁區中心位置的 盧森堡 公園。24公頃的 盧森堡 公園,一直是 巴黎 市民的最愛,悠閑自在而又內容豐富,和我們城市公園那種喧鬧的氣氛很不一樣。逮著草地又是一頓坐,草地上兩三人一堆兒,說不定就是索邦大學的學生。
公園裡最顯眼的建築,是位於中央的 盧森堡 宮,它從1799年以來一直是 法國 參議院所在地,可以預約參觀。
這組建築原是亨利四世的王后瑪麗·美第奇所建,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後,美第奇輔佐 幼子路易十三執政。隨著兒子長大,母子關係惡化。為遠離盧浮宮,美第奇王后在此購置土地,興建 盧森堡 宮。她思念家鄉 意大利 ,命建築師按照 佛羅倫薩 她度過青少年時代的皮蒂宮修建宮殿和花園。但好景不長,在華麗的 盧森堡 宮居住5年後,王后遭到了兒子的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