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不渡]波羅的海三姐妹自駕游,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裡加歷史中心 ↑裡加歷史中心 ↑裡加歷史中心 對了,警察。
為什麼要等警察呢?這事說來話長。
在我們自駕生涯里有一個最大的困擾,那就是停車!每個國家的標示不同,規則不同,計費器的使用方法不同,尤其是在老城區里,停車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猶記得去年我們在 中歐 四國 自駕,車在 維也納 被拖走了一回,繳了200歐的罰款,到了 布拉格 我們加倍小心,老城區中心景點附近沒有車位,我們索性把車停在了1公里開外,冒著雨走了10多分鐘,結果車輪還是被鎖了!交警一臉和氣地對我們解釋說,雖然路邊畫了停車位,但是顏色不對,旁邊白色的可以停,但是這個藍色的不能停,我簡直要暈了!
今天早上我們9點40分就開到了 裡加 的老城區,周圍轉了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車位,但是計費器不收現金,也讀不出我的信用卡,換了一個地方,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看來這批計費器是統一採購的,就是和我們過不去!
僥幸的心理是萬萬不能有的,我建議要不停到 新城 區再走回來?團團倒是不服氣,他在計費器上找到了一個5位數的電話號碼,說:“我給警察打個電話。”
說實話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在 波羅的海 三國這段時間,明顯感覺當地英語普及率不是很高,而且他本人的英語水平也是……該怎麼說呢,對口音沒什麼免疫力。
更何況,我們根本不知道那個是不是警察的電話……
怕我尷尬,他特意走到遠處打了電話,過了一會兒春風滿面地回來,說:“警察沒聽明白,他說一個小時之內會派人過來看看!”
於是,就有了這次分開行動。
以下的情形只能靠團團和樂樂的描述了:
不到半個小時,一個50多歲,禿頭,身材微胖的警察叔叔趕到了現場,團團現場給他演示了計費器刷不了卡的情況,他先是一臉為難,隨即靈光一閃,掏出了自己的錢包,連比帶劃地說,他可以用自己的卡幫我們刷,我們把現金給他就好了。
團團剛要把現金遞給他,他又靈光一閃,指著河對面說,你們還是把車停在河對面吧,停車費是這裡的一半都不到!
團團嫌麻煩,更何況已經和我約好了,不能隨便換地方啊,可是怎麼和他解釋呢?據描述,這位警察叔叔的英語水 平和 樂樂差不多……於是兩個人開始各說各的。
團團一直說,我要停在這裡等我媳婦兒……
警察叔叔一直說,這裡停車實在太黑了,簡直黑到家了……
後來,鑒於我們 成功 匯合的事實,自然是警察叔叔妥協了。
他用自己的信用卡幫我們繳了4個小時的停車費。
臨走的時候還一直叮囑團團說:“下次記得停到河對面去啊,那邊便宜!”
事後我們聊起來都覺得受寵若驚,以往在其他 歐洲 國家遇到的警察,雖然和氣,但都是照章辦事而已,即使給予建議也是點到為止。
可這位大叔明顯沒想太多,他是一心想幫我們省點錢,真把這當成了自己家的事兒一樣,不厭其煩地嘮叨了這麼久……類似的情況我只在 北京 遇到過,因為那是我的家鄉。
所以,與其大篇章地去描述 裡加 有多麼美,我只想把這件小事記錄下來。
我承認個體現象並不能代表什麼,但對一座城市的喜愛,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以下照片來自 裡加 老城區:黑頭宮,圓頂教堂, 聖彼得 大教堂,中心廣場。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希奧利艾:半夜,總有人來偷偷插上十字架我知道 波羅的海 三國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因此一路都在尋找一種感覺。
然而從 塔林 開車,我一直處於一種“美而不醉”的狀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 立陶宛 ,一入境便狂風大作,像是要給我們一個下馬威似的,縱是盛夏季節也感到寒氣逼人。我們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停車補充物資,只見姑娘們都美得像是剛從銀幕里走出來的,卻不愛笑。樂樂拽著我的衣角說:“這裡好可怕啊,我們為什麼要來?”
我故意說你還小,有段歷史你不清楚,就當是來看漂亮阿姨的好不好?他當然不服氣,堅持要我講明原由。我說那好吧,我們就從十字架山的故事開始講起。
在 立陶宛 有座小城叫 希奧利艾 ,在城北12公里有個小山坡。
如今這裡是各國游客們趨之若鶩的地方,然而就在上世紀70年代,曾經每天都有蘇聯軍隊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人在這裡把守,他們封鎖了附近的道路,宣稱:“此地有瘟疫爆發,請閑人勿近。”然而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亮山頂的時候,總有幾個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十字架,像是變戲法一樣地出現在那裡,時間一長,軍士們也就見怪不怪了。
“有人在夜裡偷偷插上了十字架?”
“是的。”
“為什麼呢?”
“一會兒我再繼續講,你看,它就在眼前了!”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車行至景區附近的停車場,遠眺十字架山並沒有想象中雄偉,不過是十幾米高的一個小土坡,稱之為山實在有些勉強。本以為最多20分鐘就可以走完,下車之後才發現這是因為地處曠野,沒有參照物,對距離估計的錯誤,再加上風沙撲面,我們幾乎是走三步退兩步,看上去小小的山頭卻像是難以到達的朝聖之地,遠遠聽到十字架上的珠鏈叮噹作響,縱然不是信徒,心中也是激動難平。
離山腳還有數十米,道路兩側陸續出現了一些小型的十字架和聖母塑像,有的刻著文字,有的掛著玫瑰經念珠,密密麻麻,斑駁交錯。穿過一個小廣場,幾座高大的耶穌苦像矗立在眼前,中央一座的石碑上刻著 保祿 二世教宗在1993年的一段講話:“感謝你們, 立陶宛 人,因為這座十字架山向 歐洲 和全世界見證了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沿正面的石階走到山頂,耳邊風聲呼嘯,仿佛有一種前所未知的力量正在暗暗積蓄,即將噴涌而出。我對樂樂說,現在可以繼續給你講了。
十字架山的歷史要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1795年,俄國軍隊侵占了當時的 波蘭 立陶宛 聯盟, 立陶宛 人不甘心國土淪喪,先後在1831年和1863年兩次組織了反抗俄國的起義,都未能 成功 。由於無法找到起義者們的屍體,他們的家人開始在此地安放十字架,以寄托哀思。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東歐 原有的政治結構土崩瓦解, 立陶宛 宣佈獨立,十字架山成為了 立陶宛 人為 和平 、為國家、為戰爭期間失去的同胞們祈禱的地方。
1944年, 立陶宛 再次被蘇聯軍隊占領,命運多桀的 立陶宛 人持續不斷地來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用以證明他們仍然忠於原來的身份、宗教信仰和傳統,這座小小的山頭成為了 立陶宛 天主教徒們以 和平 的方式抵抗強權的象徵。
前蘇聯政府非常辛苦地搬走新的十字架,並至少三次用推土機推平這個地方,這反而激起了 立陶宛 人的鬥志,他們在半夜偷偷插上了十字架,以致於十字架的數量竟有增無減。這就是我心目中的 立陶宛 人,他們外冷內熱、我行我素,做起事來像風一樣堅韌而犀利,不容置疑。
我們走在十字架組成的密林中,樂樂很快被迷宮般的小徑吸引了註意力,不再關心那段沉重的歷史。然而我相信,眼前的景象早已深刻在他的記憶中,長大後回想起來,他也會感慨萬千。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為什麼要等警察呢?這事說來話長。
在我們自駕生涯里有一個最大的困擾,那就是停車!每個國家的標示不同,規則不同,計費器的使用方法不同,尤其是在老城區里,停車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猶記得去年我們在 中歐 四國 自駕,車在 維也納 被拖走了一回,繳了200歐的罰款,到了 布拉格 我們加倍小心,老城區中心景點附近沒有車位,我們索性把車停在了1公里開外,冒著雨走了10多分鐘,結果車輪還是被鎖了!交警一臉和氣地對我們解釋說,雖然路邊畫了停車位,但是顏色不對,旁邊白色的可以停,但是這個藍色的不能停,我簡直要暈了!
今天早上我們9點40分就開到了 裡加 的老城區,周圍轉了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車位,但是計費器不收現金,也讀不出我的信用卡,換了一個地方,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看來這批計費器是統一採購的,就是和我們過不去!
僥幸的心理是萬萬不能有的,我建議要不停到 新城 區再走回來?團團倒是不服氣,他在計費器上找到了一個5位數的電話號碼,說:“我給警察打個電話。”
說實話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在 波羅的海 三國這段時間,明顯感覺當地英語普及率不是很高,而且他本人的英語水平也是……該怎麼說呢,對口音沒什麼免疫力。
更何況,我們根本不知道那個是不是警察的電話……
怕我尷尬,他特意走到遠處打了電話,過了一會兒春風滿面地回來,說:“警察沒聽明白,他說一個小時之內會派人過來看看!”
於是,就有了這次分開行動。
以下的情形只能靠團團和樂樂的描述了:
不到半個小時,一個50多歲,禿頭,身材微胖的警察叔叔趕到了現場,團團現場給他演示了計費器刷不了卡的情況,他先是一臉為難,隨即靈光一閃,掏出了自己的錢包,連比帶劃地說,他可以用自己的卡幫我們刷,我們把現金給他就好了。
團團剛要把現金遞給他,他又靈光一閃,指著河對面說,你們還是把車停在河對面吧,停車費是這裡的一半都不到!
團團嫌麻煩,更何況已經和我約好了,不能隨便換地方啊,可是怎麼和他解釋呢?據描述,這位警察叔叔的英語水 平和 樂樂差不多……於是兩個人開始各說各的。
團團一直說,我要停在這裡等我媳婦兒……
警察叔叔一直說,這裡停車實在太黑了,簡直黑到家了……
後來,鑒於我們 成功 匯合的事實,自然是警察叔叔妥協了。
他用自己的信用卡幫我們繳了4個小時的停車費。
臨走的時候還一直叮囑團團說:“下次記得停到河對面去啊,那邊便宜!”
事後我們聊起來都覺得受寵若驚,以往在其他 歐洲 國家遇到的警察,雖然和氣,但都是照章辦事而已,即使給予建議也是點到為止。
可這位大叔明顯沒想太多,他是一心想幫我們省點錢,真把這當成了自己家的事兒一樣,不厭其煩地嘮叨了這麼久……類似的情況我只在 北京 遇到過,因為那是我的家鄉。
所以,與其大篇章地去描述 裡加 有多麼美,我只想把這件小事記錄下來。
我承認個體現象並不能代表什麼,但對一座城市的喜愛,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以下照片來自 裡加 老城區:黑頭宮,圓頂教堂, 聖彼得 大教堂,中心廣場。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裡加 希奧利艾:半夜,總有人來偷偷插上十字架我知道 波羅的海 三國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因此一路都在尋找一種感覺。
然而從 塔林 開車,我一直處於一種“美而不醉”的狀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 立陶宛 ,一入境便狂風大作,像是要給我們一個下馬威似的,縱是盛夏季節也感到寒氣逼人。我們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停車補充物資,只見姑娘們都美得像是剛從銀幕里走出來的,卻不愛笑。樂樂拽著我的衣角說:“這裡好可怕啊,我們為什麼要來?”
我故意說你還小,有段歷史你不清楚,就當是來看漂亮阿姨的好不好?他當然不服氣,堅持要我講明原由。我說那好吧,我們就從十字架山的故事開始講起。
在 立陶宛 有座小城叫 希奧利艾 ,在城北12公里有個小山坡。
如今這裡是各國游客們趨之若鶩的地方,然而就在上世紀70年代,曾經每天都有蘇聯軍隊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人在這裡把守,他們封鎖了附近的道路,宣稱:“此地有瘟疫爆發,請閑人勿近。”然而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亮山頂的時候,總有幾個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十字架,像是變戲法一樣地出現在那裡,時間一長,軍士們也就見怪不怪了。
“有人在夜裡偷偷插上了十字架?”
“是的。”
“為什麼呢?”
“一會兒我再繼續講,你看,它就在眼前了!”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車行至景區附近的停車場,遠眺十字架山並沒有想象中雄偉,不過是十幾米高的一個小土坡,稱之為山實在有些勉強。本以為最多20分鐘就可以走完,下車之後才發現這是因為地處曠野,沒有參照物,對距離估計的錯誤,再加上風沙撲面,我們幾乎是走三步退兩步,看上去小小的山頭卻像是難以到達的朝聖之地,遠遠聽到十字架上的珠鏈叮噹作響,縱然不是信徒,心中也是激動難平。
離山腳還有數十米,道路兩側陸續出現了一些小型的十字架和聖母塑像,有的刻著文字,有的掛著玫瑰經念珠,密密麻麻,斑駁交錯。穿過一個小廣場,幾座高大的耶穌苦像矗立在眼前,中央一座的石碑上刻著 保祿 二世教宗在1993年的一段講話:“感謝你們, 立陶宛 人,因為這座十字架山向 歐洲 和全世界見證了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沿正面的石階走到山頂,耳邊風聲呼嘯,仿佛有一種前所未知的力量正在暗暗積蓄,即將噴涌而出。我對樂樂說,現在可以繼續給你講了。
十字架山的歷史要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1795年,俄國軍隊侵占了當時的 波蘭 立陶宛 聯盟, 立陶宛 人不甘心國土淪喪,先後在1831年和1863年兩次組織了反抗俄國的起義,都未能 成功 。由於無法找到起義者們的屍體,他們的家人開始在此地安放十字架,以寄托哀思。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東歐 原有的政治結構土崩瓦解, 立陶宛 宣佈獨立,十字架山成為了 立陶宛 人為 和平 、為國家、為戰爭期間失去的同胞們祈禱的地方。
1944年, 立陶宛 再次被蘇聯軍隊占領,命運多桀的 立陶宛 人持續不斷地來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用以證明他們仍然忠於原來的身份、宗教信仰和傳統,這座小小的山頭成為了 立陶宛 天主教徒們以 和平 的方式抵抗強權的象徵。
前蘇聯政府非常辛苦地搬走新的十字架,並至少三次用推土機推平這個地方,這反而激起了 立陶宛 人的鬥志,他們在半夜偷偷插上了十字架,以致於十字架的數量竟有增無減。這就是我心目中的 立陶宛 人,他們外冷內熱、我行我素,做起事來像風一樣堅韌而犀利,不容置疑。
我們走在十字架組成的密林中,樂樂很快被迷宮般的小徑吸引了註意力,不再關心那段沉重的歷史。然而我相信,眼前的景象早已深刻在他的記憶中,長大後回想起來,他也會感慨萬千。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