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昔日帝國的榮光——捷、奧、匈三國的前世今生(含阿姆斯特丹番外篇和彩蛋)
1883年,建築師弗里德里希凡史密德(Architekt Friedrich von Schmidt)接受了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委任,完成了市政廳的建設。
維也納 市政廳在市政廳廣場的東側,正面看去躍入眼帘的是5座尖塔,中間的一座直入雲端,兩翼的4座不足其半,卻高出一字拉開的3、4層樓房。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顯得層次十分鮮明而壯觀。大廳正中的高塔98米,是 維也納 的吉祥物。相傳,當時的非教堂建築不能超過100米,市政廳塔樓的建造計劃遂遭到教會的反對。於是設計者馮.施密特就將塔本身限制在98米,卻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達3.4米的“市政廳鐵人”,顯示了人們向舊勢力的挑戰,教會對此也無可奈何。市政廳是1873年建設完工的,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築,其拱廊、涼廊、陽臺、尖頭窗、豪華的雕刻都體現了新哥特式的典型風格。
市政廳和 歐洲 大部分城市相同,以哥特式風格設計建築,不過因為建築時間是公元十九世紀,它是 維也納 嚴謹的歷史主義風格和哥特式風格最完美的結合,以此亦稱為新哥特式。市政廳是環形大道藝術時期最重要的藝術和建築傑作之一。 在市政廳廣場對面,是一座造型古樸的白色建築,這是著名的城堡劇院。
維也納 號稱音樂與戲劇的聖殿,其劇院分佈在 維也納 各地,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城堡劇院。城堡劇院的德語是德語地區最標準的,有許多世界級的演員在此擔任客籍演出,而能夠晉身於城堡劇院演出,就是對其藝術表現最高的評價了。
城堡劇院原是特瑞莎女皇於1741年所建,由哈森瑙爾(Hasenauer)和山柏(Semper)負責設計。原址在聖米歇爾廣場,1888年後,改建為現在的 意大利 文藝復興式建築,並擠身為環城大道的其中一份子。城堡劇院位於市政廳的正對面,入口的上方雕塑是「太陽神阿波羅與悲劇中的繆斯」。 劇院對面是 維也納 人民廣場,是一座被眾多著名建築多包圍的鬧中取靜的絕佳休閑場所。 人民廣場的外側,一座古 希腊 風格的建築格外引人註目,這便是 奧地利 議會大廈。
坐落在 維也納 的 奧地利 議會大廈是 奧地利 國民議會和 奧地利 聯邦議會所在地。1873年,著名建築師特奧費爾·翰森授命建造這座議會大廈。為了象徵民主來自於 希腊 ,建築師專門採用了古 希腊 的建築風格。立面採用古 希腊 的 科林 特式柱頭,三角檐雕刻著弗蘭茨·一世皇帝向十七個民族頒發憲法的場景。議會大廈前的高達4米的噴泉雕像是 雅典 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徵著奧匈帝國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和 摩爾多瓦 河。
每年的10月26日是 奧地利 國慶日。這一天,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會舉行傳統的國防軍展示活動。總統府、總理府、議會大廈及政府各部也對普通公民開放,人們可以自由地走進這些部門參觀並與總統、總理及各部部長握手、交談。 奧地利 議會大 廈門 前的 雅典 娜雕像。她是古 希腊 神話中智慧、戰爭和軍事謀略的女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同時也是技術、工藝的女神。據說她傳授紡織、園藝和陶藝等技藝,以及繪畫、雕塑和音樂等藝術給人類。此外她還是航海、農業和醫療的保護神。法律、秩序的女神,並創立了人類的第一座法庭。 議會大廈的雕塑古樸有力。 議會大廈旁的第一 共和 國紀念碑(Republik denkmal zur Erinnerung An Die Gruendung Der 1.Republik),碑文是:der erinnerung an die errichtung der republik am 12 november 1918(紀念建立 共和 國 1918年11月12日) ,這個日子是 奧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終結,國家政體成為 共和 國。碑中是三個頭像,為建立第一 共和 國時社會民主黨的領袖:亞克布·勞易曼(Jakob Reumann), 共和 國成立後第一任 維也納 市長; 維克 托·阿特勒(Victor Adler),《工人報》主編; 費爾南多·漢努施(Ferdinand Hanusch), 共和 國政府秘書長。 維也納 的有軌電車也是很方便的公共交通,慢悠悠的帶你轉遍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如果有時間,一定要體驗一下。
如需前往議會大廈,乘有軌電車1、2、D、J在Stadiongasse下車即可。 在瑪麗婭·特蕾莎廣場,有兩兩相望的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其中以自然博物館更為著名。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德語: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縮寫KHM Wien)是 奧地利 著名美術館,下轄8座分館。主館舍位於 維也納 環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與 霍夫 堡皇宮相對,由統治 歐洲 近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出 資興 建。在其中除了一睹皇室珍藏,還可以領略奧匈帝國盛期的餘暉。另有7處分館位於 維也納 及 因斯布魯克 。 如今,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是全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這裡珍藏著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來收集的 歐洲 珍品。盧本斯、倫勃朗、丟勒、拉斐爾、提香等著名畫家的作品更使這座藝術博物館的名聲倍增。 (氣勢非凡的女皇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
在美泉宮說完茜茜,現在來說一說她的前輩,真正意義上的帝國女王:瑪麗婭·特蕾西婭。
瑪麗婭·特蕾西婭(德語:Maria Theresia;全名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又譯 瑪利亞 ·特蕾莎,在她的那個年代,奧匈還未合併, 奧地利 帝國地位遠高於 匈牙利 ,她自然是 奧地利 大公和國母,同時也是 匈牙利 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此弗朗茨非奧匈帝國的弗朗茨)的妻子。
瑪麗婭出生在 奧地利 的 霍夫 堡皇宮,憑藉尊貴的血統得到了 奧地利 、 匈牙利 、波希米亞三頂王冠,並使她的丈夫和兒子獲得了神聖 羅馬 帝國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現並煥發了活力,奠定了 奧地利 大公國成為現代國家 奧地利 帝國的基礎。 (年輕的 瑪利亞 和弗郎茨·斯蒂芬(右))
和茜茜公主不同的是,瑪麗婭·特蕾西婭本人的婚姻是以愛情而不單是政治利益做基礎的,即自由戀愛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特蕾西婭19歲嫁給 洛林 公爵弗朗茨·斯蒂芬,在此之前,15歲起就生活在 奧地利 皇宮的弗朗茨,以英俊的相貌、貴重的人品使哈布斯堡家族的女繼承人愛慕傾心。為了延續哈布斯堡家族的王統,她和丈夫協定他們的後代姓“哈布斯堡— 洛林 ”。弗朗茨·斯蒂芬為了 奧地利 ,為了未婚妻,放棄自己家族領地 洛林 ,而到遙遠的北 意大利 繼承絕嗣的美第奇家族的領地, 托斯卡納 大公國。為了愛情作出這麼大的犧牲,使查理六世皇帝和瑪麗婭·特蕾西婭公主備受感動。
關於 瑪利亞 和她的丈夫有一則趣聞:一次皇帝和女王微服出行,女王口渴了,皇帝非常騎士的自告奮勇翻越籬笆牆去為女王摘了幾串葡萄,但他們被園丁發現了,身上又沒帶現金,就告知真實的身份,憤怒的園丁根本不信,大嚷:你是 羅馬 皇帝,我還是 中國 的國王呢。把他們夫婦關進了地窖。晚上才被衛兵解救出來。樂不可支的女王后來在這裡立了一塊牌子以紀念這次冒險。上面寫著, 羅馬 皇帝犯了侵犯私人財產罪, 匈牙利 女王是他的同謀,甚至可以說是指使和教唆犯。
弗朗茨為人寬厚浪漫,經常卷入緋聞事件,對此瑪麗婭·特蕾西婭非常嫉妒和不滿。即使如此,女王和皇帝的關係一直和睦。皇帝的女兒瑪麗亞·克裡斯蒂娜女大公曾說:“皇帝是個好人,誰都能把他當做朋友來依靠,我們必須保護他,不讓他受到自己多情的困擾。母親對他的戀情非常妒忌”。他最著名的女兒瑪麗·安托瓦內特(法王路易十六之妻,殞命斷頭臺的絕代艷後)則非常崇拜他,以至於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公主把父親的去世當作一件“天塌”一樣的大事,“無憂無慮的童年唯一的陰雲”。
女王還曾建立“貞潔委員會”,打擊偷情的大臣 和平 民百姓。這個以維護道德風紀為目的的風紀警察組織深入全國各地,很不得人心,以致 維也納 咖啡館傳出最有名的笑話就是“弗朗茨太太,請你管好自己的丈夫。” (中年的女王)
1740年的神聖 羅馬 帝國籠罩在重重陰霾之中。廣袤的國土上,只有一支不足 10 萬人的軍隊,而且士氣低落,指揮失靈,似一盤散沙。國庫空虛,食品匱乏,瘟疫橫行,民眾陷入絕望。而周圍的列強環伺,隨時準備挑起事端,發動戰爭。因此,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統治者,在最鐘愛她父親去世後,瑪麗婭惟有以百倍的勤奮,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
女王把畢生的精力全都用在恢復哈布斯堡帝國的地位上,當普魯士不宣而戰之後, 巴伐利亞 與 法國 以及 西班牙 軍隊也加入戰爭,從而揭開了長達 8 年的 奧地利 王位繼承戰爭的序幕。面臨如此嚴重的威脅,瑪麗婭·特蕾西婭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屈服和軟弱。她一再表示,將誓死保衛父輩留下的家業,寸土不讓。彼時父皇留下的國庫空空如也,軍備狀況極其惡劣。她因此立下誓言:“就算戰鬥到最後,我寧可賣掉最後一條裙子,也絕不放棄 西里西亞 !(今 波蘭 西南大部、 捷克 北部和 德國 東部小部分地區)”
雖然兩次 西里西亞 戰爭打的昏天黑地, 奧地利 一度處於絕對劣勢,但女王發揮出她非凡的才幹,在 歐洲 大陸合縱連橫,以果決的政治手段和正確的軍事策略,最終換回較大的戰果: 成功 地維持了父皇時代的大部分領土。神聖 羅馬 皇帝的桂冠也重新歸於哈布斯堡王室。全 歐洲 都把瑪麗婭·特蕾西婭尊為皇后兼女王,甚至連老對手——她的表哥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也稱她為“ 匈牙利 女王”了。
女王深信,這是歷史賦予她一種使命,所以她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勤奮工作著:親自將自己的作息時間從早上8 點改為早上 6 點,併在括號內加上“5 點:夏季作息時間”。她不顧宮中傳統,把晚餐由晚 11點改為 8 點半。因為對每一個案卷,每一項工作,她都要親自過目,她必須抓緊時間,晚上也要工作。
她樂於全國各地巡視,在鄉下一口氣步行幾個小時,途中僅吃一頓便餐。她臨產前還到歌劇院接見演員,分娩後幾乎看不到她休養,沒兩天她就去走街串巷,或伏案工作了。馬麗婭對待工作的態度簡直堪稱後世楷模,說她是帝國第一工作狂也毫不為過。
她瞭解到百姓對帝國的命運深感憂慮,推行開明政治,常到百姓中露面,竭力安撫他們。她敞開宮廷大門,接待最低一級的臣屬,聽取他們的要求和怨言。她的平易近人讓不論是貴族還是普通民眾,都對女王贊譽有加。 (女王一家)
瑪麗亞·特蕾西婭一直深愛丈夫,對於她來說,丈夫不僅僅是生活的伴侶,20年來,他的寬容和大度,對她執政的不干涉更是莫大的支持,使她能夠把哈布斯堡家的事業和利益凌駕於神聖 羅馬 帝國的利益之上。1765年,弗朗茨一世皇帝去世,女王在悲痛中迎來了她人生中的最後15年,這也是她人生最為艱苦的時期,兒子約瑟夫皇帝想要權力,然而他的不成熟卻會使 奧地利 重陷險境。看透這點的瑪麗亞只能為了國家利益而陷於與兒子的權利鬥爭之中。約瑟夫要瓜分 波蘭 時,她曾竭力阻止,瑪麗亞·安托瓦內特來到 法國 時,她不厭其煩地教導她,忍痛勸說自己的女兒和杜巴麗夫人(出身青樓的著名交際花,路易十六的情婦)說上一句話,儘管她自己對杜 巴裡 深惡痛絕。路易十六和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結婚7年沒有子女,她敦促約瑟夫前往 凡爾賽 一看究竟。在她生命的最後十五年,她其實已經不是在和普魯士明爭暗鬥,而是竭力保持 奧地利 的穩定。
1780 年 11 月 29 日,執政 40 年的瑪麗婭·特蕾西婭,因 3 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狀況急驟惡化而死於心臟病。臨終前,她仍放心不下,對每個子女都做了誠摯的談話。她不願入睡,要親眼看著死神的到來。直到晚上9 點,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統治者瑪麗婭·特蕾西婭終於與世長辭了。
瑪麗婭·特蕾西婭的一生無愧於 成功 的統治者 和政 治家的稱號,影響力可以媲美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女王,因此,儘管她生前從沒有用過“女皇”的頭銜,世人還是習慣地稱她為“ 奧地利 女皇”。 ↑維也納英雄廣場 佇立在廣場一頭的是新堡博物館,是位於 霍夫 堡新皇宮裡南側的一系列小博物館,其中主要是兵器展覽館、樂器展覽館和 希腊 雕塑館等。
維也納 博物館區占地6萬平方米,是 歐洲 最大的博物館區。新堡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的採用聯票制,對於博物館愛好者來說真是大大的利好。 ↑維也納英雄廣場 英雄廣場是 霍夫 堡皇宮的外部廣場,興建於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時期,是沒有完全建成的所謂“帝國廣場”(Kaiserforum)的一部分。 其 東北 部是 霍夫 堡皇宮的 Leopoldinian Tract,東南方是新 霍夫 堡,西南方的內環路,將其與“城門外”(Äußeres Burgtor)隔開。 西北 部沒有任何建築物,可以很好地眺望內環路、國會大廈、市政廳,以及城堡劇院。廣場上有2尊軍事領袖的騎馬像:歐根親王和卡爾大公。 ↑維也納英雄廣場 薩伏依的歐根親王,(德語:Prinz Eugen von Savoyen,1663.10.18 巴黎 ~1736.4.24 維也納 )神聖 羅馬 帝國元帥、軍事委員會主席, 維也納 英雄廣場上的兩 大英 雄雕像之一(另一個是第一個擊敗拿破侖的卡爾大公)。他的軍事天才、殊死精神和戰鬥激情使他扶搖直上,29歲便成為帝國陸軍元帥。大 土耳其 戰爭期間,在 中歐 和巴爾幹三度擊潰土軍, 大同 盟戰爭和 西班牙 王位繼承戰爭時期,兩度與法軍交戰。並將 法國 逐出 意大利 。1718年他大勝 土耳其 ,拿下巴爾幹重鎮 貝爾格萊德 。他是出色的戰略家,也是懂得激勵人心的領袖,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軍人之一。
歐根的曾祖父為 意大利 薩伏依王朝公爵 卡洛 ·埃曼努埃萊一世,祖父為薩伏依-卡裡尼亞諾親王托馬斯·弗朗西斯,父親為 法國 薩伏依— 蘇瓦松 總督歐根·莫里茨親王,母親 奧林匹亞 -曼尼亞為 法國 紅衣主教、首相馬薩林( 意大利 人)之侄女,年輕時曾經為法王路易十四之情婦。從血統上來講,歐根是個純正的 意大利 人,從文化上來講,他是個 法國 人,可是他一生都是在 奧地利 渡過,並效忠神聖 羅馬 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因此,三國都以他為榮。 歐根自幼其貌不揚,身材瘦弱,有小修道士之稱。1683 年時值奧斯曼 土耳其 大舉進攻 中歐 ,基督教世界大受震動,19歲的歐根遂作為志願人員赴前線參戰,因戰鬥英勇,獲得賞識。1686 年指揮攻剋佈達城戰役。1687年24歲的歐根升為中將,戰功卓著。1697 年取得森塔戰役大捷,作為 歐洲 軍隊第一次擊敗一位 蘇丹 御駕親征(穆斯塔法二世),並迫使奧斯曼 土耳其 簽訂了第一個戰敗條約的年輕將領,幾乎是一夜之間在整個 歐洲 聲名鵲起,成了打擊異教徒的全 歐洲 英雄。
他的 大名 在 歐洲 如雷貫耳,三位皇帝都把他視為帝國支柱。他也曾說過利奧波德一世皇帝就是他的父親,約瑟夫一世皇帝就是他的兄長,查理六世皇帝就差一點,只是他的上級而已。後世為了紀念他,一戰時奧匈帝國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第三號戰艦被命名為“歐根親王號”;二戰時 德國 將希佩爾級重巡洋艦3號艦命名為“歐根親王號”;黨衛軍第七志願山地師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歐根親王師”。
歐根有極高的軍事素養,備受部屬的愛戴,極受盟友的欽佩。也有較深的科學藝術素養,和孟德斯鳩、萊布尼茨等學者私誼甚篤。同時他還是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 維也納 著名的“美景宮”即是為他所建。 ↑維也納英雄廣場 ↑維也納英雄廣場 卡爾·路德 維希 ·約翰·洛倫茨(Karl Ludwig John Lorenz;1771年9月5日-1847年4月30日) ,是 奧地利 帝國皇子,元帥,軍事理論家,切申大公爵。史稱卡爾大公(Archduke Charles)。是資產階級軍事科學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爾是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第三子。出生在父親任大公的 托斯卡納 大公國(現 意大利 的 佛羅倫薩 ),年輕時就過繼給了姨父切申公爵阿爾貝特·卡西米爾,1790年進入軍隊,在戰事頻繁的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作為 奧地利 的軍事統帥而活躍於 歐洲 戰場,並曾成為使拿破侖一世首次受挫的抗法名將。
1809年奧法戰爭一開始, 奧地利 軍隊就節節敗退,不到一個月拿破侖的軍隊就攻陷了 維也納 。就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卡爾從他的駐地率數萬精兵,攜數百門大炮,在 維也納 近郊的多瑙河畔伏擊了拿破侖的大軍,贏得了阿斯珀恩-埃斯靈會戰,首次挫敗了拿破侖一世的進攻,擊斃包括 法國 名將拉納在內的4萬餘人,由於力量不足,他沒有繼續進攻,使拿破侖逃過一劫。 卡爾大公在晚年潛心研究軍事,致力於軍事歷史和軍事理論的寫作,並註意對 法國 大革命和拿破侖一世的軍事經驗進行總結。其主要著作有《論將領的戰術》,《從1796年的德意志戰局論戰略原理》和《1799年德意志和 瑞士 戰史》等。
威靈頓認為在反法同盟諸將之中只有卡爾大公水平最高,而拿破侖也認為在他的對手裡面卡爾大公是最強的。 ↑維也納英雄廣場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 堡宮殿 (德語:Hofburg)是位於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的宮殿建築。 霍夫 堡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夏宮是美泉宮)。今日的 霍夫 堡宮殿是 奧地利 的總統官邸所在地。
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眼下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迷宮。皇宮依地勢而建,分上宅、下宅兩部分。上宅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下宅作為起居接借宿用。
霍夫 堡皇宮在 德文 中的 意思是宮廷城堡的意思。這座皇家的城堡坐落在 維也納 內城。哈布斯堡王朝正是在這裡統治龐大的奧匈帝國的。記載了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時代多民族國家由盛而衰的景象。這裡曾是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的居住地,直至1806年弗蘭茨一世皇帝宣佈這個神聖帝國解體。如今,它是聯邦 共和 國總統辦公地,而且是 歐洲 各種建築風格的“見證人”。無論是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 洛克 式、洛可可式,還是上世紀末的仿古典式風格, 霍夫 堡皇宮都把它們彙集在一起。皇宮的占地面積達24萬平方米,有18棟樓房、54個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間房間,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
(小貼士:皇宮地處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市中心,地址是:Kaiserappartements, Silberkammer。地鐵:U1, U3到Stephansplatz下,或者U3 到Herrengasse下便可到達。) 穿過禮儀大廳的走廊,就來到了老 霍夫 堡皇宮。在廣場見到的是弗蘭茨二世皇帝塑像。這位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的弗蘭茨二世皇帝為了破滅自稱為 法國 皇帝的拿破侖想當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的夢想,於1806年主動解散了這個帝國,並同時成立了 奧地利 帝國,弗蘭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變成了 奧地利 帝國的弗蘭茨一世皇帝。
維也納 市政廳在市政廳廣場的東側,正面看去躍入眼帘的是5座尖塔,中間的一座直入雲端,兩翼的4座不足其半,卻高出一字拉開的3、4層樓房。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顯得層次十分鮮明而壯觀。大廳正中的高塔98米,是 維也納 的吉祥物。相傳,當時的非教堂建築不能超過100米,市政廳塔樓的建造計劃遂遭到教會的反對。於是設計者馮.施密特就將塔本身限制在98米,卻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達3.4米的“市政廳鐵人”,顯示了人們向舊勢力的挑戰,教會對此也無可奈何。市政廳是1873年建設完工的,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築,其拱廊、涼廊、陽臺、尖頭窗、豪華的雕刻都體現了新哥特式的典型風格。
市政廳和 歐洲 大部分城市相同,以哥特式風格設計建築,不過因為建築時間是公元十九世紀,它是 維也納 嚴謹的歷史主義風格和哥特式風格最完美的結合,以此亦稱為新哥特式。市政廳是環形大道藝術時期最重要的藝術和建築傑作之一。 在市政廳廣場對面,是一座造型古樸的白色建築,這是著名的城堡劇院。
維也納 號稱音樂與戲劇的聖殿,其劇院分佈在 維也納 各地,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城堡劇院。城堡劇院的德語是德語地區最標準的,有許多世界級的演員在此擔任客籍演出,而能夠晉身於城堡劇院演出,就是對其藝術表現最高的評價了。
城堡劇院原是特瑞莎女皇於1741年所建,由哈森瑙爾(Hasenauer)和山柏(Semper)負責設計。原址在聖米歇爾廣場,1888年後,改建為現在的 意大利 文藝復興式建築,並擠身為環城大道的其中一份子。城堡劇院位於市政廳的正對面,入口的上方雕塑是「太陽神阿波羅與悲劇中的繆斯」。 劇院對面是 維也納 人民廣場,是一座被眾多著名建築多包圍的鬧中取靜的絕佳休閑場所。 人民廣場的外側,一座古 希腊 風格的建築格外引人註目,這便是 奧地利 議會大廈。
坐落在 維也納 的 奧地利 議會大廈是 奧地利 國民議會和 奧地利 聯邦議會所在地。1873年,著名建築師特奧費爾·翰森授命建造這座議會大廈。為了象徵民主來自於 希腊 ,建築師專門採用了古 希腊 的建築風格。立面採用古 希腊 的 科林 特式柱頭,三角檐雕刻著弗蘭茨·一世皇帝向十七個民族頒發憲法的場景。議會大廈前的高達4米的噴泉雕像是 雅典 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徵著奧匈帝國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和 摩爾多瓦 河。
每年的10月26日是 奧地利 國慶日。這一天,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會舉行傳統的國防軍展示活動。總統府、總理府、議會大廈及政府各部也對普通公民開放,人們可以自由地走進這些部門參觀並與總統、總理及各部部長握手、交談。 奧地利 議會大 廈門 前的 雅典 娜雕像。她是古 希腊 神話中智慧、戰爭和軍事謀略的女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同時也是技術、工藝的女神。據說她傳授紡織、園藝和陶藝等技藝,以及繪畫、雕塑和音樂等藝術給人類。此外她還是航海、農業和醫療的保護神。法律、秩序的女神,並創立了人類的第一座法庭。 議會大廈的雕塑古樸有力。 議會大廈旁的第一 共和 國紀念碑(Republik denkmal zur Erinnerung An Die Gruendung Der 1.Republik),碑文是:der erinnerung an die errichtung der republik am 12 november 1918(紀念建立 共和 國 1918年11月12日) ,這個日子是 奧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終結,國家政體成為 共和 國。碑中是三個頭像,為建立第一 共和 國時社會民主黨的領袖:亞克布·勞易曼(Jakob Reumann), 共和 國成立後第一任 維也納 市長; 維克 托·阿特勒(Victor Adler),《工人報》主編; 費爾南多·漢努施(Ferdinand Hanusch), 共和 國政府秘書長。 維也納 的有軌電車也是很方便的公共交通,慢悠悠的帶你轉遍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如果有時間,一定要體驗一下。
如需前往議會大廈,乘有軌電車1、2、D、J在Stadiongasse下車即可。 在瑪麗婭·特蕾莎廣場,有兩兩相望的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其中以自然博物館更為著名。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德語: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縮寫KHM Wien)是 奧地利 著名美術館,下轄8座分館。主館舍位於 維也納 環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與 霍夫 堡皇宮相對,由統治 歐洲 近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出 資興 建。在其中除了一睹皇室珍藏,還可以領略奧匈帝國盛期的餘暉。另有7處分館位於 維也納 及 因斯布魯克 。 如今, 維也納 藝術史博物館是全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這裡珍藏著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來收集的 歐洲 珍品。盧本斯、倫勃朗、丟勒、拉斐爾、提香等著名畫家的作品更使這座藝術博物館的名聲倍增。 (氣勢非凡的女皇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
在美泉宮說完茜茜,現在來說一說她的前輩,真正意義上的帝國女王:瑪麗婭·特蕾西婭。
瑪麗婭·特蕾西婭(德語:Maria Theresia;全名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又譯 瑪利亞 ·特蕾莎,在她的那個年代,奧匈還未合併, 奧地利 帝國地位遠高於 匈牙利 ,她自然是 奧地利 大公和國母,同時也是 匈牙利 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此弗朗茨非奧匈帝國的弗朗茨)的妻子。
瑪麗婭出生在 奧地利 的 霍夫 堡皇宮,憑藉尊貴的血統得到了 奧地利 、 匈牙利 、波希米亞三頂王冠,並使她的丈夫和兒子獲得了神聖 羅馬 帝國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現並煥發了活力,奠定了 奧地利 大公國成為現代國家 奧地利 帝國的基礎。 (年輕的 瑪利亞 和弗郎茨·斯蒂芬(右))
和茜茜公主不同的是,瑪麗婭·特蕾西婭本人的婚姻是以愛情而不單是政治利益做基礎的,即自由戀愛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特蕾西婭19歲嫁給 洛林 公爵弗朗茨·斯蒂芬,在此之前,15歲起就生活在 奧地利 皇宮的弗朗茨,以英俊的相貌、貴重的人品使哈布斯堡家族的女繼承人愛慕傾心。為了延續哈布斯堡家族的王統,她和丈夫協定他們的後代姓“哈布斯堡— 洛林 ”。弗朗茨·斯蒂芬為了 奧地利 ,為了未婚妻,放棄自己家族領地 洛林 ,而到遙遠的北 意大利 繼承絕嗣的美第奇家族的領地, 托斯卡納 大公國。為了愛情作出這麼大的犧牲,使查理六世皇帝和瑪麗婭·特蕾西婭公主備受感動。
關於 瑪利亞 和她的丈夫有一則趣聞:一次皇帝和女王微服出行,女王口渴了,皇帝非常騎士的自告奮勇翻越籬笆牆去為女王摘了幾串葡萄,但他們被園丁發現了,身上又沒帶現金,就告知真實的身份,憤怒的園丁根本不信,大嚷:你是 羅馬 皇帝,我還是 中國 的國王呢。把他們夫婦關進了地窖。晚上才被衛兵解救出來。樂不可支的女王后來在這裡立了一塊牌子以紀念這次冒險。上面寫著, 羅馬 皇帝犯了侵犯私人財產罪, 匈牙利 女王是他的同謀,甚至可以說是指使和教唆犯。
弗朗茨為人寬厚浪漫,經常卷入緋聞事件,對此瑪麗婭·特蕾西婭非常嫉妒和不滿。即使如此,女王和皇帝的關係一直和睦。皇帝的女兒瑪麗亞·克裡斯蒂娜女大公曾說:“皇帝是個好人,誰都能把他當做朋友來依靠,我們必須保護他,不讓他受到自己多情的困擾。母親對他的戀情非常妒忌”。他最著名的女兒瑪麗·安托瓦內特(法王路易十六之妻,殞命斷頭臺的絕代艷後)則非常崇拜他,以至於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公主把父親的去世當作一件“天塌”一樣的大事,“無憂無慮的童年唯一的陰雲”。
女王還曾建立“貞潔委員會”,打擊偷情的大臣 和平 民百姓。這個以維護道德風紀為目的的風紀警察組織深入全國各地,很不得人心,以致 維也納 咖啡館傳出最有名的笑話就是“弗朗茨太太,請你管好自己的丈夫。” (中年的女王)
1740年的神聖 羅馬 帝國籠罩在重重陰霾之中。廣袤的國土上,只有一支不足 10 萬人的軍隊,而且士氣低落,指揮失靈,似一盤散沙。國庫空虛,食品匱乏,瘟疫橫行,民眾陷入絕望。而周圍的列強環伺,隨時準備挑起事端,發動戰爭。因此,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統治者,在最鐘愛她父親去世後,瑪麗婭惟有以百倍的勤奮,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
女王把畢生的精力全都用在恢復哈布斯堡帝國的地位上,當普魯士不宣而戰之後, 巴伐利亞 與 法國 以及 西班牙 軍隊也加入戰爭,從而揭開了長達 8 年的 奧地利 王位繼承戰爭的序幕。面臨如此嚴重的威脅,瑪麗婭·特蕾西婭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屈服和軟弱。她一再表示,將誓死保衛父輩留下的家業,寸土不讓。彼時父皇留下的國庫空空如也,軍備狀況極其惡劣。她因此立下誓言:“就算戰鬥到最後,我寧可賣掉最後一條裙子,也絕不放棄 西里西亞 !(今 波蘭 西南大部、 捷克 北部和 德國 東部小部分地區)”
雖然兩次 西里西亞 戰爭打的昏天黑地, 奧地利 一度處於絕對劣勢,但女王發揮出她非凡的才幹,在 歐洲 大陸合縱連橫,以果決的政治手段和正確的軍事策略,最終換回較大的戰果: 成功 地維持了父皇時代的大部分領土。神聖 羅馬 皇帝的桂冠也重新歸於哈布斯堡王室。全 歐洲 都把瑪麗婭·特蕾西婭尊為皇后兼女王,甚至連老對手——她的表哥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也稱她為“ 匈牙利 女王”了。
女王深信,這是歷史賦予她一種使命,所以她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勤奮工作著:親自將自己的作息時間從早上8 點改為早上 6 點,併在括號內加上“5 點:夏季作息時間”。她不顧宮中傳統,把晚餐由晚 11點改為 8 點半。因為對每一個案卷,每一項工作,她都要親自過目,她必須抓緊時間,晚上也要工作。
她樂於全國各地巡視,在鄉下一口氣步行幾個小時,途中僅吃一頓便餐。她臨產前還到歌劇院接見演員,分娩後幾乎看不到她休養,沒兩天她就去走街串巷,或伏案工作了。馬麗婭對待工作的態度簡直堪稱後世楷模,說她是帝國第一工作狂也毫不為過。
她瞭解到百姓對帝國的命運深感憂慮,推行開明政治,常到百姓中露面,竭力安撫他們。她敞開宮廷大門,接待最低一級的臣屬,聽取他們的要求和怨言。她的平易近人讓不論是貴族還是普通民眾,都對女王贊譽有加。 (女王一家)
瑪麗亞·特蕾西婭一直深愛丈夫,對於她來說,丈夫不僅僅是生活的伴侶,20年來,他的寬容和大度,對她執政的不干涉更是莫大的支持,使她能夠把哈布斯堡家的事業和利益凌駕於神聖 羅馬 帝國的利益之上。1765年,弗朗茨一世皇帝去世,女王在悲痛中迎來了她人生中的最後15年,這也是她人生最為艱苦的時期,兒子約瑟夫皇帝想要權力,然而他的不成熟卻會使 奧地利 重陷險境。看透這點的瑪麗亞只能為了國家利益而陷於與兒子的權利鬥爭之中。約瑟夫要瓜分 波蘭 時,她曾竭力阻止,瑪麗亞·安托瓦內特來到 法國 時,她不厭其煩地教導她,忍痛勸說自己的女兒和杜巴麗夫人(出身青樓的著名交際花,路易十六的情婦)說上一句話,儘管她自己對杜 巴裡 深惡痛絕。路易十六和瑪麗亞·安托瓦內特結婚7年沒有子女,她敦促約瑟夫前往 凡爾賽 一看究竟。在她生命的最後十五年,她其實已經不是在和普魯士明爭暗鬥,而是竭力保持 奧地利 的穩定。
1780 年 11 月 29 日,執政 40 年的瑪麗婭·特蕾西婭,因 3 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狀況急驟惡化而死於心臟病。臨終前,她仍放心不下,對每個子女都做了誠摯的談話。她不願入睡,要親眼看著死神的到來。直到晚上9 點,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統治者瑪麗婭·特蕾西婭終於與世長辭了。
瑪麗婭·特蕾西婭的一生無愧於 成功 的統治者 和政 治家的稱號,影響力可以媲美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女王,因此,儘管她生前從沒有用過“女皇”的頭銜,世人還是習慣地稱她為“ 奧地利 女皇”。 ↑維也納英雄廣場 佇立在廣場一頭的是新堡博物館,是位於 霍夫 堡新皇宮裡南側的一系列小博物館,其中主要是兵器展覽館、樂器展覽館和 希腊 雕塑館等。
維也納 博物館區占地6萬平方米,是 歐洲 最大的博物館區。新堡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的採用聯票制,對於博物館愛好者來說真是大大的利好。 ↑維也納英雄廣場 英雄廣場是 霍夫 堡皇宮的外部廣場,興建於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時期,是沒有完全建成的所謂“帝國廣場”(Kaiserforum)的一部分。 其 東北 部是 霍夫 堡皇宮的 Leopoldinian Tract,東南方是新 霍夫 堡,西南方的內環路,將其與“城門外”(Äußeres Burgtor)隔開。 西北 部沒有任何建築物,可以很好地眺望內環路、國會大廈、市政廳,以及城堡劇院。廣場上有2尊軍事領袖的騎馬像:歐根親王和卡爾大公。 ↑維也納英雄廣場 薩伏依的歐根親王,(德語:Prinz Eugen von Savoyen,1663.10.18 巴黎 ~1736.4.24 維也納 )神聖 羅馬 帝國元帥、軍事委員會主席, 維也納 英雄廣場上的兩 大英 雄雕像之一(另一個是第一個擊敗拿破侖的卡爾大公)。他的軍事天才、殊死精神和戰鬥激情使他扶搖直上,29歲便成為帝國陸軍元帥。大 土耳其 戰爭期間,在 中歐 和巴爾幹三度擊潰土軍, 大同 盟戰爭和 西班牙 王位繼承戰爭時期,兩度與法軍交戰。並將 法國 逐出 意大利 。1718年他大勝 土耳其 ,拿下巴爾幹重鎮 貝爾格萊德 。他是出色的戰略家,也是懂得激勵人心的領袖,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軍人之一。
歐根的曾祖父為 意大利 薩伏依王朝公爵 卡洛 ·埃曼努埃萊一世,祖父為薩伏依-卡裡尼亞諾親王托馬斯·弗朗西斯,父親為 法國 薩伏依— 蘇瓦松 總督歐根·莫里茨親王,母親 奧林匹亞 -曼尼亞為 法國 紅衣主教、首相馬薩林( 意大利 人)之侄女,年輕時曾經為法王路易十四之情婦。從血統上來講,歐根是個純正的 意大利 人,從文化上來講,他是個 法國 人,可是他一生都是在 奧地利 渡過,並效忠神聖 羅馬 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因此,三國都以他為榮。 歐根自幼其貌不揚,身材瘦弱,有小修道士之稱。1683 年時值奧斯曼 土耳其 大舉進攻 中歐 ,基督教世界大受震動,19歲的歐根遂作為志願人員赴前線參戰,因戰鬥英勇,獲得賞識。1686 年指揮攻剋佈達城戰役。1687年24歲的歐根升為中將,戰功卓著。1697 年取得森塔戰役大捷,作為 歐洲 軍隊第一次擊敗一位 蘇丹 御駕親征(穆斯塔法二世),並迫使奧斯曼 土耳其 簽訂了第一個戰敗條約的年輕將領,幾乎是一夜之間在整個 歐洲 聲名鵲起,成了打擊異教徒的全 歐洲 英雄。
他的 大名 在 歐洲 如雷貫耳,三位皇帝都把他視為帝國支柱。他也曾說過利奧波德一世皇帝就是他的父親,約瑟夫一世皇帝就是他的兄長,查理六世皇帝就差一點,只是他的上級而已。後世為了紀念他,一戰時奧匈帝國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第三號戰艦被命名為“歐根親王號”;二戰時 德國 將希佩爾級重巡洋艦3號艦命名為“歐根親王號”;黨衛軍第七志願山地師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歐根親王師”。
歐根有極高的軍事素養,備受部屬的愛戴,極受盟友的欽佩。也有較深的科學藝術素養,和孟德斯鳩、萊布尼茨等學者私誼甚篤。同時他還是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 維也納 著名的“美景宮”即是為他所建。 ↑維也納英雄廣場 ↑維也納英雄廣場 卡爾·路德 維希 ·約翰·洛倫茨(Karl Ludwig John Lorenz;1771年9月5日-1847年4月30日) ,是 奧地利 帝國皇子,元帥,軍事理論家,切申大公爵。史稱卡爾大公(Archduke Charles)。是資產階級軍事科學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爾是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第三子。出生在父親任大公的 托斯卡納 大公國(現 意大利 的 佛羅倫薩 ),年輕時就過繼給了姨父切申公爵阿爾貝特·卡西米爾,1790年進入軍隊,在戰事頻繁的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作為 奧地利 的軍事統帥而活躍於 歐洲 戰場,並曾成為使拿破侖一世首次受挫的抗法名將。
1809年奧法戰爭一開始, 奧地利 軍隊就節節敗退,不到一個月拿破侖的軍隊就攻陷了 維也納 。就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卡爾從他的駐地率數萬精兵,攜數百門大炮,在 維也納 近郊的多瑙河畔伏擊了拿破侖的大軍,贏得了阿斯珀恩-埃斯靈會戰,首次挫敗了拿破侖一世的進攻,擊斃包括 法國 名將拉納在內的4萬餘人,由於力量不足,他沒有繼續進攻,使拿破侖逃過一劫。 卡爾大公在晚年潛心研究軍事,致力於軍事歷史和軍事理論的寫作,並註意對 法國 大革命和拿破侖一世的軍事經驗進行總結。其主要著作有《論將領的戰術》,《從1796年的德意志戰局論戰略原理》和《1799年德意志和 瑞士 戰史》等。
威靈頓認為在反法同盟諸將之中只有卡爾大公水平最高,而拿破侖也認為在他的對手裡面卡爾大公是最強的。 ↑維也納英雄廣場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 堡宮殿 (德語:Hofburg)是位於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的宮殿建築。 霍夫 堡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夏宮是美泉宮)。今日的 霍夫 堡宮殿是 奧地利 的總統官邸所在地。
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眼下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迷宮。皇宮依地勢而建,分上宅、下宅兩部分。上宅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下宅作為起居接借宿用。
霍夫 堡皇宮在 德文 中的 意思是宮廷城堡的意思。這座皇家的城堡坐落在 維也納 內城。哈布斯堡王朝正是在這裡統治龐大的奧匈帝國的。記載了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皇帝時代多民族國家由盛而衰的景象。這裡曾是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的居住地,直至1806年弗蘭茨一世皇帝宣佈這個神聖帝國解體。如今,它是聯邦 共和 國總統辦公地,而且是 歐洲 各種建築風格的“見證人”。無論是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 洛克 式、洛可可式,還是上世紀末的仿古典式風格, 霍夫 堡皇宮都把它們彙集在一起。皇宮的占地面積達24萬平方米,有18棟樓房、54個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間房間,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
(小貼士:皇宮地處 奧地利 首都 維也納 市中心,地址是:Kaiserappartements, Silberkammer。地鐵:U1, U3到Stephansplatz下,或者U3 到Herrengasse下便可到達。) 穿過禮儀大廳的走廊,就來到了老 霍夫 堡皇宮。在廣場見到的是弗蘭茨二世皇帝塑像。這位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的弗蘭茨二世皇帝為了破滅自稱為 法國 皇帝的拿破侖想當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的夢想,於1806年主動解散了這個帝國,並同時成立了 奧地利 帝國,弗蘭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變成了 奧地利 帝國的弗蘭茨一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