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昔日帝國的榮光——捷、奧、匈三國的前世今生(含阿姆斯特丹番外篇和彩蛋)
↑匈牙利國會大廈 轉場前往下一站途中路遇 匈牙利 國會大廈。
該大廈於1896年開工,到1904年完工啟用,歷時8年,樓高96米(約32層樓的高度)。整幢建築除了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以外,還奢侈的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為建築材料,而且當時已經全面採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冷暖空調等先進設備等,可想當時的奢華程度了。國會大廈位於科蘇特(Kossuth lajos square)廣場,面向多瑙河,建築式樣模仿了 倫敦 國會大廈,由建築師Imre steindi所設計,採用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把眾多垂直細長的元素與尖塔融入了整個建築中, 成功 塑造了許多當時重要公共建築的新樣貌。
與 佈達佩斯 如今現存的大多其他建築古跡相似,國會大廈也誕生在奧匈帝國的鼎盛時期。 佈達佩斯 這個城市從此變成了 匈牙利 的象徵,它開始與 維也納 、 巴黎 、 柏林 一樣,成為 歐洲 最有代表性的中心之一。 匈牙利 人突然覺得從未如此急迫地需要一個象徵民主權利的立法議會機構,一來是彰顯 匈牙利 的國家威嚴,二來是與雙子城 維也納 在規模等級上相媲美,再者就是與河對岸象徵古老王權的佈達皇宮爭取平等的地位,雖然從實用意義來看,或許並不需要如此大規模的議會建築。
這座聳立在多瑙河畔的龐然巨物,不止占地寬闊,同時也頂起了 佈達佩斯 的天際——它與同高為96米的聖伊斯特萬大教堂一併成為全城最高的建築。從公元896年 匈牙利 建國到1896年建造國會大廈,跨越過整整一千年。96這個數字對 匈牙利 人意義非凡,它之於國會大廈,不僅僅體現在它的高度上,還象徵性地運用在從大廈正門到中央穹頂大廳的96級臺階上。為了踏上這96級漫長的臺階, 匈牙利 人迂迴曲折,曾經奮鬥過整整一個千年。
如此恢弘的建築,因為時間關係,也沒能進去參觀,實在是此行一大遺憾了。 ↑山丹丹 在當地好友的盛邀下,我們沿多瑙 河南 下,趕在夕 陽西 下之前去往一個名為” 聖安德烈 “(Szentendre)的小鎮。沒想到這原本計劃外的安排,讓我們收穫了意外的美景。
聖安德烈 小鎮位於距 佈達佩斯 20公里的多瑙河畔,是一座幽靜安詳的 匈牙利 古鎮。 中國 人還給小鎮起了一個好記的名字“ 山丹 丹”,據說是當地開中餐廳的華人起的。
聖安德烈 是耶酥十二門徒之一,耶酥升天后,他曾到巴爾幹半島和俄國南部傳教,後在 希腊 殉教,是巴爾幹人崇拜的聖靈。1690年,6000多名 塞爾維亞 難民流落到這個小鎮,他們聽說小鎮名叫“ 聖安德烈 ”,就認為他們與這裡有緣,於是就在小鎮定居下來,並將 塞爾維亞 文化和東正教帶到了小鎮上。
19世紀末,小鎮上雲集了多名流浪藝術家,有畫家、雕塑家、工匠等等,給這裡帶來不少藝術氣息。現在,小鎮上還能看到不少畫廊、手工藝品作坊。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小鎮中心廣場上由商人募捐建造的東正教雙十字架,建於1763年。 ↑山丹丹 ↑山丹丹 說起瓷器,一般都會想到 中國 景德鎮 ,然而 歐洲 也是有許多著名的瓷器品牌。茜茜公主曾經非常喜歡兩個瓷器品牌,一個是Royal Vienna 維也納 瓷,另一個就是同屬奧匈帝國的 匈牙利 國寶瓷器Herend 海蘭德。海蘭德創建於1826年,是至今依然活躍的 歐洲 著名瓷器公司。最初成立的時候海蘭德做的是陶器,到1840年左右開始做瓷器。 海蘭德的瓷和梅森, 維也納 一樣都是硬瓷。而且完全手繪。
這家瓷器店收集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具有明顯的海蘭德風格。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聖安德烈 是一個美麗安靜的小鎮,不需要事先做非常詳細的旅行計劃,因為只要漫步在小巧可愛的石頭街道上,就很愜意了。如果不開車,可以選擇乘坐郊區延長線HEV 5就可以到達,當然下車之後進入小鎮還需要一點距離。 ↑匈牙利自由女神像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返回佈達,去蓋勒特山頂的 佈達佩斯 要塞觀賞夜景。沿著山路緩步而上,從這裡居高臨下,是俯瞰整個城市美景的絕佳場所。 ↑佈達王宮 冒著凌冽的寒風,在山頂上飽覽了一眾夜景,卻不小心把相機給摔裂了,果然看美景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真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匈牙利自由女神像 山頂要塞的盡頭可以看到與要塞連為一體的自由女神雕像。白天從伊麗莎白橋仰望山頂,雕像格外顯眼。
佈達佩斯 要塞由哈布斯堡王朝建於1851年。海拔235米,長220米,寬60米,高4米,建立之初擁有60門加農炮。它的一生見證了無數場戰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二戰時期的 佈達佩斯 圍城戰。至今都能在要塞的牆體上看到大片的彈痕。這場二戰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堪比斯 大林 格勒和 柏林 ,雙方付出了40多萬的傷亡,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平民,而這場悲劇本是可以避免的。
1944年,時任 匈牙利 的統治者,海軍上將霍爾蒂攝政王已經看清 德國 江河日下的形勢,準備單獨和盟軍、蘇軍講和,但以西方為首的同盟國為了保證 諾曼底 登陸的 成功 ,讓西線足夠多的德軍東調以減輕進攻壓力(同時消耗遲滯蘇聯的攻勢),通過各種渠道向 德國 方面有意無意地泄露了 匈牙利 和盟軍進行密談的消息,最終導致在霍爾蒂宣佈停戰聲明的同時,德軍採取行動逼迫霍爾蒂逃亡,並扶植了 匈牙利 法西斯政黨箭十字黨組成親德傀儡政府,從而將 匈牙利 牢牢的捆在了納粹 德國 的戰車上,不可避免的向毀滅的深淵駛去。 ↑匈牙利自由女神像 匈牙利 自由女神像位於多瑙河畔的蓋勒特山丘約140米高處,在山頂的 佈達佩斯 要塞的一側。 雕像的主體是一位站立的少女昂首高摯著一片大大的棕櫚葉,雕像連同石制基柱高40米,其中雕像高14米。主雕像下邊兩側還分別各有一個雕像,一邊是舉著火炬奔跑的男子,一邊是與一隻七頭猛龍搏鬥的勇士。雕像基臺上鑲的文字意思是“紀念所有為 匈牙利 的獨立、自由和福祉獻身的人們”。
雕像最初的情況和用意與現在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其中也折射出了歷史的變遷。
1945年1月,蘇軍經過血戰,攻剋了 佈達佩斯 。當時的 佈達佩斯 民族委員會決定建築一座紀念碑,紀念為解放 佈達佩斯 犧牲的蘇聯紅軍。負責監督戰後 匈牙利 事務的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指定 匈牙利 雕塑家基什 法魯 迪完成紀念碑工作,他還強制要求將地點選定在蓋勒特山頂,並將原定的8至10米高的方案改為至少35米。
1947年4月4日,這座紀念碑在蘇軍解放 匈牙利 全境兩周年紀念日揭幕,而正式名稱為“解放紀念碑”,基柱台正面鑲著一顆五星,上面的文字則為“感激的 匈牙利 人民紀念解放者蘇聯英雄”,側面則刻著解放 佈達佩斯 的戰鬥中陣亡蘇軍的名字。少女手中棕櫚葉象徵著 和平 ,火炬奔跑的男子的寓意是嚮往光明,七頭猛龍則代表法西斯,人們在與它搏鬥。而在這最初的紀念碑中,緊靠主雕像前面的下方,還有一個胸前挎著衝鋒槍、右手舉著一面旗幟的蘇軍士兵的4米高雕像。1956年爆發反蘇的 匈牙利 事件中,蘇軍士兵的雕像被群眾搗毀,事件後則重新進行修複。
1990年 匈牙利 發生變革後,五星標誌和蘇軍士兵的雕像都在清除之列,而主雕像何去何從則經過了一番爭議。1993年,經 佈達佩斯 城市保護委員會和 匈牙利 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認定,將這一紀念碑賦予了新的含義,將它更名為“自由紀念碑”,並重新確定了紀念銘文。與 紐約 的那座著名雕像一樣,中文中也稱 佈達佩斯 的這座雕像為“自由女神”。
1971年至1995年間通用的 匈牙利 十福林硬幣上,也使用這個雕塑的形象。
=============================================================================
至此,我們在 匈牙利 的行程全部結束,這走馬觀花的短短的一天留下了太多的收穫,也留下了不少遺憾。美麗的 匈牙利 還有許多未知的美好,等待我們去探尋和體會。
該大廈於1896年開工,到1904年完工啟用,歷時8年,樓高96米(約32層樓的高度)。整幢建築除了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以外,還奢侈的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為建築材料,而且當時已經全面採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冷暖空調等先進設備等,可想當時的奢華程度了。國會大廈位於科蘇特(Kossuth lajos square)廣場,面向多瑙河,建築式樣模仿了 倫敦 國會大廈,由建築師Imre steindi所設計,採用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把眾多垂直細長的元素與尖塔融入了整個建築中, 成功 塑造了許多當時重要公共建築的新樣貌。
與 佈達佩斯 如今現存的大多其他建築古跡相似,國會大廈也誕生在奧匈帝國的鼎盛時期。 佈達佩斯 這個城市從此變成了 匈牙利 的象徵,它開始與 維也納 、 巴黎 、 柏林 一樣,成為 歐洲 最有代表性的中心之一。 匈牙利 人突然覺得從未如此急迫地需要一個象徵民主權利的立法議會機構,一來是彰顯 匈牙利 的國家威嚴,二來是與雙子城 維也納 在規模等級上相媲美,再者就是與河對岸象徵古老王權的佈達皇宮爭取平等的地位,雖然從實用意義來看,或許並不需要如此大規模的議會建築。
這座聳立在多瑙河畔的龐然巨物,不止占地寬闊,同時也頂起了 佈達佩斯 的天際——它與同高為96米的聖伊斯特萬大教堂一併成為全城最高的建築。從公元896年 匈牙利 建國到1896年建造國會大廈,跨越過整整一千年。96這個數字對 匈牙利 人意義非凡,它之於國會大廈,不僅僅體現在它的高度上,還象徵性地運用在從大廈正門到中央穹頂大廳的96級臺階上。為了踏上這96級漫長的臺階, 匈牙利 人迂迴曲折,曾經奮鬥過整整一個千年。
如此恢弘的建築,因為時間關係,也沒能進去參觀,實在是此行一大遺憾了。 ↑山丹丹 在當地好友的盛邀下,我們沿多瑙 河南 下,趕在夕 陽西 下之前去往一個名為” 聖安德烈 “(Szentendre)的小鎮。沒想到這原本計劃外的安排,讓我們收穫了意外的美景。
聖安德烈 小鎮位於距 佈達佩斯 20公里的多瑙河畔,是一座幽靜安詳的 匈牙利 古鎮。 中國 人還給小鎮起了一個好記的名字“ 山丹 丹”,據說是當地開中餐廳的華人起的。
聖安德烈 是耶酥十二門徒之一,耶酥升天后,他曾到巴爾幹半島和俄國南部傳教,後在 希腊 殉教,是巴爾幹人崇拜的聖靈。1690年,6000多名 塞爾維亞 難民流落到這個小鎮,他們聽說小鎮名叫“ 聖安德烈 ”,就認為他們與這裡有緣,於是就在小鎮定居下來,並將 塞爾維亞 文化和東正教帶到了小鎮上。
19世紀末,小鎮上雲集了多名流浪藝術家,有畫家、雕塑家、工匠等等,給這裡帶來不少藝術氣息。現在,小鎮上還能看到不少畫廊、手工藝品作坊。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小鎮中心廣場上由商人募捐建造的東正教雙十字架,建於1763年。 ↑山丹丹 ↑山丹丹 說起瓷器,一般都會想到 中國 景德鎮 ,然而 歐洲 也是有許多著名的瓷器品牌。茜茜公主曾經非常喜歡兩個瓷器品牌,一個是Royal Vienna 維也納 瓷,另一個就是同屬奧匈帝國的 匈牙利 國寶瓷器Herend 海蘭德。海蘭德創建於1826年,是至今依然活躍的 歐洲 著名瓷器公司。最初成立的時候海蘭德做的是陶器,到1840年左右開始做瓷器。 海蘭德的瓷和梅森, 維也納 一樣都是硬瓷。而且完全手繪。
這家瓷器店收集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具有明顯的海蘭德風格。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山丹丹 聖安德烈 是一個美麗安靜的小鎮,不需要事先做非常詳細的旅行計劃,因為只要漫步在小巧可愛的石頭街道上,就很愜意了。如果不開車,可以選擇乘坐郊區延長線HEV 5就可以到達,當然下車之後進入小鎮還需要一點距離。 ↑匈牙利自由女神像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返回佈達,去蓋勒特山頂的 佈達佩斯 要塞觀賞夜景。沿著山路緩步而上,從這裡居高臨下,是俯瞰整個城市美景的絕佳場所。 ↑佈達王宮 冒著凌冽的寒風,在山頂上飽覽了一眾夜景,卻不小心把相機給摔裂了,果然看美景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真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匈牙利自由女神像 山頂要塞的盡頭可以看到與要塞連為一體的自由女神雕像。白天從伊麗莎白橋仰望山頂,雕像格外顯眼。
佈達佩斯 要塞由哈布斯堡王朝建於1851年。海拔235米,長220米,寬60米,高4米,建立之初擁有60門加農炮。它的一生見證了無數場戰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二戰時期的 佈達佩斯 圍城戰。至今都能在要塞的牆體上看到大片的彈痕。這場二戰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堪比斯 大林 格勒和 柏林 ,雙方付出了40多萬的傷亡,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平民,而這場悲劇本是可以避免的。
1944年,時任 匈牙利 的統治者,海軍上將霍爾蒂攝政王已經看清 德國 江河日下的形勢,準備單獨和盟軍、蘇軍講和,但以西方為首的同盟國為了保證 諾曼底 登陸的 成功 ,讓西線足夠多的德軍東調以減輕進攻壓力(同時消耗遲滯蘇聯的攻勢),通過各種渠道向 德國 方面有意無意地泄露了 匈牙利 和盟軍進行密談的消息,最終導致在霍爾蒂宣佈停戰聲明的同時,德軍採取行動逼迫霍爾蒂逃亡,並扶植了 匈牙利 法西斯政黨箭十字黨組成親德傀儡政府,從而將 匈牙利 牢牢的捆在了納粹 德國 的戰車上,不可避免的向毀滅的深淵駛去。 ↑匈牙利自由女神像 匈牙利 自由女神像位於多瑙河畔的蓋勒特山丘約140米高處,在山頂的 佈達佩斯 要塞的一側。 雕像的主體是一位站立的少女昂首高摯著一片大大的棕櫚葉,雕像連同石制基柱高40米,其中雕像高14米。主雕像下邊兩側還分別各有一個雕像,一邊是舉著火炬奔跑的男子,一邊是與一隻七頭猛龍搏鬥的勇士。雕像基臺上鑲的文字意思是“紀念所有為 匈牙利 的獨立、自由和福祉獻身的人們”。
雕像最初的情況和用意與現在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這其中也折射出了歷史的變遷。
1945年1月,蘇軍經過血戰,攻剋了 佈達佩斯 。當時的 佈達佩斯 民族委員會決定建築一座紀念碑,紀念為解放 佈達佩斯 犧牲的蘇聯紅軍。負責監督戰後 匈牙利 事務的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指定 匈牙利 雕塑家基什 法魯 迪完成紀念碑工作,他還強制要求將地點選定在蓋勒特山頂,並將原定的8至10米高的方案改為至少35米。
1947年4月4日,這座紀念碑在蘇軍解放 匈牙利 全境兩周年紀念日揭幕,而正式名稱為“解放紀念碑”,基柱台正面鑲著一顆五星,上面的文字則為“感激的 匈牙利 人民紀念解放者蘇聯英雄”,側面則刻著解放 佈達佩斯 的戰鬥中陣亡蘇軍的名字。少女手中棕櫚葉象徵著 和平 ,火炬奔跑的男子的寓意是嚮往光明,七頭猛龍則代表法西斯,人們在與它搏鬥。而在這最初的紀念碑中,緊靠主雕像前面的下方,還有一個胸前挎著衝鋒槍、右手舉著一面旗幟的蘇軍士兵的4米高雕像。1956年爆發反蘇的 匈牙利 事件中,蘇軍士兵的雕像被群眾搗毀,事件後則重新進行修複。
1990年 匈牙利 發生變革後,五星標誌和蘇軍士兵的雕像都在清除之列,而主雕像何去何從則經過了一番爭議。1993年,經 佈達佩斯 城市保護委員會和 匈牙利 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認定,將這一紀念碑賦予了新的含義,將它更名為“自由紀念碑”,並重新確定了紀念銘文。與 紐約 的那座著名雕像一樣,中文中也稱 佈達佩斯 的這座雕像為“自由女神”。
1971年至1995年間通用的 匈牙利 十福林硬幣上,也使用這個雕塑的形象。
=============================================================================
至此,我們在 匈牙利 的行程全部結束,這走馬觀花的短短的一天留下了太多的收穫,也留下了不少遺憾。美麗的 匈牙利 還有許多未知的美好,等待我們去探尋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