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昔日帝國的榮光——捷、奧、匈三國的前世今生(含阿姆斯特丹番外篇和彩蛋)
要做一個合格的複活節彩蛋,首先得挑選沒有斑點的雞蛋,將雞蛋的一端敲個小洞,(拿一根縫衣針在雞蛋的尾部挑一個小孔,再用牙簽伸進去輕輕地攪,或者用嘴對著一個小洞吹氣,裡面的雞蛋清和雞蛋黃就流出來了,)取出蛋清蛋黃,洗凈晾乾。之後就可以上色繪圖了。為了方便保存,也可以在顏料幹了以後刷上一層透明的護甲油增添 光澤 度。 捷克 當地有名的提線木偶,也是做工非常精緻,形象可愛,不管自己收藏還是買來送人,都是不錯的選擇。 舊城廣場上另一處著名景點,當屬 布拉格 天文鐘了。這座中世紀天文鐘以設計精妙、造型優美著稱於世。然鵝,我們來的時候正在維修,四周拉了一圈裝飾部遮擋,什麼奧妙都沒看到。
在此只能根據資料自行腦補一下了:
布拉格 天文鐘歷史悠久,一般認為是由Jan Ruze (Hanus)和他的助手Jakub Cech在1490年製造製作的。實際此鐘由皇家鐘錶匠Mikula和Jan Ondrejuvl在1410年合作製作,當時Jan Ondrejuv還是 布拉格 查爾斯大學(Prague Charles University)的數學和天文學教授。
布拉格 天文鐘最古老的部分,機械鐘和天文日晷的製作時期可以追溯到1410年,星盤上的鐘面是天文歷時,其作用機制是指示一天的工作。約1490年,日曆鐘盤被添加在鐘樓上,用來裝飾鐘樓的哥特式建築。天文表盤側翼加罩,併在其楣梁雕刻“以彼得為首的石匠和雕塑家共濟會的小組成員在15世紀初創建“的文字。
在1552年, 布拉格 天文鐘的主要部分被Jan Taborsky 整修過,他還為這個鐘寫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Hanus是這個時鐘的製造商。之後有很長時間,人們都相信天文鐘是由Hanus和他的助手Jakub Cech建造於1490年,這些不真實的說法直到20世紀才被修正過來。
在1552年之後的100年中, 布拉格 天文鐘曾經多次停止運行,並且被修理了許多次。有一些傳說認為,制鐘人的眼睛被挖出來了,是為了防止他在其他國家製造同樣的鐘,據說這個可憐的人在臨死之前摸了這座天文鐘,從此天文鐘的指針就指在他死亡的那一刻,停止了轉動,許多年以後,人們都無法將其修好。
在17世紀,增加了活動的雕像,在1865-1866年的大修之後,增加了大量的使徒畫像,由知名的 捷克 畫家Josef Manes在 新安 裝的日曆表盤上,畫上與十二月份周期相對應的黃道十二宮圖,這也是他最終的一件作品
17世紀的時候,一些會動的雕像被人們加進了鐘里。1865~1866年,這座鐘在進行又一次大修的時候,被加進了耶酥及12門徒的裝飾。 布拉格 天文鐘由三個最主要的部分構成:“天文表盤”、“耶酥和十二信徒”、以及“日曆鐘盤”。天文鐘盤,代表著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並能顯示各種天文細節;“行走的使徒”,一個發條裝置可以每隔一小時顯示使徒和其他移動的雕像;一個用代表月份的紀念章所組成的日曆表盤。
“天文表盤”,就是一個機械的天文星盤,這個裝置的運用是因為中世紀時人們對於天文學的極度關註。這座天文鐘是一個簡單的天象儀,展示著宇宙的初態。“天文表盤”的背景表現的是地球與天空的永恆,環繞著四條線路的活動元件,分別是黃道帶內的圓盤裝置、外部旋轉的圓盤裝置,以及太陽和月亮裝置。
天文鐘的背景表現的是地球及天空的局部視圖,中間的藍色環狀物代表地球,上部的藍色代表超出地平線之上的天空,紅色和黑色區域象徵地平線之下的天空。日間,太陽裝置在藍色背景上方;夜間在黑色上方;黎明或黃昏時,機械太陽則活躍於紅色部分之上。
表盤的藍色圓環上用金質 羅馬 數字標識著時間的刻度,按通常的一天24小時劃分,為 布拉格 時間。鐘盤上的金質曲線將藍色劃分為12個部分,標識出從太陽升起到落下之間的每一個時段,以及一年中長的或短的每一天。
在黑色外面的環線內部,有一個可動的刻度圓盤表示黃道帶,標識著太陽在黃道日的位置。這個地方的指針為逆時針轉動。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太陽所處的位置是白羊宮,那麼接下來,指針將會逆時針轉向金牛宮。黃道帶的這個位移裝置得源於將黃道帶平面圖利用 北極 為基礎進行立體投射,這在天文鐘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製作手法。 在鐘的外錶面,黑色背景上有金色的諾謨圖數字,這是一種包含三個或多個數學變量值的刻度的計算圖,科技界常把它作為一種快速計算手段。這些數字標識著老 捷克 時間(或 意大利 時間),有24種標識日落時間的方式,從冬季的16:00一直到夏季的20:16期間,都各不相同,這個圓盤在一年之中來回移動著,與日落時間保持著一致。
一年之中,金質太陽裝置都在環形的黃道圈上移動,指示著黃道的方位。這個太陽裝置屬於指針的附屬裝置,與金指針一起以三種方式指示著不同的時間: 布拉格 時間、老 捷克 時間及其他地方的時間。此外,表盤中央太陽移動的距離,是日出和日落之間的時間。
在黃道帶中移動的月亮裝置與太陽裝置的功能相似,雖然它轉動的速度要快一些,這個半銀色的球體同樣標識著月亮的位相。 小金 星裝置象徵的是春分的方位。
天文鐘盤上的這些移動的機械零件讓人們比較難於理解時間,簡單一點的方法就是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天文鐘上,於是在這座鐘上,一年中時間的每一刻都由動畫片和電子數據表構成,並且可以用數學的方式來解釋世界上每一個地方的時間。 關於天文鐘還另有奧秘:聖經記載,耶穌開始傳教活動後,從追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自己的助手,這十二人被稱為“十二門徒”,也稱“十二使徒”,他們是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在天文鐘錶盤的上方,有兩個小窗,每到整點,窗戶就會向內開啟,耶穌的十二信徒將會依序現身,一旁的死神則開始鳴鐘而上方的雞也會振翅鳴啼,這個充滿動感的整點報時,是所有旅人心目中的 布拉格 旅行中的絕對重點。 這家 塔塔 蜜店除了裝修複古,店員的服飾還很好的復刻了當年的風貌。這家店也是舊城廣場生意最好的一家。 熱氣騰騰的 塔塔 蜜麵包捲,搭配香濃可口的冰激凌,真是大滿足。 從舊城廣場沿著小巷穿行,不多時就可以看見遠處一座塔型建築,即著名的查理大橋了。 斑駁的建築,磚石壘砌的街道,有軌電車和穿越建築物中的涵洞,是查理大橋前最富老城風貌的場景了。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建於1357年,是 捷克 歷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國王時期。橋全長516米,寬9.5米,有16座橋墩,沒用一釘一木,全用石頭建成,是一座14世紀最具藝術價值的石橋,大橋兩端是 布拉格 城堡和舊城區,它更是歷代國王加冕游行的必經之路。這座橋自誕生之曰便與眾不同。 ↑查理大橋 大橋上人頭攢動,遠處的高 塔林 立,千塔之城的美譽可不是浪得虛名。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與兩岸連接處有兩座宏偉的哥特式塔樓,他們和橋梁一同才組成了完整的查理大橋。
連接老城區和查理大橋的“老城橋塔”被譽為是 歐洲 最美麗的橋塔之一。 ↑查理大橋 和老城橋塔遙遙相對的小城橋塔。 ↑查理大橋 1357年,當時波希米亞王朝的建築師彼得·帕爾勒日,被國王查理四世欽定在伏爾 塔瓦 河上設計並建造一座石橋。聖旨一到,這位年僅27歲的來自 比爾森 的年輕人竟長跪不起,他發誓一定建成一座全 歐洲 最好的大橋。 大橋造了漫長的六十年,年輕人最終沒看到他設計的大橋的落成,但是他的“作品”在500年後卻成就了波希米亞歷史上兩位最具魅力的天才: 捷克 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和 捷克 著名作家弗蘭茲· 卡夫 卡。
1874年秋天,後來被譽為“ 捷克 音樂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萬分並一度想結束生命。
“那天清晨,我緩緩地走上大橋,沒有人知道我想乾什麼。就在這時我突然聽見了伏爾 塔瓦 河的激流在撞擊查理大橋的聲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稱伏爾 塔瓦 河的激流聲是 捷克 人心靈的呼喚,而歷經幾百年風雨血火的查理大橋,則是他心中的祖國。後來作曲家的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響詩《我的祖國》中。
另一位天才是 卡夫 卡,這位出生在查理大橋橋墩邊上的猶太人,乾脆把查理大橋稱之為是他生命的搖籃。1934年5月,靜靜地躺在 維也納 郊外療養院里的 卡夫 卡,讓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記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我的生命和靈感全部來自於偉大的查理大橋。”
卡夫 卡去世後,雅努斯出版了著名的回憶錄《 卡夫 卡對我說》,雅努斯在書中寫道:“我經常會為 卡夫 卡如此鐘情查理大橋而吃驚,他從3歲時便開始在橋上遊蕩,他不但能說出大橋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發現他竟在夜晚藉著路燈的光亮在數著橋上的石子……” 捷克 著名的思想家米哈爾說:“他的生活就是在橋上或橋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是一座有故事的大橋,大橋上有30尊聖者雕像,分為左右兩排。都是出自 捷克 17世紀至18世紀巴 洛克 藝術大師的傑作,被 歐洲 人稱為“ 歐洲 的露天巴 洛克 塑像美術館”。
當年大橋上的雕塑原件已經保存在博物館內,從1965年開始,所有雕塑已經有系統地用複製品代替,原作移往國家博物館展出。據說只要用心觸摸石雕像,便會帶給你一生的幸福,橋上的一尊銅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發亮。 ↑查理大橋 其中最有名的雕像當屬橋右側的第8尊 聖約翰 雕像,是查理大橋的守護者,圍欄中間刻著一個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當年 聖約翰 從橋上被扔下的地點。 雕像是為了紀念 聖約翰 殉難三百周年紀念而作。傳說來摸一摸他的雕塑,就可以給游人帶來好運。
聖約翰 雕像是大橋上最古老的雕像。這個雕塑根據內博姆科的 聖約翰 的真實事跡而創作, 聖約翰 是一名大主教,傳說主教因拒絕向國王泄露王后像他懺悔的內容,被國王扔進伏爾 塔瓦 河,在被河水淹沒的一剎那,水面奇跡般地浮起五顆燦爛星星!
聖約翰 用生命保住了皇后的清白,因此備受人們特別是女人們愛戴, 布拉格 人把他奉為聖人。每每經過他的雕像,人們都會撫摸墩座上的 聖約翰 的浮雕,為自己祈福。久而久之,那些被磨得金光閃閃的浮雕小人兒成了橋上最獨特的景觀。
雕塑中的 聖約翰 長著鬍子,站在一個三角的底座上,手持棕櫚葉,背後有一個五星的光環。其中底座的三面描繪有有索菲亞皇后的自白和 聖約翰 之死的故事。 ↑查理大橋 雕塑的底座有2塊銅浮雕,左為“王后懺悔圖”;右為“ 聖約翰 主教被扔下河的情景圖”。兩塊銅浮雕和 聖約翰 主教被扔下河地點的十字架銅像都已經被游人摸得光亮無比。 ↑查理大橋 聖芭芭拉,瑪格麗特和伊麗莎白雕像。 德國 雕塑家Jan Brokoff(1652-1718)和他的兒子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創作於1707年。中間的聖芭芭拉是天主教十四救難聖人(源自14世紀黑死病時期)之一,克發燒、猝死。左邊的聖瑪格麗特於公元304年殉道,傳說她在獄中手持十字架擊退了撒旦變成的毒龍。右邊的聖伊麗莎白為聖母 瑪利亞 的表姐,施洗者 聖約翰 的母親。 南面7號雕塑:聖弗朗西斯.博吉亞(St. Francis Borgia)
這座雕像是委托Ferdinand Brokoff 在1710建造的。雕塑描繪了耶穌會教士聖博吉亞和兩個天使的形象。這個雕塑成三角造型,裝飾豐富形象鮮活。
在此只能根據資料自行腦補一下了:
布拉格 天文鐘歷史悠久,一般認為是由Jan Ruze (Hanus)和他的助手Jakub Cech在1490年製造製作的。實際此鐘由皇家鐘錶匠Mikula和Jan Ondrejuvl在1410年合作製作,當時Jan Ondrejuv還是 布拉格 查爾斯大學(Prague Charles University)的數學和天文學教授。
布拉格 天文鐘最古老的部分,機械鐘和天文日晷的製作時期可以追溯到1410年,星盤上的鐘面是天文歷時,其作用機制是指示一天的工作。約1490年,日曆鐘盤被添加在鐘樓上,用來裝飾鐘樓的哥特式建築。天文表盤側翼加罩,併在其楣梁雕刻“以彼得為首的石匠和雕塑家共濟會的小組成員在15世紀初創建“的文字。
在1552年, 布拉格 天文鐘的主要部分被Jan Taborsky 整修過,他還為這個鐘寫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Hanus是這個時鐘的製造商。之後有很長時間,人們都相信天文鐘是由Hanus和他的助手Jakub Cech建造於1490年,這些不真實的說法直到20世紀才被修正過來。
在1552年之後的100年中, 布拉格 天文鐘曾經多次停止運行,並且被修理了許多次。有一些傳說認為,制鐘人的眼睛被挖出來了,是為了防止他在其他國家製造同樣的鐘,據說這個可憐的人在臨死之前摸了這座天文鐘,從此天文鐘的指針就指在他死亡的那一刻,停止了轉動,許多年以後,人們都無法將其修好。
在17世紀,增加了活動的雕像,在1865-1866年的大修之後,增加了大量的使徒畫像,由知名的 捷克 畫家Josef Manes在 新安 裝的日曆表盤上,畫上與十二月份周期相對應的黃道十二宮圖,這也是他最終的一件作品
17世紀的時候,一些會動的雕像被人們加進了鐘里。1865~1866年,這座鐘在進行又一次大修的時候,被加進了耶酥及12門徒的裝飾。 布拉格 天文鐘由三個最主要的部分構成:“天文表盤”、“耶酥和十二信徒”、以及“日曆鐘盤”。天文鐘盤,代表著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並能顯示各種天文細節;“行走的使徒”,一個發條裝置可以每隔一小時顯示使徒和其他移動的雕像;一個用代表月份的紀念章所組成的日曆表盤。
“天文表盤”,就是一個機械的天文星盤,這個裝置的運用是因為中世紀時人們對於天文學的極度關註。這座天文鐘是一個簡單的天象儀,展示著宇宙的初態。“天文表盤”的背景表現的是地球與天空的永恆,環繞著四條線路的活動元件,分別是黃道帶內的圓盤裝置、外部旋轉的圓盤裝置,以及太陽和月亮裝置。
天文鐘的背景表現的是地球及天空的局部視圖,中間的藍色環狀物代表地球,上部的藍色代表超出地平線之上的天空,紅色和黑色區域象徵地平線之下的天空。日間,太陽裝置在藍色背景上方;夜間在黑色上方;黎明或黃昏時,機械太陽則活躍於紅色部分之上。
表盤的藍色圓環上用金質 羅馬 數字標識著時間的刻度,按通常的一天24小時劃分,為 布拉格 時間。鐘盤上的金質曲線將藍色劃分為12個部分,標識出從太陽升起到落下之間的每一個時段,以及一年中長的或短的每一天。
在黑色外面的環線內部,有一個可動的刻度圓盤表示黃道帶,標識著太陽在黃道日的位置。這個地方的指針為逆時針轉動。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太陽所處的位置是白羊宮,那麼接下來,指針將會逆時針轉向金牛宮。黃道帶的這個位移裝置得源於將黃道帶平面圖利用 北極 為基礎進行立體投射,這在天文鐘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製作手法。 在鐘的外錶面,黑色背景上有金色的諾謨圖數字,這是一種包含三個或多個數學變量值的刻度的計算圖,科技界常把它作為一種快速計算手段。這些數字標識著老 捷克 時間(或 意大利 時間),有24種標識日落時間的方式,從冬季的16:00一直到夏季的20:16期間,都各不相同,這個圓盤在一年之中來回移動著,與日落時間保持著一致。
一年之中,金質太陽裝置都在環形的黃道圈上移動,指示著黃道的方位。這個太陽裝置屬於指針的附屬裝置,與金指針一起以三種方式指示著不同的時間: 布拉格 時間、老 捷克 時間及其他地方的時間。此外,表盤中央太陽移動的距離,是日出和日落之間的時間。
在黃道帶中移動的月亮裝置與太陽裝置的功能相似,雖然它轉動的速度要快一些,這個半銀色的球體同樣標識著月亮的位相。 小金 星裝置象徵的是春分的方位。
天文鐘盤上的這些移動的機械零件讓人們比較難於理解時間,簡單一點的方法就是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天文鐘上,於是在這座鐘上,一年中時間的每一刻都由動畫片和電子數據表構成,並且可以用數學的方式來解釋世界上每一個地方的時間。 關於天文鐘還另有奧秘:聖經記載,耶穌開始傳教活動後,從追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自己的助手,這十二人被稱為“十二門徒”,也稱“十二使徒”,他們是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在天文鐘錶盤的上方,有兩個小窗,每到整點,窗戶就會向內開啟,耶穌的十二信徒將會依序現身,一旁的死神則開始鳴鐘而上方的雞也會振翅鳴啼,這個充滿動感的整點報時,是所有旅人心目中的 布拉格 旅行中的絕對重點。 這家 塔塔 蜜店除了裝修複古,店員的服飾還很好的復刻了當年的風貌。這家店也是舊城廣場生意最好的一家。 熱氣騰騰的 塔塔 蜜麵包捲,搭配香濃可口的冰激凌,真是大滿足。 從舊城廣場沿著小巷穿行,不多時就可以看見遠處一座塔型建築,即著名的查理大橋了。 斑駁的建築,磚石壘砌的街道,有軌電車和穿越建築物中的涵洞,是查理大橋前最富老城風貌的場景了。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建於1357年,是 捷克 歷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國王時期。橋全長516米,寬9.5米,有16座橋墩,沒用一釘一木,全用石頭建成,是一座14世紀最具藝術價值的石橋,大橋兩端是 布拉格 城堡和舊城區,它更是歷代國王加冕游行的必經之路。這座橋自誕生之曰便與眾不同。 ↑查理大橋 大橋上人頭攢動,遠處的高 塔林 立,千塔之城的美譽可不是浪得虛名。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與兩岸連接處有兩座宏偉的哥特式塔樓,他們和橋梁一同才組成了完整的查理大橋。
連接老城區和查理大橋的“老城橋塔”被譽為是 歐洲 最美麗的橋塔之一。 ↑查理大橋 和老城橋塔遙遙相對的小城橋塔。 ↑查理大橋 1357年,當時波希米亞王朝的建築師彼得·帕爾勒日,被國王查理四世欽定在伏爾 塔瓦 河上設計並建造一座石橋。聖旨一到,這位年僅27歲的來自 比爾森 的年輕人竟長跪不起,他發誓一定建成一座全 歐洲 最好的大橋。 大橋造了漫長的六十年,年輕人最終沒看到他設計的大橋的落成,但是他的“作品”在500年後卻成就了波希米亞歷史上兩位最具魅力的天才: 捷克 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和 捷克 著名作家弗蘭茲· 卡夫 卡。
1874年秋天,後來被譽為“ 捷克 音樂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萬分並一度想結束生命。
“那天清晨,我緩緩地走上大橋,沒有人知道我想乾什麼。就在這時我突然聽見了伏爾 塔瓦 河的激流在撞擊查理大橋的聲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稱伏爾 塔瓦 河的激流聲是 捷克 人心靈的呼喚,而歷經幾百年風雨血火的查理大橋,則是他心中的祖國。後來作曲家的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響詩《我的祖國》中。
另一位天才是 卡夫 卡,這位出生在查理大橋橋墩邊上的猶太人,乾脆把查理大橋稱之為是他生命的搖籃。1934年5月,靜靜地躺在 維也納 郊外療養院里的 卡夫 卡,讓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記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我的生命和靈感全部來自於偉大的查理大橋。”
卡夫 卡去世後,雅努斯出版了著名的回憶錄《 卡夫 卡對我說》,雅努斯在書中寫道:“我經常會為 卡夫 卡如此鐘情查理大橋而吃驚,他從3歲時便開始在橋上遊蕩,他不但能說出大橋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發現他竟在夜晚藉著路燈的光亮在數著橋上的石子……” 捷克 著名的思想家米哈爾說:“他的生活就是在橋上或橋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是一座有故事的大橋,大橋上有30尊聖者雕像,分為左右兩排。都是出自 捷克 17世紀至18世紀巴 洛克 藝術大師的傑作,被 歐洲 人稱為“ 歐洲 的露天巴 洛克 塑像美術館”。
當年大橋上的雕塑原件已經保存在博物館內,從1965年開始,所有雕塑已經有系統地用複製品代替,原作移往國家博物館展出。據說只要用心觸摸石雕像,便會帶給你一生的幸福,橋上的一尊銅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發亮。 ↑查理大橋 其中最有名的雕像當屬橋右側的第8尊 聖約翰 雕像,是查理大橋的守護者,圍欄中間刻著一個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當年 聖約翰 從橋上被扔下的地點。 雕像是為了紀念 聖約翰 殉難三百周年紀念而作。傳說來摸一摸他的雕塑,就可以給游人帶來好運。
聖約翰 雕像是大橋上最古老的雕像。這個雕塑根據內博姆科的 聖約翰 的真實事跡而創作, 聖約翰 是一名大主教,傳說主教因拒絕向國王泄露王后像他懺悔的內容,被國王扔進伏爾 塔瓦 河,在被河水淹沒的一剎那,水面奇跡般地浮起五顆燦爛星星!
聖約翰 用生命保住了皇后的清白,因此備受人們特別是女人們愛戴, 布拉格 人把他奉為聖人。每每經過他的雕像,人們都會撫摸墩座上的 聖約翰 的浮雕,為自己祈福。久而久之,那些被磨得金光閃閃的浮雕小人兒成了橋上最獨特的景觀。
雕塑中的 聖約翰 長著鬍子,站在一個三角的底座上,手持棕櫚葉,背後有一個五星的光環。其中底座的三面描繪有有索菲亞皇后的自白和 聖約翰 之死的故事。 ↑查理大橋 雕塑的底座有2塊銅浮雕,左為“王后懺悔圖”;右為“ 聖約翰 主教被扔下河的情景圖”。兩塊銅浮雕和 聖約翰 主教被扔下河地點的十字架銅像都已經被游人摸得光亮無比。 ↑查理大橋 聖芭芭拉,瑪格麗特和伊麗莎白雕像。 德國 雕塑家Jan Brokoff(1652-1718)和他的兒子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創作於1707年。中間的聖芭芭拉是天主教十四救難聖人(源自14世紀黑死病時期)之一,克發燒、猝死。左邊的聖瑪格麗特於公元304年殉道,傳說她在獄中手持十字架擊退了撒旦變成的毒龍。右邊的聖伊麗莎白為聖母 瑪利亞 的表姐,施洗者 聖約翰 的母親。 南面7號雕塑:聖弗朗西斯.博吉亞(St. Francis Borgia)
這座雕像是委托Ferdinand Brokoff 在1710建造的。雕塑描繪了耶穌會教士聖博吉亞和兩個天使的形象。這個雕塑成三角造型,裝飾豐富形象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