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昔日帝國的榮光——捷、奧、匈三國的前世今生(含阿姆斯特丹番外篇和彩蛋)
走在 荷蘭 街頭,你總能看到迎面走來的一群群人,手中捧著紙袋,用小木叉挑裡面的新鮮炸薯條吃的場景。這家Manneken Pis 薯條店算是 阿姆斯特丹 的網紅店了,這家的寬薯條味道非常棒。門口總是排起長隊。
關於 荷蘭 人喜歡吃薯條,源於1982年 荷蘭 人從鄰國 比利時 引進了這種油炸小吃,併在 阿姆斯特丹 開設了全球第一家專門炸薯條店。Manneken Pis 店家特意選用了 布魯塞爾 的撒尿小童作為標誌,並以之命名。這家店也是全 荷蘭 最負盛名的薯條店。 創立於1863年的喜力啤酒,稱之為 荷蘭 “國酒”亦不過分。這種啤酒以蛇麻子為原料釀製而成的,口感 平順 甘醇,雖說宣傳上介紹這酒不含苦澀刺激味,但是入口還是感覺偏苦,相比較之下, 捷克 的皮爾森啤酒口感就要好很多了。 口感鬆軟糯滑的鬆餅,搭配培根和煎雞蛋,味道非常不錯。 來到 荷蘭 ,怎能不嘗 大名 鼎鼎的 荷蘭 鯡魚?這種享譽全球的 荷蘭 美食,其背後的故事也有深刻的歷史淵源。
鯡魚是一種只有18~40釐米的油性小魚,這種魚身體側扁而長,背部灰黑色,兩側銀白略帶綠色,盛產於大西洋和太平洋。受洋流的影響,每到夏季,大批鯡魚洄游到 荷蘭 北部的沿海區域。因為鯡魚肉質鮮美、產量巨大,又易於捕捉,很早便成了 歐洲 人餐桌上的美味。
14世紀時, 荷蘭 人口不到100萬,卻有近20萬人從事捕魚業。當時 荷蘭 人每年可以從 北海 中捕獲超過1000萬公斤的鯡魚。小小的鯡魚為五分之一的 荷蘭 人提供了生計,併成為 荷蘭 人的經濟支柱。
但是,生活在 北海 邊的其他民族,也一樣享受著這種自然資源,他們也有自己的捕魚船隊,也要將捕獲的鯡魚輸送到市場。而由於鯡魚保鮮的時間只有幾天,當時還沒有製冷設施,非常難以保存。大量的鯡魚涌入 歐洲 市場後, 荷蘭 人的鯡魚開始出現滯銷、腐爛。這種狀況造成了一些 荷蘭 人的生活陷入生存危機。為了減少其他國家的捕撈量, 荷蘭 人曾和他們的鄰居 蘇格蘭 人爆發過三次戰爭,以爭奪鯡魚漁場。
但戰爭也沒能改變 荷蘭 人的命運。
後來的情勢改變居然是因為 荷蘭 漁民威廉姆· 伯克 爾斯宗。
和很多 荷蘭 人一樣,威廉姆一直靠捕撈並出賣鯡魚來養活妻子兒女。沒有人買他的鯡魚,就意味著威廉姆一家無法生存下去。在困難的日子里,他終於想到,如果能使鯡魚不腐爛,那將贏得鯡魚市場的先機。最終,威廉姆發明瞭一種特製的小刀,用這種小刀,一刀就可以除去一條鯡魚的魚腸,然後再把鹽放到魚腹里,就解決了鯡魚腐爛的問題。經過這樣處理過的鯡魚,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時間不變質。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這種獨特的方法讓 荷蘭 的鯡魚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戰勝對手,暢銷到整個 歐洲 。
就這樣, 荷蘭 漁民憑藉一把小刀,將一種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資源,轉化為 荷蘭 獨占的資本。緊接著,借助暢銷的鯡魚, 荷蘭 人開始了商旅生涯和海上貿易。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如木材、造船、織網和鹽業。
鯡魚促進了 荷蘭 經濟迅速發展,尤其帶動了港口和城市的 新建 。中世紀時期, 阿姆斯特丹 、恩克屋和弗拉丁都是鯡魚的重要港口。尤其 阿姆斯特丹 有“建在鯡魚骨頭上的城市”之稱。 阿姆斯特丹 皇宮是17世紀 荷蘭 黃金時代的精華建築。最初是作為市政廳而建,1648年動工,地基打有13659根樁子。在 法國 拿破侖占領時被作為拿破侖其弟的王宮。 阿姆斯特丹 皇宮是17世紀 歐洲 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阿姆斯特丹 皇宮坐落在 阿姆斯特丹 市中心的水壩(Dam)廣場上。皇宮建成於1648年,設計師是雅克布·範· 坎彭 (Jacob van Campen)。本來這個建築是用來作為 阿姆斯特丹 的市政廳的。
阿姆斯特丹 皇宮共有13659棵樹樁支撐著這座建築。有人曾從中取出過一根,檢測其承重能力,結果表明,整幢房屋毫無下陷的危險。這些地樁均為1648到1655年間打入地下的原件,是建築史上的八大奇跡之一。
皇宮原為市政廳和法院,曾是這座城市乃至整個 共和 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它所在的地方——大壩,也曾經是全城最重要的廣場和畫家喜愛的創作主題,直到現在它仍然充滿了活力。
在拿破侖戰爭之後的1807年, 法國 皇帝的弟弟路易斯·拿破侖遷居於 阿姆斯特丹 。他命令,將皇宮內的市政廳完全改成他最中意的風格。於是現在的游客可以有機會欣賞到由路易斯·拿破侖收集的皇家家私。在拿破侖倒台後的1813年,威廉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國王威廉一世,將皇宮歸還於 阿姆斯特丹 。從此它成為 荷蘭 國王的居所。
現在的皇宮主要用於官方的用途, 比如 迎接外國元首來訪,慶賀女王的生日等等。另外,皇宮每年還會用來作為頒發國家和皇室獎章的禮堂。 離中央火車站不遠的水壩廣場(Dam,也叫多姆廣場),可以說是 阿姆斯特丹 市市中心的起點,也是整個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水壩廣場原本是建築於12世紀末,阿姆斯托河(Amstel)上的一個水壩廣場的北方也就是現在的舊城區,這個區域的房子以前都是一家家的商店,熱鬧非凡。
水壩廣場幾世紀以來一直就是整個城市的政治中心與商業中心,以前的市政廳、計量所和於市場都曾駐扎於此,而各種理由的政治騷動也都在這裡舉行過,例如挑釁運動、反越戰等等。不過,現在的水壩廣場只是個人潮聚集的繁榮商業區而已。 充滿 荷蘭 特色的糖果,是不是看起來很有食欲
短暫的 荷蘭 之行結束了告一段落,時間緊張,天氣又不給力,只能走馬觀花般的打卡。希望今後有機會更好的探尋這座城市的奧秘。
與此同時,我們這次整個 中歐 行程至此也完全結束了,這一場歷史與文化的饕餮盛宴,每每回想起來仍感慨萬千。
最後感謝各位觀看,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THE END- (本篇為彩蛋) 荷蘭 皇家航空(KLM)於2016年拍攝的一組客艙安全視頻,(如果你有幸乘坐荷航的飛機就能看到這則視頻)當年在各大廣告節上獲得無數美譽。全片使用 荷蘭 國寶皇家 代爾夫特 瓷器,在上面一筆一划畫出每一個安全步驟,共動用了1000塊陶瓷製作完成。(航空公司為了讓你們好好看安全視頻真是操碎了心)
由於這種定格動畫是一幀幀畫出來的,耗時耗力,成本不菲。所以這支廣告要傳達的寓意是: 荷蘭 皇家航空公司關註飛機安全的每一個細節。 荷蘭 的皇家 代爾夫特 陶瓷某種意義上算是 歐洲 瓷器的先驅, 荷蘭 皇家 代爾夫特 藍瓷工廠是唯一僅存的17世紀 代爾夫特 瓷器工廠,成立於十七世紀下半葉,源於十七世紀風靡 歐洲 的 中國 青花瓷,發展出其代表風格“ 代爾夫特 藍陶(DelftBlue)”,在 歐洲 市場是藍白瓷器的代表之一。
代爾夫特 還具有獨立的工藝,以優質粘土塑形,上透明釉,全部手工繪製時尚圖案,燒制生產出特有的瓷器,其圖案設計也是久負盛名。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作坊,沿襲了幾世紀的傳統,至今依舊使用傳統方式手工繪製完成。 幕後的製作花絮瞭解一下。
-真的結束了-
關於 荷蘭 人喜歡吃薯條,源於1982年 荷蘭 人從鄰國 比利時 引進了這種油炸小吃,併在 阿姆斯特丹 開設了全球第一家專門炸薯條店。Manneken Pis 店家特意選用了 布魯塞爾 的撒尿小童作為標誌,並以之命名。這家店也是全 荷蘭 最負盛名的薯條店。 創立於1863年的喜力啤酒,稱之為 荷蘭 “國酒”亦不過分。這種啤酒以蛇麻子為原料釀製而成的,口感 平順 甘醇,雖說宣傳上介紹這酒不含苦澀刺激味,但是入口還是感覺偏苦,相比較之下, 捷克 的皮爾森啤酒口感就要好很多了。 口感鬆軟糯滑的鬆餅,搭配培根和煎雞蛋,味道非常不錯。 來到 荷蘭 ,怎能不嘗 大名 鼎鼎的 荷蘭 鯡魚?這種享譽全球的 荷蘭 美食,其背後的故事也有深刻的歷史淵源。
鯡魚是一種只有18~40釐米的油性小魚,這種魚身體側扁而長,背部灰黑色,兩側銀白略帶綠色,盛產於大西洋和太平洋。受洋流的影響,每到夏季,大批鯡魚洄游到 荷蘭 北部的沿海區域。因為鯡魚肉質鮮美、產量巨大,又易於捕捉,很早便成了 歐洲 人餐桌上的美味。
14世紀時, 荷蘭 人口不到100萬,卻有近20萬人從事捕魚業。當時 荷蘭 人每年可以從 北海 中捕獲超過1000萬公斤的鯡魚。小小的鯡魚為五分之一的 荷蘭 人提供了生計,併成為 荷蘭 人的經濟支柱。
但是,生活在 北海 邊的其他民族,也一樣享受著這種自然資源,他們也有自己的捕魚船隊,也要將捕獲的鯡魚輸送到市場。而由於鯡魚保鮮的時間只有幾天,當時還沒有製冷設施,非常難以保存。大量的鯡魚涌入 歐洲 市場後, 荷蘭 人的鯡魚開始出現滯銷、腐爛。這種狀況造成了一些 荷蘭 人的生活陷入生存危機。為了減少其他國家的捕撈量, 荷蘭 人曾和他們的鄰居 蘇格蘭 人爆發過三次戰爭,以爭奪鯡魚漁場。
但戰爭也沒能改變 荷蘭 人的命運。
後來的情勢改變居然是因為 荷蘭 漁民威廉姆· 伯克 爾斯宗。
和很多 荷蘭 人一樣,威廉姆一直靠捕撈並出賣鯡魚來養活妻子兒女。沒有人買他的鯡魚,就意味著威廉姆一家無法生存下去。在困難的日子里,他終於想到,如果能使鯡魚不腐爛,那將贏得鯡魚市場的先機。最終,威廉姆發明瞭一種特製的小刀,用這種小刀,一刀就可以除去一條鯡魚的魚腸,然後再把鹽放到魚腹里,就解決了鯡魚腐爛的問題。經過這樣處理過的鯡魚,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時間不變質。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這種獨特的方法讓 荷蘭 的鯡魚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戰勝對手,暢銷到整個 歐洲 。
就這樣, 荷蘭 漁民憑藉一把小刀,將一種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資源,轉化為 荷蘭 獨占的資本。緊接著,借助暢銷的鯡魚, 荷蘭 人開始了商旅生涯和海上貿易。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如木材、造船、織網和鹽業。
鯡魚促進了 荷蘭 經濟迅速發展,尤其帶動了港口和城市的 新建 。中世紀時期, 阿姆斯特丹 、恩克屋和弗拉丁都是鯡魚的重要港口。尤其 阿姆斯特丹 有“建在鯡魚骨頭上的城市”之稱。 阿姆斯特丹 皇宮是17世紀 荷蘭 黃金時代的精華建築。最初是作為市政廳而建,1648年動工,地基打有13659根樁子。在 法國 拿破侖占領時被作為拿破侖其弟的王宮。 阿姆斯特丹 皇宮是17世紀 歐洲 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阿姆斯特丹 皇宮坐落在 阿姆斯特丹 市中心的水壩(Dam)廣場上。皇宮建成於1648年,設計師是雅克布·範· 坎彭 (Jacob van Campen)。本來這個建築是用來作為 阿姆斯特丹 的市政廳的。
阿姆斯特丹 皇宮共有13659棵樹樁支撐著這座建築。有人曾從中取出過一根,檢測其承重能力,結果表明,整幢房屋毫無下陷的危險。這些地樁均為1648到1655年間打入地下的原件,是建築史上的八大奇跡之一。
皇宮原為市政廳和法院,曾是這座城市乃至整個 共和 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它所在的地方——大壩,也曾經是全城最重要的廣場和畫家喜愛的創作主題,直到現在它仍然充滿了活力。
在拿破侖戰爭之後的1807年, 法國 皇帝的弟弟路易斯·拿破侖遷居於 阿姆斯特丹 。他命令,將皇宮內的市政廳完全改成他最中意的風格。於是現在的游客可以有機會欣賞到由路易斯·拿破侖收集的皇家家私。在拿破侖倒台後的1813年,威廉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國王威廉一世,將皇宮歸還於 阿姆斯特丹 。從此它成為 荷蘭 國王的居所。
現在的皇宮主要用於官方的用途, 比如 迎接外國元首來訪,慶賀女王的生日等等。另外,皇宮每年還會用來作為頒發國家和皇室獎章的禮堂。 離中央火車站不遠的水壩廣場(Dam,也叫多姆廣場),可以說是 阿姆斯特丹 市市中心的起點,也是整個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水壩廣場原本是建築於12世紀末,阿姆斯托河(Amstel)上的一個水壩廣場的北方也就是現在的舊城區,這個區域的房子以前都是一家家的商店,熱鬧非凡。
水壩廣場幾世紀以來一直就是整個城市的政治中心與商業中心,以前的市政廳、計量所和於市場都曾駐扎於此,而各種理由的政治騷動也都在這裡舉行過,例如挑釁運動、反越戰等等。不過,現在的水壩廣場只是個人潮聚集的繁榮商業區而已。 充滿 荷蘭 特色的糖果,是不是看起來很有食欲
短暫的 荷蘭 之行結束了告一段落,時間緊張,天氣又不給力,只能走馬觀花般的打卡。希望今後有機會更好的探尋這座城市的奧秘。
與此同時,我們這次整個 中歐 行程至此也完全結束了,這一場歷史與文化的饕餮盛宴,每每回想起來仍感慨萬千。
最後感謝各位觀看,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THE END- (本篇為彩蛋) 荷蘭 皇家航空(KLM)於2016年拍攝的一組客艙安全視頻,(如果你有幸乘坐荷航的飛機就能看到這則視頻)當年在各大廣告節上獲得無數美譽。全片使用 荷蘭 國寶皇家 代爾夫特 瓷器,在上面一筆一划畫出每一個安全步驟,共動用了1000塊陶瓷製作完成。(航空公司為了讓你們好好看安全視頻真是操碎了心)
由於這種定格動畫是一幀幀畫出來的,耗時耗力,成本不菲。所以這支廣告要傳達的寓意是: 荷蘭 皇家航空公司關註飛機安全的每一個細節。 荷蘭 的皇家 代爾夫特 陶瓷某種意義上算是 歐洲 瓷器的先驅, 荷蘭 皇家 代爾夫特 藍瓷工廠是唯一僅存的17世紀 代爾夫特 瓷器工廠,成立於十七世紀下半葉,源於十七世紀風靡 歐洲 的 中國 青花瓷,發展出其代表風格“ 代爾夫特 藍陶(DelftBlue)”,在 歐洲 市場是藍白瓷器的代表之一。
代爾夫特 還具有獨立的工藝,以優質粘土塑形,上透明釉,全部手工繪製時尚圖案,燒制生產出特有的瓷器,其圖案設計也是久負盛名。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作坊,沿襲了幾世紀的傳統,至今依舊使用傳統方式手工繪製完成。 幕後的製作花絮瞭解一下。
-真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