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被吞到了天堂的肚子里:摩洛哥全線14天深度自助游 3.5萬字詳細攻略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鑒於在 馬拉喀什 被騙的經歷,我問默罕默德去哪兒能找個正規的導游。他毫不猶豫地說,這裡最好的導游就是他的老朋友 阿裡 了,價格是250迪拉姆半天,400迪拉姆一天,包含所有門票和小費。
基於對默罕默德的信任,我們選定了 阿裡 ,並約好第二天早上10點見面。
到此刻為止的菲斯都是完美無缺的,窗外傳來孩童的嬉鬧聲,暖風吹送著《一千零一夜》的夢。夜裡3點多,大喇叭里傳來歌頌真主的吟唱聲,鄰居們紛紛開燈,穿衣,出門,這是之前幾天沒遇到過的事兒,若是住酒店還可以問前臺,偏偏住的是民宿。我們環視四周,也不像有火災地震什麼的,於是鑽進被子里繼續睡了。
早上10點沒等到 阿裡 的敲門,10點半了還沒有,正準備打電話給默罕默德的時候,滿頭大汗的 阿裡 出現在門口,作為導游他算是上了點兒年紀,皮膚黝黑,一見面就連說了十幾句對不起。原來他拿到的地址有誤,一直在敲我們樓下的門,“我真是太蠢了……”他邊說邊拍了下寬大的額頭。
我們看已經有點兒晚了,就定了個半天的線路。 阿裡 一分鐘都沒有浪費,從菲斯的歷史開始講,竟一刻沒停地講滿了3個小時。開始的時候我和團團還捧著兩瓶礦泉水在喝,後來已經不好意思地收到包里了,我甚至幾次三番地打斷他,以拍照為藉口,就為了能讓他休息一會兒。(此時是穆斯林的齋月,當地人在日出之後,日落之前是不可以喝水或進食的。)
↑非斯 ↑非斯 ↑非斯 在 阿裡 的介紹下,這座城市讓人肅然起敬:它是 摩洛哥 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早在9世紀中葉便迎來了它的第一波發展, 卡拉 維因大學和安塔露西婭神學院相繼創立,到12世紀末,菲斯已經擁有12萬間房屋和3500多個作坊,考古界一般認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從那以後的800多年來,菲斯從未真正改變過。無論是混亂喧囂的城市規劃,狹窄曲折的小徑,還是那些穿著長袍大聲叫賣的商販,薄荷茶的清香,鞣皮的惡臭,嬰兒的啼哭,毛驢的鐵掌沓沓,好的壞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全都被這座老城溫柔地保護起來,也許連它自己都沒意識到,這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阿裡 會和城裡大多數老人打招呼,會給乞丐硬幣,也會制止追著我們要錢的小孩。他的步履非常快,邊走邊為我們解讀沿途建築的細節, 比如 牆上具有驅邪功能的圖案; 比如 部分民居的二樓,古代穆斯林婦女張望外面世界的隱蔽的木窗; 比如 有扇古老的大門,門上設有上下兩個門環,家裡的女人聽叩門的聲音就知道外面是否有陌生的訪客,在傳統的穆斯林文化中,女人是不方便給陌生人開門的。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經過木材市場的時候,團團一眼發現了一個木材博物館,問 阿裡 能不能去看。 阿裡 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他完全願意等我們,但博物館的門票是不包含在導游費里的,每個人20迪拉姆。如果我們信任他,可以讓他幫忙去買。
我們當然信任 阿裡 ,他 成功 幫我們買到了半價票,雖然不在說好的行程里, 阿裡 還是幫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後面的景點也完全沒有耽誤。下午兩點,精疲力盡的我們終於坐到了餐廳里, 阿裡 把回酒店的路線再三交待好,才放心離開。 ↑非斯 就在我們美美地吃著頭盤的時候,我們這位世紀最佳導游又氣喘吁吁地回來了,他從兜里掏出兩張木材博物館的門票,說十分抱歉,剛纔忘給我們了。我趕忙說您不用專門為這個跑回來啊, 阿裡 義正嚴辭地解釋說,你們花錢買的,一定要交到你們手上!
我和團團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有些故事可以記一輩子,可你真正能參與其中的時候就那麼短暫,稍一猶豫就來不及了。我叫住 阿裡 ,一本正經地告訴他說,能遇到他是我們莫大的榮幸。我會把這段經歷寫在游記里,讓更多的 中國 人知道他的故鄉,還有他這位善良而淳樸的朋友。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在合照中 阿裡 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在這一刻我簡直不能更愛菲斯,它沒有 馬拉喀什 的包羅 萬象 ,吐納四方,它有的是那種“無一物中萬物足”的氣質,讓你把懸著的心放下來,體會到暌違已久的自由。
我們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之後幾天的行程,就讓時間爛在每一條老街的肚子里。
彩色之城菲斯:迷失在梅拉區14世紀,強大的 摩洛哥 王朝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營,在國王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城市相繼建立了“Mellah”(梅拉區),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在此安居 樂業 ,他們懷著無限感激之情,誓死效忠於 摩洛哥 王室,在之後的幾百年裡,這些猶太人也的確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摩洛哥 王室是溫良而寬厚的,儘管屢遭外敵入侵,卻從未發生過針對外族人的不幸事件。直到今天,仍有小部分猶太人生活在 摩洛哥 ,他們大多已搬離梅拉區,卻留下了不同於穆斯林風格的街道和建築,忠實地紀錄了那一段歷史。
在菲斯的第二天,我們決定徒步探訪梅拉區。
↑非斯 只有身處在這座迷城之中,才知道導游和衛星定位的重要性,在這裡地圖不過是一張廢紙,所有過來人都說,千萬不要單闖獨鬥,可我們偏偏要標新立異。穿過了藍門、Baghdadi廣場和Bou Jeloud花園,理論上快到了,眼前的景物卻和預期中截然不同,果然,我們迷路了。
在 北京 我的方向感很好,但菲斯的路是彎曲傾斜的,上下交錯的,有時候地圖上明明有條 通道 ,實際遇到的卻是一扇緊閉的大門,有本雜誌將這裡評為世界上最容易迷路的城市,和我一樣不信邪的朋友們,一定要來親身印證一下。
當時正是午後最熱的時候,有40多度吧,街道上只有幾個孩子,法語倒是能說上幾句,英語是全然不會。我們只剩下一瓶底的礦泉水。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身處於梅拉區,《孤獨星球》上對梅拉區只有寥寥數行的描寫,說猶太人的陽臺是開放式的,和穆斯林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倆面面相覷,竟誰也想不起穆斯林的陽臺是個什麼樣子了。
↑Fez Mellah 一項重大決定擺在眼前:是進還是退?此刻還能看見藍門附近的一座高大建築,找回去應該不難,再往前走就不好說了。
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一直往前走,越走越偏僻,沒有賣水的也找不到問路的人,那種心情該是多麼絕望。在陌生的異鄉,游客聚集區在心理上是個臨時的港灣,我好想回到熟悉的小館里喝一杯薄荷茶,我甚至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要去梅拉區。沒人推薦過這裡,連《孤獨星球》上都是一筆帶過。
然而團團堅持說,一定要往藍門的反方向走。
我跟在後面,絮絮叨叨地嚇唬他說,一會兒天就黑了,咱倆就露宿街頭了,自己都被嚇住了,人家卻信心十足。別怪我不相信他,我這個老公在自己家門口都找不到哪邊是北,然而標的物已經看不見了,想回頭也沒那麼容易。我索性把心一橫:大不了我們挨著個敲門,還能真的露宿街頭不成?
事實證明我低估了團團。在小巷裡穿梭了半個小時之後,我們 成功 拐上一條大路,我一眼註意到那些個性鮮明的陽臺,它們肯定地告訴我說,這就是梅拉區了。
↑Fez Mellah 我無法形容那種心情,好像是在漆黑的大海上航行,終於看到了岸邊的 燈塔 。從路邊販賣的商品種類可以看出,這裡的游客的確不多,然而問個路,補充個水分是不成問題的。有個穿長袍的中年人走過來,說要帶我們去參觀猶太人的墓地,團團對他擺了擺手。能找到梅拉區,還怕找不到猶太人的墓地嗎?
我們找了個賣瓷器的攤主問路,他不懂英文,卻能從發音中辨識出我們要去的地方,伸手往山上一指,然後愣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說了。這時候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從隔壁走過來,大 大方 方地說了句Bonjour(你好),然後指手畫腳地表示說,她可以帶路。雖說對本地“帶路者”這個行業沒什麼好印象,可對方畢竟只是個小姑娘啊,穿著一件粉紅色的體恤衫,眉清目秀。團團把地圖往包里一揣,說就跟她走吧,別費勁兒了。
↑Fez Mellah 小姑娘用法語問我們會不會說法語,我搖了搖頭,她看上去很失望,默不作聲地走在前面,讓我們看什麼的時候就伸手指自己的眼睛。在她的帶領下我們順利找到了書上推薦的猶太教堂Ibn Danan Synagogue,從外面看像是一間民居,大門緊閉,要不是確認過門牌上的字,真不敢相信還有這麼不起眼的景點。小姑娘在門外喊了幾聲,沒人應答,於是帶我們繞到樓後面,站在花壇上向二層的一個陽臺里眺望,依稀能看見雕琢精美的木質屋頂。她得意地一笑,意思是要不是我帶路,你們怎麼找得著呢。
緊接著,她帶我們到一家民居的露臺上俯瞰了猶太人的墓地,雖然規模不大,不確定是否就是書上說的,但鑒於眼下這種交流不暢的情況,我也心滿意足了。大約20分鐘之後,她將我們帶回到出發的那條大路上,一搓手指,示意我們該給錢了。
↑Fez Mellah ↑Fez Mellah ↑Fez Mellah
基於對默罕默德的信任,我們選定了 阿裡 ,並約好第二天早上10點見面。
到此刻為止的菲斯都是完美無缺的,窗外傳來孩童的嬉鬧聲,暖風吹送著《一千零一夜》的夢。夜裡3點多,大喇叭里傳來歌頌真主的吟唱聲,鄰居們紛紛開燈,穿衣,出門,這是之前幾天沒遇到過的事兒,若是住酒店還可以問前臺,偏偏住的是民宿。我們環視四周,也不像有火災地震什麼的,於是鑽進被子里繼續睡了。
早上10點沒等到 阿裡 的敲門,10點半了還沒有,正準備打電話給默罕默德的時候,滿頭大汗的 阿裡 出現在門口,作為導游他算是上了點兒年紀,皮膚黝黑,一見面就連說了十幾句對不起。原來他拿到的地址有誤,一直在敲我們樓下的門,“我真是太蠢了……”他邊說邊拍了下寬大的額頭。
我們看已經有點兒晚了,就定了個半天的線路。 阿裡 一分鐘都沒有浪費,從菲斯的歷史開始講,竟一刻沒停地講滿了3個小時。開始的時候我和團團還捧著兩瓶礦泉水在喝,後來已經不好意思地收到包里了,我甚至幾次三番地打斷他,以拍照為藉口,就為了能讓他休息一會兒。(此時是穆斯林的齋月,當地人在日出之後,日落之前是不可以喝水或進食的。)
↑非斯 ↑非斯 ↑非斯 在 阿裡 的介紹下,這座城市讓人肅然起敬:它是 摩洛哥 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早在9世紀中葉便迎來了它的第一波發展, 卡拉 維因大學和安塔露西婭神學院相繼創立,到12世紀末,菲斯已經擁有12萬間房屋和3500多個作坊,考古界一般認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從那以後的800多年來,菲斯從未真正改變過。無論是混亂喧囂的城市規劃,狹窄曲折的小徑,還是那些穿著長袍大聲叫賣的商販,薄荷茶的清香,鞣皮的惡臭,嬰兒的啼哭,毛驢的鐵掌沓沓,好的壞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全都被這座老城溫柔地保護起來,也許連它自己都沒意識到,這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阿裡 會和城裡大多數老人打招呼,會給乞丐硬幣,也會制止追著我們要錢的小孩。他的步履非常快,邊走邊為我們解讀沿途建築的細節, 比如 牆上具有驅邪功能的圖案; 比如 部分民居的二樓,古代穆斯林婦女張望外面世界的隱蔽的木窗; 比如 有扇古老的大門,門上設有上下兩個門環,家裡的女人聽叩門的聲音就知道外面是否有陌生的訪客,在傳統的穆斯林文化中,女人是不方便給陌生人開門的。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經過木材市場的時候,團團一眼發現了一個木材博物館,問 阿裡 能不能去看。 阿裡 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他完全願意等我們,但博物館的門票是不包含在導游費里的,每個人20迪拉姆。如果我們信任他,可以讓他幫忙去買。
我們當然信任 阿裡 ,他 成功 幫我們買到了半價票,雖然不在說好的行程里, 阿裡 還是幫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後面的景點也完全沒有耽誤。下午兩點,精疲力盡的我們終於坐到了餐廳里, 阿裡 把回酒店的路線再三交待好,才放心離開。 ↑非斯 就在我們美美地吃著頭盤的時候,我們這位世紀最佳導游又氣喘吁吁地回來了,他從兜里掏出兩張木材博物館的門票,說十分抱歉,剛纔忘給我們了。我趕忙說您不用專門為這個跑回來啊, 阿裡 義正嚴辭地解釋說,你們花錢買的,一定要交到你們手上!
我和團團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有些故事可以記一輩子,可你真正能參與其中的時候就那麼短暫,稍一猶豫就來不及了。我叫住 阿裡 ,一本正經地告訴他說,能遇到他是我們莫大的榮幸。我會把這段經歷寫在游記里,讓更多的 中國 人知道他的故鄉,還有他這位善良而淳樸的朋友。
↑非斯 ↑非斯 ↑非斯 ↑非斯 在合照中 阿裡 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在這一刻我簡直不能更愛菲斯,它沒有 馬拉喀什 的包羅 萬象 ,吐納四方,它有的是那種“無一物中萬物足”的氣質,讓你把懸著的心放下來,體會到暌違已久的自由。
我們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之後幾天的行程,就讓時間爛在每一條老街的肚子里。
彩色之城菲斯:迷失在梅拉區14世紀,強大的 摩洛哥 王朝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營,在國王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城市相繼建立了“Mellah”(梅拉區),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在此安居 樂業 ,他們懷著無限感激之情,誓死效忠於 摩洛哥 王室,在之後的幾百年裡,這些猶太人也的確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摩洛哥 王室是溫良而寬厚的,儘管屢遭外敵入侵,卻從未發生過針對外族人的不幸事件。直到今天,仍有小部分猶太人生活在 摩洛哥 ,他們大多已搬離梅拉區,卻留下了不同於穆斯林風格的街道和建築,忠實地紀錄了那一段歷史。
在菲斯的第二天,我們決定徒步探訪梅拉區。
↑非斯 只有身處在這座迷城之中,才知道導游和衛星定位的重要性,在這裡地圖不過是一張廢紙,所有過來人都說,千萬不要單闖獨鬥,可我們偏偏要標新立異。穿過了藍門、Baghdadi廣場和Bou Jeloud花園,理論上快到了,眼前的景物卻和預期中截然不同,果然,我們迷路了。
在 北京 我的方向感很好,但菲斯的路是彎曲傾斜的,上下交錯的,有時候地圖上明明有條 通道 ,實際遇到的卻是一扇緊閉的大門,有本雜誌將這裡評為世界上最容易迷路的城市,和我一樣不信邪的朋友們,一定要來親身印證一下。
當時正是午後最熱的時候,有40多度吧,街道上只有幾個孩子,法語倒是能說上幾句,英語是全然不會。我們只剩下一瓶底的礦泉水。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身處於梅拉區,《孤獨星球》上對梅拉區只有寥寥數行的描寫,說猶太人的陽臺是開放式的,和穆斯林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倆面面相覷,竟誰也想不起穆斯林的陽臺是個什麼樣子了。
↑Fez Mellah 一項重大決定擺在眼前:是進還是退?此刻還能看見藍門附近的一座高大建築,找回去應該不難,再往前走就不好說了。
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一直往前走,越走越偏僻,沒有賣水的也找不到問路的人,那種心情該是多麼絕望。在陌生的異鄉,游客聚集區在心理上是個臨時的港灣,我好想回到熟悉的小館里喝一杯薄荷茶,我甚至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要去梅拉區。沒人推薦過這裡,連《孤獨星球》上都是一筆帶過。
然而團團堅持說,一定要往藍門的反方向走。
我跟在後面,絮絮叨叨地嚇唬他說,一會兒天就黑了,咱倆就露宿街頭了,自己都被嚇住了,人家卻信心十足。別怪我不相信他,我這個老公在自己家門口都找不到哪邊是北,然而標的物已經看不見了,想回頭也沒那麼容易。我索性把心一橫:大不了我們挨著個敲門,還能真的露宿街頭不成?
事實證明我低估了團團。在小巷裡穿梭了半個小時之後,我們 成功 拐上一條大路,我一眼註意到那些個性鮮明的陽臺,它們肯定地告訴我說,這就是梅拉區了。
↑Fez Mellah 我無法形容那種心情,好像是在漆黑的大海上航行,終於看到了岸邊的 燈塔 。從路邊販賣的商品種類可以看出,這裡的游客的確不多,然而問個路,補充個水分是不成問題的。有個穿長袍的中年人走過來,說要帶我們去參觀猶太人的墓地,團團對他擺了擺手。能找到梅拉區,還怕找不到猶太人的墓地嗎?
我們找了個賣瓷器的攤主問路,他不懂英文,卻能從發音中辨識出我們要去的地方,伸手往山上一指,然後愣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說了。這時候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從隔壁走過來,大 大方 方地說了句Bonjour(你好),然後指手畫腳地表示說,她可以帶路。雖說對本地“帶路者”這個行業沒什麼好印象,可對方畢竟只是個小姑娘啊,穿著一件粉紅色的體恤衫,眉清目秀。團團把地圖往包里一揣,說就跟她走吧,別費勁兒了。
↑Fez Mellah 小姑娘用法語問我們會不會說法語,我搖了搖頭,她看上去很失望,默不作聲地走在前面,讓我們看什麼的時候就伸手指自己的眼睛。在她的帶領下我們順利找到了書上推薦的猶太教堂Ibn Danan Synagogue,從外面看像是一間民居,大門緊閉,要不是確認過門牌上的字,真不敢相信還有這麼不起眼的景點。小姑娘在門外喊了幾聲,沒人應答,於是帶我們繞到樓後面,站在花壇上向二層的一個陽臺里眺望,依稀能看見雕琢精美的木質屋頂。她得意地一笑,意思是要不是我帶路,你們怎麼找得著呢。
緊接著,她帶我們到一家民居的露臺上俯瞰了猶太人的墓地,雖然規模不大,不確定是否就是書上說的,但鑒於眼下這種交流不暢的情況,我也心滿意足了。大約20分鐘之後,她將我們帶回到出發的那條大路上,一搓手指,示意我們該給錢了。
↑Fez Mellah ↑Fez Mellah ↑Fez Mel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