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高麗夏日」從南到北,半島南方七日里的日與夜
一部城市獵人把清溪川帶火,也成為漢城的象徵之一。整條清溪川總長十幾公里,李明博時代揭蓋復涌,恢復往日小橋流水的面貌。靠近光化門廣場的下沉廣場起始段也是人氣最旺的,開頭的一段瀑布拉開整條清溪川的序幕。
整治過後的溪水清澈,涼不涼不知,但不能隨意褻玩倒是真的,因為每當有人想在水中嬉戲的時候,岸上的管理總會猝不及防地吹起哨子。 河邊從來都不會缺席談戀愛勝地的榜單,潺潺流水,想起以前在 京都 鴨川旁似曾相識,偶爾還有“流浪藝人”伴上幾曲,悠揚寫意。 北闕丨景福宮
一直對 韓國 的早餐文化沒什麼特別的概念,隨便的幾片麵包+杯咖啡就能解決溫飽問題。說起咖啡, 韓國 的咖啡店真的多,據統計, 韓國 的咖啡店數量位居榜首。 來到漢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去參觀景福宮,昨晚的初次探路,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光化門廣場前的 世宗 大王正襟危坐,say著hello笑迎四面八方的來客。 世宗 大王的即位將 朝鮮 王朝的繁榮推向了鼎盛,並且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創造了彥文,即韓語所用的文字,所以臺座周邊都是彥文的字符,對 朝鮮 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說起來 世宗 大王創造的彥文簡單易學,據說3個小時內就能把這些字母都背下來,只要記住的了發音,那麼幾乎所有韓文的單字都能順利地拼讀出來,就跟你學了漢語拼音一樣了。 光化門在 韓國 人心中具有國門一般的性質,在 朝鮮 戰爭時期被全部摧毀。重建之後光化門上的幾個大字掛的是時任總統樸正熙親筆寫的韓文牌匾,這成為當時全 韓國 唯一一個韓文寫成的門匾。後來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又改回同治年間重建時的漢文門匾。 每天上午十點,景福宮光化門前會進行一場換崗儀式,這也是這座偌大宮殿里最熱鬧、最傳統的 朝鮮 印象了。表演者穿著紅的、綠的、藍的還有各種混搭的,各司其職,該舉旗的舉旗,奏樂的奏樂,士兵換崗的換崗,看似紛繁雜亂,卻安排得井然有序。我倒是有疑問,難不成以前每天換崗真的都是各種奏樂,舉旗那麼大排場得嗎? ▼儀式結束後,門崗還有留有幾位穿著傳統服飾的“門衛”象徵性地守衛城門。 ▼這張莫名的喜感,身穿龍袍的“大王”站在“守衛”前幫忙拍照,哈哈哈哈。 托了 光復 節的福,這半個月進出景福宮都不需要門票。 韓國 有五大宮:景福宮、昌德宮、德壽宮、昌慶宮和慶熙宮。其中景福宮的是最大的正宮,相當於 韓國 的紫禁城。雖然地位卓越非凡,但是壬辰倭亂之後,景福宮被大肆破壞而廢宮長達273年。正宮移至昌德宮,直到19世紀晚期才重建,但是正宮的角色亦不斷發生變法。日韓合併之後,景福宮更被大肆拆改,所以如今的景福宮絕大部分都是大韓民國時期重建的,所以列入世界遺產的名錄中沒有景福宮。 朝鮮 曾是 中國 的附屬國,在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中, 朝鮮 國王的制度一切均等同於親王制。故宮的宮殿用的是紅色和黃色,兩種非常大氣的顏色,而景福宮和其他宮殿則只能使用等級低一層次的丹青。所以從外觀上看, 韓國 的宮殿即便屋頂的腳“飛起”,在用色上也會略顯內斂。
勤政殿和 太和 殿一樣,是這座宮殿的靈魂核心,地位和規格最高的,重檐的假兩層結構,把殿閣的規模和氣勢撐起來。勤政殿的建在三層石基上,以此突出其不凡的地位,各種神獸鎮在殿宇的四周,保駕護航。
想起以前學過的的一首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宮殿天棚的中央,有一華麗的藻井,雙龍戲珠,盡顯華麗。 景福宮內除了一些主要道路外,通往各宮各處的路都是用砂石鋪制的。並非想省錢省事懶得鋪設,而是走在沙地上的沙沙聲,可以隨時聽到外面的風吹草動。這點在 韓國 宮廷劇的拍攝中能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康寧殿是國王居住的宮殿,就和故宮裡的乾清宮地位一樣。 朝鮮 的寢殿感官上都覺得比較矮,感覺把手升直就能觸碰到房裡的橫梁,不過窺視了下裡面,空間還是滿寬敞的。
整治過後的溪水清澈,涼不涼不知,但不能隨意褻玩倒是真的,因為每當有人想在水中嬉戲的時候,岸上的管理總會猝不及防地吹起哨子。 河邊從來都不會缺席談戀愛勝地的榜單,潺潺流水,想起以前在 京都 鴨川旁似曾相識,偶爾還有“流浪藝人”伴上幾曲,悠揚寫意。 北闕丨景福宮
一直對 韓國 的早餐文化沒什麼特別的概念,隨便的幾片麵包+杯咖啡就能解決溫飽問題。說起咖啡, 韓國 的咖啡店真的多,據統計, 韓國 的咖啡店數量位居榜首。 來到漢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去參觀景福宮,昨晚的初次探路,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光化門廣場前的 世宗 大王正襟危坐,say著hello笑迎四面八方的來客。 世宗 大王的即位將 朝鮮 王朝的繁榮推向了鼎盛,並且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創造了彥文,即韓語所用的文字,所以臺座周邊都是彥文的字符,對 朝鮮 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說起來 世宗 大王創造的彥文簡單易學,據說3個小時內就能把這些字母都背下來,只要記住的了發音,那麼幾乎所有韓文的單字都能順利地拼讀出來,就跟你學了漢語拼音一樣了。 光化門在 韓國 人心中具有國門一般的性質,在 朝鮮 戰爭時期被全部摧毀。重建之後光化門上的幾個大字掛的是時任總統樸正熙親筆寫的韓文牌匾,這成為當時全 韓國 唯一一個韓文寫成的門匾。後來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又改回同治年間重建時的漢文門匾。 每天上午十點,景福宮光化門前會進行一場換崗儀式,這也是這座偌大宮殿里最熱鬧、最傳統的 朝鮮 印象了。表演者穿著紅的、綠的、藍的還有各種混搭的,各司其職,該舉旗的舉旗,奏樂的奏樂,士兵換崗的換崗,看似紛繁雜亂,卻安排得井然有序。我倒是有疑問,難不成以前每天換崗真的都是各種奏樂,舉旗那麼大排場得嗎? ▼儀式結束後,門崗還有留有幾位穿著傳統服飾的“門衛”象徵性地守衛城門。 ▼這張莫名的喜感,身穿龍袍的“大王”站在“守衛”前幫忙拍照,哈哈哈哈。 托了 光復 節的福,這半個月進出景福宮都不需要門票。 韓國 有五大宮:景福宮、昌德宮、德壽宮、昌慶宮和慶熙宮。其中景福宮的是最大的正宮,相當於 韓國 的紫禁城。雖然地位卓越非凡,但是壬辰倭亂之後,景福宮被大肆破壞而廢宮長達273年。正宮移至昌德宮,直到19世紀晚期才重建,但是正宮的角色亦不斷發生變法。日韓合併之後,景福宮更被大肆拆改,所以如今的景福宮絕大部分都是大韓民國時期重建的,所以列入世界遺產的名錄中沒有景福宮。 朝鮮 曾是 中國 的附屬國,在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中, 朝鮮 國王的制度一切均等同於親王制。故宮的宮殿用的是紅色和黃色,兩種非常大氣的顏色,而景福宮和其他宮殿則只能使用等級低一層次的丹青。所以從外觀上看, 韓國 的宮殿即便屋頂的腳“飛起”,在用色上也會略顯內斂。
勤政殿和 太和 殿一樣,是這座宮殿的靈魂核心,地位和規格最高的,重檐的假兩層結構,把殿閣的規模和氣勢撐起來。勤政殿的建在三層石基上,以此突出其不凡的地位,各種神獸鎮在殿宇的四周,保駕護航。
想起以前學過的的一首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宮殿天棚的中央,有一華麗的藻井,雙龍戲珠,盡顯華麗。 景福宮內除了一些主要道路外,通往各宮各處的路都是用砂石鋪制的。並非想省錢省事懶得鋪設,而是走在沙地上的沙沙聲,可以隨時聽到外面的風吹草動。這點在 韓國 宮廷劇的拍攝中能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康寧殿是國王居住的宮殿,就和故宮裡的乾清宮地位一樣。 朝鮮 的寢殿感官上都覺得比較矮,感覺把手升直就能觸碰到房裡的橫梁,不過窺視了下裡面,空間還是滿寬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