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約定-倫敦
北邊一點兒的馬路中間又有一座紀念碑,那是2005年樹立的二戰婦女紀念碑。碑上的雕塑是二戰期間各行各業婦女穿著的制服,她們即使未上前線,也在為保衛祖國貢獻著力量。 再往前是黑格伯爵(Douglas Haig,1861-1928)騎馬像,他在一戰中曾任 英國 陸軍元帥,負責指揮在 法國 西部抗擊德軍的西線戰役。 前面馬路東邊矗立的是第八代 德文 郡公爵斯賓塞·康普頓· 卡文 迪許(Spencer Compton Cavendish,1833-1908),他曾在自由黨、自由聯合主義黨、聯合主義黨這三個政黨任黨首。 牛津大學牛津 概況
這個位於 倫敦 西北 面不到60英里的地方,自公元7世紀起便已有人在此居住。Oxford這個詞來源於古撒克遜語“Oxenaforda”,即牛群往來的渡口。經考證,這個名字非常符合 牛津 當時的真實情況, 牛津 地處 泰晤士 河和柴威爾河的交匯處,這裡當時是一處淺灘,用牛拉車即可涉水而過,這也是當時最流行的過河方式。
距今有1000多年曆史的 牛津 城可以說是 英國 王室和學者的搖籃,世界一流的學府、遍佈的古跡、以及那本厚厚的 牛津 詞典,使得這座城市聲名遠播。大約在11世紀,從這裡誕生了英語國家歷史上第一所正式大學, 英格蘭 王室給予了 牛津 充分的特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也在漫長時光里打造了這座頂級學府。
在近900年的歲月中,這裡涌現出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包括了29位 英國 首相、64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 和政 商界領袖。最耳熟能詳的 美國 前總統 比爾 .克 林頓 、王爾德、雪萊、還有錢鐘書和楊絳夫婦等都是 牛津 的知名校友。
這些都為 牛津大學 奠定了世界近現代學術文化中心的地位。其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因此,徜徉在這座跨越千年的“建在城市中的大學”,如同穿越進入歷史的長河。在潮濕陰冷的清晨,走過 牛津 的街巷,凝重的建築低吟著中世紀古老的唱詩,哥特式的尖塔見證了偉大的誕生,走近它,仿佛可以聽見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里的竊竊私語。
牛津大學 永遠是無數人的夢想之巔。穿過 牛津 城,猶如進入歷史,而 牛津 正是被 牛津大學 所包圍的。沒有校門和圍牆,城市與大學融為一體,街道與校園交織。 牛津 並非起始於 牛津大學 ,但卻是興盛於斯。 牛津大學 是就這座城市的肉體與靈魂。
走出火車站,在前往 牛津大學 三一學院的路上,看著周邊或長滿青苔,或削微泛黃的建築,不禁感慨其歷史之久遠。 ☁️今天作業是順時針方向游覽 牛津 :三一學院——嘆息橋—— 博德 利圖書館——聖瑪麗大學教堂——莫德林學院【最美學院】🌻下一站 ~~~~~~~~ 著名的嘆息橋——Hertford Bridge,這座橋連接了赫特福學院的兩端,非常有名。很多地方都有嘆息橋,都是因為類似於 意大利 威尼斯 一座廊橋嘆息橋而得名。
這座橋又被人稱作“嘆息橋”,想必是借用了 威尼斯 嘆息橋之名,但去過 威尼斯 的人都知道, 威尼斯 的嘆息橋上下都是圓弧而中間的 通道 是平的,反倒是 威尼斯 的里亞爾托橋是這種人字形,下方圓弧的。 赫特福德 學院是 牛津大學 的一個學院,位於 英國 牛津 中心的Catte街,Bodleian 圖書館正對面。它創建於1438年,以嘆息橋著稱。2006年,獲得捐贈5200萬英鎊,有612名學生。著名校友有威廉·廷代爾、約翰·多恩、托馬斯·霍布斯、喬納森·斯威夫特和伊夫林·沃 牛津大學 圖書館的自習室——Radcliff Camera。 牛津大學 圖書館於1602年開放,是 歐洲 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僅次於 英國 圖書館的 英國 第二大圖書館。它由 牛津大學 最主要的3個圖書館組成,包括老 博德 利圖書館、拉德克利夫圖書館以及新 博德 利圖書館。
在圖書館的對面,就是聖瑪麗大學教堂,這座教堂也是 牛津 最大的本堂。在17世紀以前一直是 牛津 舉辦大型會議和音樂會的場所,各學院所有的儀式、正式的會議、考試都在這裡進行。後來各個學院的活動漸趨獨立,教堂的作用逐漸弱化。進入教堂後,並沒有看到華麗的裝飾,但很有空間感,很貼合 牛津 濃濃的學術氣息。 博德 利圖書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1320年, 伍斯特 主教 科巴 姆向 牛津大學 捐贈一批手稿,但修建圖書館的計劃因他的過早去世而未能完成,這批書也被典當還債。後來 牛津 奧 里爾 學院把書贖回保存,於1367年移送聖瑪麗教堂。1411年,這些書籍和手稿定期開放供 牛津 的學生閱讀。1435~1447年 格洛斯特 公爵漢弗萊把自己的600種手稿藏書捐贈給 牛津大學 ,其中大部分是 希腊 文、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和法文、 意大利 文的圖書,1480年這些書又被遷往 新建 的神學院大樓。1488年漢弗萊公爵圖書館的建立標志著 牛津 的第一座正式的圖書館問世。然而,16世紀圖書館里的藏書被當作天主教文獻統統毀於一旦,之後的一場大火也使得圖書館蕩然無存。
如今的 博德 利圖書館是由將近40個大小圖書館共同組成的服務體系,是一座藏書600多萬冊、超過5萬部手抄本和2萬份憲章契約的巨大文化寶庫,作為圖書館主體的舊館、新館和拉德克裡夫閱覽室地下由一個巨型的地下藏書庫和 通道 聯通。其藏書涵蓋了現代學科劃分的所有專業,所有書架首尾相連長達120英里。哈利波特曾經在這裡取景作為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圖書館。
走到聖瑪麗大學教堂向北拐,一眼就看到著名醫生約翰·瑞德克利夫(John Radcliffe,1652-1714)捐建的瑞德克利夫圖書館。這幢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建於1737-1749年,由 英國 建築家詹姆斯·吉布斯(James Gibbs,1682-1754)設計,他同時也是 倫敦 聖馬田教堂的設計者。 莫德林學院莫德林學院它是 牛津 的最高建築,在官方中文介紹里被稱作“偉塔”,就是偉大的塔樓。參觀學院的入口在偉塔西側建築靠西的小門。
這裡卻有種鮮花方庭,水景鹿苑的感覺。
莫德林學院由溫徹斯特主教威廉·韋恩弗利特(William Waynflete,1398-1486)於1458年創建,校址是原 聖約翰 施洗公會的醫院所在地,方庭因此而得名。
方庭西邊的聖斯威辛塔樓建於1880年,整幢建築都是本科生的教學樓。聖斯威辛(St Swithun,800-862)為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溫徹斯特主教,是威廉·韋恩弗利特敬仰的前輩。 迴廊最早建於1474-1480年,圍繞一圈的柱子上裝飾著各種人物和怪獸雕像。迴廊圍著的草地邊上種滿了鮮花,花香瀰漫在草地上、迴廊中,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從庭內看,創始人塔的門兩側各有一尊天使,左邊的抱著莫德林學院的院徽,它也是韋恩弗利特的盾徽,右邊的抱著 英國 王室的盾徽。 回到迴廊里繞到教堂的東面,那裡有食堂大廳的入口。 迴廊北邊有幢獨立的建築,與之前看到的哥特式老建築不同,它是18世紀 英國 流行的帕拉第奧式,被稱為新樓。當時原本想建一座四方院,後來因為資金不足只得作罷。
這個位於 倫敦 西北 面不到60英里的地方,自公元7世紀起便已有人在此居住。Oxford這個詞來源於古撒克遜語“Oxenaforda”,即牛群往來的渡口。經考證,這個名字非常符合 牛津 當時的真實情況, 牛津 地處 泰晤士 河和柴威爾河的交匯處,這裡當時是一處淺灘,用牛拉車即可涉水而過,這也是當時最流行的過河方式。
距今有1000多年曆史的 牛津 城可以說是 英國 王室和學者的搖籃,世界一流的學府、遍佈的古跡、以及那本厚厚的 牛津 詞典,使得這座城市聲名遠播。大約在11世紀,從這裡誕生了英語國家歷史上第一所正式大學, 英格蘭 王室給予了 牛津 充分的特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也在漫長時光里打造了這座頂級學府。
在近900年的歲月中,這裡涌現出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包括了29位 英國 首相、64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 和政 商界領袖。最耳熟能詳的 美國 前總統 比爾 .克 林頓 、王爾德、雪萊、還有錢鐘書和楊絳夫婦等都是 牛津 的知名校友。
這些都為 牛津大學 奠定了世界近現代學術文化中心的地位。其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因此,徜徉在這座跨越千年的“建在城市中的大學”,如同穿越進入歷史的長河。在潮濕陰冷的清晨,走過 牛津 的街巷,凝重的建築低吟著中世紀古老的唱詩,哥特式的尖塔見證了偉大的誕生,走近它,仿佛可以聽見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里的竊竊私語。
牛津大學 永遠是無數人的夢想之巔。穿過 牛津 城,猶如進入歷史,而 牛津 正是被 牛津大學 所包圍的。沒有校門和圍牆,城市與大學融為一體,街道與校園交織。 牛津 並非起始於 牛津大學 ,但卻是興盛於斯。 牛津大學 是就這座城市的肉體與靈魂。
走出火車站,在前往 牛津大學 三一學院的路上,看著周邊或長滿青苔,或削微泛黃的建築,不禁感慨其歷史之久遠。 ☁️今天作業是順時針方向游覽 牛津 :三一學院——嘆息橋—— 博德 利圖書館——聖瑪麗大學教堂——莫德林學院【最美學院】🌻下一站 ~~~~~~~~ 著名的嘆息橋——Hertford Bridge,這座橋連接了赫特福學院的兩端,非常有名。很多地方都有嘆息橋,都是因為類似於 意大利 威尼斯 一座廊橋嘆息橋而得名。
這座橋又被人稱作“嘆息橋”,想必是借用了 威尼斯 嘆息橋之名,但去過 威尼斯 的人都知道, 威尼斯 的嘆息橋上下都是圓弧而中間的 通道 是平的,反倒是 威尼斯 的里亞爾托橋是這種人字形,下方圓弧的。 赫特福德 學院是 牛津大學 的一個學院,位於 英國 牛津 中心的Catte街,Bodleian 圖書館正對面。它創建於1438年,以嘆息橋著稱。2006年,獲得捐贈5200萬英鎊,有612名學生。著名校友有威廉·廷代爾、約翰·多恩、托馬斯·霍布斯、喬納森·斯威夫特和伊夫林·沃 牛津大學 圖書館的自習室——Radcliff Camera。 牛津大學 圖書館於1602年開放,是 歐洲 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僅次於 英國 圖書館的 英國 第二大圖書館。它由 牛津大學 最主要的3個圖書館組成,包括老 博德 利圖書館、拉德克利夫圖書館以及新 博德 利圖書館。
在圖書館的對面,就是聖瑪麗大學教堂,這座教堂也是 牛津 最大的本堂。在17世紀以前一直是 牛津 舉辦大型會議和音樂會的場所,各學院所有的儀式、正式的會議、考試都在這裡進行。後來各個學院的活動漸趨獨立,教堂的作用逐漸弱化。進入教堂後,並沒有看到華麗的裝飾,但很有空間感,很貼合 牛津 濃濃的學術氣息。 博德 利圖書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1320年, 伍斯特 主教 科巴 姆向 牛津大學 捐贈一批手稿,但修建圖書館的計劃因他的過早去世而未能完成,這批書也被典當還債。後來 牛津 奧 里爾 學院把書贖回保存,於1367年移送聖瑪麗教堂。1411年,這些書籍和手稿定期開放供 牛津 的學生閱讀。1435~1447年 格洛斯特 公爵漢弗萊把自己的600種手稿藏書捐贈給 牛津大學 ,其中大部分是 希腊 文、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和法文、 意大利 文的圖書,1480年這些書又被遷往 新建 的神學院大樓。1488年漢弗萊公爵圖書館的建立標志著 牛津 的第一座正式的圖書館問世。然而,16世紀圖書館里的藏書被當作天主教文獻統統毀於一旦,之後的一場大火也使得圖書館蕩然無存。
如今的 博德 利圖書館是由將近40個大小圖書館共同組成的服務體系,是一座藏書600多萬冊、超過5萬部手抄本和2萬份憲章契約的巨大文化寶庫,作為圖書館主體的舊館、新館和拉德克裡夫閱覽室地下由一個巨型的地下藏書庫和 通道 聯通。其藏書涵蓋了現代學科劃分的所有專業,所有書架首尾相連長達120英里。哈利波特曾經在這裡取景作為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圖書館。
走到聖瑪麗大學教堂向北拐,一眼就看到著名醫生約翰·瑞德克利夫(John Radcliffe,1652-1714)捐建的瑞德克利夫圖書館。這幢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建於1737-1749年,由 英國 建築家詹姆斯·吉布斯(James Gibbs,1682-1754)設計,他同時也是 倫敦 聖馬田教堂的設計者。 莫德林學院莫德林學院它是 牛津 的最高建築,在官方中文介紹里被稱作“偉塔”,就是偉大的塔樓。參觀學院的入口在偉塔西側建築靠西的小門。
這裡卻有種鮮花方庭,水景鹿苑的感覺。
莫德林學院由溫徹斯特主教威廉·韋恩弗利特(William Waynflete,1398-1486)於1458年創建,校址是原 聖約翰 施洗公會的醫院所在地,方庭因此而得名。
方庭西邊的聖斯威辛塔樓建於1880年,整幢建築都是本科生的教學樓。聖斯威辛(St Swithun,800-862)為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溫徹斯特主教,是威廉·韋恩弗利特敬仰的前輩。 迴廊最早建於1474-1480年,圍繞一圈的柱子上裝飾著各種人物和怪獸雕像。迴廊圍著的草地邊上種滿了鮮花,花香瀰漫在草地上、迴廊中,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從庭內看,創始人塔的門兩側各有一尊天使,左邊的抱著莫德林學院的院徽,它也是韋恩弗利特的盾徽,右邊的抱著 英國 王室的盾徽。 回到迴廊里繞到教堂的東面,那裡有食堂大廳的入口。 迴廊北邊有幢獨立的建築,與之前看到的哥特式老建築不同,它是18世紀 英國 流行的帕拉第奧式,被稱為新樓。當時原本想建一座四方院,後來因為資金不足只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