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新約、古蘭經 ——以色列十日行記

腳下的玻璃隔斷里,散落著成百上千的布鞋,那是猶太人走進毒氣室前必須脫下的;
陳列櫃里有被屠殺的猶太人生前的擺件、物品,那是他們生活過的痕跡;
我喜歡去尋找、翻看那些逝去的人留下的隻字片語,那是他們走過這個世界的真切印記,那裡保留了他們的憤怒、哀思,那裡有他們的夢想和無力......
“集中營的規則是:這些即將走向死亡的猶太人應該一直被欺騙,直到最後。”


DREAM
When I grow up and get to be twenty
I'll travel and see this world of plenty.
In a bird with an engine I will sit myself down,
take off and fly into space,
far above the ground.
I'll fly,
I'll cruise and soar up high above a world so lovely,
into the sky.



以色列 時任總理沙龍在開館致辭中介紹:“當你離開這個紀念館時,你能看到 耶路撒冷 的天空。我知道一個猶太人在呼吸著 耶路撒冷 空氣時,心裡會作何感想。他會感到自由,他會感到,他回家了…...”

大屠殺紀念館出來,沿著指示可以看到受難兒童紀念館。館內幽暗的背景下,屋頂以及四周仿佛閃爍著許多小星星,據說一個小星星就是一個猶太小孩子的靈魂,他們在黑夜中,尋找著不知所在的親人。館內低沉的音樂迴旋,一個沉痛的男低音在朗讀著每個死亡孩子的名字,氣氛悲傷。

博物館由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工藝美術館、猶太人與人種史展館、美術陳列館、考古文物廳、“聖書之龕”等等。展品十分豐富,如果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建議留足一天。
博物館入口處有中文的自動講解器,記得借取。
考古館的入口,是幾個體型巨大、詭譎神秘的人形石棺,他們栩栩如生,帶著這片土地最初的居住者迦南人的非凡想象力和創造力,穿越歷史的微光,告訴參觀者,遠在公元前20世紀,這片土地上就已出現了一個豐饒的城邦文明。




銀條距今2600年,這個時期接近第一聖殿被毀、許多猶太人流放巴比倫的時間,是迄今所發現的最古老的《聖經》文本: “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銀條出土時是捲著的,原本可能是作為護身符戴在脖子上。非常窄小的銀條,右邊那根銀條前面擺放的是放大鏡。



“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去。文士、長老已經在那裡聚會。”——馬太福音26:57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馬克思。
一千多年前的金飾工藝就已達到這種水平,或簡約或繁複,在今天看來仍然流光溢彩,美感十足。







你要清洗身體,衣冠潔凈;
你要日夜享受、唱跳歡愉;
看看牽著你手的孩子,
讓你的妻子承歡膝下。
這,就是平凡人的宿命”
—— 《吉爾伽美什的巴比倫史詩》
這是這幅圖的註釋,其實還是不太明白。
不好意思再研究,扶腰撤了、撤了......

【死海古捲】1947年,一位居住在死海附近的阿拉伯少年為尋找失蹤的羊只,進入荒涼峽谷的隱窟里,發現了裝於陶罐內的希伯來文羊皮卷軸(這也是為什麼聖書之龕的外形是一個陶罐蓋子)。這些羊皮捲後被證實是一些用希伯來文書寫的早期猶太教,基督教的經文。這些手抄聖經年代可溯至兩千年前,是人類發現年代最早的聖經,也是研究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發展史的重要文獻資料。這一發現也被稱為二十世紀最驚人的考古發現之一。





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教各派此消彼長、互不相讓,而意識形態方面的不同認知是最難以調和的分歧,於是衝突和爭端在 耶路撒冷 、在 中東 就不可避免,也成了至今無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