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尋食記:汕頭篇 | 打開這座美食孤島,享受舌尖上的高潮
正對著小公園 中山 紀念亭的百貨大樓,前身是1932年印尼李柏桓集資創辦的南生公司。
大樓共高七層,當年的一、二層是南生公司,經營日用百貨;三、四層是酒樓;五、六層為旅店酒店;最上一層則是西餐廳,可以說是集購物、餐飲、住宿、娛樂於一身。 據說 汕頭 歷史上的第一部電梯,就安裝在這幢百貨大樓內——可見這裡當年是多麼的氣派。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後, 汕頭 市中心向東轉移,百貨大樓的黃金歲月也在歷史的腳步中漸去漸遠。 同樣建於民國時期的 汕頭 老電信局,當年也稱電報局。
這座騎樓建築的立面,既保留了 潮汕 工藝的傳統風格,又採用了西洋建築材料,在窗框、門套等處嵌上了異國風情的紋樣藝術。 永平 酒樓舊址,位於 永平 路口,始建於1922年。建築高二層,正立面頂部塑有五顆五角星和歐式團花圖案浮雕。
在上世紀20年代的大革命時期,很多社會活動和集會都在這裡舉行。 汕頭 大廈,始建於1933年,建成之初是 汕頭 最高的建築物,因此取名“擎天酒樓”,後改為“新 永平 酒樓”以區別於旁邊的老 永平 酒樓。
解放後建築更名為 汕頭 大廈,是 汕頭 最有名的酒樓之一,據說當時如果能夠在 永平 酒樓請人吃上一頓飯,是件特別有面子的事情。雖然早已停業,但很多菜式至今仍被老 汕頭 人所回憶。 商平路上的 汕頭 旅社,前身是建於1948年的新生飯店,上世紀50年代後由市房管局出租給市飲食服務公司開辦 汕頭 旅社。 在當年 汕頭 經濟騰飛的時候,這裡商賈雲集,賓客往來眾多,一床難求。後來因為建築老化,加上 汕頭 市中心東移,旅社於1996年正式歇業。
沒想到,在沉寂二十多年之後,這座建築竟然變成了被游客狂熱打卡的網紅拍照點。 廣東 省銀行 汕頭 支行舊址,位於外馬路和升平路交界處,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設計者是近代著名建築師楊錫宗。這座半圓形的扇形歐式建築,是當年 汕頭 埠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建成之初,這裡是 廣東 銀行 汕頭 支行營業場所,解放後為人民銀行使用,如今則是工商銀行外馬支行的辦公地址。 入夜後的小公園,相較白天又是另一番景緻。在燈光的照映下,整個街區顯得格外有韻味。 【小公園】
地址: 汕頭 市 金平 區小公園。
門票:無。
——————————————— 天后宮與關帝廟拜神,是 潮汕 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升平路上的天后宮和關帝廟,是兩座緊鄰的廟宇。俗稱老媽宮的天后宮,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歷史上,天后宮曾多次重修擴建,現存建築主體為清光緒年間重建,1992年大修,是市區內現存為數不多的開埠前就存在的建築。
毗鄰的關帝廟與天后宮的建築形制格局完全一致,正殿裡面祭祀的是武聖關羽。兩座廟宇為何會建在一起呢?據說是因為當時在升平路這一帶商販雲集,除了有漁民、船商,也有為數不少的陸商,由於他們要祭拜關帝,便在天后宮旁建起了一座關帝廟。 天后宮是前後二座歇山造型連結一座硬山頂的穿鬥式梁架結構,三進一天井的格局。正殿奉祀的,是庇護航海的“天后聖母”——媽祖。
早年升平路一帶是一片海岸灘塗,人們常從這裡出海打魚或經商。因為 潮汕 人對媽祖有著根深蒂固的信仰,所以當時船隻回港,人們便會把媽祖神位請上岸祭拜,祈求海不揚波,待下次出海時再請回船上。後來,人們為了方便祭拜,就在岸上修建了這座天后宮。 後來, 海陽 、 澄海 、 饒平 、 普寧 、 揭陽 、潮陽六地的商人在 汕頭 開設了六邑會館,館內也供奉媽祖,人們稱為“媽宮”。為以示區別,升平路上的這座天后宮,就被叫做了“老媽宮”。 天后宮和關帝廟屋檐上的嵌瓷雕飾,是 潮汕 地區特有的工藝。
所謂“嵌瓷”,是指用燒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種圖案,內容有雙龍奪寶、花鳥、人物等,雕刻技藝極為精湛,生動傳神。 雖然天后宮和關帝廟規模不大,也稱不上巍峨,但除了有絢麗多姿的嵌瓷外,這兩座廟宇還融合了豐富多彩的石刻、木雕等傳統 潮汕 建築藝術。
兩座廟宇內門壁上的石質浮雕以及梁柱上的木雕彩繪非常漂亮,尤其是正殿前方一對用整石雕刻而成的盤龍柱,藝術造詣非常高。可惜因為疫情原因,目前兩座廟宇暫不對游客開放,所以無法入內一睹實物。 【天后宮(含關帝廟)】
地址: 汕頭 市升平路6號。
門票:無。
——————————————— 老媽宮戲臺修葺一新後的老媽宮戲臺,在周圍的眾多建築里,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老媽宮戲臺位於天后宮的正對面,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外牆採用了紅色清水磚搭配彩色玻璃和柚木門窗。 自清代天后宮建成後,每逢正月十五和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人們便會在廟宇對面的空地上搭建戲臺,舉行以紙影戲為主的演出活動,在平日則是商貿集市。
1930年,當時的 汕頭 市政府在這裡興建了 汕頭 第一市場,又俗稱升平市場,其中一、二樓為農貿市場,三樓為升平戲院,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老媽宮戲臺。在前些年,又把這幢老建築闢為 汕頭 埠民俗文化展示館,也作文藝匯演之用。 老媽宮戲臺內有一座媽宮前古井,這座圓形的古井早在 汕頭 開埠前就已存在。
當時老媽宮前方就是海岸線,漁民在出海前會在此井補給飲用水。到了清代中後期,媽宮前一帶逐漸發展成為商貿集市,這口井也一直作為附近的市 民和 商戶的主要水源。 【老媽宮戲臺】
地址: 汕頭 市升平路1號。
門票:無。
——————————————— 存心善堂潮汕 地區獨有的善堂,是一種帶有信仰色彩的民間慈善機構。
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的存心善堂,早期是由 汕頭 各大商賈出資籌建的慈善機構,由於歷史原因,後來的發展比較曲折。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政府羸弱無力,社會上的救助工作很大一部分由善堂來承擔。特別是1939年 汕頭 淪陷後,城市陷入無政府狀態,偏偏又遭遇了 潮汕 地區三年大饑荒,逃荒饑民無數,屍橫遍野慘不忍睹。存心善堂賑濟饑民、收埋無主屍骸,收養孤兒等等,承擔了相當一部分的社會事務。
大樓共高七層,當年的一、二層是南生公司,經營日用百貨;三、四層是酒樓;五、六層為旅店酒店;最上一層則是西餐廳,可以說是集購物、餐飲、住宿、娛樂於一身。 據說 汕頭 歷史上的第一部電梯,就安裝在這幢百貨大樓內——可見這裡當年是多麼的氣派。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後, 汕頭 市中心向東轉移,百貨大樓的黃金歲月也在歷史的腳步中漸去漸遠。 同樣建於民國時期的 汕頭 老電信局,當年也稱電報局。
這座騎樓建築的立面,既保留了 潮汕 工藝的傳統風格,又採用了西洋建築材料,在窗框、門套等處嵌上了異國風情的紋樣藝術。 永平 酒樓舊址,位於 永平 路口,始建於1922年。建築高二層,正立面頂部塑有五顆五角星和歐式團花圖案浮雕。
在上世紀20年代的大革命時期,很多社會活動和集會都在這裡舉行。 汕頭 大廈,始建於1933年,建成之初是 汕頭 最高的建築物,因此取名“擎天酒樓”,後改為“新 永平 酒樓”以區別於旁邊的老 永平 酒樓。
解放後建築更名為 汕頭 大廈,是 汕頭 最有名的酒樓之一,據說當時如果能夠在 永平 酒樓請人吃上一頓飯,是件特別有面子的事情。雖然早已停業,但很多菜式至今仍被老 汕頭 人所回憶。 商平路上的 汕頭 旅社,前身是建於1948年的新生飯店,上世紀50年代後由市房管局出租給市飲食服務公司開辦 汕頭 旅社。 在當年 汕頭 經濟騰飛的時候,這裡商賈雲集,賓客往來眾多,一床難求。後來因為建築老化,加上 汕頭 市中心東移,旅社於1996年正式歇業。
沒想到,在沉寂二十多年之後,這座建築竟然變成了被游客狂熱打卡的網紅拍照點。 廣東 省銀行 汕頭 支行舊址,位於外馬路和升平路交界處,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設計者是近代著名建築師楊錫宗。這座半圓形的扇形歐式建築,是當年 汕頭 埠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建成之初,這裡是 廣東 銀行 汕頭 支行營業場所,解放後為人民銀行使用,如今則是工商銀行外馬支行的辦公地址。 入夜後的小公園,相較白天又是另一番景緻。在燈光的照映下,整個街區顯得格外有韻味。 【小公園】
地址: 汕頭 市 金平 區小公園。
門票:無。
——————————————— 天后宮與關帝廟拜神,是 潮汕 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升平路上的天后宮和關帝廟,是兩座緊鄰的廟宇。俗稱老媽宮的天后宮,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歷史上,天后宮曾多次重修擴建,現存建築主體為清光緒年間重建,1992年大修,是市區內現存為數不多的開埠前就存在的建築。
毗鄰的關帝廟與天后宮的建築形制格局完全一致,正殿裡面祭祀的是武聖關羽。兩座廟宇為何會建在一起呢?據說是因為當時在升平路這一帶商販雲集,除了有漁民、船商,也有為數不少的陸商,由於他們要祭拜關帝,便在天后宮旁建起了一座關帝廟。 天后宮是前後二座歇山造型連結一座硬山頂的穿鬥式梁架結構,三進一天井的格局。正殿奉祀的,是庇護航海的“天后聖母”——媽祖。
早年升平路一帶是一片海岸灘塗,人們常從這裡出海打魚或經商。因為 潮汕 人對媽祖有著根深蒂固的信仰,所以當時船隻回港,人們便會把媽祖神位請上岸祭拜,祈求海不揚波,待下次出海時再請回船上。後來,人們為了方便祭拜,就在岸上修建了這座天后宮。 後來, 海陽 、 澄海 、 饒平 、 普寧 、 揭陽 、潮陽六地的商人在 汕頭 開設了六邑會館,館內也供奉媽祖,人們稱為“媽宮”。為以示區別,升平路上的這座天后宮,就被叫做了“老媽宮”。 天后宮和關帝廟屋檐上的嵌瓷雕飾,是 潮汕 地區特有的工藝。
所謂“嵌瓷”,是指用燒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種圖案,內容有雙龍奪寶、花鳥、人物等,雕刻技藝極為精湛,生動傳神。 雖然天后宮和關帝廟規模不大,也稱不上巍峨,但除了有絢麗多姿的嵌瓷外,這兩座廟宇還融合了豐富多彩的石刻、木雕等傳統 潮汕 建築藝術。
兩座廟宇內門壁上的石質浮雕以及梁柱上的木雕彩繪非常漂亮,尤其是正殿前方一對用整石雕刻而成的盤龍柱,藝術造詣非常高。可惜因為疫情原因,目前兩座廟宇暫不對游客開放,所以無法入內一睹實物。 【天后宮(含關帝廟)】
地址: 汕頭 市升平路6號。
門票:無。
——————————————— 老媽宮戲臺修葺一新後的老媽宮戲臺,在周圍的眾多建築里,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老媽宮戲臺位於天后宮的正對面,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外牆採用了紅色清水磚搭配彩色玻璃和柚木門窗。 自清代天后宮建成後,每逢正月十五和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人們便會在廟宇對面的空地上搭建戲臺,舉行以紙影戲為主的演出活動,在平日則是商貿集市。
1930年,當時的 汕頭 市政府在這裡興建了 汕頭 第一市場,又俗稱升平市場,其中一、二樓為農貿市場,三樓為升平戲院,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老媽宮戲臺。在前些年,又把這幢老建築闢為 汕頭 埠民俗文化展示館,也作文藝匯演之用。 老媽宮戲臺內有一座媽宮前古井,這座圓形的古井早在 汕頭 開埠前就已存在。
當時老媽宮前方就是海岸線,漁民在出海前會在此井補給飲用水。到了清代中後期,媽宮前一帶逐漸發展成為商貿集市,這口井也一直作為附近的市 民和 商戶的主要水源。 【老媽宮戲臺】
地址: 汕頭 市升平路1號。
門票:無。
——————————————— 存心善堂潮汕 地區獨有的善堂,是一種帶有信仰色彩的民間慈善機構。
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的存心善堂,早期是由 汕頭 各大商賈出資籌建的慈善機構,由於歷史原因,後來的發展比較曲折。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政府羸弱無力,社會上的救助工作很大一部分由善堂來承擔。特別是1939年 汕頭 淪陷後,城市陷入無政府狀態,偏偏又遭遇了 潮汕 地區三年大饑荒,逃荒饑民無數,屍橫遍野慘不忍睹。存心善堂賑濟饑民、收埋無主屍骸,收養孤兒等等,承擔了相當一部分的社會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