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 | 十座古村落 | SAEVOM徽州獨行記 [含海量美圖+旅行所見所感+窮游超強攻略]










漁梁壩是由隋朝的一位官員汪華始建,重修於明末,選用的花崗岩,徽式風格的榫頭,將一塊塊巨石牢牢地鎖住,水壩都是用清一色的堅石壘砌而成,分為左中右三個水門,左邊長年流水,中、右水門即防澇又防旱。被稱為“ 安徽 的 都江堰 ”,在冬季水位較低時,江水可以自水門流入下游,壩面上可以站人;而在夏季泄洪的時候,江水便會沿著壩面傾瀉而下,氣勢磅礴。










主要是“呈”即向上為天,“坎”即為窪下為地,一條古老的龍溪河呈現“S”狀由北到南,形成了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而村莊南北的兩座廟宇,就好像魚的眼睛分列在左右,村外的四周的八座山峰,正好組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村裡有二圳、三條街、九十九條巷子,巷巷相通,猶如棋盤迷宮一樣,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八卦圖。
村子周圍山水環繞,五星朝供,負陰抱陽,構成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理論,形象地表達了“聚水如聚財,納四水於村中”的古代傳統 徽州 文化內涵。
而 呈坎 村也人才輩出,最出名的是 呈坎 羅氏第八世祖汝輯之子羅願和羅頌。兄弟兩人一個官居知州,一個榮登進士,事跡進了孔廟的鄉賢祠。 「9.1」初遇呈坎走在 呈坎 村裡,門上,牆上,青色的苔蘚在每家都落下了痕跡,有些牆面上有些豎道的灰色,想來是多年來落雨的痕跡,走在高高的馬頭牆間的幽深小巷裡,仿佛看到了當年穿行於巷子之間的那些婉約典雅古韻的 徽州 女子的身影,想到那些久遠年代的人和事情,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在流失的歲月里,一些人走了,一些人來了,然而村落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仍在演繹著……
▼在村子外找了一個當地的阿姨帶我逛 呈坎 ,這是逛村子走到她家門口時,她邀請我去她家吃的她自己曬的地瓜乾(超級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