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驚艷時光 . 誰曾暖熱心房 │ 法國
↑奧賽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 ◇◇莫奈 . 白 ↑巴黎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 法國 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莫奈是 法國 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2019年5月14日, 法國 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作品《乾草堆》在 紐約 蘇富比拍賣行以破紀錄的1.107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87元)高價拍出。這是莫奈作品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也是印象派畫作拍賣最高紀錄。
莫奈,又一個 法國 大名 鼎鼎的藝術家,是他把印象派推到了風口浪尖。而在我心中,他屬於白色
,一切的元素都是那麼純潔,雖然色彩繁多,但終歸於白色。純真的戀人,白色的光影,無瑕的睡蓮,縱然是搖擺的綠柳條也是那麼動人。我心中,他一定是單純細膩的藝術家,才能把他的作品讓我看來純凈動人。於是,只有白色可以形容他,他是我心中純白的莫奈。
詩人斯特芳·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在1885年描述了他眼中的睡蓮池:“它濃濃的白,包含著一個空無所及的夢,包含著一種永不存在的快樂。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繼續屏息,向那幻影致敬……在意外的腳步來臨之前,在我走開的時候,這朵完美的花兒在升起的水泡中清晰可見……”
法國 小說家馬塞爾·普 魯斯特 關於睡蓮有段段優美的描繪:“稍遠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蓮簇擁在一起,猶如一座浮動的花壇,仿佛花園裡那些蝴蝶花搬到了這兒,蝴蝶那般把藍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這座水上花壇的斜面上……傍晚當它宛若某個遙遠的海港,披著夕陽那玫瑰色的、夢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變著色彩,以便始終跟色澤比較固定的花冠周圍的那種在時光里隱匿得更深的、更奧妙的東西――那種存在於無限之中的東西――顯得很和諧的時候,開在這片水面上的睡蓮,就像是綻放在天際的花朵。”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稱他是“水的拉斐爾”。莫奈在《睡蓮》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筆下,完全成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高更 . 紅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法國 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高、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黃色的基督》《游魂》《敬神節》等。
保羅·高更生於 法國 巴黎 ,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1873年,高更開始學畫,併在1883年成了一名職業畫家,他曾連續4次參加印象主義畫派的展覽。1886年,高更離開 巴黎 來到 布列塔尼 的蓬塔旺小鎮作畫。第二年,高更又橫渡大西洋來到西 印度 群島的馬提尼島,島上的熱帶風光給他的藝術以啟發,他的作品在形式和色彩上進一步簡化,以此來傳達純粹的感受和心靈的內容。1890年之後,高更日益厭倦文明社會而一心遁跡蠻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成了他的歸宿。1897年,高更貧病交加,曾企圖自殺。1901年,他離開塔希提島前往 馬克薩斯群島 ,兩年後去世。
高更屬於紅,他的畫很多都與島上的女人有關,他愛的熾烈,灑脫(當然也有人說不負責,妥妥的渣男),但這無礙於我對他的喜歡,為了喜歡的藝術風格不顧一切的執著,作為後印象派三傑之一的高更,特別衷情於畫民族風情的畫作,這當然與他生於 巴黎 ,父親是新聞記者,母親是南美 秘魯 人有關。所以高更說:“我的血管里流著古印加民族的血液。”
從高更一生的發展看,這似乎是一種象徵—— 法國 文化與神秘的古印加文化的有機結合。是否是這種生理上的遺傳才決定了高更高貴自傲、不向任何人任何困難低頭的性格,併在此後不惜拋棄嬌妻和 富裕 的文明生活而投身孤島去實現他的理想?還是他只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產物?不管怎樣,高更的嚮往遠方,留戀那些具有異國情調的東西卻是根深蒂固的,否則就不能解釋高更此後的突然而堅決的決定。
所以他屬於火,熾烈、奔放的藝術家。
↑奧賽博物館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哪裡去?》收藏於 波士頓 美術館,成為該館新的鎮館之寶並一直流傳至今) ↑巴黎 繪畫在一片熱帶叢林中展開,畫面中心是一個站立的中年人正在採摘野果,有著暗示亞當採摘智慧之果之意。他的右邊,前景中坐著三位正熱烈交談著的女子,女子旁邊是個熟睡的兒;遠處是兩個穿長袍的母女相互攙扶著向遠方走去。他左邊的前景里,分別是小女孩、青年婦女和老婦三人,她們神態各異,各自獨立成像也許象徵著人一生中三個不同階段;遠處有一尊神秘而古怪的神像,神像兩邊是一大一小正在祈禱的兩個婦女。地面上還畫著具有象徵意味的小貓、 黑山 羊、鳥和蜥蝸等動物。整個畫面完全是穩定的藍色和綠色,鮮艷的橙色、黃色裸體突顯在幽暗的風景前面,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
高更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年輕時當過水手,周游過世界許多地方。後來從事證券交易工作,取得了極大 成功 ,娶妻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併在這時期開始進行繪畫創作和收藏活動。但他日益厭倦文明世界的欺騙和狡詐,想回到人類淳樸、自然的幼年狀態中去。為此,他放棄了擁有的一切,兩度到太平洋南部的塔希提島進行藝術創作和定居。在島上,他的生活貧困潦倒,又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當聽到自己最愛的小女兒死亡的噩耗時,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服毒自殺,想徹底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自殺未遂。這次事件後,他又投入到了空前高漲的藝術創作中,1897年,高更懷著悲痛完成了《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這幅畫是畫家對人生的總結,也代表著他最後的徹悟。放逐自己的高更,帶著現代文明人的烙印,只能在精神層面去追逐自己心靈中的人類樂園,但他要承受更多的文明人無法解脫的迷茫、憂傷、困惑和焦慮。他把這種種複雜的感情凝聚在具有象徵意義的繪畫形式之中,把人類原始的記憶,真實的現在以及遙遠的未來都濃縮在畫面上。把“認識自己”這一人類的千古哲學命題,通過自己的畫筆作了一次象徵意義上的解答,也讓自己的靈魂得到解脫和升華。 ◇◇ 盧浮魅影 . 未知的側顏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 法國 巴黎 市中心的塞納 河北 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 法國 的王宮,居住過50位 法國 國王和王后,是 法國 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為盧浮宮博物館,占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在盧浮宮裡面,有三件價值 連城 的傳世之寶。分別是愛神維納斯雕像《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像》和達 芬奇 的《蒙娜麗莎》畫。這三件寶貝被稱為“盧浮宮三寶”。
而盧浮宮的寶貝絕不是三寶就能涵蓋的,它有很多很多的藝術作品都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去看看盧浮宮另外那些引以為榮的寶貝。讓我們去看看它的側面,說不定能給你更多更多的驚喜。無論你以前是否在印刷品上見過它們,當你站在活生生的作品前,親眼看到真東西,感受絕對不一樣。除了價值 連城 外,這些頂尖的藝術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由天才親手繪出、刻出或鑿出。而這樣的天才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不過幾百人,你將看到他們永遠逝去的短暫生命。
所以盧浮宮之美不用多說,簡潔,明亮,不像很多博物館的富麗堂皇。盧浮宮在 巴黎 的中心,是這個藝術之都的心臟,也是整個 法國 的心臟。它被看成全世界最牛的地方,能夠參觀這裡的人都是幸運兒。
(《勝利女神像》)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斷臂維納斯》) ↑盧浮宮 (《蒙娜麗莎》永遠都是人滿人滿人滿,好不容易擠進去來了個親密合影)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莫奈是 法國 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2019年5月14日, 法國 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作品《乾草堆》在 紐約 蘇富比拍賣行以破紀錄的1.107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87元)高價拍出。這是莫奈作品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也是印象派畫作拍賣最高紀錄。
莫奈,又一個 法國 大名 鼎鼎的藝術家,是他把印象派推到了風口浪尖。而在我心中,他屬於白色
,一切的元素都是那麼純潔,雖然色彩繁多,但終歸於白色。純真的戀人,白色的光影,無瑕的睡蓮,縱然是搖擺的綠柳條也是那麼動人。我心中,他一定是單純細膩的藝術家,才能把他的作品讓我看來純凈動人。於是,只有白色可以形容他,他是我心中純白的莫奈。
詩人斯特芳·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在1885年描述了他眼中的睡蓮池:“它濃濃的白,包含著一個空無所及的夢,包含著一種永不存在的快樂。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繼續屏息,向那幻影致敬……在意外的腳步來臨之前,在我走開的時候,這朵完美的花兒在升起的水泡中清晰可見……”
法國 小說家馬塞爾·普 魯斯特 關於睡蓮有段段優美的描繪:“稍遠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蓮簇擁在一起,猶如一座浮動的花壇,仿佛花園裡那些蝴蝶花搬到了這兒,蝴蝶那般把藍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這座水上花壇的斜面上……傍晚當它宛若某個遙遠的海港,披著夕陽那玫瑰色的、夢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變著色彩,以便始終跟色澤比較固定的花冠周圍的那種在時光里隱匿得更深的、更奧妙的東西――那種存在於無限之中的東西――顯得很和諧的時候,開在這片水面上的睡蓮,就像是綻放在天際的花朵。”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稱他是“水的拉斐爾”。莫奈在《睡蓮》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筆下,完全成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 ◇◇高更 . 紅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法國 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高、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黃色的基督》《游魂》《敬神節》等。
保羅·高更生於 法國 巴黎 ,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1873年,高更開始學畫,併在1883年成了一名職業畫家,他曾連續4次參加印象主義畫派的展覽。1886年,高更離開 巴黎 來到 布列塔尼 的蓬塔旺小鎮作畫。第二年,高更又橫渡大西洋來到西 印度 群島的馬提尼島,島上的熱帶風光給他的藝術以啟發,他的作品在形式和色彩上進一步簡化,以此來傳達純粹的感受和心靈的內容。1890年之後,高更日益厭倦文明社會而一心遁跡蠻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成了他的歸宿。1897年,高更貧病交加,曾企圖自殺。1901年,他離開塔希提島前往 馬克薩斯群島 ,兩年後去世。
高更屬於紅,他的畫很多都與島上的女人有關,他愛的熾烈,灑脫(當然也有人說不負責,妥妥的渣男),但這無礙於我對他的喜歡,為了喜歡的藝術風格不顧一切的執著,作為後印象派三傑之一的高更,特別衷情於畫民族風情的畫作,這當然與他生於 巴黎 ,父親是新聞記者,母親是南美 秘魯 人有關。所以高更說:“我的血管里流著古印加民族的血液。”
從高更一生的發展看,這似乎是一種象徵—— 法國 文化與神秘的古印加文化的有機結合。是否是這種生理上的遺傳才決定了高更高貴自傲、不向任何人任何困難低頭的性格,併在此後不惜拋棄嬌妻和 富裕 的文明生活而投身孤島去實現他的理想?還是他只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產物?不管怎樣,高更的嚮往遠方,留戀那些具有異國情調的東西卻是根深蒂固的,否則就不能解釋高更此後的突然而堅決的決定。
所以他屬於火,熾烈、奔放的藝術家。
↑奧賽博物館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哪裡去?》收藏於 波士頓 美術館,成為該館新的鎮館之寶並一直流傳至今) ↑巴黎 繪畫在一片熱帶叢林中展開,畫面中心是一個站立的中年人正在採摘野果,有著暗示亞當採摘智慧之果之意。他的右邊,前景中坐著三位正熱烈交談著的女子,女子旁邊是個熟睡的兒;遠處是兩個穿長袍的母女相互攙扶著向遠方走去。他左邊的前景里,分別是小女孩、青年婦女和老婦三人,她們神態各異,各自獨立成像也許象徵著人一生中三個不同階段;遠處有一尊神秘而古怪的神像,神像兩邊是一大一小正在祈禱的兩個婦女。地面上還畫著具有象徵意味的小貓、 黑山 羊、鳥和蜥蝸等動物。整個畫面完全是穩定的藍色和綠色,鮮艷的橙色、黃色裸體突顯在幽暗的風景前面,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
高更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年輕時當過水手,周游過世界許多地方。後來從事證券交易工作,取得了極大 成功 ,娶妻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併在這時期開始進行繪畫創作和收藏活動。但他日益厭倦文明世界的欺騙和狡詐,想回到人類淳樸、自然的幼年狀態中去。為此,他放棄了擁有的一切,兩度到太平洋南部的塔希提島進行藝術創作和定居。在島上,他的生活貧困潦倒,又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當聽到自己最愛的小女兒死亡的噩耗時,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服毒自殺,想徹底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自殺未遂。這次事件後,他又投入到了空前高漲的藝術創作中,1897年,高更懷著悲痛完成了《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這幅畫是畫家對人生的總結,也代表著他最後的徹悟。放逐自己的高更,帶著現代文明人的烙印,只能在精神層面去追逐自己心靈中的人類樂園,但他要承受更多的文明人無法解脫的迷茫、憂傷、困惑和焦慮。他把這種種複雜的感情凝聚在具有象徵意義的繪畫形式之中,把人類原始的記憶,真實的現在以及遙遠的未來都濃縮在畫面上。把“認識自己”這一人類的千古哲學命題,通過自己的畫筆作了一次象徵意義上的解答,也讓自己的靈魂得到解脫和升華。 ◇◇ 盧浮魅影 . 未知的側顏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 法國 巴黎 市中心的塞納 河北 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 法國 的王宮,居住過50位 法國 國王和王后,是 法國 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為盧浮宮博物館,占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在盧浮宮裡面,有三件價值 連城 的傳世之寶。分別是愛神維納斯雕像《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像》和達 芬奇 的《蒙娜麗莎》畫。這三件寶貝被稱為“盧浮宮三寶”。
而盧浮宮的寶貝絕不是三寶就能涵蓋的,它有很多很多的藝術作品都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去看看盧浮宮另外那些引以為榮的寶貝。讓我們去看看它的側面,說不定能給你更多更多的驚喜。無論你以前是否在印刷品上見過它們,當你站在活生生的作品前,親眼看到真東西,感受絕對不一樣。除了價值 連城 外,這些頂尖的藝術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由天才親手繪出、刻出或鑿出。而這樣的天才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不過幾百人,你將看到他們永遠逝去的短暫生命。
所以盧浮宮之美不用多說,簡潔,明亮,不像很多博物館的富麗堂皇。盧浮宮在 巴黎 的中心,是這個藝術之都的心臟,也是整個 法國 的心臟。它被看成全世界最牛的地方,能夠參觀這裡的人都是幸運兒。
(《勝利女神像》)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斷臂維納斯》) ↑盧浮宮 (《蒙娜麗莎》永遠都是人滿人滿人滿,好不容易擠進去來了個親密合影)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