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印度12天,並不完美但仍為之驚艷(超多美圖)




印度 安檢男女是要分開的,我老公從旁邊的安檢門通過,被拿著機器的小哥掃了一下就OK了,而我得進門旁邊的這個用帘子擋住的小空間里,安檢姐姐就是用機器掃一下,但就是得分開掃。完事之後我出來,對面的安檢小哥一臉壞笑地讓我給小姐姐拍照,小姐姐靦腆地拒絕了,沒想到她越拒絕,小哥就越來勁,眉飛色舞地比划著讓我不要怕,勇敢給她拍,最後小姐姐拗不過就同意了,照片顯明能感覺到她笑得很拘謹。

早餐是自助,餐臺上的東西種類還是挺豐富的,有傳統的 印度 式咖喱,也有西式的麵包、咖啡茶、牛奶,還有水果,以及一些奇怪的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因為 印度 的素食人群非常多,所以餐臺上的肉類食物種類少得可憐,只有雞肉腸這一種.......







下麵這三個不知道是什麼,最前面的看著像某種果汁,中間和後面那個看起來像是泡著香料葉子的水,應該是茶類,因為不確定好不好喝,所以沒敢嘗試。

因為是第一次吃 印度 早餐,老公謹慎的沒敢拿那些奇怪的咖喱糊糊,而且一早起來也不想吃那麼重口味的東西。
這家酒店的早餐飲品全都是涼的,沒有熱牛奶和咖啡,也沒有茶包和熱水,非常奇怪。我們看到在放牛奶的容器旁邊有另外一種咖啡色的飲品,以為是兌好奶的涼咖啡,就接了一杯回來,然後一嘗,哇!!是太妃糖的味道,只不過太甜了,不太適合我們的口味,於是老公又去接了一杯涼牛奶回來混合了一下,嗯,不錯!好喝!!
果然我老公就是喜歡吃西式的早餐,拿的全是麵包,盤中的雞肉腸是早餐里唯一的肉食了。

DAY02~2 出發,簡單瞭解印度複雜的種姓制度早餐之後回房間整理了一下東西,因為今天晚上還回來住,所以只做了簡單的收拾,把充電線之類的都收好,行李箱合上,雖然說不用打包,但是白天會有服務員來收拾房間,零碎的小東西如果都攤在外面,不能保證服務員會不會拿,雖然有點小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9點半大家準時出發,在德里的所有汽車,是所有哦~~不管是公共交通還是私家車,車窗都必須擦得乾乾凈凈,不可用半透明或有色玻璃,並且不准裝備窗帘等任何遮擋物,這是因為在幾年前,恐怖份子藏身在有遮擋的大巴車中向路人掃射,造成了大量的傷亡,自此之後, 印度 政府規定在德里地區的所有車量都必須可以從外部清楚的看到車內的情況。
我們此行的導游會負責全程的講解,他是 印度 本地人,因為與 印度 名字相似的發音,他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叫做“認真”,之後我們也一稱呼他為認真。如他的名字一樣,他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導游,中文雖然有些口音,但是可以聽懂他講的是什麼,認真是尼荷魯大學(算是 印度 的頂尖學府)的中文和國際經濟雙學位,算是高材生了,但因為他是第四種性,所以一直無法從事真正想做的工作,因此可以從他的話里話外聽出,他對於 印度 長久以來形成的這種種姓社會制度的不滿和無奈,也算是個“憤青”了。
要瞭解 印度 的社會就一定要瞭解種姓制度, 印度 的“種姓制度”,是從3000年前的古代一直延用至今的社會制度。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南下占領了以現在代 印度 為中心的 南亞 次大陸地區,為了鞏固自己在這裡的統治地位,他們創造了吠陀文化和種姓制度。在相臨的孟加拉、 斯裡蘭卡 也存在這種種姓制度,但遠遠沒有 印度 嚴重, 印度 的種姓嚴重到什麼程度呢,連一向強大的穆斯林到了 印度 也被乖乖地分了種姓,老老實實的遵從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做了嚴格的規定,種姓的高低也意味著在社會中受尊重的程度。認真說,即使是在現代的社會中, 印度 人與人互相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也要說明自己的種姓,這樣對方纔會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語氣與你交流,因為認真自己是第四種姓,對於自己的種姓他毫不掩飾地說有自卑感,在與初次相見的人互相介紹時,他都儘量的不提自己的種姓,可是對方往往會刨根問底地問他到底姓什麼,這一情況在 中國 人看來是極其不禮貌的,但是在 印度 是很正常的。
印度 的種姓分為四個階層: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其實還有一個第五階層不可接觸者,也就是賤民。每個階層中又按高中低分十幾到幾十種的小階層,可以說是非常複雜,在這裡只能說個大概。
第一階層婆羅門在當時主要是神職人員,他們從事宗教祭祀活動,在各種寺廟中接受供奉,主管教育、文化,在社會中極有話言權,現代 印度 的很多婆羅門後裔都在政府部門從事重要的職位,但是也有人說 印度 現在已經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婆羅門。婆羅門只吃和他同一種姓的人做的食物,而且只吃素,因為他們覺得吃肉是不潔的。
第二階層剎帝利是當時的皇帝、貴族等上層人士,他們是負責守護婆羅門的,從事征收各種賦稅、負責國家軍、政兩界。現代 印度 ,剎帝利也會從事如醫生、法官、政府公職人員等不錯的職位。
第三階層吠舍是當時雅利安人中的普通老百姓,他們沒有政治特權,從事經商等工作,現代 印度 隨著一些 新興 職業的出現,第三階層很多人已經與第四階層混雜了,甚至有些人的工作和情況還不如第四階層。
第四階層首陀羅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社會階層基本屬於最低,在當時是做為僕役和手工業者,人口最多,窮人也最多,現代 印度 隨著所謂的種姓去除制度,一部分第四階層的人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事收入較高的職業, 比如 我們的導游認真。雖然制度如此,但是在真正實施起來卻困難很多,先不說第三和第四種姓的人大多貧窮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就更說不上有好的工作,哪怕是一些家境還可以的人,也會在就職方面受到明顯的排擠。認真告訴我們說,一個人去面試,如果他是高種姓,那麼面試官就樂呵呵地跟他聊幾句天就錄用了,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能力,但如果是一個低種姓的,那麼面試官會找各種問題來刁難他,大大降低他被錄取的機率,沒辦法 印度 的社會就是這樣。認真三次考過了外交官的考試,可三次都因為他是第四種姓沒有被錄用,導致他現在非常無奈和憤慨。
最底層是不可接觸者,也叫達利特或者賤民,這一類人連階層都算不上,只能從事最骯髒和低賤的工作,甚至不能與高種姓的人接觸,他們極其沒有社會地位,可以說是連豬狗都不如。他們不能夠居住在村莊裡面,必須居住在村莊所屬的邊界之外,不允許進入寺廟,不允許接近其他種姓使用的飲用水水源,不允許坐在有種姓的 印度 教徒身邊吃東西,也不能使用同樣的器具等等,現代 印度 大多數的賤民都是流浪漢或者乞討者。
最開始種姓是世襲制的,也就是說你是什麼職業你的子孫後代都將從事這個職業,貴族永遠是貴族,僕役永遠是僕役,在現代 印度 的種姓去除政策下,職業不一定會世襲了,但是社會地位卻還是不會變的。在社會的方方面面,種姓的地位壓力永遠都存在。
有人問了,那種姓不就是個姓麽,姓這個東西改一下不就行了麽,話說得容易,但是改變種姓完全不是簡單的改一個姓氏,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的東西,在出生長大的地方,你家是什麼種姓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改,如果你換一個城市去別的地方,人們就會直接問你“你的種姓是什麼?”,根據 印度 的傳統思維,你不能迴避這個問題,也不能拒絕回答,如果你選擇撒謊,說一個高種姓的姓出來,假如對方不相信就會通過各種問話來套, 比如 他們會問你一些高種姓才會瞭解的事情,“你兄弟在他的婚禮上騎馬嗎?他的妻子穿紅色還是白色的紗麗?他怎麼穿紗麗,你家的家神是哪位?”甚至他們都會找你的同鄉去打聽,因為在 印度 不同的種姓從事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社會地位,過不同的生活,也就是說你的種姓和你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透露出你的種姓,姓可以改但生活卻改不了。
所以在 印度 ,低種姓有機會變得有錢,但是能夠提高社會地位的人卻是寥寥可數,即使是你能通過配額占到了政府官員的位置,同等職位的甚至低一等職位的高種姓跟你說話也仍然是高高在上的。
在結婚方面,各種姓之間的一般只與本種姓通婚,偶爾會有跨種姓通婚的真愛,就 印度 傳統的男尊女卑而言,高種姓的男人娶低種姓的女人,女人一家會因此抬高種姓,而如果高種姓的女人嫁給低種姓的男人,那麼則會降種姓,所以有些有錢些的第三、四種姓會不惜血本的出嫁妝,只為讓女兒嫁給一個第二種姓的男人。前段時間也出現過一個高種姓的女人愛上了一個第四種姓的男人,結果這個男人被女人全家打死的事件,這種情況在 印度 的農村地區尤為嚴重,甚至有些偏遠一些的地方,高種姓的家族可以對低種姓的人進行私刑。
以前以為種姓通過膚色就可以看出來,種姓越高越白,其實不然,有不少高種姓皮膚也是黑黑的,而在街上看到不少低種姓的人也都挺白的,這是跟社會和歷史有關,所以要分一個 印度 人的種姓是高是低,只能直接問。
婆羅門是一定會被認出來的,因為他們百分之一百會佩戴聖線出門,男性會在腦後留一小簇長髮圖片來於知乎@Yi Yang大大

能通過家族一代一代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受教育的程度,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的人雖然有,但畢竟太少了,絕大多數的第三、第四階層和賤民們一輩一輩都將這樣在社會最底層掙扎求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 印度 是不存在的。 印度 教又講求輪迴之說,所以這些貧困的人們便天真的認為自己這一世過的貧苦是要還上世的罪孽,他們把希 望都 放在了下一世,這也是為什麼 印度 這麼多窮苦人卻不會鬧事的原因所在。
種姓制度太過於複雜,在這裡也不想做太多的贅述,畢竟這是游記,有興趣的小伙伴請自行知乎。 DAY02~3 蓮花廟,又見巴哈伊教的華美建築我們今天一整天都是在德里游覽,第一站是蓮花廟。一路穿過德里的街道,或寬或窄,或新或舊,今天的交通情況還比較樂觀,基本沒怎麼堵車,要知道在 印度 出行,堵車是一大解決不了的難題(街上的景色我會專門出一篇來寫),很快便到達了蓮花廟。
蓮花廟位於 印度 首都 新德里 東南部,建成於1986年,因其外型如水上盛放的蓮花淡雅清美而得名,算是一個 新興 建築,別看它建成不久,卻已經成為了德里的新地標,每年游客的來訪數量居然超過了 印度 最有名的泰姬陵。
蓮花雖然是 印度 的佛教代表聖花,但蓮花廟卻不是佛教寺廟而是一座巴哈伊教的靈曦堂,是該教在 印度 次大陸地區的總堂。在 以色列 的時候,我就見識過了巴哈伊教的空中花園,其教財大氣粗的做事風格讓我對蓮花廟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巴哈依教是一個 新興 宗教,創立於1844年,認為曾存於世上的9大宗教都來源於同一個上帝,只是上帝在不同時間派了不同的教導者去傳道,目前巴哈依教已經遍及了200多個國家,有600萬以上的教眾,而他們所有的資金均來源於教徒的捐贈,只要你見過任何一座巴哈伊教的聖堂,都會驚訝於其的教徒捐贈的大手筆。
隨著大巴車拐進了一條看起來亂糟糟的小窄路,我心裡還在想“這是啥地方啊”的時候,導游說“我們到了,準備下車,註意安全。”我看著車窗外四周零亂的小攤販,一臉黑線,這就是景區了?嗯好吧,我要隨時記住這裡是 印度 。
下車後穿過零零散散的小攤,有些是像這樣有個房子,看起來還乾凈些,有些就只是一些搭的桌子甚至就是地攤,賣水和食物,還有一些紀念品,帽子之類的。地面沒有水泥,沒有柏油,就是土路,時不時的還有一兩個小髒水坑,興好這個時候還不是雨季,不然估計就全是泥了。這裡可是 印度 的首都啊!!







建築師是一個 伊朗 人,名叫Fariborz Sahba,1976年,他接受了設計蓮花廟的要求,在進行寺廟設計之前,他周游了 印度 的很多地方,仔細研究了這片土地的建築風格,對美麗的寺廟以及藝術和宗教符號印象深刻,他發現在 印度 蓮花總是起著重要的作用。受到這些游歷的影響和起發,他將巴哈伊信仰的純凈,朴素和新鮮的概念融入,並以蓮花的形式構思了這座靈曦堂。之後他更是親自監督了整個寺廟的建築工程。
蓮花廟落成使用後,獲得了各種世界級建築類的獎項,更是獲得了“20世紀泰姬陵”和“ 印度 的 悉尼 歌劇院”這樣的美譽。
延著筆直的大道盡頭就是蓮花廟的主體建築了,一路上游客絡繹不絕,很奇妙的是,外國游客非常少,80%的面孔都是 印度 人,我發現 印度 人也非常喜歡旅游,各處景點能看到的最多的人永遠都是 印度 本國人。




寺廟可以進入,門口中排著長長的隊伍,進入寺廟需要脫鞋,一進門的時候有一個小房間,裡面有鞋櫃,可以把鞋子脫了放在鞋櫃中,出來的時候再穿,如果你怕鞋丟,也可以隨身帶個塑料袋,鞋脫了之後自己拎著。之後再往前走就可以進入祈禱大廳,這裡可以容納1300人到2500人同時祈禱與冥想。
進入寺廟前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每天禱告服務的時間,分別在10:00 am、12:00pm、3:00pm和5:00 pm在禱告大廳舉行,禱告每次持續5分鐘。如果你剛好是在禱告時間內進入的話,可以聽到來自不同宗教的信徒們大聲朗讀禱告詞的壯觀景象,這個時候不要離開祈禱大廳,即是出於禮貌,又可以感受一下當時的神聖氣氛。

隨著排隊的人流,踏上紅砂石製成的石階,走進大廳的一瞬間頓覺一股清涼之意撲面而來,將剛剛烈日下的燥熱一掃而空,室內如室外一樣簡單卻高雅,不似 印度 教的富麗,也不似伊斯蘭教的精緻,更不似基督教的華美,諾大的一間大廳,除了一排排用於祈禱的椅子之外,沒有任何供奉的神祈,說是寺廟不如說更像大學的教室,室內的正前方有一個講臺,平時就是在此誦讀巴哈伊聖文及經文。(圖片來源於蓮花廟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