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印度12天,並不完美但仍為之驚艷(超多美圖)
↑印度總統府 19世紀初 印度 總督最初是在 加爾各答 工作,1911年12月總督德里杜巴決定將 印度 的首都遷往德里,於是就在舊德里的南部收購了大量的土地來規劃建設新的總督府。新總督府的設計建造工程由 英國 建築師埃德溫·盧坦斯負責,總督府對面的德里門也是他負責設計建造的,為了表彰他的貢獻, 新德里 也被稱為“盧坦斯德里”。
埃德溫·盧坦斯還規划了 新德里 的街道規劃,其中包括寬闊的林蔭大道、D型市場以及周圍貴族們居住的花園別墅。
總統府正門面對的是國王大道,本來我以為這條南北向的大道就是國王大道,後來問了導游才知道,這條道並不是國王大道,只是類似長安街的主幹道,國王大道是東西向的,從總統府正門出來,延伸到德里門的那條才是。看到前面那個小白亭子了麽,那個亭子的位置東西方向的路才是國王大道。 ↑印度總統府 國王大道又名主權大道,是 新德里 最寬闊美麗的主幹道,也是全 印度 最具政治意義的街道,是舉行重大政治活動、閱兵式的場所。國王大道由 英國 人設計,視野很開闊,與雜亂的德里市區形成鮮明對比。一般游客會以總統府作為起點,由西至東步行游覽國王大道。
認真沒有讓司機從國王大道直接穿過去,而是從北到南的繞了一大圈,讓我們看了一下分佈在國王大道北側的各種政府機關大樓。所以並沒有拍到國王大道的照片,只能從網上找一張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國王大道 國王大道的兩邊各有一處大綠地廣場花園,花園中有噴泉水池、綠草鮮花樹林,還有一小片河道可供游人在夏天划船。花園是完全免費的,德里市民最喜歡在炎炎夏日里來這裡納涼游玩。但是河水嘛.....嗯,這裡可是 印度 ....河水臟是正常的,河裡有垃圾也是正常的....Emmmm..... ↑印度總統府 國王大道中心公園兩邊是寬闊的馬路,分佈著很多 印度 的政府機構大樓,大巴車一路開,導游一路給我們說都是什麼部門,大多都記不太住,只記得一些有明顯特征的, 比如 這裡空軍總部,介紹的時候他還開玩笑的說“就是這個空軍總部,剛剛被 巴基斯坦 把飛機打掉,把行員給抓走了”,引得全車人大笑。連他們自己國家的人都在調侃這件事了。 ↑國王大道 這個好像是外交部,據說是新蓋好的辦公樓,大樓看起來還確實是挺新的,只不過是樓外的街上吧.....跟農貿市場似的....亂停的車,隨便溜達和坐著聊天的市民,各種小店.....真是一點也不像是政府機關門口,並不是說政府機關門口一定要行人避讓,花團綿簇才是好,但至少也得乾凈整潔一些吧....... ↑國王大道 好嘛.....不光是有小商店,還有擺地攤的....TUTU車拉客的.....仔細看地上還有垃圾.......我現在都懷疑,是不是 印度 的市政清潔人員根本不夠.....那麼多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漢,雇來打掃街道也是好的啊,但是導游說,在 印度 人眼裡,打掃衛生是特別低賤的工作,不管給多少錢,他們都認為這是只有賤民才會去做的工作,但我覺得總比要飯來得高貴些吧....無法理解 印度 人的思維模式。 ↑國王大道 警察總署門口明顯乾凈得多,外牆周邊基本沒有擺攤賣東西的,行人也都是匆匆而過。 ↑國王大道 這個是科技部,看起來應該是最漂亮的辦公樓了,大門很有 印度 風格。 ↑國王大道 這裡是 印度 國防部,我發現只要是設及到軍事方面的政府部門,門口就非常乾凈。 ↑國王大道 DAY02~7 德里印度門,印度的英雄紀念碑大巴車順著國王大道兩側的大街轉了一大圈,繞到東邊的一處停車場停下,我們需要在這裡下車步行到德里門,這裡與其說是停車場,不是說只是一大片可以停車的空地,收不收費的不清楚,但是與國內的停車場完全不能比,地面就是普通的土地,興好這會不下雨,不然就肯定是一灘泥地了。
從停車場出來一路延著街走,因為這附近是德里當地人最喜歡來的公園,遍佈著擺攤的賣東西的,從零食到紀念品各種各樣,甚至還有擺攤當街直接刺青的........看著這塵土飛揚的街面,在這裡刺青真的沒問題麽?不會感染麽? ↑德里印度門 還有大叔把吃的頂在頭上叫賣的......說話聲、吆喝聲、汽車喇叭聲混雜在一起,亂糟糟的。 ↑德里印度門 前面就是德里門了,需要過馬路,門前除了主路之外,旁邊都用路障給攔上了,畢竟算是市中心的主幹道,車還是挺多的,而且看到摩托車特別多,可能是德里相對比較大,很少能看到騎自行車的,偶爾看到一兩個自行車也都是很老舊的款式,有點像我小時候看到的28大杠。 ↑德里印度門 德里街上挺多挺新的私家車,大多是日韓產的。 ↑德里印度門 印度 有兩座 印度 門,一座位於德里,一座位於 孟買 ,因此德里的 印度 門又被稱為德里門,德里門建於1921年,是一座43米高由紅砂石和花崗岩建成的大型凱旋門,位於國王大道的東部盡頭,與德里的總統府遙遙相對,是 新德里 的地標建築。
德里門是總統府設計師埃德溫·盧坦斯爵士的又一大作,設計靈感來源於 法國 的凱旋門,是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三次 英國 \- 阿富汗 戰爭中各地區陣亡的英屬 印度 士兵的立的紀念碑,因此被稱為“全 印度 戰爭紀念碑”,其意義等同於我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這裡經常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也是 印度 一些抗議活動選擇的最佳地點。
德里門除了8月15日的 印度 獨立日和1月26日的 共和 國日會戒嚴外,其它時間都是全天開放免費參觀的。
德里門內刻有13300名軍人的名字,其中不僅有 印度 人,也包括一些 英國 的士兵和軍官,但是出於安全原因,一般民眾不允許接近觀看這些名字,但是可以通過德里紀念館的官方網站上查到這些名字以及死亡日期、地點和所屬部隊。 ↑德里印度門 在1921年德里門的奠基儀式上,時任 印度 總督說“這些犧牲的英雄們激動人心的事跡,將永遠存在於這個國家的歷史中,他們將激勵子孫後代以同樣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勇氣忍受艱辛。” ↑德里印度門 ↑德里印度門 設計師設埃德溫·盧坦斯的設計靈感來源於 法國 的凱旋門,但是並沒有特定的肖像和十字架之類,他考慮到 印度 的多宗教情況,依靠一種基於“無宗教裝飾的通用建築”的風格設計了這座凱旋門。 ↑德里印度門 德里門的最頂部刻有帝王太陽,拱門兩側都有“INDIA( 印度 )”字樣,在“ 印度 ”一詞下以大寫字母題寫了幾行字,大意為:死於 法國 併在 法國 受到敬重,法蘭德斯、美索不達米亞、波斯、 東非 加利波利 和其它地方以及遠東等地的戰士,這裡記錄著你們的名字和事跡, 印度 與 阿富汗 第三次戰爭期間逝去的士兵也記錄在這裡。” ↑德里印度門 門正中央的地下則是這些逝去軍人的衣冠冢,地面上立有墓碑,墓碑上是一桿豎立的步槍上頂著一個頭盔,代表著那些戰死的將士們,碑前後各有兩個火堆,一直燃著長明火。門的四周都用圍欄攔著,管理還是挺嚴的,有些游客為了拍照靠著圍欄,門前守衛的大兵立馬就喝呼起來,讓他們遠離。 ↑德里印度門 ↑德里印度門 德里門現在已經成為德里最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最初還允許汽車通過德里門,現在已經禁止汽車通行了,游人只能將車停於附近的停車場步行過去。門上安裝了射燈,每天晚上19:00到21:30都會被燈光照亮。我們沒有機會看到晚上的夜景,只好從網上找圖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里印度門 德里門東邊大概150米處,是一個6條道路的交叉口,這裡立著一座73英尺的穹頂小亭,這小亭以四個德里式樣的柱子支撐半圓的頂篷,建於1936年,用來紀念統治 印度 的 英國 國王 喬治 五世。小亭下原本立有 喬治 五世的雕像, 印度 獨立後雕像逐漸成為了一些政客的反對目標,1965年兩個薩姆尤克社會黨成員制服的守衛,用焦油污損了雕像的臉,於是政府決定將雕像移到了德里公園內,但是移走雕像這一決定又遭到更多批評, 印度 人民同盟黨更是強烈反對將雕像放在德里公園內,在該黨掌權後,於1968年末,將雕像被從德里公園移走並存放了起來,最後被移到了德 裡加 冕公園內,與那裡其它的 英國 殖民時代的雕像擺放在了一起。
現在要過去小亭的那邊還要安檢,時間不太夠,我就只是遠遠的拍了一下,反正現在也只剩下了一個亭子而已。 ↑德里印度門 看到路邊有某學校來參觀的樣子,統一的校服,看起來應該還是不錯的學校,可不知道為什麼選的校服顏色看著臟乎乎的。 ↑德里印度門 另一邊的花園裡有一座很大的噴水池,看起來像是有年頭了,但是要過去得繞很遠,所以我放棄了,遠遠的拍一張就好了。 ↑德里印度門 之所以沒怎麼四處轉就是因為我心心念念地想做海娜。海娜是一種 印度 和 非洲 地區常用人體裝飾,用純植物提取,加入其它材料混合成泥,用裱花袋裝好後剪個小口,就像擠蛋糕奶油一樣在人體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圖型,等泥幹了洗掉,植物的顏色就染在皮膚上了,按多少和難易程度有不同的價格。海娜分為棕色和黑色,棕色便宜些但是持久性差點。現在 日本 也有海娜的染髮劑。海娜在 印度 姑娘們眼裡是非常喜歡的裝飾品,幾乎是個姑娘身上就畫有海娜,甚至在結婚的時候會用海娜畫滿兩個胳膊。
在往德里門走的時候我就看到有 印度 大媽拿著繪好的海娜照片四處兜售,就想儘快拍了照片找個大媽畫,轉來轉去找到了一個,一問價錢,最便宜的100盧比或者1美元,發現 印度 都是這樣,如果花盧比要比直接花美元更便宜。我們表示沒有美元也沒有盧比,能不能用人民幣,大媽似乎不太認識人民幣的樣子,有點猶豫,我和老公就決定再找別人問問,沒想到大媽一看我們要走,趕忙拉住我們讓我們跟著她來,走了一會兒她在街邊找到了一個大叔,兩個嘀嘀咕咕地說了幾句,大叔跟我們說,10塊錢人民幣可以做,他可以幫著換錢,於是我們就決定做10塊錢的。
之所以選擇最便宜的,一是因為沒有換盧比,美元沒零錢,人民幣又只有20塊錢.....二是時間緊,不知道畫這個要多久,就不太敢畫太複雜的,三是因為之前聽說有人畫這個過敏會爛手差點截肢,所以只是想先嘗試一下。沒想到大媽輕車熟路,手都不帶停頓的,三下五除二就畫完了,總共都沒用2分鐘.......早知道這麼快就畫個複雜點的了。
印度 的海娜大多都是棕色的,10塊錢,花紋自然也比較簡單,景點的攬客大媽手速雖然快,但是畫技明顯粗糙, 印度 一些高檔的紋身店會提供比較精細漂亮的海娜。不過畫完我也感嘆興好畫的少,這手上泥不乾的時候不敢碰不敢動的,這要是畫一胳膊今天之後的行程我就得像個木頭一樣戳著了,連吃晚飯都是個問題。 ↑德里印度門 集合的時候全團的人看到我手上畫的海娜都非常新鮮,一個接一個的拉著我的手拍照,等到上車的時候泥已經幹了大半,就這樣也不敢動,生怕動了泥裂開脫落,顏色染不牢靠。 ↑德里印度門 等晚上回了酒店,洗掉泥,顏色已經染好,感覺畫的時候線條還滿細的,但是到皮膚上之後一下滲暈染,很多花紋的線條變得混在了一起,果然可能便宜的海娜濕度太高,染色又不好,在網上看過專業的海娜圖,那花紋要精細太多了。不過便宜嘛,10塊錢能指望啥哩? ↑德里印度門 DAY02~8 阿克薩達姆寺,印度最大的寺廟按行程計劃,從參觀完德里門,我們在 新德里 一天的景點就算都看完了,這時才下午4點左右,但是大家興緻很高,七嘴八舌地問導游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玩玩,導游想了想,跑去跟司機大哥商量了一下,決定自已做主加一個景點,帶我們去位於德里東邊郊區的阿克薩達姆寺廟。
阿克薩達姆寺廟本身是免費的,但是如果要參觀其中的三個展覽需要每人170盧比;觀賞音樂噴泉30盧比,因為是導游自己做主帶我們去的,而且時間不夠了,所以就只是參觀了一個寺廟群本身而已。
寺廟每周2~周4開放,09:30開始入場,18:30停止檢票。
新德里 東郊,人口密度相較於市區要低的多,周邊環境也要好得多,繞過亞穆納河,遠遠的可以看到阿克薩達姆寺廟的頂部。導游介紹說“阿克薩達姆”這個詞念起來複雜,所以當地人會簡稱為“ 印度 母神廟”。 ↑阿克薩達姆印度教神廟 雖然已經下午4點,但這裡門口人仍然很多,神廟外有一個超級大的停車場,終於不是土地的停車場而是水泥路面了,從我們在停車場下車往大門口的一路,就看到各種禁攜帶物品的警示牌,還不斷地有喇叭用英文廣播著。 ↑阿克薩達姆印度教神廟 這裡是我們整個行程中安檢最為嚴格的地方。寺廟要求不允許帶入的東西種類特別多,書本、手冊、任何大小的包,任何電子設備(包括相機、手機、IPAD、筆記本)連我帶的蘋果手錶都在過安檢的時候被要求摘下來,安檢人員反覆檢查手錶的功能,查看有沒有拍照功能等一系列功能。唯一可以帶進去的就只有水和雨傘。
等到了安檢的地方更是誇張,男女各分成兩個大廳,和機場的安檢有一拼了,女士的首飾到是不用摘掉,但是每個人都會被來回來去的掃兩三遍,如果機器響了還會被從上到下摸一遍確 定安 全才會放行,同行的女性因為沒什麼額外的穿戴所以都很快過了安檢,出來之門等著同團的男士們,男士還要求解皮帶摘手錶等導致安檢異常的緩慢。
等了差不多得有10分鐘,全團才 都安 檢完出來,一齣來男士們一個個怨聲載道地,說連坐飛機都沒這麼麻煩過。
因為不允許帶任何電子設備,所以也沒法拍照,寺廟內所有的照片都是我在回來後在這個寺廟的官方網站找到的。
阿克薩達姆寺廟建於2005年,是非常新的一座寺廟建築群,但卻是現在公認的全 印度 最大最華美的寺廟群了,寺廟座落在德里東部的郊區,亞穆納河的河畔,占地100公傾,花費了20億盧比,由11000個工匠建造,整座寺廟群沒有用任何現代建築材料,全部都是用紅砂石和 大理 石建造,融合了 印度 教各個宗派的建築特色,展現出 印度 建築藝術的極致華麗。(圖片來源於akshardham.com官方網站)
埃德溫·盧坦斯還規划了 新德里 的街道規劃,其中包括寬闊的林蔭大道、D型市場以及周圍貴族們居住的花園別墅。
總統府正門面對的是國王大道,本來我以為這條南北向的大道就是國王大道,後來問了導游才知道,這條道並不是國王大道,只是類似長安街的主幹道,國王大道是東西向的,從總統府正門出來,延伸到德里門的那條才是。看到前面那個小白亭子了麽,那個亭子的位置東西方向的路才是國王大道。 ↑印度總統府 國王大道又名主權大道,是 新德里 最寬闊美麗的主幹道,也是全 印度 最具政治意義的街道,是舉行重大政治活動、閱兵式的場所。國王大道由 英國 人設計,視野很開闊,與雜亂的德里市區形成鮮明對比。一般游客會以總統府作為起點,由西至東步行游覽國王大道。
認真沒有讓司機從國王大道直接穿過去,而是從北到南的繞了一大圈,讓我們看了一下分佈在國王大道北側的各種政府機關大樓。所以並沒有拍到國王大道的照片,只能從網上找一張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國王大道 國王大道的兩邊各有一處大綠地廣場花園,花園中有噴泉水池、綠草鮮花樹林,還有一小片河道可供游人在夏天划船。花園是完全免費的,德里市民最喜歡在炎炎夏日里來這裡納涼游玩。但是河水嘛.....嗯,這裡可是 印度 ....河水臟是正常的,河裡有垃圾也是正常的....Emmmm..... ↑印度總統府 國王大道中心公園兩邊是寬闊的馬路,分佈著很多 印度 的政府機構大樓,大巴車一路開,導游一路給我們說都是什麼部門,大多都記不太住,只記得一些有明顯特征的, 比如 這裡空軍總部,介紹的時候他還開玩笑的說“就是這個空軍總部,剛剛被 巴基斯坦 把飛機打掉,把行員給抓走了”,引得全車人大笑。連他們自己國家的人都在調侃這件事了。 ↑國王大道 這個好像是外交部,據說是新蓋好的辦公樓,大樓看起來還確實是挺新的,只不過是樓外的街上吧.....跟農貿市場似的....亂停的車,隨便溜達和坐著聊天的市民,各種小店.....真是一點也不像是政府機關門口,並不是說政府機關門口一定要行人避讓,花團綿簇才是好,但至少也得乾凈整潔一些吧....... ↑國王大道 好嘛.....不光是有小商店,還有擺地攤的....TUTU車拉客的.....仔細看地上還有垃圾.......我現在都懷疑,是不是 印度 的市政清潔人員根本不夠.....那麼多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漢,雇來打掃街道也是好的啊,但是導游說,在 印度 人眼裡,打掃衛生是特別低賤的工作,不管給多少錢,他們都認為這是只有賤民才會去做的工作,但我覺得總比要飯來得高貴些吧....無法理解 印度 人的思維模式。 ↑國王大道 警察總署門口明顯乾凈得多,外牆周邊基本沒有擺攤賣東西的,行人也都是匆匆而過。 ↑國王大道 這個是科技部,看起來應該是最漂亮的辦公樓了,大門很有 印度 風格。 ↑國王大道 這裡是 印度 國防部,我發現只要是設及到軍事方面的政府部門,門口就非常乾凈。 ↑國王大道 DAY02~7 德里印度門,印度的英雄紀念碑大巴車順著國王大道兩側的大街轉了一大圈,繞到東邊的一處停車場停下,我們需要在這裡下車步行到德里門,這裡與其說是停車場,不是說只是一大片可以停車的空地,收不收費的不清楚,但是與國內的停車場完全不能比,地面就是普通的土地,興好這會不下雨,不然就肯定是一灘泥地了。
從停車場出來一路延著街走,因為這附近是德里當地人最喜歡來的公園,遍佈著擺攤的賣東西的,從零食到紀念品各種各樣,甚至還有擺攤當街直接刺青的........看著這塵土飛揚的街面,在這裡刺青真的沒問題麽?不會感染麽? ↑德里印度門 還有大叔把吃的頂在頭上叫賣的......說話聲、吆喝聲、汽車喇叭聲混雜在一起,亂糟糟的。 ↑德里印度門 前面就是德里門了,需要過馬路,門前除了主路之外,旁邊都用路障給攔上了,畢竟算是市中心的主幹道,車還是挺多的,而且看到摩托車特別多,可能是德里相對比較大,很少能看到騎自行車的,偶爾看到一兩個自行車也都是很老舊的款式,有點像我小時候看到的28大杠。 ↑德里印度門 德里街上挺多挺新的私家車,大多是日韓產的。 ↑德里印度門 印度 有兩座 印度 門,一座位於德里,一座位於 孟買 ,因此德里的 印度 門又被稱為德里門,德里門建於1921年,是一座43米高由紅砂石和花崗岩建成的大型凱旋門,位於國王大道的東部盡頭,與德里的總統府遙遙相對,是 新德里 的地標建築。
德里門是總統府設計師埃德溫·盧坦斯爵士的又一大作,設計靈感來源於 法國 的凱旋門,是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三次 英國 \- 阿富汗 戰爭中各地區陣亡的英屬 印度 士兵的立的紀念碑,因此被稱為“全 印度 戰爭紀念碑”,其意義等同於我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這裡經常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也是 印度 一些抗議活動選擇的最佳地點。
德里門除了8月15日的 印度 獨立日和1月26日的 共和 國日會戒嚴外,其它時間都是全天開放免費參觀的。
德里門內刻有13300名軍人的名字,其中不僅有 印度 人,也包括一些 英國 的士兵和軍官,但是出於安全原因,一般民眾不允許接近觀看這些名字,但是可以通過德里紀念館的官方網站上查到這些名字以及死亡日期、地點和所屬部隊。 ↑德里印度門 在1921年德里門的奠基儀式上,時任 印度 總督說“這些犧牲的英雄們激動人心的事跡,將永遠存在於這個國家的歷史中,他們將激勵子孫後代以同樣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勇氣忍受艱辛。” ↑德里印度門 ↑德里印度門 設計師設埃德溫·盧坦斯的設計靈感來源於 法國 的凱旋門,但是並沒有特定的肖像和十字架之類,他考慮到 印度 的多宗教情況,依靠一種基於“無宗教裝飾的通用建築”的風格設計了這座凱旋門。 ↑德里印度門 德里門的最頂部刻有帝王太陽,拱門兩側都有“INDIA( 印度 )”字樣,在“ 印度 ”一詞下以大寫字母題寫了幾行字,大意為:死於 法國 併在 法國 受到敬重,法蘭德斯、美索不達米亞、波斯、 東非 加利波利 和其它地方以及遠東等地的戰士,這裡記錄著你們的名字和事跡, 印度 與 阿富汗 第三次戰爭期間逝去的士兵也記錄在這裡。” ↑德里印度門 門正中央的地下則是這些逝去軍人的衣冠冢,地面上立有墓碑,墓碑上是一桿豎立的步槍上頂著一個頭盔,代表著那些戰死的將士們,碑前後各有兩個火堆,一直燃著長明火。門的四周都用圍欄攔著,管理還是挺嚴的,有些游客為了拍照靠著圍欄,門前守衛的大兵立馬就喝呼起來,讓他們遠離。 ↑德里印度門 ↑德里印度門 德里門現在已經成為德里最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最初還允許汽車通過德里門,現在已經禁止汽車通行了,游人只能將車停於附近的停車場步行過去。門上安裝了射燈,每天晚上19:00到21:30都會被燈光照亮。我們沒有機會看到晚上的夜景,只好從網上找圖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里印度門 德里門東邊大概150米處,是一個6條道路的交叉口,這裡立著一座73英尺的穹頂小亭,這小亭以四個德里式樣的柱子支撐半圓的頂篷,建於1936年,用來紀念統治 印度 的 英國 國王 喬治 五世。小亭下原本立有 喬治 五世的雕像, 印度 獨立後雕像逐漸成為了一些政客的反對目標,1965年兩個薩姆尤克社會黨成員制服的守衛,用焦油污損了雕像的臉,於是政府決定將雕像移到了德里公園內,但是移走雕像這一決定又遭到更多批評, 印度 人民同盟黨更是強烈反對將雕像放在德里公園內,在該黨掌權後,於1968年末,將雕像被從德里公園移走並存放了起來,最後被移到了德 裡加 冕公園內,與那裡其它的 英國 殖民時代的雕像擺放在了一起。
現在要過去小亭的那邊還要安檢,時間不太夠,我就只是遠遠的拍了一下,反正現在也只剩下了一個亭子而已。 ↑德里印度門 看到路邊有某學校來參觀的樣子,統一的校服,看起來應該還是不錯的學校,可不知道為什麼選的校服顏色看著臟乎乎的。 ↑德里印度門 另一邊的花園裡有一座很大的噴水池,看起來像是有年頭了,但是要過去得繞很遠,所以我放棄了,遠遠的拍一張就好了。 ↑德里印度門 之所以沒怎麼四處轉就是因為我心心念念地想做海娜。海娜是一種 印度 和 非洲 地區常用人體裝飾,用純植物提取,加入其它材料混合成泥,用裱花袋裝好後剪個小口,就像擠蛋糕奶油一樣在人體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圖型,等泥幹了洗掉,植物的顏色就染在皮膚上了,按多少和難易程度有不同的價格。海娜分為棕色和黑色,棕色便宜些但是持久性差點。現在 日本 也有海娜的染髮劑。海娜在 印度 姑娘們眼裡是非常喜歡的裝飾品,幾乎是個姑娘身上就畫有海娜,甚至在結婚的時候會用海娜畫滿兩個胳膊。
在往德里門走的時候我就看到有 印度 大媽拿著繪好的海娜照片四處兜售,就想儘快拍了照片找個大媽畫,轉來轉去找到了一個,一問價錢,最便宜的100盧比或者1美元,發現 印度 都是這樣,如果花盧比要比直接花美元更便宜。我們表示沒有美元也沒有盧比,能不能用人民幣,大媽似乎不太認識人民幣的樣子,有點猶豫,我和老公就決定再找別人問問,沒想到大媽一看我們要走,趕忙拉住我們讓我們跟著她來,走了一會兒她在街邊找到了一個大叔,兩個嘀嘀咕咕地說了幾句,大叔跟我們說,10塊錢人民幣可以做,他可以幫著換錢,於是我們就決定做10塊錢的。
之所以選擇最便宜的,一是因為沒有換盧比,美元沒零錢,人民幣又只有20塊錢.....二是時間緊,不知道畫這個要多久,就不太敢畫太複雜的,三是因為之前聽說有人畫這個過敏會爛手差點截肢,所以只是想先嘗試一下。沒想到大媽輕車熟路,手都不帶停頓的,三下五除二就畫完了,總共都沒用2分鐘.......早知道這麼快就畫個複雜點的了。
印度 的海娜大多都是棕色的,10塊錢,花紋自然也比較簡單,景點的攬客大媽手速雖然快,但是畫技明顯粗糙, 印度 一些高檔的紋身店會提供比較精細漂亮的海娜。不過畫完我也感嘆興好畫的少,這手上泥不乾的時候不敢碰不敢動的,這要是畫一胳膊今天之後的行程我就得像個木頭一樣戳著了,連吃晚飯都是個問題。 ↑德里印度門 集合的時候全團的人看到我手上畫的海娜都非常新鮮,一個接一個的拉著我的手拍照,等到上車的時候泥已經幹了大半,就這樣也不敢動,生怕動了泥裂開脫落,顏色染不牢靠。 ↑德里印度門 等晚上回了酒店,洗掉泥,顏色已經染好,感覺畫的時候線條還滿細的,但是到皮膚上之後一下滲暈染,很多花紋的線條變得混在了一起,果然可能便宜的海娜濕度太高,染色又不好,在網上看過專業的海娜圖,那花紋要精細太多了。不過便宜嘛,10塊錢能指望啥哩? ↑德里印度門 DAY02~8 阿克薩達姆寺,印度最大的寺廟按行程計劃,從參觀完德里門,我們在 新德里 一天的景點就算都看完了,這時才下午4點左右,但是大家興緻很高,七嘴八舌地問導游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玩玩,導游想了想,跑去跟司機大哥商量了一下,決定自已做主加一個景點,帶我們去位於德里東邊郊區的阿克薩達姆寺廟。
阿克薩達姆寺廟本身是免費的,但是如果要參觀其中的三個展覽需要每人170盧比;觀賞音樂噴泉30盧比,因為是導游自己做主帶我們去的,而且時間不夠了,所以就只是參觀了一個寺廟群本身而已。
寺廟每周2~周4開放,09:30開始入場,18:30停止檢票。
新德里 東郊,人口密度相較於市區要低的多,周邊環境也要好得多,繞過亞穆納河,遠遠的可以看到阿克薩達姆寺廟的頂部。導游介紹說“阿克薩達姆”這個詞念起來複雜,所以當地人會簡稱為“ 印度 母神廟”。 ↑阿克薩達姆印度教神廟 雖然已經下午4點,但這裡門口人仍然很多,神廟外有一個超級大的停車場,終於不是土地的停車場而是水泥路面了,從我們在停車場下車往大門口的一路,就看到各種禁攜帶物品的警示牌,還不斷地有喇叭用英文廣播著。 ↑阿克薩達姆印度教神廟 這裡是我們整個行程中安檢最為嚴格的地方。寺廟要求不允許帶入的東西種類特別多,書本、手冊、任何大小的包,任何電子設備(包括相機、手機、IPAD、筆記本)連我帶的蘋果手錶都在過安檢的時候被要求摘下來,安檢人員反覆檢查手錶的功能,查看有沒有拍照功能等一系列功能。唯一可以帶進去的就只有水和雨傘。
等到了安檢的地方更是誇張,男女各分成兩個大廳,和機場的安檢有一拼了,女士的首飾到是不用摘掉,但是每個人都會被來回來去的掃兩三遍,如果機器響了還會被從上到下摸一遍確 定安 全才會放行,同行的女性因為沒什麼額外的穿戴所以都很快過了安檢,出來之門等著同團的男士們,男士還要求解皮帶摘手錶等導致安檢異常的緩慢。
等了差不多得有10分鐘,全團才 都安 檢完出來,一齣來男士們一個個怨聲載道地,說連坐飛機都沒這麼麻煩過。
因為不允許帶任何電子設備,所以也沒法拍照,寺廟內所有的照片都是我在回來後在這個寺廟的官方網站找到的。
阿克薩達姆寺廟建於2005年,是非常新的一座寺廟建築群,但卻是現在公認的全 印度 最大最華美的寺廟群了,寺廟座落在德里東部的郊區,亞穆納河的河畔,占地100公傾,花費了20億盧比,由11000個工匠建造,整座寺廟群沒有用任何現代建築材料,全部都是用紅砂石和 大理 石建造,融合了 印度 教各個宗派的建築特色,展現出 印度 建築藝術的極致華麗。(圖片來源於akshardham.com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