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丨關於高棉,我有故事,你有酒麽
也許到了深夜, 暹粒 才更像是一座城市。白天奔波於吳哥的人們,陸續的回到市裡,城市的燈光才會漫不經心的亮起。 暹粒 的夜晚不會像 金邊 一樣燈光璀璨, 但這裡卻有著更多人間煙火的味道。每當夕陽橙色的餘溫散盡,挨家挨戶的院內就會亮起一盞盞暖燈。人們從洗衣做飯,到把酒言歡,到最後漸漸睡去。一成不變的,只有門外那不知疲倦的看門狗,不知是在互相示威,還是有太多的閑言碎語,總是要等到天亮才會睡去。除此以外,這裡的夜晚,靜得出奇。
對於大部分游客來說,白天千篇一律的吳哥古跡未免略顯單調。到了夜晚時分,人們渴望些許的酒精來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所以酒吧街、夜市,則成為了每晚人流最密集的場所。在這裡你能見到幾乎整個 暹粒 所有的突突車司機、八九成的游客、種類繁多的SPA、美食、以及形形色色的小商販。商販中不乏很多孩子,他們的神態中都透露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練達,手裡端著鐵盤,盤中蝎子、蟑螂等各類昆蟲皆可供你品嘗,這或許就是 暹粒 夜市的最大特色。
然而久住於 暹粒 ,不可能每晚都要燈紅酒綠。因此我選擇住在了離吳哥不遠的一戶人家裡,乘坐突突車進吳哥景區只需要5-10分鐘。不僅是為躲避城市的喧囂,更主要的是我本人病態的執著於這種青旅、民宿的氛圍。我討厭孤獨,喜愛熱鬧,所以無論去哪裡,都必須要一群人聚一起才好。每晚跟房東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其他房客們喝酒、吃飯、天 南海 北的胡侃,是我在 暹粒 最為享受的一段時光。這15天的故事太長,回憶太多,我想一點一點的慢慢講。 ↑柬埔寨 我們的房東名叫Chhorda,他是個土生土長的 暹粒 本地人。新婚不久,剛到而立之年。老婆名叫Lita,在我們居住的時期,還一起給她過了20歲的生日。我對Chhorda的第一印象,是在我預訂他民宿的時候。起初,他熱情的與我確定接機的時間和地點,並邀請我們抵達當天共進晚餐,這些都只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較為負責任的房東而已。但直到後來我們在他的家中一住就是半個月,直到整個吳哥都轉遍了已無處可去的時候,他那極度好客、狂熱的性格才真正被我們發掘。那時他天天親自開著突突車,買各種啤酒、零食,長途跋涉的去帶我們爬山看日落、湖邊野營看日落,甚至最後帶我們去看了他一個土豪朋友閑來無事買來的大象。凡是能讓自己的房客滿意的事情,他都在所不惜。同樣在這15天里,Lita每天都會給我們做晚飯吃。所以每次有舊的客人離開,或者是新的客人入住時,夜晚院里那熱鬧的聚會都是在所難免的。 ↑暹粒 我於12月19號拍下的這兩張合影,因為這天是Lita的生日。起初我們並不知道會有這麼巧合的事情發生,也沒有任何人的提前告知,所以一大早我們就前往了 柬埔寨 民族文化村,要不是我們實在沒有地方可以游玩,外加上偶然的路過看到園內在建的摩天輪,我想我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踏入這個不毛之地。然而在正午時分,我忽然接到了來自 日本 朋友Megumi的信息,被告知今天是Lita的生日,晚上有聚會讓我們務必參加。整整一個下午,我與女朋友兩人奔波於 暹粒 市中心為數不多的幾個商場中間。從免稅店、老市場,到街邊的各種小攤位我們一個都沒曾放過,為的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日禮物。 ↑暹粒 Chhorda對自己的妻子愛的深沉,在Lita生日的這種重要日子,他提前兩天就訂了蛋糕,當天下午還一起去逛商場,給她買禮物。似乎這是他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暹粒 上圖從左開始依次是:Ayumi、房東Chhorda、段柯、Megumi。
不知從長相上能否夠看出,Ayumi和Megumi其實是兩位 日本 女士。但是她們現在都結婚並移居在 美國 ,所以從國籍上劃分,這兩位其實是 美國 人。由於我也去過 日本 和 美國 ,自然有許多的經歷可以與她們分享。所以在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就聊的非常投機,沒有一點隔閡。現在回想,或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Megumi曾給我們看過照片,以此來炫耀她有兩個25歲的兒子。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她如此懂得怎樣消除非同齡人之間的代溝。
那天當我們精疲力竭的回到家裡時,已經是晚上七點了,Megumi和她的室友Ayumi已經親自下廚做好了豐盛的晚餐。那裡的廚房是在院子里共享的,所以如果誰有想做的美食,儘管買好食材下廚即可。在到 暹粒 的第三天,我與女朋友也曾也給他們做過一頓中餐。我們這些房客們總是希望能用有限的條件來回報房東Chhorda和他太太的熱情招待。所以Lita生日這天,一道道豐盛的日餐被陸續的端上了飯桌,其中也不免夾雜著房東最愛吃的當地特色美食——蟲子拼盤。上圖中他們一人嘴裡叼了一隻蝗蟲,一邊咀嚼著,一邊樂享其中。在 柬埔寨 能吃到的蟲子種類繁多,只有不敢吃,沒有吃不到。那些混跡於夜市中的孩子會拿著炸好的蝎子和蛇在你面前晃來晃去,而這天的餐桌上同樣有一種我興許這輩子絕不可能去嘗試的生物——蟑螂。
與段柯最初的相識,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拿起了那漆黑的蟑螂,不假思索的放進了嘴裡。我一時語塞,五官扭打在了一起。隨後我們坐在一起飲酒交談,才算是真正開始相互瞭解。段柯也是 北京 人,目前在 悉尼 留學,是一名醫生。此時正逢趕上假期,便在回京前,來 柬埔寨 消遣一番。有時候緣分就是很奇妙,共同生活在一個城市,卻偏偏在這裡相遇。回想與他相見的第一面,是一個清晨,那時我正拎著大包小包的設備下樓來找我的突突車司機,在院子里的一張吊床上見到了他的身影。那時他並沒有看到我,而是在與房東交談,那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語,讓我恍神了半秒。那時初次見面的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彼此詢問國籍後,發現都是 北京 人,便相視一笑,如逢故人。後來房東帶我們一起去野營、看日落,所以交情逐漸就深了起來,以至於後來我們回京後,還會一起出來吃飯。 ↑暹粒 圖中的女士是段柯的表姐,而孩子則是Chhorad和Lita的兒子。他已儼然成為了Chhorda白天的重要工作,我有很多天都見他足不出戶,抱著兒子滿院亂串。在我回國後,也同樣會從微信中得到他兒子的近況。唯一遺憾的是我忘記了他兒子的名字,也不大好意思再去詢問。 ↑暹粒 上圖中段柯身旁的這位藍衣女士,是個典型的 加拿大 人,名叫Samantha Lynas。在Chhorda帶我們看大象的那天,她也曾與我們一同前往。她是一名英語教師,現就職於 臺灣 。她來這裡的情況也和段柯相似,都是趕著聖誕節這個長假,在從異鄉回家前,擠出一點機會和時間。講真的,我太愛這種時刻,太愛這種氛圍,它給了我一種家的感覺。在這些天里,相遇又離開的人很多。每當他們離去,我都會覺得感傷。雖然有些人自始至終與我從未交換過姓名,也沒有留下過任何聯繫方式。但是那把酒言歡、載歌載舞的時刻,卻永遠都會在我的腦海中。他們每個人就像一塊拼圖,一片一片的都是我 柬埔寨 回憶的一部分,只有把他們拼起來,我的回憶才算完整。 ↑暹粒 那天深夜,在飯局過後,我跟Chhorda坐在樓下閑談,意圖喝完杯中酒,再回房休息。藉著酒勁,Chhorda說了很多關於他的生活,關於他的朋友,關於他的父親,也關於他的母親。他的父親在2019年的年初去世,隨即他的兒子就降臨在了人世間,他父親直到死也沒有能看上孫子一眼。他的母親則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女人,每天早上都會打開自家的院門,施捨固定來這裡討飯吃的僧人們。我曾特地仔細地觀察過她的面龐,雖然她臉上有很多的皺紋,但並沒有因此而顯得衰老,反倒有一種超越年齡的青春氣息通過皺紋被凸顯出來。她笑,皺紋隨之遍笑;她愁,皺紋亦隨之愁。我敢說我從未見過如此溫暖的老婦人,就像是溫煦的陽光從你面前撒過,能讓你在望見她的第一眼,就對她產生好感。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故事即將開始,想要訴說的太多太多,很多回憶中的情感也無法全部用文字呈現,只能一點一點的細水長流。 比粒寺:小狐狸和諸葛亮在這趟旅途中,我結交了兩位 加拿大 朋友。一位是剛纔提到的Samantha,另一位則是下圖這個在比粒寺認識的Eric,他或許是我這趟旅途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人了。我與他是在龍蟠水池初次相遇,當時他背著圖中的黑色書包,書包上面露出半個狐狸身子,獨自一人在水池旁邊用手機拍照。我見他的裝扮非常有趣,懷疑是某種行為藝術,便上前拍照留念。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狐狸的來歷,以及他為何走到哪裡都要帶著它,甚至我斷定這個長得像雷神Thor的人背著的應該是一隻熊。
誰曾想,當天下午我們倆在比粒寺看日落的時候,又再度和他相遇了。由於白天倉促的打過一次照面,所以他對我們也還有印象,在看到我們的剎那便直接揮手招呼我們過去。既然是等待日落,聊天打發時間也未嘗不可,我們便在人群中艱難的擠出了一片空檔,鑽了過去。 ↑比粒寺 我們聊了大概有一個小時之久,直到夕陽早已夕下,人群早已散去,我們才交換了聯繫方式揮手道別。Eric是一個狂熱的自由行愛好者,他從 加拿大 獨自一人飛到 暹粒 ,在這裡購買了一輛摩托,然後打算花2個月的時間,獨自騎行游玩 柬埔寨 、 越南 和 老撾 。當我問起他為什麼要背著一隻熊,他大笑著把毛絨玩具從書包里拽了出來,並給我們展示了它的屁股:“Look, here's a tail. He's a fox! ” ↑比粒寺 這隻狐狸名字叫Jack,是他在一次音樂節上拿到的紀念品。由於他身邊沒有朋友有時間和他一起旅行,他就拿了這隻小狐狸,作為了他的旅伴。他表示自己喜歡窮游,從不想住什麼豪華酒店,只需要一個青旅,能有一張床和一個能洗熱水澡的地方,他就非常的滿意。他的行李也少的可憐,2個月的旅行就帶了三身換洗衣服以及毛巾、牙刷等日常洗漱用品。白天就什麼也不帶,只有一隻狐狸塞在一個空書包里。我表示難以置信,並問他是不是在跟我開玩笑。他毫不猶豫的把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攤出來給我看:一聽見底的可樂、一張門票、一點點現金、頭上的墨鏡、兜里的手機、還有一把摩托車鑰匙。
最有意思的部分來了,我當即詢問他為什麼不帶個錢包或者銀行卡,萬一這少的可憐的現金沒了還能取。他憂愁的說道,前兩天自己錢包被人偷了。那天是他來 暹粒 的第2天,晚上的寂寞難耐驅使他找了一個小臟酒吧尋歡作樂。他說以自己帥氣的容貌,絲毫不費工夫就找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聊的不亦樂乎,你儂我儂。他順勢在酒吧里,藉著酒勁兒就把姑娘抱到了自己的腿上,開始親熱,腦海中腦補著一會兒應該去哪裡共度春宵。沒想到這個美女在與他親熱的同時,右手伸進了他的褲兜,直接拿走了他的錢包,再用去廁所的名義消失得無影無蹤。本想是一夜春宵喜上枝頭,結果不僅失魂落魄還賠了個錢包。為此,他接下來整整一天沒有出門,痛苦地坐在酒店里反省,反省自己為什麼要把錢包放在兜里。 ↑比粒寺 這是後來他給我發的圖片,那時我已經飛往了 金邊 ,而他正騎著他的小摩托,帶著他的玩伴,在去往 西哈努克 的路上。 ↑比粒寺 比粒寺是除巴肯山以外最有名的日落觀賞地,這裡的白天幾乎沒有什麼人。游客們一早就會堆在小吳哥,白天大、小圈可勁兒的玩,唯獨這裡確是清靜的很。但每到下午的日落時分,這裡在短短的半小時以內瞬間人山人海。我之所以會知道的如此之詳細,是因為我們參觀比粒寺的那天,下午除了這裡那兒也沒去。我們中午參觀完龍蟠水池後,慢慢悠悠地吃了頓午飯,下午1點就到了比粒寺的門口。由於時間尚早,我們就坐在寺外的一家商戶門口與老闆娘整整聊了一下午。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在等待日落的期間,我們的突突車司機Koeuon給我們買了一些當地的橘子來品嘗。這家店的老闆娘幫我們把橘子切開,僅僅只咬了一口,就讓我回想起了兒時秀逗的味道。 ↑比粒寺 ↑比粒寺 上文中我講過一部分關於房東Chhorda的故事,但我會選定這家民宿的另一個原因,是Chhorda為了滿足自己房客的出行需求,也為了給一些司機提供穩定收入,特地雇了8個突突車司機。無論我們是去市中心還是去各類神廟湖泊,只需一個電話即可。他們的價格也很合理,所以就無需天天在街上跟別人翻來覆去的殺價。
這8位司機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但人品真的都很不錯。我們的司機叫做Koeuon,是一個非常靦腆的人,一如上面兩張圖看上去的那樣。從接機的那天開始,他就一直負責我們的出行需求,就連最大的外圈,也都是他起早貪黑的帶著我們前往。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以至於最後在機場分別時,彼此都十分的不舍。Koeuon是一個很好學也很樂於助人的司機,在這10多天里,他會沿路帶我們看他的朋友爬到棕櫚樹上收集棕櫚樹樹液;會帶我們看別人熬制棕櫚糖;還會給我們買橘子、買竹筒飯以及當地的小芋頭。在 洞里薩湖 ,他為了滿足我拍日落的需求,特地幫我跟船夫協調了很久,最後能讓我們坐著一個單獨的小船以及一個專屬船夫帶著我們去湖裡游玩。他會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述每一個寺廟的建造過程和歷史,也會在我們錢不夠的時候幫我們墊付這一整天的開銷。平時沒事的時候,他還講過很多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歸根結底,他是一個非常棒的司機,由於他的存在,我們的 柬埔寨 之行增色很多。 ↑比粒寺 上圖中左邊的男子叫做諸葛亮,他是比粒寺門口的管理員。諸葛亮這個名字是他自己起的,據說是因為他 南京 的中文老師喜歡三國里的諸葛亮,所以他為了讓老師喜歡,就起了這麼個名字。不過他特地強調過,他不是 中國 的諸葛亮, 中國 的太聰明,他是 柬埔寨 版的。
在我們等待日落的期間,他來到商鋪這邊買水,看到我們兩個 中國 面孔坐在這裡,便直接上來打招呼,“你好,你們是不是 中國 人?”一句蹩腳的中文在耳邊突然響起,實話講我還是真的有些不適。抬頭看看,是一個高棉人面孔。經過簡單的開場白後,他就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有多麼瞭解 中國 ,就像那相聲里的報菜名一樣,聲色並茂,頗有一點喜劇演員的天賦。
其實我從諸葛亮身上看到的東西,是他非常典型地反映了 柬埔寨 人民普遍的友好與熱情,當然這中間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是 中國 人。 中國 一直與 柬埔寨 有著友好的建交,這種建交促進了他們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改善了他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自始至終心懷感激。不僅僅是諸葛亮,就連房東Chhorda都非常期盼我們 中國 人的光臨,因為我們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意。 ↑比粒寺 比粒寺是供奉濕婆的地方,也是當時吳哥時期的火葬場。 在下午3點左右進來空無一人,光線也沒有正午那樣生硬,可以隨心所欲的拍照。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回想在 暹粒 的日子,我們總共看過5次日落,每次的場景和心態都各不相同,而比粒寺的日落在我心中大概能排到第二的位置。這裡風光好,氛圍濃,再加上小狐狸的加持,的確是很棒的回憶。同樣我們也去過巴肯山看日落,雖然那裡地勢最高,但是講真的我並沒有覺得美輪美奐,反而眼前一切的景色都被不遠處的電線桿和樹枝所摧毀,正所謂:爬了半個小時的山,看了1個小時的電線桿。
在 暹粒 的眾多景點中,有一個地方很少被人提及,在那裡居住的人們也早已快被世人遺忘。我曾在Chhorda那裡問過其他的房客們,他們在為期不多的 暹粒 之行中,都不約而同的捨棄了它。但是這個地方不僅在 柬埔寨 的版圖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分量,同時也承載了整個國家太多的回憶,就連通王城巴戎寺的壁畫上也栩栩如生的雕刻著曾經在這裡發生過的往事。這裡就是我認為本次旅途最令人難忘的地方,也是這5次日落中的排名第一,它就是 洞里薩湖 。 洞里薩湖:紙飛機的離別和賊船上的夕陽那微弱淺淡的光點,在歷史長河中仿佛迷失方向的靈魂,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在 洞里薩湖 有著這樣一個村莊,住在這裡的人們沒有國籍、沒有希望,一生就像浮萍一樣漂泊在湖中,不再被允許上岸。他們人數眾多,生活用水全部來自這渾濁不堪的湖水,但身體卻早已習慣。他們沒有電,因此也沒有任何電器,一生都是單一水產飲食,就連學校和醫院也都建在湖面和船艙里。他們被當代游客們冠以了一個非常直接卻充滿了神秘感的名字——水上浮村。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又名 金邊 湖,位於 柬埔寨 境內北部,是 東南亞 最大的 淡水 湖泊。前往 洞里薩湖 的沿途風景是百看不膩的,車子越向南開,街景越是凄涼,田園和荒地開始閃入眼帘。為了防止雨季河水漫延而架高的木質房屋,也在沐浴著午後愜意的陽光。不久,我們鑽進一片草原中央,道路蜿蜒曲折,Koeuon單手緊握著車把,另一隻手不時的指向遠方,給我們講解沿途所見到的事物。單程大概2小時之久,午飯攝入的過多碳水讓我們逐漸產生睡意。半夢半醒間,我把相機放在了兩人中間的座位上,找了個合適的角度以防掉落,而後放任自己被困意侵蝕。
對於大部分游客來說,白天千篇一律的吳哥古跡未免略顯單調。到了夜晚時分,人們渴望些許的酒精來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所以酒吧街、夜市,則成為了每晚人流最密集的場所。在這裡你能見到幾乎整個 暹粒 所有的突突車司機、八九成的游客、種類繁多的SPA、美食、以及形形色色的小商販。商販中不乏很多孩子,他們的神態中都透露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練達,手裡端著鐵盤,盤中蝎子、蟑螂等各類昆蟲皆可供你品嘗,這或許就是 暹粒 夜市的最大特色。
然而久住於 暹粒 ,不可能每晚都要燈紅酒綠。因此我選擇住在了離吳哥不遠的一戶人家裡,乘坐突突車進吳哥景區只需要5-10分鐘。不僅是為躲避城市的喧囂,更主要的是我本人病態的執著於這種青旅、民宿的氛圍。我討厭孤獨,喜愛熱鬧,所以無論去哪裡,都必須要一群人聚一起才好。每晚跟房東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其他房客們喝酒、吃飯、天 南海 北的胡侃,是我在 暹粒 最為享受的一段時光。這15天的故事太長,回憶太多,我想一點一點的慢慢講。 ↑柬埔寨 我們的房東名叫Chhorda,他是個土生土長的 暹粒 本地人。新婚不久,剛到而立之年。老婆名叫Lita,在我們居住的時期,還一起給她過了20歲的生日。我對Chhorda的第一印象,是在我預訂他民宿的時候。起初,他熱情的與我確定接機的時間和地點,並邀請我們抵達當天共進晚餐,這些都只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較為負責任的房東而已。但直到後來我們在他的家中一住就是半個月,直到整個吳哥都轉遍了已無處可去的時候,他那極度好客、狂熱的性格才真正被我們發掘。那時他天天親自開著突突車,買各種啤酒、零食,長途跋涉的去帶我們爬山看日落、湖邊野營看日落,甚至最後帶我們去看了他一個土豪朋友閑來無事買來的大象。凡是能讓自己的房客滿意的事情,他都在所不惜。同樣在這15天里,Lita每天都會給我們做晚飯吃。所以每次有舊的客人離開,或者是新的客人入住時,夜晚院里那熱鬧的聚會都是在所難免的。 ↑暹粒 我於12月19號拍下的這兩張合影,因為這天是Lita的生日。起初我們並不知道會有這麼巧合的事情發生,也沒有任何人的提前告知,所以一大早我們就前往了 柬埔寨 民族文化村,要不是我們實在沒有地方可以游玩,外加上偶然的路過看到園內在建的摩天輪,我想我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踏入這個不毛之地。然而在正午時分,我忽然接到了來自 日本 朋友Megumi的信息,被告知今天是Lita的生日,晚上有聚會讓我們務必參加。整整一個下午,我與女朋友兩人奔波於 暹粒 市中心為數不多的幾個商場中間。從免稅店、老市場,到街邊的各種小攤位我們一個都沒曾放過,為的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日禮物。 ↑暹粒 Chhorda對自己的妻子愛的深沉,在Lita生日的這種重要日子,他提前兩天就訂了蛋糕,當天下午還一起去逛商場,給她買禮物。似乎這是他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暹粒 上圖從左開始依次是:Ayumi、房東Chhorda、段柯、Megumi。
不知從長相上能否夠看出,Ayumi和Megumi其實是兩位 日本 女士。但是她們現在都結婚並移居在 美國 ,所以從國籍上劃分,這兩位其實是 美國 人。由於我也去過 日本 和 美國 ,自然有許多的經歷可以與她們分享。所以在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就聊的非常投機,沒有一點隔閡。現在回想,或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Megumi曾給我們看過照片,以此來炫耀她有兩個25歲的兒子。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她如此懂得怎樣消除非同齡人之間的代溝。
那天當我們精疲力竭的回到家裡時,已經是晚上七點了,Megumi和她的室友Ayumi已經親自下廚做好了豐盛的晚餐。那裡的廚房是在院子里共享的,所以如果誰有想做的美食,儘管買好食材下廚即可。在到 暹粒 的第三天,我與女朋友也曾也給他們做過一頓中餐。我們這些房客們總是希望能用有限的條件來回報房東Chhorda和他太太的熱情招待。所以Lita生日這天,一道道豐盛的日餐被陸續的端上了飯桌,其中也不免夾雜著房東最愛吃的當地特色美食——蟲子拼盤。上圖中他們一人嘴裡叼了一隻蝗蟲,一邊咀嚼著,一邊樂享其中。在 柬埔寨 能吃到的蟲子種類繁多,只有不敢吃,沒有吃不到。那些混跡於夜市中的孩子會拿著炸好的蝎子和蛇在你面前晃來晃去,而這天的餐桌上同樣有一種我興許這輩子絕不可能去嘗試的生物——蟑螂。
與段柯最初的相識,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拿起了那漆黑的蟑螂,不假思索的放進了嘴裡。我一時語塞,五官扭打在了一起。隨後我們坐在一起飲酒交談,才算是真正開始相互瞭解。段柯也是 北京 人,目前在 悉尼 留學,是一名醫生。此時正逢趕上假期,便在回京前,來 柬埔寨 消遣一番。有時候緣分就是很奇妙,共同生活在一個城市,卻偏偏在這裡相遇。回想與他相見的第一面,是一個清晨,那時我正拎著大包小包的設備下樓來找我的突突車司機,在院子里的一張吊床上見到了他的身影。那時他並沒有看到我,而是在與房東交談,那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語,讓我恍神了半秒。那時初次見面的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彼此詢問國籍後,發現都是 北京 人,便相視一笑,如逢故人。後來房東帶我們一起去野營、看日落,所以交情逐漸就深了起來,以至於後來我們回京後,還會一起出來吃飯。 ↑暹粒 圖中的女士是段柯的表姐,而孩子則是Chhorad和Lita的兒子。他已儼然成為了Chhorda白天的重要工作,我有很多天都見他足不出戶,抱著兒子滿院亂串。在我回國後,也同樣會從微信中得到他兒子的近況。唯一遺憾的是我忘記了他兒子的名字,也不大好意思再去詢問。 ↑暹粒 上圖中段柯身旁的這位藍衣女士,是個典型的 加拿大 人,名叫Samantha Lynas。在Chhorda帶我們看大象的那天,她也曾與我們一同前往。她是一名英語教師,現就職於 臺灣 。她來這裡的情況也和段柯相似,都是趕著聖誕節這個長假,在從異鄉回家前,擠出一點機會和時間。講真的,我太愛這種時刻,太愛這種氛圍,它給了我一種家的感覺。在這些天里,相遇又離開的人很多。每當他們離去,我都會覺得感傷。雖然有些人自始至終與我從未交換過姓名,也沒有留下過任何聯繫方式。但是那把酒言歡、載歌載舞的時刻,卻永遠都會在我的腦海中。他們每個人就像一塊拼圖,一片一片的都是我 柬埔寨 回憶的一部分,只有把他們拼起來,我的回憶才算完整。 ↑暹粒 那天深夜,在飯局過後,我跟Chhorda坐在樓下閑談,意圖喝完杯中酒,再回房休息。藉著酒勁,Chhorda說了很多關於他的生活,關於他的朋友,關於他的父親,也關於他的母親。他的父親在2019年的年初去世,隨即他的兒子就降臨在了人世間,他父親直到死也沒有能看上孫子一眼。他的母親則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女人,每天早上都會打開自家的院門,施捨固定來這裡討飯吃的僧人們。我曾特地仔細地觀察過她的面龐,雖然她臉上有很多的皺紋,但並沒有因此而顯得衰老,反倒有一種超越年齡的青春氣息通過皺紋被凸顯出來。她笑,皺紋隨之遍笑;她愁,皺紋亦隨之愁。我敢說我從未見過如此溫暖的老婦人,就像是溫煦的陽光從你面前撒過,能讓你在望見她的第一眼,就對她產生好感。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故事即將開始,想要訴說的太多太多,很多回憶中的情感也無法全部用文字呈現,只能一點一點的細水長流。 比粒寺:小狐狸和諸葛亮在這趟旅途中,我結交了兩位 加拿大 朋友。一位是剛纔提到的Samantha,另一位則是下圖這個在比粒寺認識的Eric,他或許是我這趟旅途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人了。我與他是在龍蟠水池初次相遇,當時他背著圖中的黑色書包,書包上面露出半個狐狸身子,獨自一人在水池旁邊用手機拍照。我見他的裝扮非常有趣,懷疑是某種行為藝術,便上前拍照留念。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狐狸的來歷,以及他為何走到哪裡都要帶著它,甚至我斷定這個長得像雷神Thor的人背著的應該是一隻熊。
誰曾想,當天下午我們倆在比粒寺看日落的時候,又再度和他相遇了。由於白天倉促的打過一次照面,所以他對我們也還有印象,在看到我們的剎那便直接揮手招呼我們過去。既然是等待日落,聊天打發時間也未嘗不可,我們便在人群中艱難的擠出了一片空檔,鑽了過去。 ↑比粒寺 我們聊了大概有一個小時之久,直到夕陽早已夕下,人群早已散去,我們才交換了聯繫方式揮手道別。Eric是一個狂熱的自由行愛好者,他從 加拿大 獨自一人飛到 暹粒 ,在這裡購買了一輛摩托,然後打算花2個月的時間,獨自騎行游玩 柬埔寨 、 越南 和 老撾 。當我問起他為什麼要背著一隻熊,他大笑著把毛絨玩具從書包里拽了出來,並給我們展示了它的屁股:“Look, here's a tail. He's a fox! ” ↑比粒寺 這隻狐狸名字叫Jack,是他在一次音樂節上拿到的紀念品。由於他身邊沒有朋友有時間和他一起旅行,他就拿了這隻小狐狸,作為了他的旅伴。他表示自己喜歡窮游,從不想住什麼豪華酒店,只需要一個青旅,能有一張床和一個能洗熱水澡的地方,他就非常的滿意。他的行李也少的可憐,2個月的旅行就帶了三身換洗衣服以及毛巾、牙刷等日常洗漱用品。白天就什麼也不帶,只有一隻狐狸塞在一個空書包里。我表示難以置信,並問他是不是在跟我開玩笑。他毫不猶豫的把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攤出來給我看:一聽見底的可樂、一張門票、一點點現金、頭上的墨鏡、兜里的手機、還有一把摩托車鑰匙。
最有意思的部分來了,我當即詢問他為什麼不帶個錢包或者銀行卡,萬一這少的可憐的現金沒了還能取。他憂愁的說道,前兩天自己錢包被人偷了。那天是他來 暹粒 的第2天,晚上的寂寞難耐驅使他找了一個小臟酒吧尋歡作樂。他說以自己帥氣的容貌,絲毫不費工夫就找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聊的不亦樂乎,你儂我儂。他順勢在酒吧里,藉著酒勁兒就把姑娘抱到了自己的腿上,開始親熱,腦海中腦補著一會兒應該去哪裡共度春宵。沒想到這個美女在與他親熱的同時,右手伸進了他的褲兜,直接拿走了他的錢包,再用去廁所的名義消失得無影無蹤。本想是一夜春宵喜上枝頭,結果不僅失魂落魄還賠了個錢包。為此,他接下來整整一天沒有出門,痛苦地坐在酒店里反省,反省自己為什麼要把錢包放在兜里。 ↑比粒寺 這是後來他給我發的圖片,那時我已經飛往了 金邊 ,而他正騎著他的小摩托,帶著他的玩伴,在去往 西哈努克 的路上。 ↑比粒寺 比粒寺是除巴肯山以外最有名的日落觀賞地,這裡的白天幾乎沒有什麼人。游客們一早就會堆在小吳哥,白天大、小圈可勁兒的玩,唯獨這裡確是清靜的很。但每到下午的日落時分,這裡在短短的半小時以內瞬間人山人海。我之所以會知道的如此之詳細,是因為我們參觀比粒寺的那天,下午除了這裡那兒也沒去。我們中午參觀完龍蟠水池後,慢慢悠悠地吃了頓午飯,下午1點就到了比粒寺的門口。由於時間尚早,我們就坐在寺外的一家商戶門口與老闆娘整整聊了一下午。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在等待日落的期間,我們的突突車司機Koeuon給我們買了一些當地的橘子來品嘗。這家店的老闆娘幫我們把橘子切開,僅僅只咬了一口,就讓我回想起了兒時秀逗的味道。 ↑比粒寺 ↑比粒寺 上文中我講過一部分關於房東Chhorda的故事,但我會選定這家民宿的另一個原因,是Chhorda為了滿足自己房客的出行需求,也為了給一些司機提供穩定收入,特地雇了8個突突車司機。無論我們是去市中心還是去各類神廟湖泊,只需一個電話即可。他們的價格也很合理,所以就無需天天在街上跟別人翻來覆去的殺價。
這8位司機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但人品真的都很不錯。我們的司機叫做Koeuon,是一個非常靦腆的人,一如上面兩張圖看上去的那樣。從接機的那天開始,他就一直負責我們的出行需求,就連最大的外圈,也都是他起早貪黑的帶著我們前往。我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以至於最後在機場分別時,彼此都十分的不舍。Koeuon是一個很好學也很樂於助人的司機,在這10多天里,他會沿路帶我們看他的朋友爬到棕櫚樹上收集棕櫚樹樹液;會帶我們看別人熬制棕櫚糖;還會給我們買橘子、買竹筒飯以及當地的小芋頭。在 洞里薩湖 ,他為了滿足我拍日落的需求,特地幫我跟船夫協調了很久,最後能讓我們坐著一個單獨的小船以及一個專屬船夫帶著我們去湖裡游玩。他會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述每一個寺廟的建造過程和歷史,也會在我們錢不夠的時候幫我們墊付這一整天的開銷。平時沒事的時候,他還講過很多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歸根結底,他是一個非常棒的司機,由於他的存在,我們的 柬埔寨 之行增色很多。 ↑比粒寺 上圖中左邊的男子叫做諸葛亮,他是比粒寺門口的管理員。諸葛亮這個名字是他自己起的,據說是因為他 南京 的中文老師喜歡三國里的諸葛亮,所以他為了讓老師喜歡,就起了這麼個名字。不過他特地強調過,他不是 中國 的諸葛亮, 中國 的太聰明,他是 柬埔寨 版的。
在我們等待日落的期間,他來到商鋪這邊買水,看到我們兩個 中國 面孔坐在這裡,便直接上來打招呼,“你好,你們是不是 中國 人?”一句蹩腳的中文在耳邊突然響起,實話講我還是真的有些不適。抬頭看看,是一個高棉人面孔。經過簡單的開場白後,他就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有多麼瞭解 中國 ,就像那相聲里的報菜名一樣,聲色並茂,頗有一點喜劇演員的天賦。
其實我從諸葛亮身上看到的東西,是他非常典型地反映了 柬埔寨 人民普遍的友好與熱情,當然這中間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是 中國 人。 中國 一直與 柬埔寨 有著友好的建交,這種建交促進了他們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改善了他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自始至終心懷感激。不僅僅是諸葛亮,就連房東Chhorda都非常期盼我們 中國 人的光臨,因為我們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意。 ↑比粒寺 比粒寺是供奉濕婆的地方,也是當時吳哥時期的火葬場。 在下午3點左右進來空無一人,光線也沒有正午那樣生硬,可以隨心所欲的拍照。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比粒寺 回想在 暹粒 的日子,我們總共看過5次日落,每次的場景和心態都各不相同,而比粒寺的日落在我心中大概能排到第二的位置。這裡風光好,氛圍濃,再加上小狐狸的加持,的確是很棒的回憶。同樣我們也去過巴肯山看日落,雖然那裡地勢最高,但是講真的我並沒有覺得美輪美奐,反而眼前一切的景色都被不遠處的電線桿和樹枝所摧毀,正所謂:爬了半個小時的山,看了1個小時的電線桿。
在 暹粒 的眾多景點中,有一個地方很少被人提及,在那裡居住的人們也早已快被世人遺忘。我曾在Chhorda那裡問過其他的房客們,他們在為期不多的 暹粒 之行中,都不約而同的捨棄了它。但是這個地方不僅在 柬埔寨 的版圖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分量,同時也承載了整個國家太多的回憶,就連通王城巴戎寺的壁畫上也栩栩如生的雕刻著曾經在這裡發生過的往事。這裡就是我認為本次旅途最令人難忘的地方,也是這5次日落中的排名第一,它就是 洞里薩湖 。 洞里薩湖:紙飛機的離別和賊船上的夕陽那微弱淺淡的光點,在歷史長河中仿佛迷失方向的靈魂,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在 洞里薩湖 有著這樣一個村莊,住在這裡的人們沒有國籍、沒有希望,一生就像浮萍一樣漂泊在湖中,不再被允許上岸。他們人數眾多,生活用水全部來自這渾濁不堪的湖水,但身體卻早已習慣。他們沒有電,因此也沒有任何電器,一生都是單一水產飲食,就連學校和醫院也都建在湖面和船艙里。他們被當代游客們冠以了一個非常直接卻充滿了神秘感的名字——水上浮村。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 又名 金邊 湖,位於 柬埔寨 境內北部,是 東南亞 最大的 淡水 湖泊。前往 洞里薩湖 的沿途風景是百看不膩的,車子越向南開,街景越是凄涼,田園和荒地開始閃入眼帘。為了防止雨季河水漫延而架高的木質房屋,也在沐浴著午後愜意的陽光。不久,我們鑽進一片草原中央,道路蜿蜒曲折,Koeuon單手緊握著車把,另一隻手不時的指向遠方,給我們講解沿途所見到的事物。單程大概2小時之久,午飯攝入的過多碳水讓我們逐漸產生睡意。半夢半醒間,我把相機放在了兩人中間的座位上,找了個合適的角度以防掉落,而後放任自己被困意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