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巴釐島
一。愛在巴釐島---宗教與生活風兒說:我帶你去一個美麗的地方。你一定會愛上它。那裡有世界上最美的海灘,那裡有火山,那裡有各種莊嚴且藝術的建築,那裡有質朴的人兒。
2017年盛夏,我們乘風而去。
海邊浪花里,山下夕陽中,田野花香間,片片足跡。
愛在 巴釐島 ,因為有---愛的家人們。 1)小知識
據統計, 印度尼西亞 總人口約2.64億,位居全球第四,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是穆斯林,伊斯蘭教成為維繫該國內部認同的強力紐帶。然而就在這些島嶼之中,卻有一個奇特島嶼,島上居民全體信仰 印度 教。
巴釐島 是 印度尼西亞 唯一信奉 印度 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 印度 教。
巴釐島 人相信因果報應以及生命輪迴說,所以每個人都樂天知命守本分的在做這輩子該做的事。這也是這裡被稱為天堂的一部分原因。
這裡無論是建築住宅,還是街道商店,都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宗教氣息。
2)廟宇建築
在 巴釐島 廟宇與居民生活幾乎密不可分,因此也被稱為萬廟之島。
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
Candi Bentar 善惡/陰陽門
是廟宇的出入口,外觀由巨大精雕的分隔大門所構成,猶如劈開的聖山,稱為Candi Bentar。
傳說天神將阻擋去路的大山劈成兩半,被劈開的山向左右兩邊讓出道路,據說邪靈通過則會被夾住,又稱“陰陽門”。 3)住宅
家家戶戶大都會設立家祠,在烏布區民宿中最為常見。
我選了一個清晨專程來拍住宿附近的民宿。邊走邊拍邊看。感慨這裡普普通通的住宅都像一座座建築藝術品,讓人流連忘返。 為何 巴釐島 的宗教沒有與周邊島嶼保持一致,反而有著自己的獨特信仰呢?
公元12世紀,夏連特拉王朝在 爪哇島 上興起,統治者 崇信 佛教,也就是從那時起, 印度 教伴隨佛教開始傳入 巴釐島 。公元1343年, 爪哇島 上建立起 印度 教王國麻諾巴歇,該王國迅速統一兩島, 印度 教隨即大規模進入巴釐,並與島上原始宗教進行了融合。從此, 印度 在 巴釐島 上徹底扎根,迅速發展成為主體宗教。 公元1515年,爪哇政權更替,伊斯蘭王國興起,大量 印度 教貴族和上層人士紛紛逃往 巴釐島 ,這些人的到來促進 巴釐島 上 印度 教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繁榮。 由於宗教層面的分歧越來越大, 巴釐島 不願意再接受一個伊斯蘭國家的統治, 巴圖 仍貢於是在公元1550年建立起第一個 巴釐島 王國。居民在自己的島嶼上信仰著傳統宗教,過著原始安寧的生活。直到公元1588年,三個 荷蘭 航海家因為船隻失事,無意中抵達這裡,他們瞬間被這裡的美景和恬淡生活吸引,甚至後期搭船回國時只有一人願意回去,這個島國的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遺憾的是,這三個航海家所代表的卻是血腥的航海殖民時代。 然而令 荷蘭 殖民者沒有想到的是,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是那麼有血性,武力上打不過,他們就選擇大規模集體自殺的方式以反抗外來統治。公元1906年, 登巴薩 王室貴族全體在 荷蘭 軍隊面前自殺,此事經報道後迅速震驚了整個 歐洲 ,因此 荷蘭 人再也不敢在這裡進行過於嚴苛的統治, 巴釐島 的傳統文化也才因此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當年祖先們用生命換來文化和宗教獨立,現在的巴釐人自然也不願改變,所以 巴釐島 也就因此成為印尼眾多島嶼中一個比較獨特另類的存在。 到底是生活,還是宗教?已經無法區分。
生活亦是宗教,宗教亦是生活。
無處不在的神像、神龕、神廟,融入日常生活的宗教信仰,真實地感到宗教與巴釐人生活生命不可分割的關係。 街道
巴釐島 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當地人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摩托車,自行車和汽車。
這裡摩托車使用的概率非常高,但並沒有給我像 越南 那種不安全的感覺。
如蛛網狀的電線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這裡各種酒吧,餐館佈滿了街道兩邊。人們喜歡點些飲料,面對著馬路度過悠閑的下午時光。
2017年盛夏,我們乘風而去。
海邊浪花里,山下夕陽中,田野花香間,片片足跡。
愛在 巴釐島 ,因為有---愛的家人們。 1)小知識
據統計, 印度尼西亞 總人口約2.64億,位居全球第四,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是穆斯林,伊斯蘭教成為維繫該國內部認同的強力紐帶。然而就在這些島嶼之中,卻有一個奇特島嶼,島上居民全體信仰 印度 教。
巴釐島 是 印度尼西亞 唯一信奉 印度 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 印度 教。
巴釐島 人相信因果報應以及生命輪迴說,所以每個人都樂天知命守本分的在做這輩子該做的事。這也是這裡被稱為天堂的一部分原因。
這裡無論是建築住宅,還是街道商店,都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宗教氣息。
2)廟宇建築
在 巴釐島 廟宇與居民生活幾乎密不可分,因此也被稱為萬廟之島。
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
Candi Bentar 善惡/陰陽門
是廟宇的出入口,外觀由巨大精雕的分隔大門所構成,猶如劈開的聖山,稱為Candi Bentar。
傳說天神將阻擋去路的大山劈成兩半,被劈開的山向左右兩邊讓出道路,據說邪靈通過則會被夾住,又稱“陰陽門”。 3)住宅
家家戶戶大都會設立家祠,在烏布區民宿中最為常見。
我選了一個清晨專程來拍住宿附近的民宿。邊走邊拍邊看。感慨這裡普普通通的住宅都像一座座建築藝術品,讓人流連忘返。 為何 巴釐島 的宗教沒有與周邊島嶼保持一致,反而有著自己的獨特信仰呢?
公元12世紀,夏連特拉王朝在 爪哇島 上興起,統治者 崇信 佛教,也就是從那時起, 印度 教伴隨佛教開始傳入 巴釐島 。公元1343年, 爪哇島 上建立起 印度 教王國麻諾巴歇,該王國迅速統一兩島, 印度 教隨即大規模進入巴釐,並與島上原始宗教進行了融合。從此, 印度 在 巴釐島 上徹底扎根,迅速發展成為主體宗教。 公元1515年,爪哇政權更替,伊斯蘭王國興起,大量 印度 教貴族和上層人士紛紛逃往 巴釐島 ,這些人的到來促進 巴釐島 上 印度 教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繁榮。 由於宗教層面的分歧越來越大, 巴釐島 不願意再接受一個伊斯蘭國家的統治, 巴圖 仍貢於是在公元1550年建立起第一個 巴釐島 王國。居民在自己的島嶼上信仰著傳統宗教,過著原始安寧的生活。直到公元1588年,三個 荷蘭 航海家因為船隻失事,無意中抵達這裡,他們瞬間被這裡的美景和恬淡生活吸引,甚至後期搭船回國時只有一人願意回去,這個島國的魅力之大可見一斑。遺憾的是,這三個航海家所代表的卻是血腥的航海殖民時代。 然而令 荷蘭 殖民者沒有想到的是,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是那麼有血性,武力上打不過,他們就選擇大規模集體自殺的方式以反抗外來統治。公元1906年, 登巴薩 王室貴族全體在 荷蘭 軍隊面前自殺,此事經報道後迅速震驚了整個 歐洲 ,因此 荷蘭 人再也不敢在這裡進行過於嚴苛的統治, 巴釐島 的傳統文化也才因此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當年祖先們用生命換來文化和宗教獨立,現在的巴釐人自然也不願改變,所以 巴釐島 也就因此成為印尼眾多島嶼中一個比較獨特另類的存在。 到底是生活,還是宗教?已經無法區分。
生活亦是宗教,宗教亦是生活。
無處不在的神像、神龕、神廟,融入日常生活的宗教信仰,真實地感到宗教與巴釐人生活生命不可分割的關係。 街道
巴釐島 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當地人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摩托車,自行車和汽車。
這裡摩托車使用的概率非常高,但並沒有給我像 越南 那種不安全的感覺。
如蛛網狀的電線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這裡各種酒吧,餐館佈滿了街道兩邊。人們喜歡點些飲料,面對著馬路度過悠閑的下午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