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巴釐島

帶著一大家子出門旅行,與自己單獨出行的感覺很不一樣。
一個人旅行,比較隨心所欲。當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獃多久就獃多久。當遇到好的藝術館,想泡一天就泡一天。
而帶著家人們出游,前前後後,裡裡外外,所有的細節都要提前想好,規劃好。 比如 ,有老人和孩子,住處就不能太隨意。如果是我獨行,有時會選擇青旅,一方面是經濟實惠,另一方面可以遇見不同的人。帶著家人旅行,吃飯的地方不能太簡單。因為老人和孩子對當地的食材和味道可能不太適應。所以,要花點心思尋找適合的餐廳。吃飽了,吃好了,才有力氣走路。游玩的景點不能太辛苦太累,因為老人和孩子體力有限。
與家人們出游,感受親情在彼此之間的流動,感受他們的愉快,是一個人旅行無法體味到的。
其實在 巴釐島 有很好的徒步線路。但考慮到家人們的情況,果斷放棄。

他望著遠方,是在傾聽海浪講著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還是在想著自己的愛人?
相傳有一對男女相戀,女方是大戶人家的小姐,男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女方父母百般阻撓並對男方痛下殺手,兩個人在絕望之下,選擇了烏魯瓦圖斷崖相擁投海殉情。

我站立在這裡,眼裡看的是景,腦海中想像著故事的畫面。景中有情,情中有味,味中有回味。

烏魯瓦圖神廟是 巴釐島 上最為莊嚴宏偉的廟宇。神廟面向波濤洶涌的大海,250英尺之下就是波濤洶涌的 印度 洋。神廟建於11世紀,全部使用堅硬的花崗岩建造。傳說古時有一艘船上的水手觸怒了海神,海神掀起巨浪把船擲向岸邊,就形成了船頭形狀的懸崖。



頑皮淘氣得就像個孫悟空,會抓游人的眼鏡,帽子和食物。所以,我一路都是在逃跑。

慢下來,再慢下來。
正是在這種慢中,我品味到了悠閑,自在和快樂。

從呀呀學語,整日需要父母的陪伴,到背上書包上學,只有晚上才能回到家裡。從離開熟悉的地方到另一個城市求學,到畢業後來到一個離家更遠的地方工作生活。從每年寒暑假待在家裡,到一年屈指可數的回家次數。
父母從雙手懷抱著我們,到放手讓我們自己走路;從看著我們離開家門遠行,到望著天空中自然翱翔的雄鷹.....
當有一天,我自己做了母親;當孩子一天 天長 大,對我的叮囑和照顧需要的越來越少時,我才慢慢深刻品味到這種一天天別離的愛。
從拿起相機拍照的那一天起,我並沒有把生活中孩子的點點滴滴用相機記錄下來。今天想來,很有些遺憾。而每年能回老家看父母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回到老家,也沒有刻意拿起相機拍父母的生活點滴。
此刻發現,反而是這種難得的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時刻,記錄下了一些快樂的影像,所以顯得極其珍貴。
其實這些照片都非常普通,有些是用單反拍的,有些是用手機拍的,有些因為光線太過強烈而過曝,有些因為手抖而模糊。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些照片帶給我們的回憶和回憶中的快樂,是那麼得真實而自然。沒有嬌柔造作的各種擺拍,很多都是我偷偷拍下的。也不需要像風光大片那樣過度渲染的後期效果和色調,普通一如生活的本身。但是,這些普通的照片,卻耐看,耐尋味。
能說動父母一起出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都是從吃不飽的年代走過來的。有點積蓄,都是存起來。能捨得花錢的地方,也就是買點好吃的,買幾件新衣服穿。讓老人家們花幾千上萬塊錢出門旅游,真是十二萬分得捨不得。
所以,為了說動父母與我們一起出游,我思量了一番,最後把任務交到了女兒手上。
隔代的愛總是膩人。當女兒打著電話告訴爺爺奶奶,機票在做活動,買一送一,機不可失時,居然三言兩語輕鬆得完成了任務。
整理完這些照片,並把它們一張張記錄出來時,真有一種生命被填滿的感覺!
那是一去不復返的歲月和人生體驗,那是最珍貴的寶藏!
那麼,開始吧!
風景怡人的寶格麗酒店,老爸戴上墨鏡的樣子很酷!



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意外收穫到迷人的建築和風景。草地上落著許多雞蛋花,我們把花撿起來,或戴在胸前,或別在耳邊,一種異國風情立刻充盈起來。






頑皮的二寶, 成功 搶鏡,吸引了我們的眼球。




這是一張手機照片,當時正值中午,陽光非常強烈。再加上手機像素偏低,噪點很大。但意外收穫了這些從上而下的光束,父母們的表情也非常得自然。


如果你準備充分,帶上了毛巾和泳衣,可以在聖泉池裡沖洗頭和身體。
也可以像我們這樣簡單得洗洗手,喝喝泉水。據說在聖泉中洗禮可以得到庇護、祛除疾病。





孩子越來越大時,會越來越抗拒拍照。所以,趁著孩子還小,多留下一些純真的笑臉和各種搞怪的動作吧!那份自然是我們大人們永遠也無法再擁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