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風雨來記 騎行在北海道的36天
在 日本 已經獃了5年了,2019年的夏日里,我終於達成了一個一直以來的夢想——騎車環游 北海道 。
由於是全程騎車,所以這風風雨雨的36日也是一場漫長的公路片。
先放一些照片。 ↑富良野 ↑富良野 ↑釧路濕原展望台 ↑美幌峠 ↑禮文島 ↑禮文島 ↑摩周湖 ↑幣舞橋 ↑苫小牧市 前言此次歷時36日的 北海道 騎行最初的契機,其實是來自於一部名為《風雨來記3》的旅行游戲。也正是這部游戲,讓我初步接觸到了 日本 大約在30年前伴隨著摩托車的普及而興起的 北海道 騎行文化。
既然是一場騎行,那麼前提便是要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儘管 北海道 的騎行文化以摩托車為主流,但遺憾的是自己並沒有駕照,所以也就剩下了自行車這一種選擇。在做前期計劃的時候考慮到了自己畢竟是個騎行新手,於是在可能的範圍內為自己偷了點懶。
我所使用的車型為松下的電動助力自行車Jetter2019年版,滿電150公里的續航著實為這趟行程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不過姑且強調一下,助力終究只是助力,自行車就像人生一樣,自己不努力(蹬踏板),就永遠不會前進。
硬件方面除去自行車,還有雜牌騎行包,montbell的防水登山包,廉價睡袋,廉價單人帳篷(途中弄丟了……),加上攝影器材和衣物雜物,所有行李的總重在25KG左右。這套裝備的樣子雖然和騎行老手們的比起來明顯有種業餘與廉價感,但是,夠用就行啦。
那麼,開始吧。
從船旅開始的零公里其實,我最早的騎行計劃是從位於 關東 茨城 縣的自宅一路騎往 北海道 。但是當臨近8月時,也許是之前連下了兩個月雨的反噬吧, 本州 島全線高溫預警,各地日間均溫都飆到接近40度。在這種酷暑中騎車遠行顯然不是個明智的主意,於是我便臨時改變計劃,決定跳過 本州 這段路,直接從 茨城 的大洗港乘客輪前往 北海道 。 但是吧,出發地離港口還有那麼60公里的距離……白鳥在湖畔翻飛,樹上的蟬鳴 和田 間的蛙聲連成了一片,如果不是在如此的高溫之下,眼前倒也是一首別緻的夏日風景詩,但40度的酷暑只讓人感到快被曬幹了。
一路在樹蔭與樹蔭間走走停停,在反覆的補充水分和休息後,我終於在午後駛入了大洗市區。 坦克、少女、坦克、少女,大洗近年來因為動畫《少女與戰車》而名聲鵲起,當地人更是將此作為地域振興的重要元素加以重視。而結果便是,大洗的路旁、商店、公共車輛等都幾乎被填滿了《少女與戰車》的相關元素。雖然和文化產品搞聯動在 日本 不足為奇,但程度做到大洗這麼徹底的我著實還是第一次見到。別說,坦克的大幅海報和加油站還真挺配的呢。 途中經過大洗的海邊鳥居。 來到港口,前往 北海道 的客輪是傍晚出發時間還有不少,所以先在港口的食堂補上午飯。之後候船廳里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一看打扮,就多少能明白這些人乘船的目的。 是的,大家都是即將前往 北海道 的旅人,當然也主要以摩托騎手為主。他們又被稱為“蜜蜂族”,理由是摩托引擎發出的聲音就像蜜蜂的嗡嗡聲一樣。 這些摩托騎手並不都是年輕人,這是因為“騎著摩托去 北海道 ”這個騎行文化已經有至少30餘年的歷史了。對新老騎手而言,在那片北方的大地上馳騁恐怕是一種不變的浪漫與憧憬吧。 大洗港儘管遠在 茨城 ,但在他們眼中,這裡仿佛也成了 北海道 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登船後,會有船員來幫忙固定自行車,停好車後交給他們處理就行。 蒸騰在 關東 平原上空的入道雲伴隨著盛夏的暮色漸漸消散,客輪也即將在波濤與汽笛聲中遠航。 來看看客輪內部吧。指望這兒有豪華游輪那樣奢侈的設備自然不太現實,畢竟大洗-苫小牧這條航線從性質上講其實只是輪渡而已,不過船內設施其實還是相對比較舒適的。
茨城 \- 北海道 輪渡官網:
https://www.sunflower.co.jp/cn/
由於是全程騎車,所以這風風雨雨的36日也是一場漫長的公路片。
先放一些照片。 ↑富良野 ↑富良野 ↑釧路濕原展望台 ↑美幌峠 ↑禮文島 ↑禮文島 ↑摩周湖 ↑幣舞橋 ↑苫小牧市 前言此次歷時36日的 北海道 騎行最初的契機,其實是來自於一部名為《風雨來記3》的旅行游戲。也正是這部游戲,讓我初步接觸到了 日本 大約在30年前伴隨著摩托車的普及而興起的 北海道 騎行文化。
既然是一場騎行,那麼前提便是要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儘管 北海道 的騎行文化以摩托車為主流,但遺憾的是自己並沒有駕照,所以也就剩下了自行車這一種選擇。在做前期計劃的時候考慮到了自己畢竟是個騎行新手,於是在可能的範圍內為自己偷了點懶。
我所使用的車型為松下的電動助力自行車Jetter2019年版,滿電150公里的續航著實為這趟行程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不過姑且強調一下,助力終究只是助力,自行車就像人生一樣,自己不努力(蹬踏板),就永遠不會前進。
硬件方面除去自行車,還有雜牌騎行包,montbell的防水登山包,廉價睡袋,廉價單人帳篷(途中弄丟了……),加上攝影器材和衣物雜物,所有行李的總重在25KG左右。這套裝備的樣子雖然和騎行老手們的比起來明顯有種業餘與廉價感,但是,夠用就行啦。
那麼,開始吧。
從船旅開始的零公里其實,我最早的騎行計劃是從位於 關東 茨城 縣的自宅一路騎往 北海道 。但是當臨近8月時,也許是之前連下了兩個月雨的反噬吧, 本州 島全線高溫預警,各地日間均溫都飆到接近40度。在這種酷暑中騎車遠行顯然不是個明智的主意,於是我便臨時改變計劃,決定跳過 本州 這段路,直接從 茨城 的大洗港乘客輪前往 北海道 。 但是吧,出發地離港口還有那麼60公里的距離……白鳥在湖畔翻飛,樹上的蟬鳴 和田 間的蛙聲連成了一片,如果不是在如此的高溫之下,眼前倒也是一首別緻的夏日風景詩,但40度的酷暑只讓人感到快被曬幹了。
一路在樹蔭與樹蔭間走走停停,在反覆的補充水分和休息後,我終於在午後駛入了大洗市區。 坦克、少女、坦克、少女,大洗近年來因為動畫《少女與戰車》而名聲鵲起,當地人更是將此作為地域振興的重要元素加以重視。而結果便是,大洗的路旁、商店、公共車輛等都幾乎被填滿了《少女與戰車》的相關元素。雖然和文化產品搞聯動在 日本 不足為奇,但程度做到大洗這麼徹底的我著實還是第一次見到。別說,坦克的大幅海報和加油站還真挺配的呢。 途中經過大洗的海邊鳥居。 來到港口,前往 北海道 的客輪是傍晚出發時間還有不少,所以先在港口的食堂補上午飯。之後候船廳里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一看打扮,就多少能明白這些人乘船的目的。 是的,大家都是即將前往 北海道 的旅人,當然也主要以摩托騎手為主。他們又被稱為“蜜蜂族”,理由是摩托引擎發出的聲音就像蜜蜂的嗡嗡聲一樣。 這些摩托騎手並不都是年輕人,這是因為“騎著摩托去 北海道 ”這個騎行文化已經有至少30餘年的歷史了。對新老騎手而言,在那片北方的大地上馳騁恐怕是一種不變的浪漫與憧憬吧。 大洗港儘管遠在 茨城 ,但在他們眼中,這裡仿佛也成了 北海道 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登船後,會有船員來幫忙固定自行車,停好車後交給他們處理就行。 蒸騰在 關東 平原上空的入道雲伴隨著盛夏的暮色漸漸消散,客輪也即將在波濤與汽笛聲中遠航。 來看看客輪內部吧。指望這兒有豪華游輪那樣奢侈的設備自然不太現實,畢竟大洗-苫小牧這條航線從性質上講其實只是輪渡而已,不過船內設施其實還是相對比較舒適的。
茨城 \- 北海道 輪渡官網:
https://www.sunflower.co.j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