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穿行記——奧匈捷十日談
兜兜轉轉一圈下來,時間已經快到傍晚,要趕時間上蓋萊特山—— 佈達佩斯 的制高點。太陽還沒下山,已經有不少人站在觀景臺上,俯瞰多瑙河分成兩邊的城市。左邊是古老的佈達,城堡山上是古樸的皇宮、國家美術館和歷史博物館,右邊是 新興 的 佩斯 ,矗立著宏偉的國會大廈和醒目的伊斯特萬大教堂。 左手佈達、右手 佩斯 ,當太陽從多瑙河的另一邊落下去的時候,雙子城的燈光開始亮起,仿佛帶人們回到了那個街道上馬車喧囂的年代。一千多年的城市歷史就在這日出日落中輪轉上演,層層疊疊間構成了 佈達佩斯 為人感慨的城市情懷。 二、多瑙河邊的一日
佈達佩斯 的第一天在 佩斯 ,第二天的時間就留給了佈達。基本的行程是上午在城堡山,下午到佈達老市場逛逛,再沿著多瑙河走回賽切尼橋,晚上去隔岸去拍國會大廈亮燈。
佈達的城堡山是必到的打卡點,包括了漁夫堡(Halaszbasya)、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和佈達皇宮(Budavari palota)。
地方不大,所以可以慢慢逛。 漁夫堡建於1905年,最早這裡曾是個魚市,後來漁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修建了此堡,作為防禦之用,爬上城牆,可以看到七座圓塔一字排開,代表了最早在 匈牙利 定居的七個祖先部落。從城牆上可以俯瞰整個 佈達佩斯 ,尤其是對岸的國會大廈,新哥特式建築風格,整齊的柱式和拱結構,直插雲霄的尖頂。 馬伽什國王的雕像樹立在聖三一廣場
穿過圓塔,就能看到山頂三位一體廣場上的伊斯特萬的騎馬像和馬加什教堂了。教堂是哥特式的,頂上附了橙色的彩磚,立面還混雜著巴 洛克 的風格,在灰白基調的廣場上特別醒目。
教堂最早建於13世紀中期,15世紀時,馬加什國王在南側加建了一座尖塔鐘樓,他本人的兩次婚禮也都在這裡舉行,整個教堂便被命名為馬加什教堂。歷代 匈牙利 王的加冕儀式都 會安 排在馬加什教堂,1867年作為奧匈帝國皇帝和皇后,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於 佈達佩斯 分別加冕為 匈牙利 國王和王后。 教堂前方,樹立著的是黑死病紀念柱。其實在 歐洲 各地都會有這樣的紀念柱,用來紀念發生在1347至1353年席卷整個 歐洲 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這場災難奪走了2500萬 歐洲 人的性命,占當時 歐洲 總人口的1/3,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 這場大瘟疫起源於 中亞 ,據傳是1347年由十字軍帶回 歐洲 ,首先從 意大利 蔓延到 西歐 ,而後 北歐 、 波羅的海 地區再到 俄羅斯 。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 佛羅倫薩 ,城市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十日談》這樣描寫當時的 佛羅倫薩 :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黑死病對 歐洲 文明發展方向產生了重大影響,經歷了黑死病後的 歐洲 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大瘟疫引起了大饑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 威信 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甚至直接導致了黑暗中世紀的結束。
黑死病在 歐洲 肆虐的時候,正值 中國 元朝。這樣規模的傳染病為什麼沒有傳播到 中國 ,有一種說法是,鼠疫的傳播、發病時間都很迅速,而當時從 歐洲 到 亞洲 ,陸路行程需要穿越 絲綢之路 ,這個漫長的過程不足以讓傳染源存活;另一方面, 中國 國土面積廣大,又是農業社會,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過生活的地方,人口流動非常有限,所以瘟疫想大範圍傳播也是有困難的。 從廣場通往佈達皇宮的路上是一排排的小房屋和彎曲的小街道,這裡是 佈達佩斯 的城堡區,是中世紀的舊城。就像是一個微縮的老式街區,到處可見哥特式,巴 洛克 式和 土耳其 式的門窗。據說城堡區的絕大多數房屋下都有多層的地窖,還有中世紀建造的 通道 系統把這些地窖連接起來。城堡地下有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似的地道結構,這個迷宮部分可以被參觀,入口在佈達皇宮的花園裡。
穿過短短的街道,就來到了佈達皇宮。這是一組新巴 洛克 式古老建築群。13世紀創建,馬加什時代建築規模達到高峰。15世紀末成為 歐洲 最輝煌的王宮之一,奧斯曼帝國占領佈達期間,開始衰敗。1686年又被戰火化為灰燼,18世紀開始部分重建,最終還是在19世紀中期城市大建設時期,原來的皇宮得以修複並有擴建,成為擁有860間宮室的巨大建築群。
王宮的附近有一座三層小樓,是如今的總統府,門口有士兵站崗。實在是太低調,不專門做功課的話,根本不會想到這是總統辦公地。 現在的王宮成為了 佈達佩斯 歷史博物館,也會定期做一些展覽。上午正好遇到了騎兵巡邏儀式。
佈達佩斯 的第一天在 佩斯 ,第二天的時間就留給了佈達。基本的行程是上午在城堡山,下午到佈達老市場逛逛,再沿著多瑙河走回賽切尼橋,晚上去隔岸去拍國會大廈亮燈。
佈達的城堡山是必到的打卡點,包括了漁夫堡(Halaszbasya)、馬加什教堂(Matthias Church)和佈達皇宮(Budavari palota)。
地方不大,所以可以慢慢逛。 漁夫堡建於1905年,最早這裡曾是個魚市,後來漁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修建了此堡,作為防禦之用,爬上城牆,可以看到七座圓塔一字排開,代表了最早在 匈牙利 定居的七個祖先部落。從城牆上可以俯瞰整個 佈達佩斯 ,尤其是對岸的國會大廈,新哥特式建築風格,整齊的柱式和拱結構,直插雲霄的尖頂。 馬伽什國王的雕像樹立在聖三一廣場
穿過圓塔,就能看到山頂三位一體廣場上的伊斯特萬的騎馬像和馬加什教堂了。教堂是哥特式的,頂上附了橙色的彩磚,立面還混雜著巴 洛克 的風格,在灰白基調的廣場上特別醒目。
教堂最早建於13世紀中期,15世紀時,馬加什國王在南側加建了一座尖塔鐘樓,他本人的兩次婚禮也都在這裡舉行,整個教堂便被命名為馬加什教堂。歷代 匈牙利 王的加冕儀式都 會安 排在馬加什教堂,1867年作為奧匈帝國皇帝和皇后,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於 佈達佩斯 分別加冕為 匈牙利 國王和王后。 教堂前方,樹立著的是黑死病紀念柱。其實在 歐洲 各地都會有這樣的紀念柱,用來紀念發生在1347至1353年席卷整個 歐洲 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這場災難奪走了2500萬 歐洲 人的性命,占當時 歐洲 總人口的1/3,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 這場大瘟疫起源於 中亞 ,據傳是1347年由十字軍帶回 歐洲 ,首先從 意大利 蔓延到 西歐 ,而後 北歐 、 波羅的海 地區再到 俄羅斯 。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 佛羅倫薩 ,城市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十日談》這樣描寫當時的 佛羅倫薩 :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黑死病對 歐洲 文明發展方向產生了重大影響,經歷了黑死病後的 歐洲 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大瘟疫引起了大饑荒,盜賊四起;天主教的 威信 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甚至直接導致了黑暗中世紀的結束。
黑死病在 歐洲 肆虐的時候,正值 中國 元朝。這樣規模的傳染病為什麼沒有傳播到 中國 ,有一種說法是,鼠疫的傳播、發病時間都很迅速,而當時從 歐洲 到 亞洲 ,陸路行程需要穿越 絲綢之路 ,這個漫長的過程不足以讓傳染源存活;另一方面, 中國 國土面積廣大,又是農業社會,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過生活的地方,人口流動非常有限,所以瘟疫想大範圍傳播也是有困難的。 從廣場通往佈達皇宮的路上是一排排的小房屋和彎曲的小街道,這裡是 佈達佩斯 的城堡區,是中世紀的舊城。就像是一個微縮的老式街區,到處可見哥特式,巴 洛克 式和 土耳其 式的門窗。據說城堡區的絕大多數房屋下都有多層的地窖,還有中世紀建造的 通道 系統把這些地窖連接起來。城堡地下有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似的地道結構,這個迷宮部分可以被參觀,入口在佈達皇宮的花園裡。
穿過短短的街道,就來到了佈達皇宮。這是一組新巴 洛克 式古老建築群。13世紀創建,馬加什時代建築規模達到高峰。15世紀末成為 歐洲 最輝煌的王宮之一,奧斯曼帝國占領佈達期間,開始衰敗。1686年又被戰火化為灰燼,18世紀開始部分重建,最終還是在19世紀中期城市大建設時期,原來的皇宮得以修複並有擴建,成為擁有860間宮室的巨大建築群。
王宮的附近有一座三層小樓,是如今的總統府,門口有士兵站崗。實在是太低調,不專門做功課的話,根本不會想到這是總統辦公地。 現在的王宮成為了 佈達佩斯 歷史博物館,也會定期做一些展覽。上午正好遇到了騎兵巡邏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