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70年代的中國圖景
我出生的年代已經是港台流行文化興起的時候,老一輩經常說的糧票、肉票的憑票時代我是沒有經歷過的。那時候的艱苦歲月,是從小到大我媽嘴邊的老生常談。我媽經常說,你們現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如果你生在我們那個年代,肯定是捱不了苦的。我總是會回她,生在哪個時代我沒得選擇,如果我生在你的時代,我一樣會像你咬著牙拼著活的。這就是人生,生在哪,生在何時,不由人,前人艱苦奮鬥為我們鋪路的日子雖然我不能感同深受,但我可以去體會,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去 朝鮮 的原因。
那是跟 中國 70年代一樣的計劃經濟社會,尤其是在各種新聞里被賦予神秘色彩,尤其一直對抗 美國 的形象深入人心。於是從踏進 朝鮮 國土的那一刻,我就用心地觀察這個社會發生的一切。



城市用糧票,農村爭工分去 朝鮮 很波折, 廣東 沒有團,我凌晨3點起床從 廣州 坐飛機到 北京 參團。坐的是 北京 到 平壤 的國際專列,據說是今年新開的。到 丹東 要下車出境,很多 朝鮮 人在火車站這裡買煙酒。煙都是十條十條地買,酒也是好幾瓶一起掃貨。當時對 朝鮮 的印象是,也挺有錢的嘛。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過了 鴨綠江 就真真正正地踏上 朝鮮 的土地—— 新義州 了。一邊是 丹東 的高樓林立,一邊是低矮的平房。隔了條江,生活卻是千差萬別啊。
早有爾聞, 朝鮮 還是處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因此,所有東西都是國家的, 朝鮮 人民的生活所需基本由國家分配。本來新聞經常說 朝鮮 有饑荒,會很窮困,但進入首都 平壤 ,還是讓我改觀了。
平壤 沒有想象中窮,還是起了不少高樓,大部分是分配給人民的房,外牆都刷上了粉紅色。房子不能買賣,由國家分配,人均30平米。每月有糧票、肉票、海鮮票……各種各樣票。工作沒得挑,都是國家分配的,分的工作好,就有些工資,可以買下電器,去個電影院娛樂娛樂。不好的呢,就只夠吃了吧。
這是在主體思想塔上偷偷拍的,上面禁止拍照。 


農村的得通過勞動爭工分換糧食。按 朝鮮 導游的說法,農村的所有土地、農具、機械都屬於國家。每年有種植計劃。每個農民一天必須爭一工分以上,如果大家完成每年的計劃,一個農民一年能拿到260公斤的糧食(導游說的是260公斤,應該是算上蔬菜的吧)。如果超額完成計劃,50%上交國家,50%自己拿。農民住的房子附近有自留地,可以種植自己喜歡的農作物,養家畜。農民可以拿著這些收成去農貿市場換必需品。 

對於外界報道的糧食危機, 朝鮮 導游也開誠佈公地說,糧食問題非常緊張。 朝鮮 一年四季分明,4月-10月是農忙季節,冬天很冷,不宜種植。農忙季節城市裡的人都要去農村幫忙收割。 朝鮮 種水稻不用化肥,完全靠天賞飯吃,碰到水災旱災,很容易出現饑荒。基本靠人工收割水稻,有拖拉機,但國家不產石油,進口石油太貴了,所以有拖拉機等於無拖拉機。咱們團里的老人家都經歷過70年代的 中國 ,也是知青下鄉乾農活,他們都說收成時,人割水稻都割到直不起腰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糧食困境,我下麵會詳細說到。
在 平壤 火車站。
列車員戴的帽很大,顯得身材矮小。 
去到 平壤 火車站已是晚上,大巴經過 平壤 的街道駛向酒店。 朝鮮 的夜,晚上8點只有幾大重點建築會亮燈,包括火車站,其餘的只有主體道路有路燈,很多路沒有,見到有人得打著手電筒回家。這是一個國家的首都。
反正對 朝鮮 的第一印象,就是跟我國70年代情況差不多。好在我們實行改革開放了,不然就要過 朝鮮 人民的生活了。
社會氛圍極其嚴肅,著裝基本統一朝鮮 人民,普遍乾瘦,高顴骨,顯得營養不良。大部分人穿著的是黑、灰、深藍色的衣服。女性穿職業套裝,極少有顏色鮮艷的服飾,女性髮型就是小時候我媽愛電的髮型,只電劉海那一束。男性穿的類似西裝又不是西裝的衣服,不知叫什麼,但極其統一。深色系的衣服在整個充滿政治標語的社會裡,顯得毫無生氣。







每個人匆匆走過,都是極其嚴肅的臉,只有胸前配戴的金日成、金正日胸章算是最明艷的紅。胸章由國家派發,每個時期的胸章有些不同,自願配戴。不過全社會都戴,你是不可能不戴的,在一個要求絕對服從組織的計劃經濟社會裡,特立獨行是不被允許的。
那是跟 中國 70年代一樣的計劃經濟社會,尤其是在各種新聞里被賦予神秘色彩,尤其一直對抗 美國 的形象深入人心。於是從踏進 朝鮮 國土的那一刻,我就用心地觀察這個社會發生的一切。
早有爾聞, 朝鮮 還是處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因此,所有東西都是國家的, 朝鮮 人民的生活所需基本由國家分配。本來新聞經常說 朝鮮 有饑荒,會很窮困,但進入首都 平壤 ,還是讓我改觀了。
平壤 沒有想象中窮,還是起了不少高樓,大部分是分配給人民的房,外牆都刷上了粉紅色。房子不能買賣,由國家分配,人均30平米。每月有糧票、肉票、海鮮票……各種各樣票。工作沒得挑,都是國家分配的,分的工作好,就有些工資,可以買下電器,去個電影院娛樂娛樂。不好的呢,就只夠吃了吧。
反正對 朝鮮 的第一印象,就是跟我國70年代情況差不多。好在我們實行改革開放了,不然就要過 朝鮮 人民的生活了。
社會氛圍極其嚴肅,著裝基本統一朝鮮 人民,普遍乾瘦,高顴骨,顯得營養不良。大部分人穿著的是黑、灰、深藍色的衣服。女性穿職業套裝,極少有顏色鮮艷的服飾,女性髮型就是小時候我媽愛電的髮型,只電劉海那一束。男性穿的類似西裝又不是西裝的衣服,不知叫什麼,但極其統一。深色系的衣服在整個充滿政治標語的社會裡,顯得毫無生氣。
每個人匆匆走過,都是極其嚴肅的臉,只有胸前配戴的金日成、金正日胸章算是最明艷的紅。胸章由國家派發,每個時期的胸章有些不同,自願配戴。不過全社會都戴,你是不可能不戴的,在一個要求絕對服從組織的計劃經濟社會裡,特立獨行是不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