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8日環線| 飛越阿爾卑斯和直布羅陀,我們的征途有星辰和沙漠
前言:探秘非洲的序章這趟留學以前我對 摩洛哥 這個地方沒什麼瞭解,也沒有過幻想。
摩洛哥 是個怎樣的國家呢?
那時我只能想到黑白老電影裡裡克目送 伊利 莎離開的 北非 小城 卡薩布蘭卡 ,聯想不到其他。甚至不知道一向以為遙不可及的 撒哈拉沙漠 就在此處(對,我是個地理白學的憨憨)。
後來在這趟旅程確認成行後我做著攻略才逐漸意識到,近年來因為免簽的緣故它在 中國 的旅游圈子裡早已成為一個勝地了。是我後知後覺。 摩洛哥 之行的意義對於我的旅游生涯來說就好比 遵義 會議之於黨和紅軍一樣,是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重要轉折點。
來 歐洲 以後由於人生地不熟加上膽小,第一個假期我跟五個同學一起報團參加了一次 東歐 五國游。
非常不愉快。便宜是便宜,每天坐車七八個小時,下車活動只有二十分鐘。而且哪兒哪兒都不自由,回來我平心靜氣後鄭重立誓再也不要跟團。
後來聖誕假期首度嘗試自由行。跟我室友一起去了 挪威 和 法國 ,分兩趟,每次只在首都待了四天。沒玩環線,甚至都沒挪窩。悠閑自悠閑矣,甚是無聊,而且極不經濟。浪費時間也浪費錢。
二月份朋友約我去 蘇黎世 過周末,她們都計劃好了,只想多帶一個人分攤房費。我樂得輕鬆欣然應允。玩得倒還愉快,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究竟是什麼?回來以後我認真思考過。 歐洲 的建築和景觀 大同 小異,每到一個城市無非是逛逛街景,參觀 教堂城 堡博物館和畫廊。我本來也不是個文化人,去是會去,但是其實不瞭解背景去看這些東西覺得千篇一律很是枯燥。
更何況冬天的 歐洲 簡直是一片凍土,少有晴天。天氣冷到手機熱感遲鈍,待在室外一個小時四肢僵硬五指失靈。這種旅游體驗感實在太糟糕了。
出國前我爸媽,甚至我外公都整天給我灌輸理念,要我要多出去走動。
“不要窩在宿舍里,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出去打打工。”原本是這麼打算的。結果申請到的是交流簽證,完全禁止打工的那種,被抓到就要遣返。
打工是不可能了,多出去走走還是可以做到的。正因為這樣,我努力地把業餘時間統統給安排上,想盡可能地讓自己走出舒適區多鍛煉鍛煉。
但是玩著玩著逐漸感到我出去旅游好像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想要去”占的比重越來越少,只是為了“應該做”而在做。我雖然一直都喜歡旅游,但是說到底也是個懶人,也很喜歡在宿舍里一躺十天半個月不出門。什麼都要自己研究去準備的旅行更是覺得弊大於利,像大多數人一樣賴在寢室里省事又省錢對我而言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那段時間很多同學對我的印象都是根本閑不住。我想說能得出這種結局絕對是只看了錶面。如果真鐵了心要宅他們並不見得能熬得過我,不這麼做只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太浪費生命了,不好。
但是我希望不要僅僅是出於被理智強迫才出門,而是我主觀上也想要去就最好了。 懷著這樣的期待我選擇了 摩洛哥 作為目的地。看膩了 歐洲 的文明,想去感受一下 非洲 的熱情。
機票訂得挺早,一月底二月的樣子就定了。出發日期是三月22號。
團友四人,我跟wie darling,Lila和Julian,三女一男。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阿爾卑斯山 其實這一行我們遇到的問題並不少。
出發的那天S Bahn開到一半突然停運,我們被扔在荒郊野嶺。嘗試打Uber,攔車,轉乘不成又打車。到了機場排隊值機,安檢,出境又求人讓我們先辦,離趕不上飛機就差那麼一點兒了。我因為人多沒有至於慌成個篩子,但是也不敢掉以輕心地認為飛機最終是不可能趕不上的。
Julian罵我:你能不能冷靜一點,只有你一個人在急而已,你看看人家wie darling,面不改色。
wie darling面無表情地開口說道:其實我心都要碎了。
出境辦理的櫃哥目睹了我一路彎腰鞠躬感謝排在前面的人讓我們先辦,我們走到櫃臺前他跟我說,if you are in a hurry,you should come earlier.
我不想節外生枝所以點頭直說ok和sorry,都沒有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們的錯。wie darling辯解,S…S Bahn…,我趕忙接話,S Bahn ist kaputt! 好像哪裡有點不太對,但是反正他聽懂了,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跟我說I'm sorry.
哇,突然一下好委屈啊,眼眶都微微泛紅。 ↑摩洛哥 到了 摩洛哥 飛機落在阿加迪爾,我們為了省錢選擇在這裡往返,下飛機後我們要坐大巴在當天之內趕到 馬拉喀什 。
飛機飛到 馬拉喀什 上空的時候我拍拍wie darling跟她說:準備好,我們要跳飛機了。 下飛機後天氣可真是好,晴空萬里曬脫皮。我們打車到大巴站,本來研究出的價格應該是四到五百迪拉姆,都準備好殺價了,結果司機只要220而已,我一邊說著不對吧不會差這麼多吧一邊愉快的上了車,欣欣然被司機拉去了一個隔壁城市的大巴站。 那可真是一個無名小城,我都不知道原來 亞洲 游客在世界上還有地方是會被當成動物園裡的大猩猩來圍觀的。走在集市裡扎扎實實地享受了明星禮遇,中日韓各種語言的問候不斷。
全城的女性無一不帶著頭巾。我穿著從 慕尼黑 零下的溫度里穿來的衣服熱得氣喘吁吁,嘗試著脫掉外套,短小緊身的上衣引來的註視使我迫於壓力又立刻把它穿了回去。在這個女人連頭髮都不能暴露的地方露臍差不多就相當於是當街賣淫了。 這一天的遭遇還沒有結束。好不容易買好電話卡,到車站改簽了車票(你別說,隨地能改車票這點還挺現代化。大概只收了15迪拉姆/人的改簽費,起碼不必要再打車去另外一個城市的車站了)出發時間比原先晚了近兩小時。本來應該九點左右抵達 馬拉喀什 的,這下加上夜路休息時間長,硬生生變成十一點半左右才到。
不過一路上隨著天色漸晚,車窗外繁星點點甚是漂亮,倒也給我留下了好印象。
到達 馬拉喀什 的時候已經是上半夜,所有的公共交通都停運了。沒吃晚飯,四個飢腸轆轆的人出了車站先到對面的燒烤攤上一人買了一個烤饢充饑。 價格是20迪拉姆。就像是把皮烤脆了的 漢堡 麵包夾燒烤碎末。
摩洛哥 沒什麼東西可吃。而且是個旅游國家,擺明瞭要掙游客錢的,雖然經濟不行物價卻不低。之後我們也常常買它抵餐。通常裡面夾的並不是碎肉末,而是把碎肉捏在一起串起來烤過後,類似於沒有腸衣的香腸一樣的東西。配上洋蔥番茄青椒碎,說白了就是擰巴在一起的披薩。沒什麼吃得慣吃不慣,也沒什麼好吃不好吃。價格通常在10~20迪拉姆不等,最適合貧窮如我們的背包客。
吃完後四個人啰啰唆唆去打車。 摩洛哥 的出租和國內不同,一車只能載3名乘客(不過屁啦,我們最終每次打車都還是四個人一起上。走個形式主義過場加點錢,就沒哪個司機真的講規矩 )加上大半夜是賣方市場我們沒得選,於是又被宰。明明只有20迪拉姆的路程硬生生要了我們一百。
還不算完。車開到市中心司機突然停車讓我們下去,理由是他超載了,而前面有警察。都沒有送到地方,但是懶得跟他當街撕逼,我們還是付了之前講好的價錢。
下車後一個所謂司機的朋友來給我們帶路,我隱隱地感覺到不對,悶悶地跟Lila說,我怎麼感覺這整個城市裡所有的人就是一個騙子團夥。
這個領路人帶我們從大街穿到小巷又穿回大街,我一個路痴都發現他在繞路。果然到了酒店門口管我們要錢, 獅子 大開口上來就要一百,場面一度十分僵硬,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馬拉喀什:在阿拉伯語的紅色里擔驚受恐第二天待在 馬拉喀什 ,即使是白天情況也沒有好轉,要錢的騙子就像蒼蠅一樣圍著我們轉。
打車被宰吃飯被宰到哪裡都被宰。我覺得我們就像個飛鏢靶子,被人一次又一次傷害,扎得千瘡百孔。集市上,老城裡,迫切到亡命的拉客方式弄得大家煩不勝煩,簡直一天不離開這裡就一天不得安生。
當地人粗暴惡劣的行徑給我們留下了強烈的心理陰影,直接導致之後幾天坐吉普車穿行在 撒哈拉沙漠 里Julian有事沒事就學黑嚮導和發傳單的人,操著一口阿拉伯英語在我耳邊不停地for free for free 。
一上來就給我們留下這麼惡劣的印象這個國家可太吃虧了。後來我們在 非斯 老城裡也轉悠了一天,一開始提心吊膽,後來卻發現 非斯 人民的“你好”大多真的只是想跟我們打個招呼。
想來 非洲 人應該總體還是淳樸的,大概就是封閉落後慣了的地方一時還沒有適應好 新興 發展起的旅游業吧,我相信未來會變好些的。 可能是因為吸收了太多的陽光,色素需要沉澱,所以這個國家盛產橙色的東西。橘喵和橙子隨處可見。
集市上的橙汁4 裡拉 一小杯,混合果汁10 裡拉 一大杯。新鮮現榨,非常適合被煩得口乾舌燥的旅人。
因為市場競爭激烈,集市上的果汁被迫成為了 馬拉喀什 唯一明碼標價的東西。 馬約爾花園:絕世獨立一抹藍“馬 約爾 花園仿佛是我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我甚至常常在夢中見到那些獨一無二的色彩。”
——YVES SAINT LAURENT 園子里不起眼的一角埋葬著YSL的一部分骨灰,裡面還有一個小的展覽館介紹他的生平。
YSL先生是一個同性戀和癮君子,他把刻著silence的墓碑放在這座舉世矚目的花園裡。
他說,與其讓你瞭解我,我寧願我是一個謎。 據說這種極具衝擊力的色彩是從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裡面提取而來的。
我從未見過這麼動人心魄的藍色,不同於晴朗天空的純凈也不似無邊海面的深邃。這種藍理應被命名為馬 約爾 藍。 園子其實不大,門票卻不便宜
全 摩洛哥 最貴的除了哈桑二世清真寺就是這裡了。全價70迪拉姆,學生價對半。
我們的 德國 學生證只是一張紙片,賣票的人喊了三個同事過來一起研究了五分鐘,最後還是將信將疑地賣給了我們。
我看攻略裡面人人都說必須一開園就去。要是等到中午那麼人滿為患,想拍張照都很困難。
於是我們在抵達的第二天趕了個大早。誰成想遇上風和日麗大家都興緻高漲,還沒進園就看見前面烏泱泱排隊的旅行團和春游的小學生。 畢竟這地方可是個近年來紅遍全球的打卡勝地啊!
光我認識的朋友中就有不少人去過。儘管很多人回來之後會表示覺得意思不大,但是只要來到了 馬拉喀什 ,還是沒有哪個人會真的不去馬 約爾 花園吧! 個人認為只是一個拍照友好型景點
回來以後我跟去過的朋友討論,一致覺得這地兒要是不愛拍照也不瞭解YSL真的就沒什麼意思了,因為說白了就一迷你彩色植物園,逛完都用不了一刻鐘。 阿特拉斯到艾本哈杜:撒哈拉沙漠預告片想要進 撒哈拉沙漠 ,只有報團和包車兩種。
當地沙漠團一般從 馬拉喀什 進,途經 瓦爾扎扎特 和梅爾祖卡,最後從 非斯 出。有三天兩夜和四天三夜,豪華住宿與頂級住宿之分。
區別分別是四天三夜的會在沙漠腹地多停留一天,頂級住宿則住的營地條件更好。
我們選擇的是三天兩夜的豪華住宿。選擇的標準簡單來說就只有便宜這一條,哪個便宜就選哪個。所以僅有的挑選過程就是在兩個同樣價格2380/人的團里比對哪個的行程更能值回本。就這樣我們還斟酌商量了好幾次,這種對性價比的執著足以讓男人沉默,女人流淚。
不選擇包車的原因是沒有意義。當地沙漠團都是一個吉普車一團的小規模,有三人團有四人團。我們一行正好四個人,都不用跟別人拼車。包車還要自行訂酒店訂線路,大部分去過的人都走了沙漠團的路,想找到路線攻略都不容易;而且沙漠裡面未知重重,我們都是老實本分的保命型人格,並不想涉險。
到達 馬拉喀什 的第三天早上八點,訂好的沙漠團司機到酒店門口來接我們。車從 馬拉喀什 市區開出去沒一會兒就駛入了無人之境。 上一篇中寫到我很羡慕在 聖托里尼 工作的店員,因為他們可以每天吹著海風伴著日出日落收拾盤子。
但是其實我能想象到再美的風景天天重覆看是怎樣的膩味兒。
讓我發此感慨的是我們的司機 巴卡 ,一個頭巾包不住熱情的中年男子。我們四個第一天在車上一路沉默,有修照片的有看風景的有睡覺的,就是沒人講話。能看得出司機大哥非常無聊。他一直在試圖跟我們搭話,想炒熱氣氛。但是他只會一點點英語,還帶著濃濃的塔吉鍋口音。有心配合尚難交流,何況我們還是四個沒有感情的殺手。兩輪沒有掌聲沒有回應的冷笑話過後他徹底地放棄了,自暴自棄地打開了當地電臺放塔吉鍋味兒的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搖頭晃腦地開車。看向遠方不甘的眼神有讓見者落淚的凄涼和倔強。 車駛進阿特拉斯高山之後就開始處處是風景了, 巴卡 嫻熟地在每一個拍照點停車,趕我們下去,邊比劃邊說“take picture”。
暈車的Lila在車裡閉目養神不肯下去, 巴卡 於是一臉疑惑:你不要拍照嗎?我們恐於滿足他十萬個為什麼一樣旺盛的好奇心,所以一停車就麻溜地穿外套下車走開。
可是 巴卡 不滿足於此,他還想要一點點的旅行參與感。於是他總是在我們不註意的時候冷不丁走到背後,積極地伸手想搶我們的手機,非常堅決要幫我們拍照。我們說,不用了謝謝。 巴卡 說不行,你們不拍就留在這兒,不許上車。
其他兩人見他胡攪蠻纏直接無視走開,留下神色沮喪的 巴卡 在原地,捏著煙盒不知所措。
拍吧拍吧,我把手機遞給他,比划了一下構圖。
咔嚓! 離 瓦爾扎扎特 不遠的古城埃本哈杜
整座古城是由泥土堆砌而成,早期是 摩洛哥 原居民柏柏爾人的村落,背靠阿特拉斯山脈,面向的是沙漠綠洲。 寫到這裡突然想要插播一個故事
其實這篇游記已經在我的草稿箱里躺了有近兩年。由於沒能一鼓作氣地寫完,很多的情緒再也找不到感覺。因此每次鼓起勇氣想要整理,打開再讀最終都只能皺著眉頭認輸。
近日因為冠狀病毒肆虐所以一直在家裡老實待著,下樓去便利店買包薯片上來我媽都要逮著我抓去消毒。實在無聊至極就又把它翻了出來,想著無論是回顧也好,作為一種自我挑戰也罷,好歹算是做了件事。
因此這次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發表掉了。之所以在這裡贅述良久,想必各位也猜中原委了——
因為這一部分我之前沒寫咯 只能記得那天我穿了很高的高跟鞋,走了非常遠的路,也爬了很多個坡。在強烈的陽光下分秒都離不開墨鏡的保護。
還記得中午那三個人嚷嚷著不行了不行了一定要吃中餐。點了什麼菜也都忘了,不過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什麼是所謂的“風捲殘雲”。 瓦爾扎扎特:於文明盡頭的星空這是我們第一晚住在 瓦爾扎扎特 的沙漠酒店為我們準備的歡迎下午茶
桌上放的杯子里裝的是薄荷茶。也算是當地特色吧,兩勺砂糖一把薄荷葉,用滾燙的茶水往上一澆。
功效是可以隨時隨地觸發我的暈車,形成說吐就吐的奇妙景象。
但這玩意兒在 摩洛哥 真是躲都躲不開,上哪兒人都會先給你端上一杯。想當初第一次喝竟還是我自己花錢買罪受:在路過的休息站里賣10迪拉姆一杯,天太冷就想要喝點兒熱的,圖個新鮮點了這個。喝第一口尚可,第二口就引起了我的不適,喝完噁心了一路,後來走哪兒看到它就覺得嗓子眼堵得慌。
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口味怎麼這麼獵奇。 在瞭望臺上俯拍的酒店全景
雖然報的是最低配版的沙漠團但是由於穿越撒哈拉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昂貴的項目,因此兩晚住得都還不錯。和我們這一趟其它幾晚住在城市裡的民宿相比那可就算是相當豪華了。 關於在 摩洛哥 八天七晚的住宿我有一把老淚想要縱橫 後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 此時此刻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少女 所以先按下不表
摩洛哥 是個怎樣的國家呢?
那時我只能想到黑白老電影裡裡克目送 伊利 莎離開的 北非 小城 卡薩布蘭卡 ,聯想不到其他。甚至不知道一向以為遙不可及的 撒哈拉沙漠 就在此處(對,我是個地理白學的憨憨)。
後來在這趟旅程確認成行後我做著攻略才逐漸意識到,近年來因為免簽的緣故它在 中國 的旅游圈子裡早已成為一個勝地了。是我後知後覺。 摩洛哥 之行的意義對於我的旅游生涯來說就好比 遵義 會議之於黨和紅軍一樣,是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重要轉折點。
來 歐洲 以後由於人生地不熟加上膽小,第一個假期我跟五個同學一起報團參加了一次 東歐 五國游。
非常不愉快。便宜是便宜,每天坐車七八個小時,下車活動只有二十分鐘。而且哪兒哪兒都不自由,回來我平心靜氣後鄭重立誓再也不要跟團。
後來聖誕假期首度嘗試自由行。跟我室友一起去了 挪威 和 法國 ,分兩趟,每次只在首都待了四天。沒玩環線,甚至都沒挪窩。悠閑自悠閑矣,甚是無聊,而且極不經濟。浪費時間也浪費錢。
二月份朋友約我去 蘇黎世 過周末,她們都計劃好了,只想多帶一個人分攤房費。我樂得輕鬆欣然應允。玩得倒還愉快,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究竟是什麼?回來以後我認真思考過。 歐洲 的建築和景觀 大同 小異,每到一個城市無非是逛逛街景,參觀 教堂城 堡博物館和畫廊。我本來也不是個文化人,去是會去,但是其實不瞭解背景去看這些東西覺得千篇一律很是枯燥。
更何況冬天的 歐洲 簡直是一片凍土,少有晴天。天氣冷到手機熱感遲鈍,待在室外一個小時四肢僵硬五指失靈。這種旅游體驗感實在太糟糕了。
出國前我爸媽,甚至我外公都整天給我灌輸理念,要我要多出去走動。
“不要窩在宿舍里,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出去打打工。”原本是這麼打算的。結果申請到的是交流簽證,完全禁止打工的那種,被抓到就要遣返。
打工是不可能了,多出去走走還是可以做到的。正因為這樣,我努力地把業餘時間統統給安排上,想盡可能地讓自己走出舒適區多鍛煉鍛煉。
但是玩著玩著逐漸感到我出去旅游好像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想要去”占的比重越來越少,只是為了“應該做”而在做。我雖然一直都喜歡旅游,但是說到底也是個懶人,也很喜歡在宿舍里一躺十天半個月不出門。什麼都要自己研究去準備的旅行更是覺得弊大於利,像大多數人一樣賴在寢室里省事又省錢對我而言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那段時間很多同學對我的印象都是根本閑不住。我想說能得出這種結局絕對是只看了錶面。如果真鐵了心要宅他們並不見得能熬得過我,不這麼做只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太浪費生命了,不好。
但是我希望不要僅僅是出於被理智強迫才出門,而是我主觀上也想要去就最好了。 懷著這樣的期待我選擇了 摩洛哥 作為目的地。看膩了 歐洲 的文明,想去感受一下 非洲 的熱情。
機票訂得挺早,一月底二月的樣子就定了。出發日期是三月22號。
團友四人,我跟wie darling,Lila和Julian,三女一男。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阿爾卑斯山 其實這一行我們遇到的問題並不少。
出發的那天S Bahn開到一半突然停運,我們被扔在荒郊野嶺。嘗試打Uber,攔車,轉乘不成又打車。到了機場排隊值機,安檢,出境又求人讓我們先辦,離趕不上飛機就差那麼一點兒了。我因為人多沒有至於慌成個篩子,但是也不敢掉以輕心地認為飛機最終是不可能趕不上的。
Julian罵我:你能不能冷靜一點,只有你一個人在急而已,你看看人家wie darling,面不改色。
wie darling面無表情地開口說道:其實我心都要碎了。
出境辦理的櫃哥目睹了我一路彎腰鞠躬感謝排在前面的人讓我們先辦,我們走到櫃臺前他跟我說,if you are in a hurry,you should come earlier.
我不想節外生枝所以點頭直說ok和sorry,都沒有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們的錯。wie darling辯解,S…S Bahn…,我趕忙接話,S Bahn ist kaputt! 好像哪裡有點不太對,但是反正他聽懂了,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跟我說I'm sorry.
哇,突然一下好委屈啊,眼眶都微微泛紅。 ↑摩洛哥 到了 摩洛哥 飛機落在阿加迪爾,我們為了省錢選擇在這裡往返,下飛機後我們要坐大巴在當天之內趕到 馬拉喀什 。
飛機飛到 馬拉喀什 上空的時候我拍拍wie darling跟她說:準備好,我們要跳飛機了。 下飛機後天氣可真是好,晴空萬里曬脫皮。我們打車到大巴站,本來研究出的價格應該是四到五百迪拉姆,都準備好殺價了,結果司機只要220而已,我一邊說著不對吧不會差這麼多吧一邊愉快的上了車,欣欣然被司機拉去了一個隔壁城市的大巴站。 那可真是一個無名小城,我都不知道原來 亞洲 游客在世界上還有地方是會被當成動物園裡的大猩猩來圍觀的。走在集市裡扎扎實實地享受了明星禮遇,中日韓各種語言的問候不斷。
全城的女性無一不帶著頭巾。我穿著從 慕尼黑 零下的溫度里穿來的衣服熱得氣喘吁吁,嘗試著脫掉外套,短小緊身的上衣引來的註視使我迫於壓力又立刻把它穿了回去。在這個女人連頭髮都不能暴露的地方露臍差不多就相當於是當街賣淫了。 這一天的遭遇還沒有結束。好不容易買好電話卡,到車站改簽了車票(你別說,隨地能改車票這點還挺現代化。大概只收了15迪拉姆/人的改簽費,起碼不必要再打車去另外一個城市的車站了)出發時間比原先晚了近兩小時。本來應該九點左右抵達 馬拉喀什 的,這下加上夜路休息時間長,硬生生變成十一點半左右才到。
不過一路上隨著天色漸晚,車窗外繁星點點甚是漂亮,倒也給我留下了好印象。
到達 馬拉喀什 的時候已經是上半夜,所有的公共交通都停運了。沒吃晚飯,四個飢腸轆轆的人出了車站先到對面的燒烤攤上一人買了一個烤饢充饑。 價格是20迪拉姆。就像是把皮烤脆了的 漢堡 麵包夾燒烤碎末。
摩洛哥 沒什麼東西可吃。而且是個旅游國家,擺明瞭要掙游客錢的,雖然經濟不行物價卻不低。之後我們也常常買它抵餐。通常裡面夾的並不是碎肉末,而是把碎肉捏在一起串起來烤過後,類似於沒有腸衣的香腸一樣的東西。配上洋蔥番茄青椒碎,說白了就是擰巴在一起的披薩。沒什麼吃得慣吃不慣,也沒什麼好吃不好吃。價格通常在10~20迪拉姆不等,最適合貧窮如我們的背包客。
吃完後四個人啰啰唆唆去打車。 摩洛哥 的出租和國內不同,一車只能載3名乘客(不過屁啦,我們最終每次打車都還是四個人一起上。走個形式主義過場加點錢,就沒哪個司機真的講規矩 )加上大半夜是賣方市場我們沒得選,於是又被宰。明明只有20迪拉姆的路程硬生生要了我們一百。
還不算完。車開到市中心司機突然停車讓我們下去,理由是他超載了,而前面有警察。都沒有送到地方,但是懶得跟他當街撕逼,我們還是付了之前講好的價錢。
下車後一個所謂司機的朋友來給我們帶路,我隱隱地感覺到不對,悶悶地跟Lila說,我怎麼感覺這整個城市裡所有的人就是一個騙子團夥。
這個領路人帶我們從大街穿到小巷又穿回大街,我一個路痴都發現他在繞路。果然到了酒店門口管我們要錢, 獅子 大開口上來就要一百,場面一度十分僵硬,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馬拉喀什:在阿拉伯語的紅色里擔驚受恐第二天待在 馬拉喀什 ,即使是白天情況也沒有好轉,要錢的騙子就像蒼蠅一樣圍著我們轉。
打車被宰吃飯被宰到哪裡都被宰。我覺得我們就像個飛鏢靶子,被人一次又一次傷害,扎得千瘡百孔。集市上,老城裡,迫切到亡命的拉客方式弄得大家煩不勝煩,簡直一天不離開這裡就一天不得安生。
當地人粗暴惡劣的行徑給我們留下了強烈的心理陰影,直接導致之後幾天坐吉普車穿行在 撒哈拉沙漠 里Julian有事沒事就學黑嚮導和發傳單的人,操著一口阿拉伯英語在我耳邊不停地for free for free 。
一上來就給我們留下這麼惡劣的印象這個國家可太吃虧了。後來我們在 非斯 老城裡也轉悠了一天,一開始提心吊膽,後來卻發現 非斯 人民的“你好”大多真的只是想跟我們打個招呼。
想來 非洲 人應該總體還是淳樸的,大概就是封閉落後慣了的地方一時還沒有適應好 新興 發展起的旅游業吧,我相信未來會變好些的。 可能是因為吸收了太多的陽光,色素需要沉澱,所以這個國家盛產橙色的東西。橘喵和橙子隨處可見。
集市上的橙汁4 裡拉 一小杯,混合果汁10 裡拉 一大杯。新鮮現榨,非常適合被煩得口乾舌燥的旅人。
因為市場競爭激烈,集市上的果汁被迫成為了 馬拉喀什 唯一明碼標價的東西。 馬約爾花園:絕世獨立一抹藍“馬 約爾 花園仿佛是我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我甚至常常在夢中見到那些獨一無二的色彩。”
——YVES SAINT LAURENT 園子里不起眼的一角埋葬著YSL的一部分骨灰,裡面還有一個小的展覽館介紹他的生平。
YSL先生是一個同性戀和癮君子,他把刻著silence的墓碑放在這座舉世矚目的花園裡。
他說,與其讓你瞭解我,我寧願我是一個謎。 據說這種極具衝擊力的色彩是從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裡面提取而來的。
我從未見過這麼動人心魄的藍色,不同於晴朗天空的純凈也不似無邊海面的深邃。這種藍理應被命名為馬 約爾 藍。 園子其實不大,門票卻不便宜
全 摩洛哥 最貴的除了哈桑二世清真寺就是這裡了。全價70迪拉姆,學生價對半。
我們的 德國 學生證只是一張紙片,賣票的人喊了三個同事過來一起研究了五分鐘,最後還是將信將疑地賣給了我們。
我看攻略裡面人人都說必須一開園就去。要是等到中午那麼人滿為患,想拍張照都很困難。
於是我們在抵達的第二天趕了個大早。誰成想遇上風和日麗大家都興緻高漲,還沒進園就看見前面烏泱泱排隊的旅行團和春游的小學生。 畢竟這地方可是個近年來紅遍全球的打卡勝地啊!
光我認識的朋友中就有不少人去過。儘管很多人回來之後會表示覺得意思不大,但是只要來到了 馬拉喀什 ,還是沒有哪個人會真的不去馬 約爾 花園吧! 個人認為只是一個拍照友好型景點
回來以後我跟去過的朋友討論,一致覺得這地兒要是不愛拍照也不瞭解YSL真的就沒什麼意思了,因為說白了就一迷你彩色植物園,逛完都用不了一刻鐘。 阿特拉斯到艾本哈杜:撒哈拉沙漠預告片想要進 撒哈拉沙漠 ,只有報團和包車兩種。
當地沙漠團一般從 馬拉喀什 進,途經 瓦爾扎扎特 和梅爾祖卡,最後從 非斯 出。有三天兩夜和四天三夜,豪華住宿與頂級住宿之分。
區別分別是四天三夜的會在沙漠腹地多停留一天,頂級住宿則住的營地條件更好。
我們選擇的是三天兩夜的豪華住宿。選擇的標準簡單來說就只有便宜這一條,哪個便宜就選哪個。所以僅有的挑選過程就是在兩個同樣價格2380/人的團里比對哪個的行程更能值回本。就這樣我們還斟酌商量了好幾次,這種對性價比的執著足以讓男人沉默,女人流淚。
不選擇包車的原因是沒有意義。當地沙漠團都是一個吉普車一團的小規模,有三人團有四人團。我們一行正好四個人,都不用跟別人拼車。包車還要自行訂酒店訂線路,大部分去過的人都走了沙漠團的路,想找到路線攻略都不容易;而且沙漠裡面未知重重,我們都是老實本分的保命型人格,並不想涉險。
到達 馬拉喀什 的第三天早上八點,訂好的沙漠團司機到酒店門口來接我們。車從 馬拉喀什 市區開出去沒一會兒就駛入了無人之境。 上一篇中寫到我很羡慕在 聖托里尼 工作的店員,因為他們可以每天吹著海風伴著日出日落收拾盤子。
但是其實我能想象到再美的風景天天重覆看是怎樣的膩味兒。
讓我發此感慨的是我們的司機 巴卡 ,一個頭巾包不住熱情的中年男子。我們四個第一天在車上一路沉默,有修照片的有看風景的有睡覺的,就是沒人講話。能看得出司機大哥非常無聊。他一直在試圖跟我們搭話,想炒熱氣氛。但是他只會一點點英語,還帶著濃濃的塔吉鍋口音。有心配合尚難交流,何況我們還是四個沒有感情的殺手。兩輪沒有掌聲沒有回應的冷笑話過後他徹底地放棄了,自暴自棄地打開了當地電臺放塔吉鍋味兒的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搖頭晃腦地開車。看向遠方不甘的眼神有讓見者落淚的凄涼和倔強。 車駛進阿特拉斯高山之後就開始處處是風景了, 巴卡 嫻熟地在每一個拍照點停車,趕我們下去,邊比劃邊說“take picture”。
暈車的Lila在車裡閉目養神不肯下去, 巴卡 於是一臉疑惑:你不要拍照嗎?我們恐於滿足他十萬個為什麼一樣旺盛的好奇心,所以一停車就麻溜地穿外套下車走開。
可是 巴卡 不滿足於此,他還想要一點點的旅行參與感。於是他總是在我們不註意的時候冷不丁走到背後,積極地伸手想搶我們的手機,非常堅決要幫我們拍照。我們說,不用了謝謝。 巴卡 說不行,你們不拍就留在這兒,不許上車。
其他兩人見他胡攪蠻纏直接無視走開,留下神色沮喪的 巴卡 在原地,捏著煙盒不知所措。
拍吧拍吧,我把手機遞給他,比划了一下構圖。
咔嚓! 離 瓦爾扎扎特 不遠的古城埃本哈杜
整座古城是由泥土堆砌而成,早期是 摩洛哥 原居民柏柏爾人的村落,背靠阿特拉斯山脈,面向的是沙漠綠洲。 寫到這裡突然想要插播一個故事
其實這篇游記已經在我的草稿箱里躺了有近兩年。由於沒能一鼓作氣地寫完,很多的情緒再也找不到感覺。因此每次鼓起勇氣想要整理,打開再讀最終都只能皺著眉頭認輸。
近日因為冠狀病毒肆虐所以一直在家裡老實待著,下樓去便利店買包薯片上來我媽都要逮著我抓去消毒。實在無聊至極就又把它翻了出來,想著無論是回顧也好,作為一種自我挑戰也罷,好歹算是做了件事。
因此這次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發表掉了。之所以在這裡贅述良久,想必各位也猜中原委了——
因為這一部分我之前沒寫咯 只能記得那天我穿了很高的高跟鞋,走了非常遠的路,也爬了很多個坡。在強烈的陽光下分秒都離不開墨鏡的保護。
還記得中午那三個人嚷嚷著不行了不行了一定要吃中餐。點了什麼菜也都忘了,不過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什麼是所謂的“風捲殘雲”。 瓦爾扎扎特:於文明盡頭的星空這是我們第一晚住在 瓦爾扎扎特 的沙漠酒店為我們準備的歡迎下午茶
桌上放的杯子里裝的是薄荷茶。也算是當地特色吧,兩勺砂糖一把薄荷葉,用滾燙的茶水往上一澆。
功效是可以隨時隨地觸發我的暈車,形成說吐就吐的奇妙景象。
但這玩意兒在 摩洛哥 真是躲都躲不開,上哪兒人都會先給你端上一杯。想當初第一次喝竟還是我自己花錢買罪受:在路過的休息站里賣10迪拉姆一杯,天太冷就想要喝點兒熱的,圖個新鮮點了這個。喝第一口尚可,第二口就引起了我的不適,喝完噁心了一路,後來走哪兒看到它就覺得嗓子眼堵得慌。
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口味怎麼這麼獵奇。 在瞭望臺上俯拍的酒店全景
雖然報的是最低配版的沙漠團但是由於穿越撒哈拉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昂貴的項目,因此兩晚住得都還不錯。和我們這一趟其它幾晚住在城市裡的民宿相比那可就算是相當豪華了。 關於在 摩洛哥 八天七晚的住宿我有一把老淚想要縱橫 後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 此時此刻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少女 所以先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