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摩洛哥,你比我想象中美好
在出發前兩周才敲定的目的地,出行前並未做詳盡的功課,但卻給我們打開了通往 非洲 世界的好奇大門。
如果說當初選擇 摩洛哥 是因為一張 舍夫沙萬 的照片,那麼置身其中時, 摩洛哥 的確從未讓我失望:無論是藍城的震撼,古城菲斯的riad, 馬拉喀什 的不眠廣場,還是兒時課本里的 撒哈拉沙漠 。 摩洛哥 ,雖與 西班牙 只相隔了一道 直布羅陀 海峽,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值得你花上至少一周的時間來這裡體驗一番。在 摩洛哥 ,旅行更多的是體驗,是感官全開,是一不留神就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也許是 摩洛哥 本身開放包容的氛圍,也許是 非洲 大陸隨處響起的歡快音樂,也許是這裡的人們天生熱情。
記得一個小細節,在本哈杜村大家坐下來休息,當地人問我們要不要喝薄荷茶,本著對當地水質的懷疑態度,我笑著拒絕了。我們的地導Brihim要了一壺茶和幾個杯子,愜意的喝了起來。一邊喝一邊問我要不要一起,當他問我第三遍的時候,我實在不好意思拒絕了。當我喝下第一口薄荷茶的時候,味蕾被喚醒了,暑氣盡消。我呼朋喚友喊小伙伴們一起來喝茶,隊友(嗯,我老公,也就是肉爹)嘗了一小口以後,一飲而盡,大呼再來一杯。
若不是地導,直到離開我可能都不會嘗試薄荷茶的味道。都說 摩洛哥 神偷出沒、民風彪悍,而事實上當你到了 摩洛哥 ,看到當地百姓清澈的眼神時,你的顧慮瞬間消散。(當然戒備之心也不可無,尤其是在麥地那地區女生單獨出行) ↑阿伊特·本·哈杜村 ↑菲斯古城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 卡薩布蘭卡的海上清真寺在飛往 卡薩布蘭卡 的飛機上,除了吃飯和補眠,就是重溫了電影《 卡薩布蘭卡 》。
電影中戰火紛飛的城市,現實中卻是溫馨祥和的所在。我們在卡薩停留的時間不到一日,凌晨到達 巴黎 ,在戴高樂的星巴克吃過早飯後隨即各自打開電腦辦公。隨後中午在 巴黎 轉機卡薩,到 達卡 薩已是下午。
在機場換了200歐的當地幣迪拉姆,機場打車到酒店250MAD,付了20MAD行李工小費。因為在卡薩只是落腳中轉,就訂了距離哈桑二世清真寺最近的Mellliber Appart Hotel。訂了大的房型,設施一般,但是房間寬敞,位置優越,這個價格來說實在沒什麼可挑剔的了。前臺的小哥哥們英語流利並且相當熱心,咨詢了一堆問題,還幫我電話咨詢餐廳預訂情況,相當給力。
英語在 摩洛哥 的普及程度遠不及法語,且當地人以 摩洛哥 本地方言和阿拉伯語為主,所以在許多情況下需要和當地人打交道的時候,我都會提前選擇身邊會英語的人和他溝通好,讓他幫我在電話里與當地人溝通,這樣溝通效率會高很多。
哈桑二世清真寺
原本在我的計劃中,是想一入住酒店就出發去Mahkama du Pacha,是以前的總督府,現在的法院辦公地。裡頭建築特別美,藍綠色的 馬賽 克,是一個未被游客攻占的寶地。我在出發前就被種草了,並且我對這裡的期待遠高於清真寺,但最終卻無法如願。在到達的當天,前臺小哥告訴我這個點法院已經下班關門了,讓我可以第二天去。我們第二天去了,卻發現門口的保安已經不能夠靠小費打點了(畢竟這不是一個景點)。如今的法院入口已經安裝了監控,保安不敢在監控眼皮底下收小費了。我們讓Brihim幫我們去溝通,Brihim溝通後答曰可以找專門的guide帶我們進去,但是那個點一時找不到guide,我們又要出發趕路了,遂放棄。(我一直沒琢磨明白這個guide是哪種guide,為什麼Brihim不能當我們的guide,是當地有明確的界限劃分還是什麼原因)
當然所幸的是,在卡薩的計劃也並不是全部落空,至少我們在日落前看了哈桑二世清真寺,並且這座清真寺遠高於我的期待了,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貌,更是因為這裡可愛的人兒。
酒店和清真寺就隔了條馬路,酒店房間可以直接看到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傍晚五點多從酒店出發, 非洲 的日頭曬得人睜不開眼,但是溫度卻不高。 卡薩布蘭卡 是整個 摩洛哥 行程中溫度最舒服的城市,7月中旬最高溫度也不過30度,早晚最低溫度不到20,需要帶絲巾或者薄外套才行。或許一頓晚飯的功夫,溫度就就驟降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 這個時間的清真寺,沒有人作禮拜,但卻是當地人遛娃的廣場。一塵不染的清真寺廣場,孩子們追逐玩耍、踢足球、玩滑板、放風箏;美麗的 摩洛哥 婦女們在廣場上嘮家常,金色的斜陽印在她們深刻的輪廓上,那幅畫面真美。
或許因為我是整座清真寺唯一的 亞洲 姑娘,我的出現引來了當地女孩兒的目光。三五成群的女孩子和她們的家人,紛紛跑來和我合影:貼面禮之後,是全家大合影以及每個人分別和我合影,一家人換著手機確保每個人手機里都有照片。剛開始幾次被問能不能合影我還有點詫異,後來被問的次數多了,我也就徹底放開了。一個小時下來大概也就合影了幾十個當地女孩兒,有來卡薩旅行的當地學生,也有生活在卡薩當地的居民。(當時都快膨脹了,差點以為自己火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因為我們去的時間太晚了,所以錯過了清真寺的內部參觀,但即便是清真寺外部就已經足夠美了。
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寸建築錶面,都是由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 馬賽 克組成的,這座1/3建在大西洋上的穆斯林世界最西部的大清真寺,無論是其壯觀程度還是建築細節,都給人以無限震撼。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我們離開清真寺後,一直沿著海邊往Le Cabestan餐廳的方向走。
剛走出清真寺一兩百米,猛的回頭髮現一群當地年輕人正在從清真寺的某個屋頂“跳海”,我們在海邊圍觀了好久,看著一個個黑瘦而矯健的年輕人毫不畏懼的往海裡跳,腎上腺素在狂飆。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海邊的一路,有老人在海邊釣魚,有年輕人提著熱水壺在賣咖啡,有孩子們在空地上踢球。這種慢下來的生活,我們是多久沒有過了,看到他們慢慢生活的樣子真好。
我們走得很慢,以至於還沒走到海邊 燈塔 ,太陽就已經快要落下去了。
Le Cabestan大西洋邊的法餐廳
這是在去卡薩的路上刷到的餐廳,因為是當天到了酒店才想起來讓酒店小哥幫忙電話預定,被告知當天晚上的靠窗位置已經訂完了,如果八點多過去的話,其他位置都還有,直接去就可以。
實地去到以後,這裡確實值得提前幾天預定海邊的位置,看著大西洋的日落吃晚飯,環境分滿分!9點後天開始暗下來,然而用餐的人並不多,九點半十點以後餐廳才到滿座的點。 摩洛哥 的這家法餐廳,菜單全法文,我們的服務生也只會法文,英文完全無法溝通。於是整個點餐過程就有些尬了。
菜品中規中矩,說不上驚艷也沒踩雷,畢竟百分百無遮擋的大西洋日落才是這家餐廳最大的賣點。
之後一周的 非洲 晚餐用餐時間都在9點甚至10點以後,再之後的 歐洲 晚餐則更入鄉隨俗,沒有10點前開吃的晚飯,11點坐下點餐,吃到凌晨1點也是常有的事。 終於見到你,藍城舍夫沙萬在權衡是否要去 舍夫沙萬 之前,我們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原本行程時間就不長,而 舍夫沙萬 在 摩洛哥 北部,一開始隊友是拒絕的。男生喜歡南部的沙漠,而女生大都對 舍夫沙萬 這座藍城有執念。最後的行程是從卡薩開始順時針的一個小圈: 卡薩布蘭卡 \- 舍夫沙萬 -菲斯-梅爾祖卡- 瓦爾扎扎特 \- 馬拉喀什 \- 卡薩布蘭卡 。用一周的時間環一個小圈,其實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建議大家留出比我們更多的時間。 從卡薩到 舍夫沙萬 4.5小時車程。坐車對我來說不是問題,但是這中間經歷的蒼蠅館子卻是我整個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這裡說的“蒼蠅館子”,是真的有幾百隻蒼蠅群魔亂舞的館子。我們嚮導Brihim人不錯,推薦的館子也都是路上經過的生意 興隆 的館子,用他的話說,生意好的館子總有它的道理。同時,他推薦的也都是他自己就愛吃的食物, 比如 這天帶我們去吃的meat ball。
這天下午一點多才找了個小鎮落腳吃中飯,沿街的小店門口放了3個燒烤架,往裡頭走,是店門口懸掛著的三扇宰殺了的牛,穿過被蒼蠅叮滿的滿是鮮血的牛,是剁肉的砧板,我們也在這裡點菜。 本著不殺生的精神,這裡的人對蒼蠅十分友好,於是餐桌上砧板上生牛肉上,一家店內幾百隻蒼蠅同時在覓食。並且這裡蒼蠅的種類還不少,包括但不僅限於我們常見的黑色小隻的蒼蠅,還有個頭巨大體型如蜜蜂的蒼蠅。這裡的肉論斤賣,記不清我們要了幾斤肉,點完肉以後把剁好的肉糜過秤,接著端到燒烤架旁,伙計用手快速做成肉球放出鐵絲做成的夾板中,放在烤架上烤。番茄和洋蔥也放在烤架上。 上菜了,一桌中間一盤meat ball,每人一小碟烤過的番茄洋蔥,一旁是 摩洛哥 人的主食——麵包。端上來的菜很快就被叮滿蒼蠅,然而周圍的當地用餐者似乎完全不在意,嚮導教我們如何用手掰下麵包夾肉球吃。看著他熱情的樣子,我完全無法拒絕,但內心是極度恐慌和掙扎的。
摸著良心說,這meat ball說不上有多難吃,最多只能說 摩洛哥 菜都偏清淡,我們吃起來會覺得不夠咸。當地人一般都用香料調味,鹽放的很少。然而我偏偏是那種不愛吃肉糜的人,再加上眼前這糟糕的用餐環境,吃每一口都覺得格外艱難。好在有冰可樂和麵包,以及作為配菜的番茄洋蔥。其實這裡的麵包還蠻好吃的,在 摩洛哥 的一周,每天都吃這裡的饢/麵包。能吃到現烤的一定要嘗試,因為現烤的非常香;但一般餐廳都是外邊買的統一規格的保質期比較長的麵包,新鮮時候味道也不差,但是沙漠里幾日吃到的風乾的麵包就非常崩潰了,乾到難以下咽。
我們必須保持樂觀哈,雖然這裡衛生狀況不咋地,但我們所有人這一周下來都沒有腸胃不適。
夢裡的藍城 舍夫沙萬
我們照片中看到的藍城,其實是 舍夫沙萬 的老城麥地那地區。因為我們在 舍夫沙萬 只停留一晚,所以就選擇了老城麥地那裡面的民宿。汽車無法進入麥地那,只能停在老城門外,可以選擇自己提行李進入,或者給錢讓城門外候著的當地人幫你帶進去。(錚錚鐵漢的我們當然省錢自己搬進去了)
如果說當初選擇 摩洛哥 是因為一張 舍夫沙萬 的照片,那麼置身其中時, 摩洛哥 的確從未讓我失望:無論是藍城的震撼,古城菲斯的riad, 馬拉喀什 的不眠廣場,還是兒時課本里的 撒哈拉沙漠 。 摩洛哥 ,雖與 西班牙 只相隔了一道 直布羅陀 海峽,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值得你花上至少一周的時間來這裡體驗一番。在 摩洛哥 ,旅行更多的是體驗,是感官全開,是一不留神就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也許是 摩洛哥 本身開放包容的氛圍,也許是 非洲 大陸隨處響起的歡快音樂,也許是這裡的人們天生熱情。
記得一個小細節,在本哈杜村大家坐下來休息,當地人問我們要不要喝薄荷茶,本著對當地水質的懷疑態度,我笑著拒絕了。我們的地導Brihim要了一壺茶和幾個杯子,愜意的喝了起來。一邊喝一邊問我要不要一起,當他問我第三遍的時候,我實在不好意思拒絕了。當我喝下第一口薄荷茶的時候,味蕾被喚醒了,暑氣盡消。我呼朋喚友喊小伙伴們一起來喝茶,隊友(嗯,我老公,也就是肉爹)嘗了一小口以後,一飲而盡,大呼再來一杯。
若不是地導,直到離開我可能都不會嘗試薄荷茶的味道。都說 摩洛哥 神偷出沒、民風彪悍,而事實上當你到了 摩洛哥 ,看到當地百姓清澈的眼神時,你的顧慮瞬間消散。(當然戒備之心也不可無,尤其是在麥地那地區女生單獨出行) ↑阿伊特·本·哈杜村 ↑菲斯古城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 卡薩布蘭卡的海上清真寺在飛往 卡薩布蘭卡 的飛機上,除了吃飯和補眠,就是重溫了電影《 卡薩布蘭卡 》。
電影中戰火紛飛的城市,現實中卻是溫馨祥和的所在。我們在卡薩停留的時間不到一日,凌晨到達 巴黎 ,在戴高樂的星巴克吃過早飯後隨即各自打開電腦辦公。隨後中午在 巴黎 轉機卡薩,到 達卡 薩已是下午。
在機場換了200歐的當地幣迪拉姆,機場打車到酒店250MAD,付了20MAD行李工小費。因為在卡薩只是落腳中轉,就訂了距離哈桑二世清真寺最近的Mellliber Appart Hotel。訂了大的房型,設施一般,但是房間寬敞,位置優越,這個價格來說實在沒什麼可挑剔的了。前臺的小哥哥們英語流利並且相當熱心,咨詢了一堆問題,還幫我電話咨詢餐廳預訂情況,相當給力。
英語在 摩洛哥 的普及程度遠不及法語,且當地人以 摩洛哥 本地方言和阿拉伯語為主,所以在許多情況下需要和當地人打交道的時候,我都會提前選擇身邊會英語的人和他溝通好,讓他幫我在電話里與當地人溝通,這樣溝通效率會高很多。
哈桑二世清真寺
原本在我的計劃中,是想一入住酒店就出發去Mahkama du Pacha,是以前的總督府,現在的法院辦公地。裡頭建築特別美,藍綠色的 馬賽 克,是一個未被游客攻占的寶地。我在出發前就被種草了,並且我對這裡的期待遠高於清真寺,但最終卻無法如願。在到達的當天,前臺小哥告訴我這個點法院已經下班關門了,讓我可以第二天去。我們第二天去了,卻發現門口的保安已經不能夠靠小費打點了(畢竟這不是一個景點)。如今的法院入口已經安裝了監控,保安不敢在監控眼皮底下收小費了。我們讓Brihim幫我們去溝通,Brihim溝通後答曰可以找專門的guide帶我們進去,但是那個點一時找不到guide,我們又要出發趕路了,遂放棄。(我一直沒琢磨明白這個guide是哪種guide,為什麼Brihim不能當我們的guide,是當地有明確的界限劃分還是什麼原因)
當然所幸的是,在卡薩的計劃也並不是全部落空,至少我們在日落前看了哈桑二世清真寺,並且這座清真寺遠高於我的期待了,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貌,更是因為這裡可愛的人兒。
酒店和清真寺就隔了條馬路,酒店房間可以直接看到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傍晚五點多從酒店出發, 非洲 的日頭曬得人睜不開眼,但是溫度卻不高。 卡薩布蘭卡 是整個 摩洛哥 行程中溫度最舒服的城市,7月中旬最高溫度也不過30度,早晚最低溫度不到20,需要帶絲巾或者薄外套才行。或許一頓晚飯的功夫,溫度就就驟降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 這個時間的清真寺,沒有人作禮拜,但卻是當地人遛娃的廣場。一塵不染的清真寺廣場,孩子們追逐玩耍、踢足球、玩滑板、放風箏;美麗的 摩洛哥 婦女們在廣場上嘮家常,金色的斜陽印在她們深刻的輪廓上,那幅畫面真美。
或許因為我是整座清真寺唯一的 亞洲 姑娘,我的出現引來了當地女孩兒的目光。三五成群的女孩子和她們的家人,紛紛跑來和我合影:貼面禮之後,是全家大合影以及每個人分別和我合影,一家人換著手機確保每個人手機里都有照片。剛開始幾次被問能不能合影我還有點詫異,後來被問的次數多了,我也就徹底放開了。一個小時下來大概也就合影了幾十個當地女孩兒,有來卡薩旅行的當地學生,也有生活在卡薩當地的居民。(當時都快膨脹了,差點以為自己火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因為我們去的時間太晚了,所以錯過了清真寺的內部參觀,但即便是清真寺外部就已經足夠美了。
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寸建築錶面,都是由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 馬賽 克組成的,這座1/3建在大西洋上的穆斯林世界最西部的大清真寺,無論是其壯觀程度還是建築細節,都給人以無限震撼。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我們離開清真寺後,一直沿著海邊往Le Cabestan餐廳的方向走。
剛走出清真寺一兩百米,猛的回頭髮現一群當地年輕人正在從清真寺的某個屋頂“跳海”,我們在海邊圍觀了好久,看著一個個黑瘦而矯健的年輕人毫不畏懼的往海裡跳,腎上腺素在狂飆。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海邊的一路,有老人在海邊釣魚,有年輕人提著熱水壺在賣咖啡,有孩子們在空地上踢球。這種慢下來的生活,我們是多久沒有過了,看到他們慢慢生活的樣子真好。
我們走得很慢,以至於還沒走到海邊 燈塔 ,太陽就已經快要落下去了。
Le Cabestan大西洋邊的法餐廳
這是在去卡薩的路上刷到的餐廳,因為是當天到了酒店才想起來讓酒店小哥幫忙電話預定,被告知當天晚上的靠窗位置已經訂完了,如果八點多過去的話,其他位置都還有,直接去就可以。
實地去到以後,這裡確實值得提前幾天預定海邊的位置,看著大西洋的日落吃晚飯,環境分滿分!9點後天開始暗下來,然而用餐的人並不多,九點半十點以後餐廳才到滿座的點。 摩洛哥 的這家法餐廳,菜單全法文,我們的服務生也只會法文,英文完全無法溝通。於是整個點餐過程就有些尬了。
菜品中規中矩,說不上驚艷也沒踩雷,畢竟百分百無遮擋的大西洋日落才是這家餐廳最大的賣點。
之後一周的 非洲 晚餐用餐時間都在9點甚至10點以後,再之後的 歐洲 晚餐則更入鄉隨俗,沒有10點前開吃的晚飯,11點坐下點餐,吃到凌晨1點也是常有的事。 終於見到你,藍城舍夫沙萬在權衡是否要去 舍夫沙萬 之前,我們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原本行程時間就不長,而 舍夫沙萬 在 摩洛哥 北部,一開始隊友是拒絕的。男生喜歡南部的沙漠,而女生大都對 舍夫沙萬 這座藍城有執念。最後的行程是從卡薩開始順時針的一個小圈: 卡薩布蘭卡 \- 舍夫沙萬 -菲斯-梅爾祖卡- 瓦爾扎扎特 \- 馬拉喀什 \- 卡薩布蘭卡 。用一周的時間環一個小圈,其實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建議大家留出比我們更多的時間。 從卡薩到 舍夫沙萬 4.5小時車程。坐車對我來說不是問題,但是這中間經歷的蒼蠅館子卻是我整個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這裡說的“蒼蠅館子”,是真的有幾百隻蒼蠅群魔亂舞的館子。我們嚮導Brihim人不錯,推薦的館子也都是路上經過的生意 興隆 的館子,用他的話說,生意好的館子總有它的道理。同時,他推薦的也都是他自己就愛吃的食物, 比如 這天帶我們去吃的meat ball。
這天下午一點多才找了個小鎮落腳吃中飯,沿街的小店門口放了3個燒烤架,往裡頭走,是店門口懸掛著的三扇宰殺了的牛,穿過被蒼蠅叮滿的滿是鮮血的牛,是剁肉的砧板,我們也在這裡點菜。 本著不殺生的精神,這裡的人對蒼蠅十分友好,於是餐桌上砧板上生牛肉上,一家店內幾百隻蒼蠅同時在覓食。並且這裡蒼蠅的種類還不少,包括但不僅限於我們常見的黑色小隻的蒼蠅,還有個頭巨大體型如蜜蜂的蒼蠅。這裡的肉論斤賣,記不清我們要了幾斤肉,點完肉以後把剁好的肉糜過秤,接著端到燒烤架旁,伙計用手快速做成肉球放出鐵絲做成的夾板中,放在烤架上烤。番茄和洋蔥也放在烤架上。 上菜了,一桌中間一盤meat ball,每人一小碟烤過的番茄洋蔥,一旁是 摩洛哥 人的主食——麵包。端上來的菜很快就被叮滿蒼蠅,然而周圍的當地用餐者似乎完全不在意,嚮導教我們如何用手掰下麵包夾肉球吃。看著他熱情的樣子,我完全無法拒絕,但內心是極度恐慌和掙扎的。
摸著良心說,這meat ball說不上有多難吃,最多只能說 摩洛哥 菜都偏清淡,我們吃起來會覺得不夠咸。當地人一般都用香料調味,鹽放的很少。然而我偏偏是那種不愛吃肉糜的人,再加上眼前這糟糕的用餐環境,吃每一口都覺得格外艱難。好在有冰可樂和麵包,以及作為配菜的番茄洋蔥。其實這裡的麵包還蠻好吃的,在 摩洛哥 的一周,每天都吃這裡的饢/麵包。能吃到現烤的一定要嘗試,因為現烤的非常香;但一般餐廳都是外邊買的統一規格的保質期比較長的麵包,新鮮時候味道也不差,但是沙漠里幾日吃到的風乾的麵包就非常崩潰了,乾到難以下咽。
我們必須保持樂觀哈,雖然這裡衛生狀況不咋地,但我們所有人這一周下來都沒有腸胃不適。
夢裡的藍城 舍夫沙萬
我們照片中看到的藍城,其實是 舍夫沙萬 的老城麥地那地區。因為我們在 舍夫沙萬 只停留一晚,所以就選擇了老城麥地那裡面的民宿。汽車無法進入麥地那,只能停在老城門外,可以選擇自己提行李進入,或者給錢讓城門外候著的當地人幫你帶進去。(錚錚鐵漢的我們當然省錢自己搬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