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20個月元寶的緬甸十日親子行








悉隆敏羅寺
悉隆敏羅寺位於 良烏 至老 蒲甘 公路的中間位置,是這一片最高的佛塔,非常醒目,寺前常有鴿子停歇,看見鴿子元 寶興 奮的拔腿往前沖,驚得鴿子撲騰著翅膀,振翅高飛。






當然當地人的服飾,也買啦!

達瑪央吉寺堪稱 蒲甘 最雄偉的佛塔,穿行在 蒲甘 平原上,似乎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遠眺到達瑪央吉磚紅色的塔身。

達瑪揚基塔
它的建成與一位暴君有關, 蒲甘 王朝的拿勒杜(Narathu)在謀殺自己父王和王兄後篡奪王位,為了洗清自己的罪過,他學阿育王建造佛塔,動用了當時幾乎全國的工匠,容不得一絲豆腐渣工程,要求工匠砌磚工整嚴密,如果有一根針能插進磚縫,就會砍斷工匠手指,甚至砍手砍頭。
這樣的嚴格監工之下,達瑪央吉寺不僅精美,而且相當牢固,1975年的大地震時,其他佛塔損毀嚴重,而達瑪央吉寺依然敦實矗立在荒野之中。

作為一座雄偉的大塔,這裡的游客以及禮佛的當地人並不算多,甚至遠遠不及適纔去過的悉隆敏羅寺,這一切,其實塔名里已暗藏玄機,“達瑪央吉”,意思是“沒帶侍衛的佛塔”,拿勒杜國王某天沒帶近身侍衛,在塔尚未封頂未完成之際被 印度 術士刺殺,導致塔頂至今無人修建,以致於當地人也稱其為“厄運塔”。

蘇拉瑪尼寺
蘇拉瑪尼寺離達瑪央吉寺非常近,只有兩百米左右的距離,儘管關於 蒲甘 眾 多佛 塔的介紹中,瑞山陀塔、瑞西光塔、阿難達寺總是著墨最多占據前三甲,但就個人審美而言,我最喜歡的還是蘇拉瑪尼寺。
蘇拉瑪尼,意為“王冠上的寶石”,是一座四方形金字塔式的磚結構佛塔,建於1183年,相傳當時的國王Narapatisithu登山時,看到一顆紅寶石在窪地中閃耀,便覺是天神指示,遂在此了蘇拉瑪尼佛塔。

佛塔內有漂亮的門廊,每道門都有精美浮雕的門楣,運用在門柱上的火焰及三角造型是受 印度 風格的影響。

塔內供有佛像,佛身上貼滿真金,有大幅精美壁畫,可由於年代久遠,保護不善,很多已經風化剝蝕,美麗而滄桑,當地導游在歐美游客面前娓娓道來,講述壁畫上描繪的祭祀與佛教傳入 緬甸 的場景過程,蹭著聽了個大概,走馬觀花。






達賓紐寺,又譯為他冰瑜塔,意為“無比的智慧”,建於1144年,是江喜陀王的孫子下令建造的佛學院,塔內分五層,第一、第二層曾是僧人居住地,第三層是冥想空間,第四層珍藏《三藏經》,第五層為佛。

塔高67米,是 蒲甘 最高的佛塔,與阿難達佛塔並稱 蒲甘 雙塔,曾是觀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點之一,但現在出於保護之目的,已不允許游客登上塔頂,也許未來 緬甸 政府為了申遺,越來越多的佛塔會被限制攀爬吧,且登且珍惜。


帕塔達寺是 蒲甘 最後一座佛塔寺,交通很不便,為了換一個地方看日落,我們騎著電瓶車在土坡沙石地吭哧吭哧了很久才終於抵達,它的外形像棟大平層房屋,看上去雖然不高,可頂層有十分寬廣的平臺,是觀賞日出日落的絕佳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