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媽媽帶你去撒哈拉
見岔路口站著一位交通協警,我們上前想要問他是否知道 “卡泰羅尼亞大街”,我還擔心這條街現在早已更名,沒想到協警不但知道,而且各種比劃告訴我們怎麼走過去。謝過他,一邊在路的一旁等待紅綠燈一邊心裡在盤算著回去寫攻略要不要花張地圖方便大家自己能找過去。這個時候一輛白色的SUV停在了我們身邊,車窗搖下來,只見一個腦袋歪過來問:
“ 中國 人吧?”
“對啊” 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便本能性的回答,居然會在這個少見外國人的地方聽到中文。
“你們是去三毛故居吧”
“對啊” 然後他用手指了指馬路對面,便跐溜一下將車開走了。我沒明白是什麼意思,濤先生說他讓我們到馬路對面等他,他要開到前面去給車子掉頭。
過了紅綠燈,我們站在剛剛遇見他的馬路正對面等他,但是遲遲不見他的車再開過來,我說:
“你是不是理解錯了,他是讓我們在這裡等他的意思嘛”
又過了一會兒還是沒有來,我心想掉頭要辣麽久嗎?
“他不會不回來了吧” 。
其實我主要是怕濤先生理解錯了他的意思。而且往常在國外遇到同胞,不是視而不見就是打個招呼作罷,有下文的很少。我既詫異這麼偏遠的 西撒哈拉 會遇到 中國 人,更想不出他叫住我們要乾啥。
還沒想完,那輛白色的車就開過來了,車窗搖下他將頭探出來:
“上車吧,我帶你們過去”
這個熱心載我們去三毛故居的男人便是西游 —— 一位因為工作外派,需要在 西撒哈拉 長居一年的 中國 人,我稱他為游居者。
走進 Echo 家穿過一片紅牆與黃牆的房子。西游將車停在一條還比較寬的馬路邊,正對面便是一個小小的鐵門,鐵門之上是一個白色字跡的 “44” ,這個早已在網上看過無數遍的標識,讓人一眼便認出這一間正是三毛與荷西當年生活的居所。牆壁上凌亂的電線裸露在外,鐵門也是銹跡斑斑,門旁邊的水錶箱上是熱情的 中國 粉絲寫上了 “ECHO”的名字和生逝時間。
我慢慢打量外牆上的每一處細節,儘管不是三毛的死粉,但還是不由的想象這裡當年的生活場景,西游大概已經來過無數次,在我們之前也已經有不少深愛三毛的人到此拜訪,對,想必那些漂洋過海來看她又匆匆離開的人一定內心深愛著三毛,就像我對拉庸如此嚮往一樣。領居們見到 中國 人來此各種拍照已不稀奇,一見便已知來意,只是帶著寶寶一起來的,可能此前沒有過而已。
一位戴著帽子露出白髮鬢角、身著長袍、拄著拐杖的老爺爺笑面可掬朝的我們走過來,彎下已不太靈活的身體摸了摸小問子的頭,低語些我猜測是在逗孩子的話,只是我們聽不懂,然後與一旁的西游和濤先生逐一握手,又拍了拍我的肩膀,緩緩的走到鐵門邊開始敲門。
我見狀忙去搖手錶示不需要打擾住在裡面的人,因為此前就在一些游記中看到這間 Echo 曾居住的房子,現在其實還在常租給當地的普通人,儘管可能過一段時間便會更換一名租客,但是也因為之前有 中國 人來到這裡想要進去一看,而常常打擾到他們的生活,畢竟他們只是租了這個房子的普通人,也許他們並不知道 Echo,甚至不太明白 Echo 粉絲們的情懷。
而我,也只不過想在門外看看,留個影足矣。老爺爺看出了我的意思,點了點頭表示沒關係的。門開了,一個中年男人走出來,一副友善的面容朝我們微笑,看起來應該不是此前游記中描述的那個不喜歡被打擾的租客,可能最近又換人了。老爺爺跟男人說了幾句,男人忙伸出雙手邀請我們進到裡屋。一切都那麼意料之外與突然,卻又那麼自然而然沒有半點牽強。
就這樣,我們有幸進到了三毛的家中。 “飛羊落井”的井從鐵門進來,需要穿過一條狹長的走廊才能進到裡屋。屋內光線昏暗,我抱著問問一步一步朝里走,像走進時空隧道,並不算長的走廊卻仿佛歷經了半個世紀。
西游在拉庸待了那麼久,來過不止幾次,卻也是第一次走進 Echo 的家中,屋內的陳設並不像想象中的“居住環境”。
客廳空蕩沒有一件傢具,
廚房除了一個可以開火的竈台再無其他餐廚具,
卧室也沒有床只是一張簡單的地鋪。
西游說這裡肯定早已不是三毛筆下描寫的,那個她與荷西生活過的家的感覺。
我也知道可能要以 “物非人非” 來形容,但內心卻絲毫沒有因此傷感與失落。反倒有種身體越來越輕,靈魂快要離開肉體的抽離感,好像穿越到多少年前,像一個隱著身的過客,在一旁默默看著 Echo 與自己心愛的男人,曾在這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居宅內,像一對再普通不過的夫妻一樣,攜手生活的日常。洗衣做飯,談心讀書……
我甚至都不敢大聲講話,“飛羊落井” 的井,還是當年的樣子,我抱著問問站在井下,輕聲對他講:
“問問,這裡是三毛阿姨的家哦”
“阿姨……”
“你知道三毛阿姨是誰嗎?她寫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叫做《撒哈拉的故事》,以後媽媽念給你聽好嗎”
“好”
我指了指頭頂的天井說:
“問問,你看,這個是三毛阿姨寫過的“飛羊落井”,上面會有羊掉下來哦”
說罷,他真的四處開始找羊…… 就這樣,本想悄悄做一名過客,卻意料之外的靈魂上仿佛與這個同是愛著撒哈拉的女人相遇。從沒想過三毛為何愛著撒哈拉,為何萬里迢迢的來到拉庸,卻發現答案早已存在於踐行者的腳步里。
談 “自由” 與 “流浪” ,在當下這個社會已經越來越不和諧與矯情,尤其是對於一個已為人母的女人來說。世俗之間有太多對於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設定標準。任何一項都是對內心原有意願的考驗。無意要跟這樣的世俗對抗與逞強,更無意是為了證明什麼而去做什麼。
真的要感謝母親這個身份,要慶幸一次又一次毫不猶豫的帶著寶寶一起遠行,它讓我經歷著很多人無法承受的身體之苦的同時,更因為帶著一份責任在路上。
而且慢慢堅信:
理想與現實不是無法同時存在,
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在社會的大流跟前,並非毫無存在的空間。
自由,更不僅僅只是專屬於青春與獨身。
也因為這樣的身份與方式,一切都變的可以複製與延續。不再有結束的那一天,便預示著我們可以不緊不慢的精雕細琢、去打磨生命與生活。甚至可以將這份溫暖與匠心傳遞給更多與我一樣平凡而普通的人。
內心的寬度,已經決定了所能抵達世界的遠度,
腳步丈量的距離,也早已決定內心可以從容與坦然的高度。
旅行如此,育兒亦如此。未來很長,唯有真正的內心所獲,才是能陪伴與支撐我們走到最後的精神食糧。
忘掉社會的節奏,也忘掉給自己的行走設定某種 “標簽” ,說 “隨著心走” 太籠統,心在哪裡才是更多人還沒看清的彼岸。
當你開始認真與自己的意願平等交談,一切便不再是白日夢,當你已經越來越清晰的勾勒出夢境的模樣,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閉上眼睛把關在籠子里的心解開,它會帶著你去到想要抵達的遠方。 ↑阿尤恩 ↑阿尤恩 撒哈拉姑娘的擁抱我們謝過房子現在的主人與幫助敲開門的老爺爺,準備離開,門口已經站滿了很多小孩,儘管有些羞澀,相互擠兌著躲在小伙伴的身後,卻一個個都露出潔白的牙齒超我們微笑,特別乾凈溫暖。
我說能否給他們拍照,推辭兩下之後,他們便與我熟絡了起來,更有拿著我們的相機想要給我們合影的,這些撒哈拉的姑娘,從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告知,穆斯林的女孩不可以隨意被人拍照,有 “會攝取靈魂” 一說,但單純的孩子們,反倒更有對未知的源嚮往。看著他們,又看看問問,我知道現在的他還不知幸福為何感。但是真的希望他可以一直自由自在,按照自己喜歡的意願過一生。
西游說要帶我們去看看大西洋的落日,現在天色不早,去晚了可能就太陽落山了,我與小朋友們一步三回頭的揮手告別,我將問問先放到後排的座位上,自己正準備也上車,這群孩子一下子都沖了過來,一個個輪著跟我擁抱,一掃一開始見到時的羞澀,他們向我揮手說 “ByeBye” ,卻又一遍一遍的擁抱我,滿滿都是暖意與不舍。
嘴角依然上揚,眼淚卻再也忍不住的偷偷掉下來。 沙漠的盡頭我們本想要不要明天找個出租去海灘看看,沒想到西游直接就提出要載我們去看落日。海灘不算近,在城外幾十公里的路程,路上還會經過幾個檢查站,之後便一路是都是沙漠的景象,只是與我想象的連綿起伏的沙丘不同, 西撒哈拉 的沙漠更多的戈壁與零星植被。
開到一處小沙丘的時候,西游將車子停下,示意我們可以下去拍拍照。風很大但是不冷,我將問問放在沙地里,小家伙興奮的不得了,立馬蹲下來用小手抓起兩把沙子,卻因為手心太小,抓起的沙很快又從指縫間漏下來隨著風飄落,那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廣袤的撒哈拉之間,並未魂牽夢繞太久,卻有幸能牽著孩子的小手在最好的年華裡見到你。一切都剛剛好,已具歲月的沉澱,亦沒有完全被打磨到失了念想。不再輕易談起愛,卻又時刻在面對著,這個世間最單純美好的生命所發生的微妙變幻。
車繼續往前開,沒過多久便到了海邊,我想起三毛書中描寫撒哈拉的女人用海水灌腸的場景,太陽漸漸落下,仿佛就在與自己平行的不遠處,海天已成一色映著落日的餘暉,一邊是 撒哈拉沙漠 ,一邊是大西洋,太美太美,這才是我想象中的天涯海角的模樣。
“ 中國 人吧?”
“對啊” 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便本能性的回答,居然會在這個少見外國人的地方聽到中文。
“你們是去三毛故居吧”
“對啊” 然後他用手指了指馬路對面,便跐溜一下將車開走了。我沒明白是什麼意思,濤先生說他讓我們到馬路對面等他,他要開到前面去給車子掉頭。
過了紅綠燈,我們站在剛剛遇見他的馬路正對面等他,但是遲遲不見他的車再開過來,我說:
“你是不是理解錯了,他是讓我們在這裡等他的意思嘛”
又過了一會兒還是沒有來,我心想掉頭要辣麽久嗎?
“他不會不回來了吧” 。
其實我主要是怕濤先生理解錯了他的意思。而且往常在國外遇到同胞,不是視而不見就是打個招呼作罷,有下文的很少。我既詫異這麼偏遠的 西撒哈拉 會遇到 中國 人,更想不出他叫住我們要乾啥。
還沒想完,那輛白色的車就開過來了,車窗搖下他將頭探出來:
“上車吧,我帶你們過去”
這個熱心載我們去三毛故居的男人便是西游 —— 一位因為工作外派,需要在 西撒哈拉 長居一年的 中國 人,我稱他為游居者。
走進 Echo 家穿過一片紅牆與黃牆的房子。西游將車停在一條還比較寬的馬路邊,正對面便是一個小小的鐵門,鐵門之上是一個白色字跡的 “44” ,這個早已在網上看過無數遍的標識,讓人一眼便認出這一間正是三毛與荷西當年生活的居所。牆壁上凌亂的電線裸露在外,鐵門也是銹跡斑斑,門旁邊的水錶箱上是熱情的 中國 粉絲寫上了 “ECHO”的名字和生逝時間。
我慢慢打量外牆上的每一處細節,儘管不是三毛的死粉,但還是不由的想象這裡當年的生活場景,西游大概已經來過無數次,在我們之前也已經有不少深愛三毛的人到此拜訪,對,想必那些漂洋過海來看她又匆匆離開的人一定內心深愛著三毛,就像我對拉庸如此嚮往一樣。領居們見到 中國 人來此各種拍照已不稀奇,一見便已知來意,只是帶著寶寶一起來的,可能此前沒有過而已。
一位戴著帽子露出白髮鬢角、身著長袍、拄著拐杖的老爺爺笑面可掬朝的我們走過來,彎下已不太靈活的身體摸了摸小問子的頭,低語些我猜測是在逗孩子的話,只是我們聽不懂,然後與一旁的西游和濤先生逐一握手,又拍了拍我的肩膀,緩緩的走到鐵門邊開始敲門。
我見狀忙去搖手錶示不需要打擾住在裡面的人,因為此前就在一些游記中看到這間 Echo 曾居住的房子,現在其實還在常租給當地的普通人,儘管可能過一段時間便會更換一名租客,但是也因為之前有 中國 人來到這裡想要進去一看,而常常打擾到他們的生活,畢竟他們只是租了這個房子的普通人,也許他們並不知道 Echo,甚至不太明白 Echo 粉絲們的情懷。
而我,也只不過想在門外看看,留個影足矣。老爺爺看出了我的意思,點了點頭表示沒關係的。門開了,一個中年男人走出來,一副友善的面容朝我們微笑,看起來應該不是此前游記中描述的那個不喜歡被打擾的租客,可能最近又換人了。老爺爺跟男人說了幾句,男人忙伸出雙手邀請我們進到裡屋。一切都那麼意料之外與突然,卻又那麼自然而然沒有半點牽強。
就這樣,我們有幸進到了三毛的家中。 “飛羊落井”的井從鐵門進來,需要穿過一條狹長的走廊才能進到裡屋。屋內光線昏暗,我抱著問問一步一步朝里走,像走進時空隧道,並不算長的走廊卻仿佛歷經了半個世紀。
西游在拉庸待了那麼久,來過不止幾次,卻也是第一次走進 Echo 的家中,屋內的陳設並不像想象中的“居住環境”。
客廳空蕩沒有一件傢具,
廚房除了一個可以開火的竈台再無其他餐廚具,
卧室也沒有床只是一張簡單的地鋪。
西游說這裡肯定早已不是三毛筆下描寫的,那個她與荷西生活過的家的感覺。
我也知道可能要以 “物非人非” 來形容,但內心卻絲毫沒有因此傷感與失落。反倒有種身體越來越輕,靈魂快要離開肉體的抽離感,好像穿越到多少年前,像一個隱著身的過客,在一旁默默看著 Echo 與自己心愛的男人,曾在這個很普通很普通的居宅內,像一對再普通不過的夫妻一樣,攜手生活的日常。洗衣做飯,談心讀書……
我甚至都不敢大聲講話,“飛羊落井” 的井,還是當年的樣子,我抱著問問站在井下,輕聲對他講:
“問問,這裡是三毛阿姨的家哦”
“阿姨……”
“你知道三毛阿姨是誰嗎?她寫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叫做《撒哈拉的故事》,以後媽媽念給你聽好嗎”
“好”
我指了指頭頂的天井說:
“問問,你看,這個是三毛阿姨寫過的“飛羊落井”,上面會有羊掉下來哦”
說罷,他真的四處開始找羊…… 就這樣,本想悄悄做一名過客,卻意料之外的靈魂上仿佛與這個同是愛著撒哈拉的女人相遇。從沒想過三毛為何愛著撒哈拉,為何萬里迢迢的來到拉庸,卻發現答案早已存在於踐行者的腳步里。
談 “自由” 與 “流浪” ,在當下這個社會已經越來越不和諧與矯情,尤其是對於一個已為人母的女人來說。世俗之間有太多對於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設定標準。任何一項都是對內心原有意願的考驗。無意要跟這樣的世俗對抗與逞強,更無意是為了證明什麼而去做什麼。
真的要感謝母親這個身份,要慶幸一次又一次毫不猶豫的帶著寶寶一起遠行,它讓我經歷著很多人無法承受的身體之苦的同時,更因為帶著一份責任在路上。
而且慢慢堅信:
理想與現實不是無法同時存在,
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在社會的大流跟前,並非毫無存在的空間。
自由,更不僅僅只是專屬於青春與獨身。
也因為這樣的身份與方式,一切都變的可以複製與延續。不再有結束的那一天,便預示著我們可以不緊不慢的精雕細琢、去打磨生命與生活。甚至可以將這份溫暖與匠心傳遞給更多與我一樣平凡而普通的人。
內心的寬度,已經決定了所能抵達世界的遠度,
腳步丈量的距離,也早已決定內心可以從容與坦然的高度。
旅行如此,育兒亦如此。未來很長,唯有真正的內心所獲,才是能陪伴與支撐我們走到最後的精神食糧。
忘掉社會的節奏,也忘掉給自己的行走設定某種 “標簽” ,說 “隨著心走” 太籠統,心在哪裡才是更多人還沒看清的彼岸。
當你開始認真與自己的意願平等交談,一切便不再是白日夢,當你已經越來越清晰的勾勒出夢境的模樣,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閉上眼睛把關在籠子里的心解開,它會帶著你去到想要抵達的遠方。 ↑阿尤恩 ↑阿尤恩 撒哈拉姑娘的擁抱我們謝過房子現在的主人與幫助敲開門的老爺爺,準備離開,門口已經站滿了很多小孩,儘管有些羞澀,相互擠兌著躲在小伙伴的身後,卻一個個都露出潔白的牙齒超我們微笑,特別乾凈溫暖。
我說能否給他們拍照,推辭兩下之後,他們便與我熟絡了起來,更有拿著我們的相機想要給我們合影的,這些撒哈拉的姑娘,從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告知,穆斯林的女孩不可以隨意被人拍照,有 “會攝取靈魂” 一說,但單純的孩子們,反倒更有對未知的源嚮往。看著他們,又看看問問,我知道現在的他還不知幸福為何感。但是真的希望他可以一直自由自在,按照自己喜歡的意願過一生。
西游說要帶我們去看看大西洋的落日,現在天色不早,去晚了可能就太陽落山了,我與小朋友們一步三回頭的揮手告別,我將問問先放到後排的座位上,自己正準備也上車,這群孩子一下子都沖了過來,一個個輪著跟我擁抱,一掃一開始見到時的羞澀,他們向我揮手說 “ByeBye” ,卻又一遍一遍的擁抱我,滿滿都是暖意與不舍。
嘴角依然上揚,眼淚卻再也忍不住的偷偷掉下來。 沙漠的盡頭我們本想要不要明天找個出租去海灘看看,沒想到西游直接就提出要載我們去看落日。海灘不算近,在城外幾十公里的路程,路上還會經過幾個檢查站,之後便一路是都是沙漠的景象,只是與我想象的連綿起伏的沙丘不同, 西撒哈拉 的沙漠更多的戈壁與零星植被。
開到一處小沙丘的時候,西游將車子停下,示意我們可以下去拍拍照。風很大但是不冷,我將問問放在沙地里,小家伙興奮的不得了,立馬蹲下來用小手抓起兩把沙子,卻因為手心太小,抓起的沙很快又從指縫間漏下來隨著風飄落,那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廣袤的撒哈拉之間,並未魂牽夢繞太久,卻有幸能牽著孩子的小手在最好的年華裡見到你。一切都剛剛好,已具歲月的沉澱,亦沒有完全被打磨到失了念想。不再輕易談起愛,卻又時刻在面對著,這個世間最單純美好的生命所發生的微妙變幻。
車繼續往前開,沒過多久便到了海邊,我想起三毛書中描寫撒哈拉的女人用海水灌腸的場景,太陽漸漸落下,仿佛就在與自己平行的不遠處,海天已成一色映著落日的餘暉,一邊是 撒哈拉沙漠 ,一邊是大西洋,太美太美,這才是我想象中的天涯海角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