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到老街,越南薩帕(沙壩SAPA)游記,附詳盡實用攻略












豆豆屋服務員都是 越南 小姑娘,都會說中文,雖然說的很蹩腳,手腳卻很勤快。




吃完飯慢悠悠的走出來,外面已經天黑了。天黑後的河口絲毫感覺不到冷清,下午被烈日考曬的街坊,隨著暑氣的飄散,也漸漸有了人影,路邊的排擋、酒家,更是忙的熱火朝天,開始招待南來北往的旅客。
夜色下的河口口岸門拱更顯恢宏之氣。全幅武裝的邊檢人員,正在遠處執勤。


這是河口的老火車站,現在已經停用,上面寫著1903,是因為1903年10月, 法國 與清政府簽訂了《滇越鐵路章程》,允許 法國 人將 越南 境內修建的米軌鐵道延伸至 昆明 ,全長468公里。這段鐵路(也稱滇越鐵路滇段)於1903年開工,而河口站作為口岸的重要車站,是在1908年才投入使用的。在抗戰時期,滇越鐵路越段被入侵日軍控制,因戰略需要,滇越鐵路滇段被大幅拆毀和廢置,河口站也基本廢棄。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陸續修複滇越鐵路滇段,到1957年,才完全恢復通車。1958年,鐵道部電令滇越鐵路改稱昆河鐵路,河口站成為其終點口岸站於7月1日投入使用。其後,河口站作為 中國 支援 越南 戰爭物資的西線中轉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中越戰爭爆發,河口口岸關閉,河口站也關閉的客運服務。直到90年代,兩國關係回暖,才重新開放。其後開通了 昆明 到 河內 的國際列車服務,直到2003年6月16日,鐵道部宣佈昆河線、蒙寶線全部米軌客車停用,僅保留貨運功能。對於旅客來說,現在我們看到的河口老站,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用途,主要的客運服務,已經移交到了河口北站來擔任了。

中越鐵路大橋屬於滇越鐵路的一部分,修建於1903年,並於1910年通車。大橋橋墩為混凝土結構,橋面為鋼架結構,大橋為鐵路、公路兩用橋。這裡是早年 雲南 與 越南 之間最為重要的口岸橋梁,它長140米,中越兩國以大橋中軸線為界,勘定越段長69米,中段長71米。雙方各自管轄所屬路段。因為戰亂、衝突等歷史原因,大橋分別於1940年9月10日、1947年7月12日、1979年2月17日三次被毀,也三次被修複。1993年5月18日,隨著中越關係的正常化,大橋恢復通車。現在的中越鐵路大橋,因為米軌鐵路的逐漸停用,它的使用頻率也慢慢的降低,而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景點,供游人觀賞。
早年的中越鐵路大橋(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河口起義紀念館,邊上開了一家餐吧,燈紅酒綠,好不熱鬧。紀念館現在已經關門,待到明天,樓主再帶大家觀賞。






沉重歷史|河口起義紀念館今天樓主帶大家參觀的是河口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就坐落在邊檢大樓的側面,只有孤零零的小小一座平房,別看這小小的彈丸之所,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這座紀念館的黃色小平房,是早年河口海關的辦公室。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 法國 不勝而勝,迫使中越解除了宗藩關係, 越南 淪為 法國 的殖民地。隨後中法又簽訂了一系列附屬條約,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 法國 駐河口副領事署依照《中法商約》修建了河口海關,開埠通商。河口海關隸屬 蒙自 海關, 法國 在河口設副領事館,駐有副領事1人。河口海關從清代一直到1948年,都由外籍人員控制,1948年以後,才交由國人掌管。由於1949年12月 雲南 才 和平 解放,所以直到1950年,河口海關才真正回到人民政府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