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像睡覺一樣簡單]埃及12天深度游,3萬字多圖,含撒哈拉,阿布辛貝,紅海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我們的下一站是距離“滑沙場”半個小時車程的一個少數民族村落,沙漠里怎會有村落呢?首先,這裡距離沙漠的邊緣並不遠,再者,人類為了生存而磨煉出來的智慧是驚人的。聽導游在村口一番介紹,這裡的村民們以馴養駱駝為生,他們深知駱駝尋找水源的能力,每當飲用水枯竭的時候,便讓它們渴上個把月,然後放出去,尾隨其後。駱駝在哪裡駐足,村民們便在哪裡打井, 成功 率十之八九,很神奇吧。
村落不大,也就幾十戶人家,村民們大多居住在稻草圍成的“窩棚”里,唯一磚砌的建築就是一座小小的修道院,門前立著一個大水桶,供人們禮拜前洗手洗臉所用。
有個當地的小姑娘,五六歲年紀,穿著嫩綠色的長裙,牛仔上衣,頭上扎一條白色的帶蕾花絲邊的頭巾,全程在身後跟著我們。開始我以為她想討些糖果吃,於是從包里拿出一塊巧克力,塞在了她牛仔上衣的口袋里,小姑娘面露喜色,卻依然緊緊地跟著我們,看有人端起相機便擺出一個萌萌的表情,簡直是個專業的小模特。她的表情里似有種魔性,或者說清純的聖性,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東西,那是一種無從說起的美。
↑埃及 ↑埃及 ↑埃及 ↑埃及
直到我們走進一戶人家參觀當地婦女紡織的過程,小姑娘飛快地跑到女主人身邊,嬌嗔地低語了幾句,便在紡車邊自顧自地玩了起來。原來她的家到了,家裡還有個1歲左右的妹妹,和姐姐一樣的明目皓齒,俏麗可人。除了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外,屋裡擺滿了各種可供出售的紡織品,一看就知道生意不太好,女主人甚至沒有主動推銷,始終低著頭,不緊不慢地踏動著紡車。
我給姐妹倆留下了不少糖果,這幾年在 非洲 旅行,也去過不少像這樣的,迫於生計而向游客開放參觀的原始村落,有商業氛圍,有文化碰撞,也有淳樸真情。我一方面陶醉於這種差異化,一方面又希望這種差異化儘早地消失,每個人都該擁有在一個先進的,舒適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你可以主觀地放棄這個權利,而眼前這些村民們的現狀,在我看來卻是別無選擇。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晚飯前,我們爬上了附近一個至高點,準備看日落。日落無非就是日落,沒什麼特別,可這畢竟是撒哈拉的日落,是這個名頭卻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從夕 陽西 斜到餘暉收儘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偶爾端起相機拍幾張照片,其餘的時間就坐在沙丘上和團友們閑聊,外加胡思亂想起來。
我害怕一切陌生的東西, 比如 海底的珊瑚, 比如 暗夜的繁星, 比如 宇宙間的黑洞, 比如 撒哈拉。它們不曾,也永遠不會成為我的朋友,這是一種單向的,幾近忐忑的仰慕,它們的美麗因而被無限地放大,直到難以直視。
於是我日復一日地追求著這些美麗的事物,用鏡頭、用文字來記錄它們,這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我不敢說自己是個合格的行者,但三毛筆下所謂“自由自在地生活”,我的確算是做到了。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如果說旅行是我的摯愛, 非洲 旅行就是我摯愛中的摯愛。
如果說 美國 是香甜的蛋糕, 歐洲 是精緻的小炒,那 非洲 就是 重慶 火鍋。坐在撒哈拉的沙丘上看夕陽,分幾顆糖,孩子露出純真的笑臉,那感覺真是麻到骨子裡了。
感官能意識到它自身嗎,欲望能看到它正從感官中升起嗎。
若不是坐在撒哈拉的落日餘暉下,若不是滿天繁星照亮了紛亂的內心,我又怎會回頭去審視自己,怎會看清前行的方向。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杜魯門 卡波特曾經說:
“換另一種牌子的香煙也好,搬到一個新地方去住也好,訂閱別的報紙也好,墜入愛河又脫身出來也好,我們一直在以或輕浮或深沉的方式,來對抗日常生活那無法消逝的乏味成分。”
多走、多看、多聽、多想。
這便是我對抗乏味生活的靈丹妙藥了。
有一個時代叫亞歷山大有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剛滿20歲便從遇刺的父親手中繼承了負債纍纍,危機四伏的馬其頓王國,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和謀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 希腊 的統治地位,繼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了一個西起馬其頓,東到 印度 河流域,以巴比倫為首都的強大帝國。他不止命名了一個時代,也命名了東征途中的幾座 新城 ,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便是 埃及 北部沿海的故都, 亞歷山大 。
我的第二次 埃及 之行已近尾聲,興緻卻絲毫未減。從 開羅 行車3個半小時到 亞歷山大 ,第一印象就是破舊。雜亂的街道和市集,腐爛的水果被丟棄在地上,到處涼曬著五顏六色的衣衫和被褥,儘管烈日當頭,居民們卻悠然自得,不緊不慢地工作和閑聊著,我正在感嘆這裡生活氣息之濃郁的時候,車子一轉彎,鼎鼎 大名 的 龐貝 神柱闖入眼帘。
我們的下一站是距離“滑沙場”半個小時車程的一個少數民族村落,沙漠里怎會有村落呢?首先,這裡距離沙漠的邊緣並不遠,再者,人類為了生存而磨煉出來的智慧是驚人的。聽導游在村口一番介紹,這裡的村民們以馴養駱駝為生,他們深知駱駝尋找水源的能力,每當飲用水枯竭的時候,便讓它們渴上個把月,然後放出去,尾隨其後。駱駝在哪裡駐足,村民們便在哪裡打井, 成功 率十之八九,很神奇吧。
村落不大,也就幾十戶人家,村民們大多居住在稻草圍成的“窩棚”里,唯一磚砌的建築就是一座小小的修道院,門前立著一個大水桶,供人們禮拜前洗手洗臉所用。
有個當地的小姑娘,五六歲年紀,穿著嫩綠色的長裙,牛仔上衣,頭上扎一條白色的帶蕾花絲邊的頭巾,全程在身後跟著我們。開始我以為她想討些糖果吃,於是從包里拿出一塊巧克力,塞在了她牛仔上衣的口袋里,小姑娘面露喜色,卻依然緊緊地跟著我們,看有人端起相機便擺出一個萌萌的表情,簡直是個專業的小模特。她的表情里似有種魔性,或者說清純的聖性,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東西,那是一種無從說起的美。
↑埃及 ↑埃及 ↑埃及 ↑埃及
直到我們走進一戶人家參觀當地婦女紡織的過程,小姑娘飛快地跑到女主人身邊,嬌嗔地低語了幾句,便在紡車邊自顧自地玩了起來。原來她的家到了,家裡還有個1歲左右的妹妹,和姐姐一樣的明目皓齒,俏麗可人。除了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外,屋裡擺滿了各種可供出售的紡織品,一看就知道生意不太好,女主人甚至沒有主動推銷,始終低著頭,不緊不慢地踏動著紡車。
我給姐妹倆留下了不少糖果,這幾年在 非洲 旅行,也去過不少像這樣的,迫於生計而向游客開放參觀的原始村落,有商業氛圍,有文化碰撞,也有淳樸真情。我一方面陶醉於這種差異化,一方面又希望這種差異化儘早地消失,每個人都該擁有在一個先進的,舒適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你可以主觀地放棄這個權利,而眼前這些村民們的現狀,在我看來卻是別無選擇。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晚飯前,我們爬上了附近一個至高點,準備看日落。日落無非就是日落,沒什麼特別,可這畢竟是撒哈拉的日落,是這個名頭卻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從夕 陽西 斜到餘暉收儘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偶爾端起相機拍幾張照片,其餘的時間就坐在沙丘上和團友們閑聊,外加胡思亂想起來。
我害怕一切陌生的東西, 比如 海底的珊瑚, 比如 暗夜的繁星, 比如 宇宙間的黑洞, 比如 撒哈拉。它們不曾,也永遠不會成為我的朋友,這是一種單向的,幾近忐忑的仰慕,它們的美麗因而被無限地放大,直到難以直視。
於是我日復一日地追求著這些美麗的事物,用鏡頭、用文字來記錄它們,這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我不敢說自己是個合格的行者,但三毛筆下所謂“自由自在地生活”,我的確算是做到了。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如果說旅行是我的摯愛, 非洲 旅行就是我摯愛中的摯愛。
如果說 美國 是香甜的蛋糕, 歐洲 是精緻的小炒,那 非洲 就是 重慶 火鍋。坐在撒哈拉的沙丘上看夕陽,分幾顆糖,孩子露出純真的笑臉,那感覺真是麻到骨子裡了。
感官能意識到它自身嗎,欲望能看到它正從感官中升起嗎。
若不是坐在撒哈拉的落日餘暉下,若不是滿天繁星照亮了紛亂的內心,我又怎會回頭去審視自己,怎會看清前行的方向。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杜魯門 卡波特曾經說:
“換另一種牌子的香煙也好,搬到一個新地方去住也好,訂閱別的報紙也好,墜入愛河又脫身出來也好,我們一直在以或輕浮或深沉的方式,來對抗日常生活那無法消逝的乏味成分。”
多走、多看、多聽、多想。
這便是我對抗乏味生活的靈丹妙藥了。
有一個時代叫亞歷山大有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剛滿20歲便從遇刺的父親手中繼承了負債纍纍,危機四伏的馬其頓王國,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和謀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 希腊 的統治地位,繼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了一個西起馬其頓,東到 印度 河流域,以巴比倫為首都的強大帝國。他不止命名了一個時代,也命名了東征途中的幾座 新城 ,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便是 埃及 北部沿海的故都, 亞歷山大 。
我的第二次 埃及 之行已近尾聲,興緻卻絲毫未減。從 開羅 行車3個半小時到 亞歷山大 ,第一印象就是破舊。雜亂的街道和市集,腐爛的水果被丟棄在地上,到處涼曬著五顏六色的衣衫和被褥,儘管烈日當頭,居民們卻悠然自得,不緊不慢地工作和閑聊著,我正在感嘆這裡生活氣息之濃郁的時候,車子一轉彎,鼎鼎 大名 的 龐貝 神柱闖入眼帘。